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520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docx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docx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

一、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

度…………………………………2

二、重症医学科安全管理制

度…………………………………2

3、手术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交接制度………………………3

4、重症医学科患者外出检查制度……………………………4

5、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风险评估制度………………………5

6、重症医学科仪器、物品管理制度…………………………6

7、重症医学科仪器、设备使用与保养制

度…………………8

8、重症医学科探视管理制度………………………………10

9、重症医学科工作人员入室管理制度……………………

1

11

十、重症医学科患者管理制度………………………………12

十一、重症监护室病人的管理………………………………12

6、重症医学科排班制度…………………………………13

7、重症医学科新入科护士培训制度……………………14

8、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安排……………………………15

9、重症医学科ICU奖罚标准……………………………16

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

科室

重症医学科

制度编号

ICU—HL—01

制度名称

护理管理制度

2

制定日期

审核部门

护理部

试行日期

负责人

1、重症医学科布局合理,病房配置设备、设施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

护士与患者的比例≧2.5-3:

1

2、建立健全的重症医学科相关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技术规范、操作规范。

3、对护理人员实行资格、技术能力准入管理、护理人员经过专

业培训,掌握重症医学科的基本技能要求,具备独立工作能力。

4、有专人负责设备维护,设备、设施处于备用完好状态。

5、护理人员掌握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观察护理要点、疼痛管理、心理护理要点,措施有效,护理到位。

6、护理人员掌握导管滑脱、压疮等风险评估工具的应用,预防

措施落实到位,有效控制及应对管路滑脱,无非预期压疮发生。

7、掌握各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规范、手卫生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规定。

9、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重症医学科工作质量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改进及评价。

重症医学科安全管理制度

3

1、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建立科室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危重病员抢救程序及监护规范,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制定意外事件预防措施,配置防护用具,防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发生。

3、加强公共区域设施的管理,注意门、窗、水、电的安全;消

防通道保持通畅;监护室内严禁吸烟,禁止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禁

止使用明火;消防设施标识明显无遮挡,定期检查,保证完好。

4、物品、仪器固定位置摆放。

抢救器材、药品应做到“六定”,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5、加强药品管理,剧毒、麻醉、精神类药品应严格交接,专人管理。

6、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履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

7、加强医务人员安全意识教育和管理,定期进行应急预案培训。

8、加强对患者的动态评估,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对有自伤倾向

的患者必须专人看守,并做好心理疏导,必要时采取措施,避免意外发生。

九、加强对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的控制及管理,对发现的安全隐

患及时处理,定期反馈存在问题并持续改进,遇有紧急问题及时处理。

4

手术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交接制度

1、重症医学科医生、护士应与手术室人员共同交接,全面了解患者情况。

2、交接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诊断、住院号等。

三、麻醉前状态,内容包括:

(1)现病史和主要的既往病史、过敏史。

(2)心脏功能检查异常情况、肺功能检查异常情况、药物治疗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他有关资料。

(3)患者对术前药物反应及有创导管、动脉测压管等置入情况。

四、交接的麻醉情况内容包括:

(1)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和药物剂量,气管插管情况。

(2)麻醉中遇到的问题,如:

困难插管、循环波动、心电图异常、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正性肌力药物使用、低体温等。

(3)麻醉期间液体平衡情况,包括晶体液、胶体液输入量和种类,血液制品输入量和种类,书中出血量、尿量等。

(4)目前输注的药物和剂量、术中最后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5)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清醒和拔管延迟、再插管困难、清醒时血压波动。

五、手术情况:

(1)手术名称、方式及术中遇到的问题。

(2)术后应特别注意观察的问题,如生命体征监测、伤口、引

5

流管等。

(三)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如:

止血问题、血液制品补充等。

重症医学科患者外出检查制度

1、根据医嘱,在外出检查前评估患者病情,如实记录各项生命体征。

2、充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或治疗的必要性及转运风险,征

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如患者或家属拒绝,应由其亲自写清楚原因并签字确认。

3、根据检查项目要求,做好检查前各项准备工作、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必要时备好抢救用物。

