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监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397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监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我监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我监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自我监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自我监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我监控.docx

《自我监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监控.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我监控.docx

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

《中小幼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

课题中期实验报告

建瓯市建安中心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是我国心理和教育领域近十几年来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

研究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在理论上科学地揭示了学生的高级心理活动——自我意识对其学习活动的控制调节作用,使我们从新的、动态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质、结构和发展规律,为丰富完善已有的学习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实践上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素质教育角度看,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内容。

自我监控作为人类意识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不仅是个体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也是完成任务、协调关系、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飞速进步的信息时代,能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独立学习新知识、把握新发展、更新知识结构、自我调控能力显得尤其重要。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安排自己、控制自己,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全面素质。

二、概念的界定

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在进行学习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的积极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过程。

有实验研究证明,随着年级的提高,学习自我监控对学习效果的作用日益增大。

进入高中阶段,也就是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期,高中教育如果能抓住时机,认真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为此,我校从2007年开始进行《中小幼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的实验研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培养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操作规程和运行机制度,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三、理论依据

1、现代认知心理学。

人的自我监控,反映出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现代认知心理学称为元认知。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识,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在人们的各种活动中,元认知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监控、调节功能。

有关实验证明,元认知与思维品质(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存在着因果联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可分为目标系统、材料系统、操作系统、产品系统和监控系统几大部分。

其中监控系统处于支配地位,对其他四个系统起着协调控制作用。

而学习的监控系统的最重要核心成分就是自我监控。

  2、系统理论。

从系统理论角度分析,学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着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其中既包含学生主体方面的因素还包含学习环境方面的因素。

任何学习活动的效率高低,效果好坏直接取决于这些因素是否合理、有效,协调地发挥出积极作用,而在一般的自然状态下这一点是很难达到的。

因此,这就要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学习系统中的各有关因素进行积极、主动、科学合理的调节、控制,从而使它们协调一致地对学习活动起着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

3、当代教学论。

当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是教的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的活动的主体,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教学活动,便是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以认识活动为主的身心全面发展过程。

而传统教学论的一大弊端,就有“缺乏主体意识”的理论缺陷,由此导致教学实践中的轻视“人”(主要是学生)、轻视“学”(学生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学习从自在转为“自为”,纠正传统教学的弊端。

四、主要做法

1、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

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任课教师的协调配合,而实验教师如果不明确实验的意义作用,也会没有实施的积极性,因而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必不可少,只有思想统一了,才能产生实验的整合效应。

我们组织实验班教师共同研讨实验方案,对实验方案中不完善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推荐介绍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著作,要求大家掌握相关理论,指导实践。

还邀请教师进修学校专家来校指导,了解课题实验的一般步骤、方法、要求。

通过培训学习,统一思想,有利于形成合力,为全面指导学生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创造条件。

2、搞好调查研究,建立学生自我监控情况档案。

自我监控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要对研究进程进行合理的评估,都要有依据,因而在研究的不同阶段,要采用多种方法了解学生自我监控情况的变化。

我们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问卷测量法和假想情境法。

在实验研究前一张问卷,主要了解学生文化基础、家庭环境及对自身学习自觉性的评价。

在研究过程中,问卷则主要用于阶段性评估。

假想情况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设置等歌种假想的活动情境,让被试者来探讨和评估其自我监控的心理活动水平的一种方法。

假想情境的设置方式有许多种,我们主要采用问卷假想情境法,通过问卷用文字描述的方法向学生呈现,让学生设身处地作出反应判断。

有时也在班级活动中,由学生自己表演创设生活中常见的自我监控情境,让学生讨论,作出判断。

所有的学生答卷成为实验班教师进行研究学生自我监控的重要资料,对问卷进行分析,确定不同阶段的主攻方向。

《小学生倾听习惯的训练与培养》前测调查数据统计表

施测人:

张旭琴被测对象及人数:

(1)班56人

施测时间:

2007年9月29日—2007年9月30日

1、您的孩子在倾听别人谈话时,能否认真听完整并听懂他人表达的意思?

