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2515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三上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自然是如此神奇,她为我们提供无穷的宝藏,为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为我们创造无数的灵感,让我们用双手去挖掘,用心灵去发现,用最大的热情去赞颂她吧!

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话题组织材料。

本单元三篇课文以不同的笔触,从不同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大地巨人》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博大与宽广,《大自然的声音》让我们体会到自然的神奇与清新,《五彩池》则引领我们在想象与现实、传说与科学间徜徉。

通过教学本组课文,要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古诗《刺勒歌》让学生感受到四野苍茫、古朴雄浑的气势,感受到草原独特的魅力。

语文乐园通过“我来试试”让学生认识数字的大写;通过“认一认,读一读”词语,让学生了解神奇的大千世界,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通过“写一写,背一背”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哲人的精辟见解,同时体会书法给我们的美的体验;小诗《树林里》以清新活泼的笔触告诉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美无处不在。

“探究与发现”要求学生在弄懂例句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找出比喻句,并照样子写出来。

“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秋游”,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得很紧密,在训练时,一方面要求学生表述意见时观点要清楚,理由要充分,另一方面,也要求听到同学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学会倾听。

作文的内容是“我去过的地方”,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大胆地写下来。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顺序,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题

第三单元主题:

自然之美

课时

一课时

认知目标

认识会读生字,落实会写生字。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德育情意目标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难点

“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设

生成

一、导入,检查预习情况,并总结。

二、检查读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圈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朗读本单元的课文。

3、了解每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课文《大地巨人》,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节,说说作者把大地比作什么?

为什么?

2、理解: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大地的确是这样,无论谁都可以稳稳地站在它身上,它从反抗。

任凭你在它身上玩耍。

3、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4、引导学生理解诗眼。

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声音》,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理解“美妙”。

2、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小结:

第一自然段只一句话,告诉同学们大自然有很多美联妙无比的声音,这是一个中心句。

以下文章要围绕这一句来写。

学习课文《五彩池》,第一自然段。

1、阅读课文,理解:

腾云驾雾、神奇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3、说说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1、读熟课文,积累本单元中的四字词语,带修饰的词组。

2、背诵每一课中的重点段落。

3、完成课后习题的练习。

4、认读课后的生字以及生字的扩词(四个+一个)。

5、收集本单元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多音字。

 

 

课题

大地巨人

课时

一课时

认知目标

学会10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五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

德育情意目标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用笔去描绘大自然。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设

生成

创设情境,导言激趣

二、自由阅读

1.提出学习要求:

A看图读课文,找出描写大地像巨人的语句。

B把找到的句子多读几遍。

C同桌交流学习体会。

2.按要求自读诗句,老师相机指导。

三、讨论交流,读中感悟

1.反复读诗歌。

2.看图想像大地这个巨人是什么样子?

作者用什么比作什么?

找出相关的词句。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它起伏的胸肌是邱岭和盆地……”

“他的头发和胡须是茂密的森林……”

“太阳是他手上的红气球……”

3.分析文中修辞手法的作用。

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把大地写得生动、形象,充满活力。

它是那样地美丽、和蔼、巨大。

4.指导朗读,读出寻大地巨人的赞美之情。

教师范读,学生比比读,分小组读,齐读。

四、熟读背诵

1.自主选择认为最生动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相互交流背诵,同桌互背互评。

3.全班比赛背。

五、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小结:

大自然是如此神奇,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博大、宽广。

他宽厚地对待我们,让我们在他身上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

让我们用最大的热情去赞颂他吧!

配乐朗读全文。

2.学生朗读全文。

 

大地巨人

 

和蔼博大宽广

1、听写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抄写重点语句,并理解。

 

 

课题

大自然的声音

课时

一课时

认知目标

学会10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7个生字。

朗读课文,背会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力目标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及叙述顺序,想象课文中描写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德育情意目标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及相关的词语,注意读准“柔、敲、湃”及多音字“呢”。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背会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设

生成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我们交了一个新的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许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

今天,我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齐读课题)

二、入境想象,美读感悟

1、我们跟着大自然出发了。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4自然段,看看你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

在书上做上记号。

2、想象大自然各种歌声:

各种动物的声音:

让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挥,模仿它们的声音,学着叫一叫。

小结:

同学们大自然的声音无处不在,它们既会演奏舒缓的小夜曲,又能合奏雄浑的交响曲,可以和大音乐家贝多匹比美。

大自然的声音如此美妙,让我们一起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声音美。

水声:

下小雨的声音——滴滴答答。

下暴雨的声音——哗哗。

河水的声音——丁丁冬冬……

大海的声音——

风声:

微风——声音轻轻柔柔,好像呢喃细语。

狂风——像一首雄壮的乐曲震耳欲聋。

风吹动树的声音——

春夏秋冬风的声音——

三、想象拓展,课外延伸

1、播放CAI课件的各种声音,学生闭上眼睛,细细聆听,你听到什么,把你脑海中看到的、想到的,回家后写下来。

2、大自然就在我们身旁,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把你有趣的发现写下来吧。

 

大自然的声音

风声

水声声音美

动物声

1、听写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抄写重点语句,并理解。

 

 

课题

五彩池

课时

一课时

认知目标

学会10个字,会认8个字。

感情地朗读课文,背会自己喜欢的部分。

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德育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设

生成

一、创没情境,导语激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背诵2——4自然段,学生听想象五彩池的优美画面。

2、学生读2——4自然段,边读边想画面。

把自己想象的画面讲一讲

三、精读课文,会文悟情

1、自主探究第二自然段。

用笔画一画那美丽的五彩池。

同桌交流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图一:

“漫山遍野……地毯上的宝石”。

图二:

“池边是金黄色的……有像莲花”。

1、引导探究第三自然段。

2、引导探究第4自然段,了解成因。

同学们读到这里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

)请大家读第四自然段。

找出答案告诉同学们。

(“原来,池底长着……有的像……)

3、分析比喻兼排比句的修辞手法之作用,了解五彩水形成的原因。

4、让学生感情朗读2——4自然段。

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远看五彩池,它的美已经让我们感到惊奇,令我们为之震憾,走近看,更让人惊奇的是——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

看看五彩池有几种颜色?

(枣红、茄子紫、雪白、果绿、火红)

小结:

五彩池是这样的神奇,真是人间仙境!

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让我们齐读第五自然段(学生读)五彩池景色美,文章写得美,相信大家能用笔描绘出这美好的景色。

四、课外延伸,作业:

1、为五彩池设计广告宣传画,写简短的广告语,吸引更多的游客去参观、游览。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不计其数

五彩池大小不一人间仙境

形状各异

五颜六色

1、听写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抄写重点语句,并理解。

 

课题

第三单元主题:

自然之美

课时

一课时

认知目标

认识会读生字,落实会写生字。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德育情意目标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难点

“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设

生成

学习《大地巨人》的重难点:

1、反复读诗歌。

2、看图想像大地这个巨人是什么样子?

作者用什么比作什么?

找出相关的词句。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它起伏的胸肌是邱岭和盆地……”

“他的头发和胡须是茂密的森林……”

“太阳是他手上的红气球……”

3、分析文中修辞手法的作用。

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把大地写得生动、形象,充满活力。

它是那样地美丽、和蔼、巨大。

4、指导朗读,读出寻大地巨人的赞美之情。

学习《大自然的声音》的重难点:

1、我们跟着大自然出发了。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4自然段,看看你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

在书上做上记号。

2、想象大自然各种歌声:

风声:

微风——声音轻轻柔柔,好像呢喃细语。

狂风——像一首雄壮的乐曲震耳欲聋。

风吹动树的声音——

春夏秋冬风的声音——

水声:

下小雨的声音——滴滴答答。

下暴雨的声音——哗哗。

河水的声音——丁丁冬冬……

大海的声音——

各种动物的声音:

让学生展开想象,自由发挥,模仿它们的声音,学着叫一叫。

学习《五彩池》的重难点:

引导探究第4自然段,了解成因。

同学们读到这里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

)请大家读第四自然段。

找出答案告诉同学们。

(“原来,池底长着……有的像……)

3、分析比喻兼排比句的修辞手法之作用,了解五彩水形成的原因。

自然之美

大地巨人五彩池大自然的声音

1、1《课堂作业》的完成以及订正,关注落后的学生。

2、单元听写

3、单元检测,落实订正,关注落后的学生。

4、文中重点句式的仿写。

 

课题

古诗诵读:

敕勒歌

课时

一课时

认知目标

会认五个字。

注意“见”在本课读作“现”。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古诗。

德育情意目标

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结合插图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

难点

感受诗歌粗旷古朴的意境,想想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设

生成

一、看图画导入课题。

1、出示插图投影片、挂图或光盘。

使学生面对反映北方草原风光的图景,说一说看到的情景,抒发自己的感受。

2、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北方草原美丽风光的北朝民歌——敕勒歌。

这首诗写作时间离现在已有1500多年了。

那它到底写得怎么样呢?

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二、读通诗句,认识生字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3、检查识字情况。

4、检查指导读课文,把诗句读流畅。

三、读懂诗句,了解字词。

1、生再次读古诗,说说读懂了那些诗句?

(第一句诗是说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

第二句诗说天空像草原人住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第三句诗说风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

2、小结学法:

先理解词语,理解词语看书上的注释,查字典,借助画面。

四、反复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1、师范读,你想象到了什么?

2、指名读说,师引导:

(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你想到了什么?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你开到了怎样的景象?

草原和天空怎样?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水草怎样?