4、在离开重症医学科前认真做好查对工作,包括核对医嘱、患

者身份识别标志、检查项目及部位无误,妥善固定好各类管道。

患者离开监护室时应详细记录拟检查的项目及去向。

5、检查前应和检查科室提前预约开通绿色通道,全程有医护人员陪同。

6、在检查过程中需认真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如有

特殊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置后再行检查,若病情危重应根据医嘱停

止检查。

途中注意保暖并保证各种管路通畅及仪器正常运行。

七、检查完毕返回重症医学科后,护士妥善安置患者并做好详细记录。

6

重症医学科住院病人风险评估制度

一、为保证病人住院安全,管床护士对住院病人必须进行相关风

险评估,包括压疮、跌倒、坠床、导管滑脱、自理能力、深静脉血栓、疼痛、留置导尿泌尿系感染等风险。

2、病人入院时,进行首次风险评估,准确地填写护理记录单中首次评估内容。

3、住院期间,每日对压疮及导管滑脱两项风险进行评估,统一

由白班护士完成。

其他风险的高危人群,使用护理风险高危因素评估表每日进行动态评估并记录。

四、除压疮及导管滑脱两项风险评估外,其他评估项目如未达到

预警分值,则每三日评估一次,加强健康宣教,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5、根据病人危险程度,给予相应的风险告知、挂床头警示标识、交接班等处理,并落实防范措施。

6、护士长应加强对风险病人的管理,对于各种高风险的病人,要每日检查管床护士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7、一旦发生压疮、跌倒、坠床、导管滑脱、深静脉血栓、留置

导尿管感染等,按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流程处理,并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8、管床护士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护士长绩效考核。

9、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护士认真进行病人风险分析与讨论,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改进工作,保证护理安全。

7

十、护理部定期进行分析及预警,制定防范措施,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重症医学科仪器、物品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各种仪器设有专人负责保管,保管人员熟悉仪器性能,操

作及保养方法,定期进行检查和定时给仪器充电,仪器使用前认真检

查机器性能,仔细核对各相关参数,参数有疑问时,反复测量或更换一台仪器进行对照。

(二)仪器有故障时及时报告护士长、科主任,同时联系负责部

门及维修人员,并对科室自查、药械科巡检及维修情况进行登记。

(3)严格按照消毒隔离规范执行,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每日进行仪器清洁、保持仪器表面干净。

(4)制定并规范各种仪器使用流程,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及考核。

护理人员应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严格按照仪器使用操

作规范进行操作,使用完毕,各个旋钮回位,擦拭干净、放置整齐,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5)新仪器使用前组织培训,充分掌握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各种仪器建立使用说明卡,悬挂于仪器上。

(6)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特殊情况需由科主任同意,签写借用记录表,使用完毕按时收回,并当面检查仪器性能完好情况。

