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113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368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113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113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113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113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113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113导学案.docx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113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113导学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113导学案.docx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113导学案

备课人:

刘转红学区(校)审核:

张永前

中心教研组审核:

局领导审核:

课题

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课型

讲授

总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授课人

刘转红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49页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的加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整十数的加减。

教学资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1、教师童话引入课题。

创设加减法情境。

2、出示挂图。

请学生说说图意。

学生回答……

 

引领自学

再出示挂图。

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

生1:

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列式计算。

说说你是怎么想?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探究展示

(二)认识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生:

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生列式计算。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点拨

在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每一个数和你们一样,有自己名字,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20+30=50(个)50-10=40(个)

加加和被减差

数数减数

训练达标

算一算

10+10=20+20=30+30=

40+40=50+50=20+30=

总结反思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十。

板书设计

小兔请客

30+20=50(个)50-40=10(个)

20+30=50(个)50-10=40(个)

加加和被减差

数数减数

课后反思

课题

小兔请客

课型

讲授

总课时

2课时

第2课时

授课人

刘转红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50页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也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资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亲爱的孩子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一场快乐比赛,好吗?

(好)分6个小组进行,答的又对又快的加一颗星。

2个十是()3个十是()

  5个十是()90里面有()个十

  70里面有()个十40里面有()个十

引领自学

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50页第5题

说说从图上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回答

探究展示

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生1:

小松鼠和小猴子一共摘了多少个果子?

生2:

机灵狗和小松鼠一共摘了多少个果子?

生列式计算。

引导点拨

把你们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好吗?

全班交流

40+30=50+40=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训练达标

生日party结束后,鸡妈妈回到家找不找自己的孩子了,可着急了,你能根据鸡妈妈身上的号码帮它找回自己的孩子吗?

(能)

请小朋友们翻开数学书50页自己完成第4小题

引导学生完成练一练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口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总结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

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兔请客

40+30=70(个)50+40=90(个)

课后反思

课题

小兔请客

课型

讲授

总课时

3课时

第3课时

授课人

刘转红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配套练习与检测第34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2.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也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侧重算法的巩固。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整十数的加减法

教学资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计算练习册34页第1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发现的规律。

引领自学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板演,集体订正。

探究展示

看图列算式

学生仔细观察第4题情景图

列出算式

60+30=90(根)

20+20=40(千克)

引导点拨

学生仔细观察第5题情景图

大客车上有30名乘客

小客车上有10名乘客

一共有多少名乘客?

全班交流

列出算式

30+10=(名)

训练达标

引导学生完成第4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0+40<()30+()>80

20+()=7060-()=30

40+()=10030+()=90

80-()=7060+()=60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总结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小兔请客

 

60+30=90(根)

20+20=40(千克)

课后反思

 

课题

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课型

讲授

总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授课人

刘转红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5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体会并运用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对这些加法进行比较熟练地口算。

  2.使学生能尝试运用所学加法去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活动中累积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使学生能与同学互相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操作实践。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学会并能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出示松鼠卡片)大家看这是谁呢?

 对,是小松鼠!

大家都很厉害,那么谁知道小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呢?

 同学们真聪明!

今天小松鼠特别开心,因为今天小松鼠的生日,小松鼠跟着松鼠妈妈一起去采它最爱吃的松果,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采了多少吧!

生:

小松鼠!

 

生:

松果!

学生打开课51页情境图

引领自学

1、说一说图中传达的数学信息。

(讲解25和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踩了多少松果?

  

(2)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松果?

  (3)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采了多少松果?

探究展示

你能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吗?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列出算式。

25+4=294+25=2925-4=21

给学生实践,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

引导点拨

4根小棒摆在5那里还是20那里?

摆小棒计算。

  4个珠子拨在十位上还是拨在个位上?

为什么?

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从20里面拿掉4根,还是从5里面拿掉4根?