A.能

B.一般能

C.不能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15

26.8%

38

67.9%

3

5.3%

2、您在家中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A.有

B.有时有

C.没有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27

48.2%

23

41.1%

6

10.7%

3、您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否重要?

A.很重要

B.重要

C.不重要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43

76.8%

13

23.2%

0

0

学生听题读题的能力情况前测数据分析统计表

(调查对象为一、二年级的278名学生)

等级

内容

您的孩子每天能及时向您传达老师的口头作业?

一般能

不能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117

42.1%

125

45%

36

12.9%

转述口头作业的情况如何?

非常清楚、完整

有少量遗漏

完全不懂转述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87

31.3%

174

62.6%

17

6.1%

平时完成作业时由谁读题?

孩子独立完成

孩子先读,不懂再请教家称

完全由家长读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40

14.4%

210

75.5%

28

10.1%

对一般题目的理解程度?

完全能理解

家长解释后很快理解

家长解释后仍不理解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56

20.1%

207

74.5%

15

5.4%

3、分步实施,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

从学习自我监控在实际学习中出现的阶段上来看,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内容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具体学习开始之前,分析学习情境,树立目标,制定计划,即结合个人的特点和经验,分析所面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中各有关因素,提出个人目标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一特定目标安排学习步骤,选择方法策略,构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

②在具体活动期间,监控学习进程,反馈、维持或调整学习行为,即在学习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不断检查、反馈和评价学习活动进行的各个方面,分析、发现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据此及时强化、修改学习行为,调整学习方法。

③具体学习活动结束之际,检查和评价学习结果,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即根据有效性检查和评价各种学习行为、策略的效果,根据学习目标检查和评价学习活动的结果,正确估计自己达到的目标程度、水平。

如果检查时发现问题,则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

④在具体学习活动完成以后,对其作深入的反省和总结,即总结性地分析和评价已完成的学习活动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并将之与以往或他人的相类似的学习活动进行比较,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归纳和概括,并作为以后学习活动的基础。

据此可把学生的自我监控要素归结为计划性、准备性、意识性、方法性、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八个方面。

实验班教师利用班会课进行专题指导。

一个阶段一个重点,让学生懂得自我监控的意义及方法逐步由“自在”走向“自为”,由“他控”转为“自控”。

五、具体措施

1、开设学习自我监控指导课。

指导课的主要内容:

有关学生个人因素方面,一是教给知识和经验。

这里的知识包括个性特征的知识和认知过程的认识。

如对兴趣、爱好、能力等个性心理方面的知识以及对记忆、理解、注意、想象能认知过程的认识。

这里的经验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所获得的体验,经历的知识的总和,如学习活动的策略、适用的

条件和范围等。

让学生获得的这些经验都是许多成功者积累的经验的结晶。

二是指导学生把握控制点。

控制点是指个体的影响和决定自己行为和活动的原因的看法,有内控和外控之分。

如果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学习活动及结果归因于自身的内部因素,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能控制学习的进程和结果,这样的学生属于内控型。

反之,如果倾向于环境、机遇等外部因素决定自己的行为,即属于外控型。

一般来说内控型学生主要精力和注意力放在自己能控制的因素上,他们常常是通过对活动中的己方因素如努力程度、时间安排、方法选择等进行调节和控制来改变学习行为,从而达到学习目的和完成学习任务。

而外控型学生总把失败原因归结于外界力量,不去调节自己行为,事实证明,内控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监控与调节。

要让学生多从自身找原因,适应环境,改变自身。

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相信程度,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其学习行为的自我监控、管理、调节过程。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由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因而能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学习,而自我效能低的学生则相反,由于信心不足,常采用被动、消极、应付的方式。

在指导中要重点加强对这一类学生的帮助,可引导他们总结“我比原来进步了多少”,鼓励他们增强勇气,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四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格,由冲动型向反省型转化,不骄不躁,善于反审。

实验班每周开设一节指导课,每周指导课要确定专题,突出重点。

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师再作引导。

如“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如何培养学生的听题读题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如何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进行积极有效地尝试”、“如何排除学习的干扰,提高学习的坚持性”、“如何加强时控,提高效率”等。