二、贵重物品管理制度

8

(1)设专人管理贵重仪器和设备,定期联系工程技术人员检查、保养和维护,保持性能良好。

(2)建立科室贵重资产登记本,准确填写贵重资产进、消账。

严格执行各类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和维修登记制度。

(3)特殊贵重物品需班班交接登记,消耗后及时补充。

三、一般物品管理制度

(1)护士长负责监护室物品的全面管理,定期申领物品,妥善保管各种物品。

(2)监护室所有的仪器、设备、需建立明确账目,并定位放置,定期清点,保证账务相符。

(3)所有仪器、设备应定期联系相关人员检修,计量设备定期校准,保持良好状态。

(4)请领物品需根据当月工作量合理计划。

请领物品时需按照各部门要求填写申请单交相关部门。

(5)正常耗材性器材、物品应由负责人签字后方可请领。

(6)设备器材需要报废时,应有修理部门的技术鉴定、签字填写报废申请单后,方可办理报废手续。

(7)相关科室借用一般物品时,在保证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

下,经护士长同意后方可借出。

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下外借必须经科主任及护士长同意并登记。

重症医学科仪器、设备使用与保养

9

一、监护仪器使用及保养制度

(1)使用监护仪时,应注意导联线放置平整,勿弯曲、打折,以免断裂。

(2)导联线与监护仪连接准确,轻插轻拔。

(3)换能器使用过程中每日校零1次,患者变换体位后及时校

零。

换能器位置相当于右心房(右腋中线第四肋间)水平,不能过高、过低。

(4)监测时按不同年龄、病种、设置监测项目的上下限范围,并调节适宜心音响度和报警音量。

(5)使用过程中,如遇停电,立即关机,有问题及时报告护士长。

(6)保持监护仪外壳清洁,每周擦灰尘,仪器上不得堆放物品,避免潮湿,避免随意搬动监护仪。

(7)便携式监护仪及时充电,保持良好状态。

二、呼吸机使用及保养制度

(1)使用呼吸机时应注意管道连接准确,开通氧气,再开放。

(2)湿化罐内加好蒸馏水后再开机,每班检查湿化瓶内的水量,下班前加好蒸馏水。

(3)及时清倒积水瓶内液体,防止影响呼吸机正常工作。

使用

过程中保持呼吸机整洁,机身上不得堆放物品,避免潮湿,每班按时清洁,过滤网及时清洗。

10

(4)呼吸机应固定牢靠,推动应稳准,必要时两人一起推,避免碰、撞、损坏。

(5)遇有停电情况,需立即脱开呼吸机,关闭呼吸机电源,改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6)使用结束后取下主机内呼出部分管道、外接管道、湿化器等按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7)长期使用时,每周更换消毒1次呼吸机管道和湿化器,如

遇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应立即更换呼吸机管路,以免引起感染。

被特殊致病菌污染的呼吸机管路应每日更换。

三、注射泵、输液泵使用及保养制度

(1)安置微量泵要固定牢靠,轻拿轻放,注意散热。

各连接管连接良好,检查无气泡、无漏液,固定好针筒,方可启用。

(2)有交流电源情况下,勿用蓄电池电源。

如为测压用,需按2ml/h速度注入液体(1岁以下小儿1ml/h),以免管道堵塞。

(3)出现报警时应及时检查处理,故障不能排除时,应及时报告护士长,通知药械科维修。

(4)使用过程中保持泵身清洁,如沾染液体等应及时用75%乙醇擦除。

(5)使用结束后,清理电线并盘好,与仪器一起放回原处。

四、经皮氧饱和度测定仪的使用及保养制度

11

经皮氧饱和度测定仪测试接头与仪器接头连接准确,测试接头与

皮肤接触良好,避开外来强光。

导线不得打折,以防断裂。

使用完毕,整理用物,放回固定位置,轻拿轻放。

重症医学科探视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监护室感染管理,保护监护室危重患者,原则上住进

监护室的患者不允许探视,入住监护室前告知其家属相关规定,并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二、特殊情况需入室探视时,应征得科主任、护士长同意,每次

探视人员1~2人,按要求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由医务人员带领进入监护室进行探视,时间不超过30分钟。

三、探视人员应遵循医院相关制度,探视时需保持安静、情绪稳

定,以免影响其他患者,各班护理人员均负有对探视人员进行管理指导的责任。

重症医学科工作人员入室管理制度

1、为保证重症医学科清浩整齐,达到医院感染要求,须严格控制入室人员。

2、工作人员按规范洗手、更衣、换鞋、戴工作帽,外出时必须穿外出服。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12

四、严格落实洗手和手消毒的有关规定,在各种检查、治疗、

护理前后均应洗手用快速消毒液消毒。

接触患者体液以及为保护性隔

离患者和特殊感染性疾病患者检查、护理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必须认真洗手。

五、保持重症医学科室内安静,工作人员须做到说活轻、走路轻、

操作轻、开关门窗轻。

不得在室内喧哗、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重症医学科患者管理制度

1、入重症医学科患者必须符合监护标准,由主管医师和护士长统一协调。

2、入重症医学科患者除必需生活用品外,其他物品不得带入室内。

3、患者及家属应认真了解“患者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履行义务,配合治疗、护理和管理。

4、患者及家属对所安排的检查、治疗、护理有疑问时,可以向医务人员询问,如拒绝治疗护理,应按规定签字。

5、患者在住院期间应按医嘱进食,对有特殊膳食要求的患者,

护士做好膳食指导,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

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不可随意食用家属提供的膳食。

6、家属须服从医护人员管理,按规定探视,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工作,协同促进患者康复。

7、患者及家属不得随意进入医护办公室、转抄、复印病历及其它医疗文件,不得将病历带出院外。

13

八、重症医学科患者一律不允许陪护。

重症监护室病人的管理

1、每班护士需认真负责,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做到心中有数。

 

2、主班准备好药物,放在治疗盘内交给管床护士,核对后方可

执行,备用液体,更换液体要求有第二人协助查对,提前加上药物的液体要在液体单上注明加药时间并签名。

3、要求管床护士全面了解病情及治疗,每位病人的治疗由管床护士自己完成,下班前查对当班所执行的所有医嘱。

  

4、随时观察病人各项监测指标,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排除及报告医生,有事离开时需要嘱咐其他人员代为看护。

5、每班充分评估病人各方面的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6、长期住ICU病人,每日管床护士做好病人的卫生清洁工作,

