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492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方案.docx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方案.docx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处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2012)

1.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1.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4

1.6、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质量验收标准规范

1.7、施工手册(第五版)

1.8、望江府一期三标段工程设计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图纸会审纪要等。

二、工程概况:

 

三、编制目标及原则:

3.1建设工程质量常见质量问题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

常见质量问题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常见的质量问题,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

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不讲“认真”二字。

其实,消除常见质量问题,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要求,办不到的事。

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认真贯彻执行技术责任制;认真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实行层次把关;认真总结产生常见质量问题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渗、漏、裂、空、堵”等质量问题的防治效果,这些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

外墙面渗水;外门窗周围渗水;屋面渗水;卫生间、厨房间渗漏;管道接口渗漏;地面、顶棚空鼓;楼地面、墙面裂缝;下水道堵塞等。

3.2、常见质量问题防治基本原则

1、常见质量问题的治理要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反对不计成本,以治理为名进行不必要的变更的治理行为。

在管理上,要加强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研发、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和标准,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2、常见质量问题的治理要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治理工作注重从小、从细抓起。

治理常见质量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要注重抓好工程质量的细小部位,施工管理的细小措施,施工工艺的细小环节。

3、常见质量问题的治理要加强协作,各负其责。

在治理过程中,要通过治理责任这个纽带,建立治理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4、常见质量问题的治理要预先制定专项治理措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做到事半功倍。

常见质量问题是长期形成的痼疾,治理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重点突破,带动全面。

5、常见质量问题治理活动要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要防止常见质量问题的治理要求、治理措施和一线人员不见面的情况,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常见质量问题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治理的措施和施工工艺关键环节,把治理的直接责任落实到一线,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

四、最常见的质量问题:

4.1基础不均匀下沉,墙身开裂;

4.2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

4.3现浇钢筋混凝土阳台、雨蓬根部开裂或倾覆、坍塌;

4.4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任意加水,强度得不到保证;

4.5屋面、厨房渗水、漏水;

4.6墙面抹灰起壳,裂缝、起麻点、不平整;

4.7地面及楼面起砂、起壳、开裂;

4.8门窗变形,缝隙过大,密封不严;

4.9水暖电工安装粗糙,不符合使用要求;

4.10砖墙接槎或预留脚手眼不符合规范要求;

4.11饰面板、饰面砖拼缝不平、不直,空鼓,脱落;

五、常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现浇混凝土板裂缝、板厚不足的预防

1板面钢筋的支撑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应优先选用长条马凳(如图一)。

搁置时按排连续放置,排间距不大于800mm,边排距端部边缘不应大于200mm。

支撑件应置于板底钢筋以上,不得直接搁置于模板上。

(图一)

2现浇板内电气及智能等线管应避免交叉和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及以上管线交错叠放,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间,线管直径小于1/3板厚。

住宅工程楼板宜双层双向布置钢筋,当采用板分离式配筋时,应在无上层钢筋区域沿管线方向增设φ6.5@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片。

3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示,每1.5-2m2范围内宜设置一处,浇筑过程应进行插签检查厚度。

4端部无搁置的板面钢筋应设置横向搁置钢筋(如图二)。

(图二)

(二)填充墙砌体裂缝的预防

1外围护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应增设构造柱或采取其它可靠拉接措施。

2填充墙砌至梁底、板底时,应留一定的空隙,砌筑完应至少隔14天后方可补砌挤紧,起头收尾均应用预制混凝土块抵紧。

3空心砖填充墙与混凝土相交接处应用实心配砖排头。

4暗埋管线开槽处,应先清理、补槽后,再增加钢丝网抹灰处理,单边不应小于150mm。

5门、窗洞边距框架柱、构造柱或墙小于200mm时,应设置现浇混凝土门、窗垛,且应按设计配置构造钢筋,并不低于(图三)所示构造要求。

(图三)

(三)楼地面起砂、空鼓、裂缝的预防

1禁止以结构层或水泥砂浆找平层进行初装饰验收。

找平层应采用水泥混凝土(含细石混凝土)铺设,强度不低于C20,并留设试件。

2表面应进行压光收面或压实拉毛处理。

3楼地面平面变化处应设置分格缝。

4楼地面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期不少于3天。

(四)顶棚开裂、脱落的预防

1顶棚宜采用免抹灰工艺。

2在批腻子前应先进行基层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干净。

3腻子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子》中耐水型(N型)的要求。

具体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项目

技术指标

N型

容器中状态

无粘结,均匀

施工性

刮涂无障碍

干燥时间

<5

打磨性(%)