牛羊怎样?

师述:

富饶美丽的敕勒川,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好像庞大的圆帐篷。

笼罩广阔的草原。

蓝蓝的天空辽阔无际,绿色的草原广阔无边,微风吹过,草儿低着头,露出成群的牛羊。

2.小结:

诗的前4句歌唱了大草原的无比壮阔的景象,后3句歌唱了游牧民族的生活富裕与生机勃勃。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六、诵读延伸。

1、学生自由背诵古诗,并指名展示。

2、请大家在课外再找一找关于草原风光的图片或草原景色的诗歌,看一看,读一读,背一背。

3、面对辽阔的大草原,你想说什么?

写几句话赞美大草原。

刺勒歌

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

1、解释古诗:

句子,字意,句意。

2、默写古诗。

3、用自己的话理解古诗的意思。

4、作者与古诗的文学常识。

5、古诗所要表达的主旨。

 

课题

语文乐园三

课时

三课时

1、认识从政“一”到“十”10个数字的大写。

2、会认4个字,认读四字词语,了解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3、抄写并背诵古人的名言名句。

4、读小诗词《树林里》。

5、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写比喻句。

6、以“秋游”为话题,感受秋天的美丽,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表达、主动交流等能力。

能过习作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及书面表达的兴趣。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认识从政“一”到“十”10个数字的大写。

认读四字词语,了解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难点

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写比喻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基础)

预设

生成

一、学习10个大写数字。

1、在黑板上板书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同学们这10个数字另外还有一幅模样呢,想不想看看?

请开书学习。

2、学生认读10个大写数字。

3、多种形式认读卡片。

去掉拼音做找朋友游戏,反复认读。

4、说一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数字的这种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学习四字词语。

1、语文乐园里有很多美丽的画面你们想看看吗?

2、放映:

大漠孤烟、古木参天、惊涛骇浪、海市蜃楼、怪石嶙峋等画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3、学生读词语,认识生字。

4、找朋友游戏:

根据画面找出对应的词语。

三、学习名言警句。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

2.学生读名言警句,熟读背诵。

3.理解名言之大意。

 

第二课时(运用)

预设

生成

一、学习写比喻句。

1、读书中的两组比喻句,说说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帮助学生找出事物的相似点,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生动、形象)

2、让学生走进课文,找一找比喻句体会其好处。

3、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学写比喻句。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写的比喻句。

二、学习小诗。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诗。

3.同桌互相读诗,读完后说说:

你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有什么感受?

4.指名说,老师本机指导朗读。

小结:

是啊,同学们,只要你认真观察,用心思索,就可以发现大自然中许多奇怪的现象。

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吧!

 

第三课时(能力)

预设

生成

创设情境,提供交际机会

1.谈话:

大家想去秋游吗?

,但秋游必须得到学校大队部的批准。

如果让你代表班理向大队部提出口头申请,你准备怎样说呢?

2.小组讨论,形成基本观点。

1.角色扮演。

由一名学生扮演大辅导员,别一名同学当班级代表进行口头申请。

激发兴趣,分组设计方案

1.为了让同学们更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以学校大队部批准,年级组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并在全年级征集活动方案。

2.在组织秋游之前我们需要对哪些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

A.选择最好的时机;确定秋游的路线;

B.组织丰富的活动;需准备哪些物品;

C.希望及有何收获;

3.绕上述问题,将全班分成6个秋游小组,分组讨论,设计出各自的秋游方案。

集中评比,确定最佳方案

1.推荐代表到讲台前陈述各自的方案,组员可以自由作补充发言。

2.审组及其他组对每组的方案提出质疑,要求其答辩,双方展开辩论。

语文乐园三

比喻句本体喻体

 

课题

写作文:

我去过地地方

课时

两课时

认知目标

1、能够把自己去过的地方有条理地写下来。

2、注意做到有详有略,点面结合。

3、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把自己去过的地方有条理地写下来。

德育情意目标

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按顺序写清楚。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1、能够把自己去过的地方有条理地写下来。

2、注意做到有详有略,点面结合。

3、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难点

指导学生把自己去过的地方有条理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

预设

生成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讲去桂林旅游的故事。

2、你们去过哪些地方?

或者想去什么地方?

二、自由表达。

1、谁来介绍一下?

看能不能把这个地方与众不同的特点说清楚。

2、哪位介绍得好,又吸引人呢?

(说

清时间、地点、人物、重点介绍地方的特点。

3、老师介绍一个地方。

听了刚才的介绍,你觉得那些地方介绍得好呢?

小结:

看来我们在介绍时只要把看到的说出来就可以了,当然介绍时还要有一定的顺序,让人听得清楚。

三、习作初稿。

1、学生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读学生习作共同评议。

四、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把修改好的作文抄写在正式作文本上。

 

第三单元监测

 

结果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