2、构建学科教学与自我监控指导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

我们在实践中,根据学科特点,逐步形成一些有特色的、能体现自我监控指导的范型,还有由老师指导形成预习、复习、课外作业、小结、课外活动等环节的有效范式。

实验班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改革,优化教学目标、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与学结合,力求达到以一当十,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我是文明小听众”专题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提倡“弹性作业”,采取“同伴互助”“小组合作”等形式开展听题读题能力的竞赛活动;在写字教学中采用分步目标推进教学,多元评价,鼓励为主,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监控的训练。

为了让自控意识真正为学生内化,我们加强了平时指导,让学生经常对自身作出评价,学会适时调控自己的行为,各实验班的做法各有特点,主要的有以下一些方法:

问卷调查。

设计有针对性的问卷,让学生解答。

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学生解答问卷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估测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自我监控的水平。

指导反思。

教师坚持让学生每天都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我的学习活动计划安排好了吗?

”、“我为学习活动作好了准备吗?

”、“本讲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

”等,这样的每日自省强化了学生的自控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情境教育。

为了让学生加强自控的体验,实验班精心设计设置自控情境,让学生接受“考验”,锻炼自控能力。

实验班的平时单元测试,都实行无人监考,这样的测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测试,更是对学生“慎独”意识的培养。

在班级活动中,也注意设置虚拟情境,如“看足球赛与作业”、“独立作业与抄作业”,学生自编自演,同学发表看法,逐步形成共识,这种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效果也很好。

开展心理咨询。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矫治。

对诸如一味硬拼,不讲学习策略,屡遭挫折,精神过度焦虑之类的心理疾病,采用团体咨询方法,进行疏导帮助;对个别学生心理失衡,或遭遇突然打击,心理无法承受的,则采用个别咨询方法。

通过有效的心理咨询,促使学生走出困境,做一个能主宰自我,身心健康的现代人。

评选“自控学生”。

加强对自控教育的过程管理,不断鼓励学生上进,对进步显著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

在期中、期末,实验班都要开展“自控学生”的评选工作,“自控学生”不同于“三好生”,评选并不单纯以成绩论英雄,评选时特别注意那些通过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明显进步的学生。

“时控”指导。

自控水平的高低往往体现在对时间的安排上,学习成绩的差异与能否充分利用时间有关。

实践证明,只有善于利用和控制时间,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具有时间观念,也是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

我们在实验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让他们养成珍惜时间、控制时间的好习惯,克服用时无计划,学习不讲求效率的不良倾向。

①让学生养成订时间表习惯,特别是一日时间表。

什么时间学习,学习哪些科目,怎样学,都规定得清清楚楚,并逐步养成守时用时习惯。

②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空闲”时间。

如课余时间、双休日时间、睡觉前时间,能有机调节,“抓紧时间学习,抓紧时间休息”。

但千万不能轻易让时间随便溜走。

4、加强对学生学习动机、情绪、自控能力的培养。

有了正确的动机,健康的情绪,才能保证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因而加强“心育”成为实验的又一重要课题。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驱策力量,对学习活动的成效有重大作用。

学生的学习动机多种多样,归类起来大致可分三种:

①学习动机不太明确,为应付家长或老师的检查和考试而学习,缺乏真正的学习兴趣。

这一类属于表面型学习动机;②为了取得满意的学业成绩给家长争光,为了获得老师好评而学习,此类属于成就型学习动机;③对所学内容真正感兴趣,为了弄懂和掌握未知知识与技能进行学习。

此类属于深层型学习动机。

据我校2007年对三

(2)班开学后不久的调查,全班61人中,属于表面型动机的有19人(占31%),成就型动机36人(占54.5%),深层型动机9人(占14.5%)。

以学习成绩作参照,可发现,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习动机基本属表面型的;学习成绩较好,但不够稳定,起伏较大的是成就型的;而成绩较好而且比较稳定的是有深层型学习动机的学生。