20~80

耐水性

无异常

耐碱性

无异常

粘结强度

标准状态

>0.5

浸水后

>0.3

低温贮藏稳定性

-5℃冷冻4小时无变化,刮涂无困难

(五)内墙抹灰、空鼓、开裂、起砂的预防

1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清理后增设钢丝网抹灰处理,钢丝网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端部应延伸不少100mm,且应固定牢实(如图四)。

(图四)

2混凝土、填充砌体等基层应先进行界面处理。

3抹灰完毕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期不少于3天。

4当抹灰总厚度超过35mm时,应采取挂网、掺外加剂等抗裂加强措施。

(六)外抹灰空鼓、开裂及外墙渗漏的预防

1顶层框架填充墙和高层建筑的外墙采用非烧结砌体等材料时,墙面应满铺钢丝网或钢板网等防裂措施。

2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清理后应按(图四)增设钢丝网抹灰处理。

3外填充墙上不应留设脚手架眼、穿墙洞等。

当确需留设孔洞时,应采取防渗措施。

4突出外墙的挑板、雨棚等嵌入墙体处应设置同墙厚的翻边,高度不小于120mm,雨棚根部外墙迎水面自雨棚顶面起600mm高度范围内宜做防水处理。

5外墙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分隔缝。

(七)屋面渗漏的预防

1屋面大角、屋面转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应设置1~2层防水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250mm。

2出屋面管道、烟道、透气孔等根部应设置根部防水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250mm(如图五)。

穿屋面管道防水构造

1.结构层;2.找平层3.隔汽层4.保温层5.防水层6.防水密封材料7.管道8.金属抱箍9.卷材附加层10.找平层11.止水环12.预埋套管

(图五)

3天沟、檐沟、檐口泛水等易渗部位应设置防水附加层(如图六)。

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250mm。

(图六)

4找平层分格缝处应设置空铺附加层,其宽度要超出加强部位250mm,如为涂膜附加层必须带有胎体增强材料。

5伸出屋面井(烟)道周边应向上设一道高于屋面板300mm以上的混凝土防水翻边,宜与屋面板一同浇筑,强度不应低于C20,宽度同上部墙厚。

6屋面平面变化处应设置分格缝,且应设置在易开裂处,间距不得大于6m,分格缝应预留,不得采用后切割工艺。

7铺涂柔性防水层(非沥青防水卷材)的所有水平、竖向的阴角和阳角的基层,均应做圆角处理。

8住宅工程女儿墙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9住宅工程室外露台、花池、或与外环境相接触的墙体底部等易渗水部位应向上设一道高于相邻室内楼板300mm以上的混凝土防水翻边,强度不应低于C20,宽度同上部墙厚。

(八)室内渗漏的预防

1厨房、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应向上设一道高于相邻房间地面200mm以

上的混凝土防水翻边,强度不应低于C20,并宜与楼板一同浇筑。

2靠近厨房、卫生间的烟道、井道四周应做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200mm,强度不应低于C20。

3地漏、套管、烟道、卫生洁具根部、有防水要求的阴阳角、墙地面已开槽等部位,应做防水附加层,具体施工方法可参照图五、图六。

4防水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做蓄水试验或泼水试验,蓄水最小高度不应低于30mm,时间不得小于24小时,应无渗漏。

(九)门、窗变形和渗漏的预防

1门、窗安装前应先检查洞口尺寸,偏差过大(指框与洞口单边空隙大于20mm的)必须先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处理。

2外门、窗框料与墙体间的缝隙应先清理干净后采用闭孔弹性材料填充,四周应留设5-8mm凹槽,并采用耐候密封胶处理。

3外窗上口应做好滴水,窗台应做好泛水,内窗台应高于外窗台。

4设置排水孔的门、窗,排水孔应通畅。

5.设于外墙上的套管应伸出外墙完成面不小于30mm。

(十)安装质量通病的预防

1电气配线应按相分色(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N--蓝色,PE--黄绿双色)(如图七),接地(PE)干线不得串接;电线接头绕接后应涮锡(如图八)。

(图七)(图八)

2暗埋PVC线管接头应打胶严密,柔性线管不

得暗埋。

3室内插座位置、空调预留孔洞的位置及相邻插座的安装间距等应设置合理。

4污水、废水系统上设置的地漏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如图九)。

(图九)

5给水管道隐蔽前应水压试验合格,隐蔽后管道应充水观察。

6各类管道支架设置应足够,支架设置的高度和位置应避免对人身的伤害。

(十一)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

1.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抽检,调直后钢筋的强度、伸长率、截面尺寸应符合标准要求。

