最新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605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x

《最新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docx

最新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优秀名师资料

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知识点总结

1、物质溶解于水时,有的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吸热会使溶液温度降低。

请用广口瓶、试管、弯曲成如下左图所示形状的玻璃管、合适的橡皮塞和水,设计一个实验装置,能用它研究物质溶解于水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画出装置图,并简述其原理。

解析:

可设计如上右图所示的装置:

在玻璃管中装入少量水,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水,按照图连接好装置。

如果向试管中加入某物质A(如氢氧化钠等),充分溶解,可以观察到玻璃管A项

?

高锰酸钾难溶于汽油,易溶于水()

?

碘难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

?

固体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

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B项

a.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

b.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洗涤剂能将油污乳化成小液滴而洗掉

d.离子向水中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离子生成水合离子放出的热量

e.同种物质在不同容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分析

本题中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溶解的过程及其中的吸热与放热现象、乳化现象、物质的溶解性等,这些知识点都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紧密相连,弄懂了它们对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很有帮助。

溶解的过程包含着物理变化过程和化学变化过程。

即吸收热量的溶质分子(或离子)香水中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的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水合过程。

最终形成的溶液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则取决于以上两个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当Q扩散>Q水合时,Q吸>Q放,溶液温度降低;当Q扩散<Q水合时,Q吸<Q放,溶液温度升高。

乳化并不等同于溶解,溶解最终形成的是溶液,乳化最终形成的是乳浊液。

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有很多,有?

-b?

-a?

-d?

-c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

如图所示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可知:

(1)当温度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当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

溶解度。

(3)图中P点表示KNO3的溶解。

(4)当温度为1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解析理解溶解度曲线要掌握点的含义: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都表示一定温度下(横坐标)的溶碟度(纵坐标);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横坐标所示的温度下,二者具有相同的溶解度(纵坐标值);曲线上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曲线下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

(2)小于25?

;(3)不饱和;(4)20g答:

(1)等于25?

初中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点总结

例1预防“非典”(SARS),家庭、学校经常使用过氧乙酸(CH3COOOH)作消毒剂,它是一种具有腐蚀性、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分解产生氧气,有杀菌、漂白作用。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市售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若要配制0.1,的该消毒液2000g,需20%的过氧乙酸溶液质量为。

答案:

76;10g。

关键点:

(1)CH3COOOH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6×3+1×4=76

(2)设需20,

x=0.1,×2000gx=10g的过氧乙酸的质量为x则20

例2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

下表示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0?

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渐(填增大、减或不变);氨水的密度逐渐(填增大、减或不变)。

(2)取12,的硫酸溶液100g配制成6,的溶液,向100g1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的质量应100g(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向100g24,的氨水中加入100g水,摇匀,溶液体积是mL(保留到0.1)。

答案:

(1)增大;减小

(2)等于(3)210.5

方法点:

?

从表中的数据可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设加溶剂的质量为x,12,×100g=6,×(100g+x)x=100g。

?

稀释后氨水的体积为:

(100g+100g)?

0.95g/mL=210.5mL。

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总结

【例1】用三种化学方法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硫酸,完成下列表格: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包括酸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显示不同的颜色;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碱的化学性质包括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显示不同的颜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例2】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Na、OH)能使指示剂变色。

实验步骤: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Cl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试液,观察现象。

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下述“现象”是指:

无色酚酞试液是否变红)实验

(1)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

-

实验

(2)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Na离子___________;

实验(3)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等粒子,是哪种粒子,使指示剂变色,可从三方面进行探究。

(1)蒸馏水能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NaCl溶液(含Na)能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NaOH溶液(含OH)能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本题告诉我们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答案:

(1)不变红,H2O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不变红,Na离子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变红,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三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完成三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填写实验报告。

答案:

因为氢氧化钠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CO2而生成Na2CO3。

CO3能与H结合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CO3Ca能生成不溶于水的CaCO3沉淀。

则答

案是:

方案一:

滴加适量盐酸,有气泡产生;

方案二:

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方案三:

加入氯化钙溶液,溶液变浑浊。

2、实验室有失去标

签的两瓶白色粉末药品,

分别是Na2CO3和NaHCO3。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

进行鉴别,如右图所示:

步骤一:

往大小不同

的两个锥形瓶中各倒入

30mL溶质的质量分数相

同的稀盐酸。

步骤二:

相同的两只气球,分别装

入足量的两瓶中的白色粉末,套在步骤一的锥形瓶口上。

步骤三:

迅速将气球中的药品倒入锥形瓶中。

请判断该同学的操作能否达到目的,并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

等质量分数、同体积的盐酸分别与足量的Na2CO3和NaHCO3反应,由化学方程式

NaHCO3+HCl==NaCl+CO2?

+H2ONa2CO3+2HCl==2NaCl+CO2?