根据这个事实,我们向学生强调不同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主体性上存在差异,在表面型学习动机驱使下,学生倾向于采取肤浅、消极、被动的学习方法,学习自控能力低;在深层型学习动机激励下,学生乐于进行探索性、钻研性的主动学习,其自我监控水平相对较高;而在成就型学习动机的刺激下,学生的学习行为较多受外界压力影响,自控能力明显不稳定。

因而每个同学要取得学习上的真正成功,必须确立深层的学习动机,让学习成为自己内在的要求。

我们通过校班会课、讲座、班活动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请取得成就的校友来校讲自己志高存远,发奋学习的体会,组织学生赴上海复旦、交大等高校参观,让学生树立目标,逐步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由“要我学”逐步变成“我要学”。

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以三

(2)班为例,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期末再次作问卷调查,表面型动机的学生减少10%,深层型学习动机的学生增加了14%,全班的整体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

情绪是活动主体的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在学习活动中,积极的、自信的情绪对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抑郁的,焦虑的情绪则不利于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

因而正确地调控情绪也是自我监控的重要内容。

在实验中,我们向学生阐释情绪体验和情绪控制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情绪进行理性思考,建立正确的认识。

学生的情绪低落、焦虑,往往是在学习、考试遭到挫折之后,面对竞争激烈的压力,心理上容易形成误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注意做过细的心理辅导工作,教育这些学生要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挫折,让他们认识到一、二次失败并不能表明学不好这门功课,千万不要泄气,只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又会有新的机会。

在总结时,让这些同学不仅要找到失误的原因,还要找一下在失败中的成功。

期中、期末考试总结,班主任不公布名次,总结时以表扬为主,特别表扬那些在原来基础上有进步的同学,在班级里形成“人人都有希望,人人都要努力”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5、争取家庭、社会配合,培养学生自控能力。

影响学习监控的环境因素还包括社会文化价值观、家庭教育态度和方式以及学生所处的亚文化环境等。

这些环境因素的不同角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自我监控表现。

因而,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能力,也需要得到家庭、社会的配合。

我校课题组专门召开了两次实验班学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实验课题的内容、目的。

希望家长能积极配合,在家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两次会议效果较好,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家长能主动与班主任交流孩子的表现。

家长的配合对学生自控能力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得到社区单位的大力支持。

六、实验取得的成效

(一)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事实证明:

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其产生的效果明显高于“自然状态”下的自控能力培养。

经过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实验班的学习成绩进步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班。

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对学生的潜能开发也很有意义,学生逐步从“学会”转为“会学”,自学能力明显增强,个性特长也得到充分发挥。

(二)实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明显提高

“自控教育”的效能不仅在于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还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完善,养成“自控”的过程还是心灵不断充实,完美的过程。

因为学生自律才是人的道德的最高境界。

通过动机、情绪、意志、自控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心灵不断得到净化,抗挫折的能力不断增强,战胜困难的毅力多次磨练,自控教育让学生懂得了丰硕的果实要用自己的汗水与勤奋去获取。

实验班学生通过一系列自我监控的教育,心理素质、思想行为不断提高,实验班学生学习自觉性、抗干扰能力强,因而受到家长的称赞。

(三)实验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自我监控能力培养对教师来讲,也是个全新的课题,为了使实验取得成效,实验教师要学习科研理论,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实验中也使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

自控教育的过程也成为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创新的过程。

七、中期实验暴露出的问题

1、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大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缺少科学有效的实践指导。

理论学习只能就近取材,凭借网上搜索,查找一些资料“解渴”,没有专门的学生自我监控教育理论书籍及时弥补知识上的缺陷,以至于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定意义上,削弱了实验效果。

2、小学生的“他控”意识远远强于“自控”意识,主要是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所决定。

如何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动机、情绪、意志、兴趣等),是保证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的关键因素。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容易顾此失彼,而且更需要时间的保证。

3、实验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连续性,否则效果会因为实验对象的改变而前功尽弃。

4、课题实验的覆盖面较广,而研究手段却比较单一,真正值得推广的先进经验不多,要真正“请进来”“走出去”,创新研究方式,改变实验观念,避免在圈子里打转。

2008、3、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