2.直螺纹连接的钢筋下料应保证端面与轴线垂直、无马蹄形或翘曲。

丝头加工应经环通规、环止规螺纹检验和外观检查合格并形成记录。

接头连接完毕后,应进行拧紧力矩值检验和外露有效螺纹检查。

标准型接头丝头有效螺纹长度应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连接后应有外露有效螺纹,但不得超过2P。

3.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竖向构件(框架柱、剪力墙边缘柱)纵筋定位不得采用纵筋与水平筋点焊的方式。

4.框架柱、剪力墙暗柱箍筋采用直径12及以上的钢筋时,设计时应考虑调整纵筋保护层厚度,施工时应注意插筋定位,保证柱、墙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GB50010的要求。

5.长度L大于8m的混凝土墙,或5m≤L≤8m且两端有端柱约束的凝土墙,混凝土配合比应采取补偿收缩或添加合成纤维等抗裂措施,同时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应≥0.3%。

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6.同一节点三条轴线及以上的梁交会时,应由设计明确各梁纵筋叠放顺序。

梁、异型柱、剪力墙暗柱截面宽度相同时,应有明确构造设计。

施工时因钢筋交叉造成梁角部纵筋远离箍筋弯角位置(不蹬角)的,应会同设计明确处理措施,不得随意添加蹬角纵筋。

7.施工梁、柱的节点区域,穿扎梁筋应保证箍筋复位,防止单肢箍、内箍漏设。

框架节点核心区,宜先按加密区要求确定箍筋圈数、肢数并穿套好(不固定)后,再穿扎梁筋,同时按间距调整固定箍筋。

主次梁交接处主梁宜先绑扎基本箍筋后,再按设计文件要求绑扎附加箍筋。

框架柱和剪力墙边缘柱内的单肢箍应在加工时就两端弯到位,采用落套箍的方式绑扎。

8.布置在建筑平面转折处的现浇板、屋面现浇板,板内应采用双层双向布筋,钢筋间距宜取150~200。

不规则现浇板内阳角、建筑平面外转角房间有墙约束的现浇板板角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数量不少于7φ8@100,长度应大于板短边净跨的1/3,且不小于1.5m。

角部房间设置转角窗时,该角部房间板厚不宜小于120mm,板角应设置联系窗端混凝土墙(柱)的板内暗梁,并设置放射形钢筋。

9.板面钢筋在制作时应控制钢筋下料长度及负弯矩筋的弯钩长度。

采用冷轧扭钢筋单边弯钩时,弯钩端应置于锚固区,并保证锚固长度要求。

10.梁底、板底钢筋支垫应采用统一规格的瓜米石、花岗石垫块,或选用合格的建筑塑料支撑件,布置间距不应大于1000㎜。

钢筋材质支撑件不得直接放置在模板上。

板面钢筋的支撑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宜优先选用长板凳铁,分离式配筋应选用长板凳铁,支撑件间距不宜大于800㎜。

11.强弱电管线采用竖向穿梁方式布置时,应采用沿梁轴线方向分散穿梁方式埋设,管线距梁边≥50mm。

穿梁段梁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若采用集中穿梁方式,应由设计明确加强措施。

现浇板内电气及智能等线管应避免交叉和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间,线管直径应小于1/3板厚,在板分离式配筋无上层钢筋区域沿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片。

严禁板内水平埋设水管。

12.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2㎡范围内宜设置一处,浇筑过程的应进行插签检查厚度。

混凝土楼板成型后厚度的检测按分户检验要求执行;板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由设计单位进行结构复算,并出具设计处理意见。

13.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mm。

梁底模应设置独立支撑,保证梁板拆模后的楼盖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宜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浇筑时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十二)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质量通病

1.外围护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应增设构造柱或采取其它可靠拉接措施。

2.外墙砌体的配砖选用应符合建筑设计要求。

3.厕浴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2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4.顶层框架填充墙和高层建筑的外墙采用非烧结砌块等材料时,墙面应增加满铺钢丝网或钢板网等防裂措施,钢丝网的直经不小于0.8mm,钢板网为0.8mm厚9×25mm。

5.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暗埋管线开槽处,应先分别清理、补槽后,再增加钢丝网抹灰处理,钢丝网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并进行隐蔽验收。