(摆小棒计算)

  4个珠子是从十位上拿走还是从个位上拿走?

为什么?

(拨计数器解决问题)

 

先算个位上的5+4=9,再算20+9=29

 

先算个位上的5-4=1,再算20+1=21。

训练达标

算一算

说一说算法

 

4+65=72+5=67-2=

44-4=83+6=26+3=

88-5=47-5=42+3=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总结反思

把小松鼠人物化,带领学生发现小松鼠采松果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交流,不用教师刻意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在自然平和的气氛集中注意力并学会知识,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板书设计

采松果

25+4=2925-4=21

5+4=95-4=1

20+9=2920+1=21

课后反思

课题

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课型

讲授

总课时

3课时

第2课时

授课人

刘转红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52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在○里填上“>”、“<”或“=”。

10+3○14  15-3○10  20○10+1018-8○14  7+2○6  13○12+1

引领自学

 让学生把课本打到第52页练一练第1题

1.说一说图中传达的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老师和学生一共有多少名?

 

2.学生比老师多多少名?

探究展示

你能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吗?

指名学生列算式:

如:

3+34=34-3=

给学生实践,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

引导点拨

练一练第2题

用计算器拨一拨,算一算。

32+5=5+74=78-6=

训练达标

练一练第3,5题

你能像上面那样写出两组算是吗?

42+3=62+5=7+40=

3+42=5+62=40+7=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总结反思

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3+34=37(名)34-3=31(名)

课后反思

 

课题

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课型

讲授

总课时

3课时

第3课时

授课人

刘转红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配套练习与检测第35页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完成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配套练习的独立完成。

教学资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孩子们,咱们这段时间都学了哪些内容啊,你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一起做练习巩固这些知识。

学生以课本为线索,回顾整理,同桌互相汇报。

引领自学

 让学生把本课配套练习打到第36页第4题

1.说一说图中传达的数学信息。

 小白兔:

拔了32根萝卜

小灰兔:

拔了7根萝卜

探究展示

你能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吗?

指名学生列算式:

如:

1.32+7=

2.30+7=

3.37-32=

给学生实践,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

引导点拨

第36页第5题

龟兔赛跑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训练达标

第35页第1,2,3题

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2+6=39-7=43+6=

58-5=37-5=86-2=

61+4=43+2=55+4=

28-6=50+3=63-3=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总结反思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1.32+7=39(根)

 

2.30+7=(根)

课后反思

备课人:

马鸭亚学区(校)审核:

张永前

中心教研组审核:

局领导审核:

课题

青蛙吃虫子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资源

主题图、计数器、学具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1、猜谜语:

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

猜一种动物。

(青蛙)

2、那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学生回答

引领自学

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那农民就不用把农药播在庄稼里,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探究展示

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小朋友们讨论一下,想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①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②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

③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

探究解决方法: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怎么列式

板书:

56+30=

讨论算法:

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加上30,30里有3个十,在十位拨3个珠子。

结果是86

除了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的方法,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想出得数吗?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集体反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用数小棒的方法)

引导点拨

求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多少只?

怎么列式计算?

①板书:

56-30=26(只)

②那它在计数器上又该怎么拨珠呢?

③先拨5个十和6个一,那减去30,该怎么办?

(在十位上拿掉3个珠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

所以56-30=26。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

学生讨论。

训练达标

1、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1题:

①读一读题目请你挑选一个你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

②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了多少虫子?

它们一共吃了多少虫子?

2、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5题:

①38只青蛙在举行大合唱呢!

你们听,他们唱得好听吗?

②青蛙们唱完了,他们都回家了,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5只)对,那你们知道跳下去多少只吗?

③怎么样列式计算?

讨论一下。

3、补充练习学生要去春游,口渴想喝水,箱子里只有30瓶水,但是向阳小学却来了42名同学,你们说,这些水够不够他们喝呢?

还缺多少?