做到“六洁”,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暖,避免过多暴露病人,昏迷病人保持肢体功能位,防止足下垂。

7、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床面被服有污染要随时更换。

8、对于有引流管及气管插管的病人,必须妥善固定或制动,防止自行拔管。

9、出现问题,当事人必须写出书面材料,护士例会时讨论,使大家引以为戒。

14

重症医学科排班制度

1.排班原则:

必须符合护理工作连续性、应急性、各个班次之间密切衔接的原则。

2.重症医学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实行弹性排班制度,要求记录所有护士的有效联系电话,以便及时通知。

3.了解每名护理人员的水平与能力、分清主次、轻重、缓急

和强弱,做到新老搭配,全面安排,使各班工作有条不紊,避免工作重叠,相互干扰。

四.保持各班的工作量基本平衡,工作忙的班次,人员应相对

集中,以确保病人随时都能得到安全、有效、准确无误的治疗和护理。

五.重症医学科的病人情况多变,护理工作需有周密的计划,

随时处于调度运行状态,经常进行应急处理,备有机动人员,如有变化,可及时换班或加班。

重症监护室新入科护士培训制度

一、科室要制定详细的新毕业护士培训计划,新护士要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和各种规章制度,积极参加科内组织的各项活动。

  二、专人带教,新护士要留有学习笔记,制定个人工作学习计划,对新毕业护士工作,护士长、代教组长分层次把关。

  三、根据培训计划要求,分阶段对新护士进行考核,常规3个月、

半年、一年进行一次,尤其是前3个月,培训工作要细化,有布置、

15

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使新护士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护士长定期与新毕业护士谈话,了解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多采用激励机制,使新毕业护士不断进步。

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安排

项目

内容

翻身、拍背:

单时,协作完成

口护、尿护、皮肤护理:

晨8时前,下午3时前各做一次,需要时随时做

指甲、头发:

每周二、四做一次,需要时随时做

更换床单:

每日晚晨交接时更换,脏时随时更换

喉纱:

晨8时前更换,脏时随时换

吸引器瓶,大小便器:

每日晨8时前清理

一次性引流袋:

每日晨8时前清理

湿化瓶,滤纸,吸氧管:

每日晨10时更换

连续使用的输液管、泵管:

每日晨10时更换

16

连续使用的呼吸机管路:

每周一更换、消毒

敷贴、留置针:

3—5天更换

尿管

必要时更换

胃管

必要时更换

17

重症医学科ICU奖罚标准

奖励标准:

1、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堵塞漏洞者。

2、对科里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者。

3、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配合抢救者。

4、受到病人、家属、医生及护士长表扬三次以上者。

5、临床护理工作主动,重病人病情掌握好。

6、对护士长、主任提出的要求能严格执行者。

奖1~2分

奖1分

奖1~6分

奖l~3分

奖1~3分

奖1~3分

7、工作认真负责,有集体观念者,主动加班不计得失。

奖1分

8、带教认真负责使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表现出色者。

9、护士质控检查表现突出者。

惩罚标准:

1.上班看与业务无关的书籍

2.着装仪表不符合要求鞋帽,腰带,胸卡,头发3.在护士站聊天,吃零食

4.电话聊天,打电话时间超过3分钟

5.违反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原则

6.与患者家属发生争吵,有批评意见情况属实者

奖1分

奖1分

扣1分

扣0.5分

扣1分

扣1分

扣1~5分

扣5~10分

7.发生差错,事故:

差错

扣5~10分

18

事故

8.未完成本岗位职责

9.因护理不当发生褥疮或意外者

10.等级护理(转入、转出护理)未达标者

11.病房,护士站,治疗规格化不符合要求

12.处置室,治疗室,空气消毒未做,未登记13.消毒隔离20条不符合要求

扣6个月

扣1~2分

扣3~10分

扣0.5分

扣2~5分

扣0.5/项/次

扣0.5/项

14.未熟练掌握物品消毒方法,消毒液浓度,配置,

各种抢救用品,药品剂量用法,抢救技能,病人病情。

扣0.5~1分

15.护理文件书写1处不合格

16.上班时间未请假离岗20分钟以上者17.未遵守劳动纪律

18.违反规章制度

19.垃圾分类处理不合格

扣0.5分/项

扣1分

扣5~20分

扣5~20分

扣5~20分

以上扣分项目为科内质控扣分,如遇护理部质控扣分科内将按此惩罚标准执行双重扣分。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