6.填充墙上不应留设脚手眼、穿墙洞等。

对墙上留设的孔洞,应有防治渗漏开裂的专项方案,可采用防水微膨胀砼分次填实,不得用干砖填塞。

7.构造柱钢筋宜采用预埋,上下钢筋应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漏设的钢筋经处理后应进行检测。

拉结筋伸入墙内的长度,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

拉结筋应与墙、柱连接牢固,可采用预埋和植筋的方式。

8.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砌筑完应至少隔7天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外墙的补砌砖灰缝,应先进行清理后,再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并形成施工检查记录。

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不宜少于30d再进行抹灰。

(十三)建筑物临空防护栏杆质量通病

1.护栏的安全高度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相应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要求。

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高度为面层以上的净空高度,初装饰房必须扣除相应面层的厚度。

安全高度起量位置应从可踏面起算。

2.护栏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按设计及审批的施工方案要求先进行“样板”的施工,经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安装,检查时应提供原材料合格证明、复验报告以及相关检测报告。

3.栏杆(板)安装预埋件的数量、规格、位置以及防护与预埋件的连接接点应符合设计要求。

预埋件(或后置预埋件)连接节点、防雷连接节点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4.栏杆(板)的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坠,无漏刷,附着良好;金属栏杆的除锈等级和涂层干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验收时应检查涂层的附着力和涂层干膜的总厚度,设计无要求时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并有相应的记录资料。

(十四)建筑幕墙工程质量通病

1.幕墙所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

幕墙在施工前,应进行抗风压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平面变形性能的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

2.幕墙的金属框架与主体结构应通过预埋件连接,预埋件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埋入。

当没有条件采用预埋件连接时,应采用其他可靠的连接措施,并通过试验确定其承载力。

采用后置埋件(不得采用膨胀螺栓)时,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后置埋件采用化学螺栓时,不应在定位后的螺杆上进行焊接作业。

3.硅酮结构密封胶应打注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并应在温度15~30℃、相对湿度50%以上、洁净的室内进行;不得在现场打注硅酮结构胶。

玻璃幕墙构件在打注结构胶后,应在温度20℃左右、湿度50%以上的干净室内养护,待完全固化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4.钢构件防腐应符合钢结构的防腐要求,因焊接或施工破坏的防腐层应重新进行处理。

设计要求不得低于规范规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涂层干膜总厚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玻璃幕墙(全玻幕墙除吊挂点外)的玻璃安装时,玻璃与构件不得直接接触,每块玻璃下部应至少设置两块弹性定位垫块,其宽度与槽口宽度相同,长度不应少于100mm。

玻璃面板不得与结构面、装饰面的其他刚性材料直接接触,交接处之间的空隙应留置不小于5mm的空隙。

6.石材和金属幕墙的面板应通过干挂件与主框架连接,禁止直接用胶粘贴。

干挂件的选择应符合《干挂饰面石材及其干挂件》JC830.2-2005的要求,并不得使用焊接方式固定于横梁上。

7.石材幕墙加工制作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石板开槽(孔)尺寸、深度、位置,应符合要求,槽口石材单侧厚度不应小于8mm,开槽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使用时槽内清洁、干燥,不得有损坏,崩裂、穿透现象。

(2)石材干挂件与龙骨通过不锈钢螺栓连接应拧紧上牢,石板与干挂件间应采用环氧树脂型石材专用结构胶黏结,面板四周所开槽、孔必须采用环氧树脂型石材专用结构胶填充密实、饱满。

8.幕墙板缝拼接处必须注胶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隐框及半隐框玻璃幕墙耐候胶施工厚度应大于3.5mm,宽度不应小于施工厚度的2倍,且不得三边搭接,较深的槽口底部应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填塞。

石材和金属幕墙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嵌缝时,应在面板缝两侧贴防污染胶带,缝内杂物清理干净,泡沫条嵌入深度符合要求,嵌缝厚度应大于3.5mm,嵌缝应密实饱满,表面光洁平整,板材清洁无污染。

(十五)外墙饰面砖、湿法安装饰面板质量通病

1.外墙饰面砖规定

1.1外墙饰面砖的使用必须执行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要求,面砖应按规定进场复验。

容重大于20kg/㎡的饰面砖(如文化石)应采用专用粘结材料粘贴或采取拴、挂等措施。

文化石粘贴高度不应大于7m。

1.2饰面砖施工前,在相同基层上应预先做出样板墙,并进行粘结强度试验,样板墙经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方能进行饰面砖施工。