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完成。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学生总结收获

板书设计

青蛙吃虫子

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几只虫子?

56+30=□(只)56-30=□(只)

50+30=8050-30=20

80+6=8620+6=26

课后反思

课题

青蛙吃虫子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3课时

第2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知识技能:

通过“青蛙吃害虫”这一生活情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方法:

通过主题图和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发现加减法问题,体会价减法计算的必要性从而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教学资源

主题图、计数器、学具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出示教材主题图。

问: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导学生把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看图回答。

稻田里有两只青蛙,一只吃了56只害虫,另一只吃了30只。

学生试着说一说问题。

引领自学

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探究展示

1、引导学生提问题。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2、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

检查,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3、小结:

(1)56是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5个十加上3个十是8个十,合起来是86。

4、探讨56-30的方法。

怎样计算56-30呢?

据题意列式。

说一说问什么这样列?

据题意列式。

说一说问什么这样列?

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

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

让学生再说一说算法。

(2)利用计数器,因为5和3都在十位上,可以先加得8个十,6在个位不变合起来是86。

(1)56是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5个十减去3个十是2个十,就是26。

引导点拨

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计算的方法。

利用计数器,因为5和3都在十位上,可以先拨掉3个珠子剩2个十,个位上6不变合在起来是26。

训练达标

教材第54页练习第二、四题。

独立理解,交流算法。

独立完成。

总结反思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青蛙吃虫子

它们一共吃了多少个害虫?

56+30=86(个)

30+56=86(个)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个害虫?

56-30=26(个)

课后反思

课题

青蛙吃虫子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3课时

第3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3、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主题图、计数器、学具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复习:

32+542+7

84-475-3

75+264+3

72-2

学生回答。

引领自学

1、准备挂图。

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3、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4、引导学生提问题。

观察回答问题

探究展示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据题意列式计算

5、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

(a)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

(b)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

观察回答问题

引导点拨

说出算法:

26+1086-2037-20

26+2074-2034+40

学生讨论完成。

训练达标

教材第54页练习第三、六题。

独立理解,交流算法。

总结反思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青蛙吃虫子

56+30=86(个)

30+56=86(个)

56-30=26(个)

课后反思

课题

拔萝卜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写法。

教学资源

主题图、计数器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小白兔和小黑兔到地里拔萝卜。

根据动画情节,请你来提数学问题?

(1)小白兔拔了2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40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你会解答吗?

(2)小白兔拔了3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6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列式:

20+40=60(个)

 

列式:

30+6=36(个)

引领自学

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你还会计算吗?

小白兔拔了23根,小黑兔拔了36根。

两只小兔一共拔了多少根萝卜?

探究展示

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列式和解答,在组内说一说。

(1)先算20+30=50,3+6=9,再算50+9=59。

(2)36+20=56,56+3=59

列式子计算的,把6和3对齐,2和3对齐,6+3=9,2+3=5,所以得数是59。

小结:

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就是列竖式计算。

列坚式计算时,谁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注意要把数位对整齐。

(3)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讨论汇报:

先在计数器上拨36,然后在个位上再拨上2,在十位上拨上3,我就知道是59。

四人小组学习研究。

引导点拨

试一试。

(1)同学们太聪明了,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解决了这道加法问题。

(2)45+32、26+13,你会算吗?

用你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

不明白的,请大胆说出来,老师愿意与你一道研究。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训练达标

教材第56页练习:

1、请你试着在本子上列竖式:

46+23=42+56=63+35=

2、键盘上有36个黑键,52个白键,一共有多少个键盘?

思考:

你准备如何列算式,如何解答呢?

学生独立完成

总结反思

学完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拔萝卜

23+36=□(个)

23+36=59

30+20=502336+20=56

6+3=9+3656+3=59

50+9=5959

课后反思

 

课题

拔萝卜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3课时

第2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讨论,交流,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知识技能: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通过集体交流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达到巩固,熟练等目的。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的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