+H2O;

734436.54422+2-+-+-++-+

可知:

NaHCO3生成的CO2的质量是Na2CO3生成CO2质量的2倍,故从现象上看,气球大的是NaHCO3,气球小的是Na2CO3。

答案:

能达到目的。

NaHCO3产生的CO2气体是Na2CO3产生的CO2气体的2倍,所以,加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性实验总结

所用的化学反应,其生成物均没有气体,这似乎是一个缺憾。

为弥补这一缺憾,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装置

取两支相同的具支试管,用乳胶管将其支管连接起来,当中夹上正水夹。

在一支具支试管内注入少量5,过氧化氢溶液,试管口套上内盛少量二氧化锰粉末的小气球并用胶条二次密封。

另一支具支试管内盛1cm高的干燥河沙,在实验前放入—颗白磷。

用挤瘪的小气球套在试管口上,用胶条二次密封。

2(实验操作及现象

将连接好的具支试管放在小试管架上,试管架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然后,取下试管架。

将小气球内的二氧化锰抖落于具支试管内,迅速产生的氧气会使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将气球鼓圆。

反应停止后,将试管架连同具支试管重新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由于浮力的作用,天平已不能保持平衡。

再次取下试管架,打开止水夹,用手挤瘪装氧气的气球后夹上止水夹。

将盛装河沙、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白磷在试管内会燃烧起来,冒出浓厚白烟,

起再次放同时管口的气球迅速瘪了下来,燃烧停止后,将试管架连同具支试管—到天平上。

此时,由于浮力的消失,天平会恢复平衡。

3(实验操作注意:

为使气球能鼓起产生浮力,又能瘪下去使浮力消失,具支试管内过氧化氢溶液的量和浓度都不应过大,另外,还可在盛装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及连接用的乳胶管内预先充满氧气,赶尽空气。

4(实验现象解释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气和水的质量总和。

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产生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增大,将气球鼓起,排开了一部分空气,产生了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浮力,使得天平不能保持平衡;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反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消耗了氧气,使具支试管内压强减小,气球瘪了下来,产生的浮力随即消失,天平始得恢复平衡。

本实验设计体现了物理、化学知识的融合。

可供学生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后,探究有气

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时的课题时使用。

初中化学有关酸碱盐的化学方程式总结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1.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

(最常用)

(实验室制H2用的金属有Zn,Fe,Mg,Al,酸有稀H2SO4和稀HCl)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O4=FeSO4+Cu

3.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Al+3AgNO3=Al(NO3)3+3Ag

(3)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

5.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CaO+2HCl=CaCl2+H2O

(4)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6(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2NaOH+CO2=Na2CO3+H2O

7(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Ca(OH)2+CO2=CaCO3?

+H2O

(5)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8(盐酸和烧碱反应:

HCl+NaOH=NaCl+H2O

9.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HCl+Ca(OH)2=CaCl2+2H2O

10.氢氧

(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1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室制CO2)

1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13.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H2SO4+BaCl2=BaSO4?

+2HCl(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14.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Ca(OH)2+Na2CO3=CaCO3?

+2NaOH15.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

CuSO4+Ba(OH)2=BaSO4?

+Cu(OH)2?

(8)盐+盐---两种新盐16(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NaCl+AgNO3=AgCl?

+NaNO317(硫酸钠和氯化钡:

Na2SO4+BaCl2=BaSO4?

+2NaCl复分解反应必须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才能发生,且生成物的元素化合价不变。

+1价:

HClO;NaClO;Ca(ClO)2.+5价:

HClO3;KClO3.+7价:

HClO4;KClO4.

初中化学酸碱盐性质之酸的通性总结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的PH<7

(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金属==盐+氢气

例:

2HCl,Fe=FeCl2,H2?

(4)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碱性(金属)氧化物—?

盐+水

3H2O例:

3H2SO4+Fe2O3=Fe2(SO4)3,

(5)跟某些盐反应

酸+碳酸盐==盐+水

酸+盐—?

新酸+新盐

例:

H2SO4,BaCl2=2HCl,BaSO4?

(6)跟碱起中和反应

+碱酸—?

盐+水

例:

2HCl,Cu(OH)2=CuCl2,2H2O

2010年中考化学方程式考点总结

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

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

关键词的理解

?

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

物质没有参加反应。

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

解释化学变化。

?

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

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如: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

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几个重要实验

?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P88)

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P89)?

(P90)?

镁条燃烧(P9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

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

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

溶质的溶剂溶液(如:

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判断方法:

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

?

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最可靠的方法是:

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

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

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

如NaCl

九年级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

(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4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

“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

“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

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

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

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

酒精,化学式:

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

优点

(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

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

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

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

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

?

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2010-2011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

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

(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2)用KM

(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

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十一、本单元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符号表达式,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根据什么现象可以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学会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四、探究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

五、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

(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

(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两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

六、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

七、节约用水

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

(2)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可以分为哪三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类别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性质各有什么特点,

、18、28、38、四、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