1.3面砖施工前,对基体积尘应刷洗干净,并浇水润湿,表面晾干,含水率适度。

砌体灰缝应填塞饱满,脚手架孔洞应用细石砼填塞密实。

1.4面砖粘贴材料应使用专用粘结剂或聚合物砂浆,面砖勾缝应用勾缝剂或聚合物防水砂浆。

1.5大面积面砖铺贴前,必须进行预排砖;面砖间缝隙应合适、均匀一致。

小于三分之一边长的面砖,不得铺贴。

非整砖使用部位应适宜,管线、设备的支架等突出物,应使用整砖套割吻合,边缘整齐;临边的部位,饰面砖的压向应正确。

流水坡向应正确,滴水线的高度或深度不得低于1cm,滴水线部位的面砖勾缝应与面砖表面齐平。

1.6面砖勾缝应用专用工具,灰缝应密实、平整、无裂纹、砂眼。

饰面砖施工完毕后,面砖清洗应合理选择清洗材料和材料配合比,清洗后灰缝形成了砂眼、裂纹及表面反砂部位,必须进行重新勾缝处理。

1.7拆除外架前,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必须全面检查面砖空鼓情况,对检查发现问题应进行返工处理,并填写检查记录。

1.8应有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测方案,明确检测部位、数量等;检测方案经建设、监理同意后,报监督机构备案。

2.外墙湿法饰面板安装规定

2.1外墙湿法安装石材饰面板的施工方法必须符合国家规定和设计要求规定。

施工前,在相同基层上应预先做出样板墙,经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方能进行湿法饰面板施工。

2.2湿法粘贴饰面板安装,应用专用石材粘胶剂粘贴,或采取拴、挂等措施。

厚度大于12mm湿法饰面板安装,板与基体间应设置钢筋网,通过钢筋网连接拴挂。

室内高于2米的大尺寸饰面板湿法安装应采取拴挂措施,门窗洞上侧边长大于200mm饰面板湿法安装,也应采取拴、挂等有效措施。

有外保温的墙面不得使用湿作法安装石材饰面板及文化石粘贴。

大理石板材不得用于室外墙面。

2.3湿法饰面板安装的每块板材拴挂点不得少于三个,通过不小于1.5㎜2的铜丝、不绣钢丝等防腐材料或专用挂件与预埋件连接牢固。

后置埋件设置在空心砌块或加气砼上时,后置埋件应用穿墙螺栓或穿墙钢筋。

2.4湿法施工石材饰面板前,应对板材的背面涂刷防碱剂,刷浆后阴干养护。

2.5灌浆工艺湿法饰面板安装,板材应钻孔,通过不小于1.5㎜2的铜丝、不绣钢丝等防腐材料或专用挂件拴挂在钢筋网上,钢筋网直径及间距不得少于φ8@500,钢筋网应通过锚栓与基体连接牢固、稳定。

2.6拆除外架前,施工、监理(建设)单位必须全面检查饰面板空鼓情况,对检查发现问题应进行返工处理,并填写检查记录。

(十六)铝合金、塑钢门窗工程质量通病

1.门窗二次设计单位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设计施工图必须经主体设计单位签章认可,有节能性能改变的门窗设计施工图必须经施工图审查单位审查合格。

门窗设计施工图应达到相应的深度,明确型材、配件等材料的规格及质量要求,连接固定的构造形式。

2.门窗加工前,应对其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透性能进行定型检测,有节能要求的门窗应有传热性能检测。

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必须对门窗型式进行修改,重新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加工。

3.门窗安装应进行样板检查。

现场至少抽取一樘门窗进行解剖,检查内部构造、材质及拼装质量;防火、防盗、节能等特种门窗进场应提供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4.门窗洞口四周应按照门窗框固定连结位置设置预埋件,不得将门窗外框直接埋入墙体,砌体上的预埋件应使用小型混凝土砌块。

固定连结件位置应距边框及中横框、中竖框与边框交接处的两侧不大于150㎜,其它固定点间距不大于500㎜,每个连结件不得少于两个固定点。

5.连结件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宽度不小于15mm的镀锌冷轧钢板,两端伸出窗框与墙体固定;组合门窗拼樘料的规格、材质及连接固定方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6.门窗的密封

(1)分层填充缝隙用的材料选用闭孔泡沫塑料、发泡聚苯乙烯等弹性材料,填塞厚度不宜大于20㎜,填塞不宜过紧,以能自行发泡膨胀,起到防水止漏、隔音保温、防止窗周结露的作用为准。

(2)应按规范要求在缝隙外表留5~8㎜深的槽口,注胶前应清洁表面,注胶后应检查注胶是否连续,防止漏注。

嵌缝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