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聊城东昌府郑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250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聊城东昌府郑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山东省聊城东昌府郑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山东省聊城东昌府郑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山东省聊城东昌府郑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山东省聊城东昌府郑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聊城东昌府郑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docx

《学年山东省聊城东昌府郑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聊城东昌府郑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聊城东昌府郑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docx

学年山东省聊城东昌府郑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

【最新】山东省聊城东昌府郑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呼吸B.生长现象

C.繁殖能力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①草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

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

⑦蘑菇⑧家鸽

A.①⑤⑦⑧B.①③④⑧C.②③④⑥D.②⑤⑥⑦

3.狮子捕食斑马的生理意义在于(  )

A.获取营养B.强者欺凌弱者C.做游戏D.将他驱逐出领地

4.下列生物不是按生活环境划分的一组是()

A.鱼和鲸B.猫头鹰和蝙蝠C.狗和水草D.鱼和水草

5.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

A.阳光B.水分C.空气D.有机物

6.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

A.地球及生物B.湖泊中的所有生物

C.地球上的所有的人类D.森林中的所有的树木

7.设计探究方案时,为保证实验组,对照组结果的准确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

A.同样的条件B.不同的条件C.相似的条件D.相对的条件

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植树造林B.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D.对工业废水、废气进行处理

9.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环境对生物的制约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10..金鱼按其形态结构特点,应归为()

A.植物B.动物C.其它生物D.宠物

1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指的是┈()

A.进行生产创造的人类B.以捕捉其他生物为食的动物

C.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的植物D.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的细菌、真菌等

12.在生物圈中,下列哪一生态系统每年生产的氧气最多()

A.湿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13.小红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

14.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最可能()

A.气泡B.污物C.细胞D.墨水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捕食B.合作C.竞争D.食物网

16.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

A.植物B.细菌C.动物D.病毒

17.控制物质进出人体肝脏细胞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18.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缩小光圈B.换高倍目镜

C.运用凹面镜反光D.调节细准焦螺旋

19.森林茂密的地方,大气湿度大,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

C.大气影响植物的生存D.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

20.在实验设计中,哪一组不能作为对照?

()

A.25℃和0℃B.有空气和无空气

C.温度和水分D.有光和无光

21.下列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条水沟B.一只小鸡C.一朵花D.一只大雁

22.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10只,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

A、减少误差B、数量多便于观察C、便于计算D、好玩

23.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生物,草鱼吃水草,乌鱼会吃鲫鱼、草鱼苗。

下面能反应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A.水草→鲫鱼→乌鱼B.水草←草鱼←乌鱼

C.螺蛳←鲫鱼←乌鱼D.螺蛳→鲫鱼→乌鱼

24.设计一个实验,内容是关于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设计中正确的是()

A.用一只健康的鼠妇作实验材料B.统计的次数为一次,但一定要认真操作

C.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D.设计对照实验,除温度是变量外,其他各项都一样

25.一大群蚂蚁在搬一粒小麦,体现了生物之间有()

A.捕食关系B.合作关系C.竞争关系D.分工关系

26.在海平面200米以下的水层中,几乎找不到藻类植物,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7.兔子的眼睛长在头的两边,猫的眼睛长在头的前方,这体现了()

A.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B.生物的生存发展不断适应环境

C.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存环境相适应

D.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

二、填空题

28.鲸是哺乳动物,但是它的体型却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说明生物能______环境;茂密的森林中,空气远比喧闹的城市清洁、新鲜、湿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能_______环境。

29.图1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消费者是。

(3)鸟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

(4)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

(5)植物、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

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

30.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___填“目镜”或“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标本。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像;如果透明玻片上写“b”,那么显微镜观察到的是;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

(填“多”或“少”)

(3)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和。

31.图3为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细胞模式,请分析回答:

甲图乙图

(1)甲、乙两种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细胞不具有()、()、()。

(2)若将细胞乙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不容易看到的结构是图中的。

(填字母)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种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你认为它们的差别主要是由甲、乙决定的?

(填字母)

(4)图是动物细胞模式图。

(5)切开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来自()。

(6)甲、乙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7)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不含有的结构是(),它可将转化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

32.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观察写完整。

(1)提出问题:

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3)制定实施探究的方案:

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明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这样在盘里就就形成了和两种环境。

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各放一只鼠妇,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吗?

(填:

是、否)。

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实验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5)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

三、综合题

33.下图显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操作步骤,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

盖盖玻片时要一侧先接触水滴,另一侧慢慢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2)图中乙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表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应激性。

如植物的叶具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

考点:

生物的特征

2.A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煮熟的鱼、珊瑚、钟乳石、恐龙化石都不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是生物;草、冬眠的蛇、蘑菇、家鸽具有生物的特征是生物。

考点:

生物的特征

3.A

【解析】

【分析】

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详解】

“狮子捕食斑马”,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活,因此,其生理意义在于“获取营养”。

故选:

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C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分类依据.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生活环境方面来切入.

解:

A、鱼和鲸,都生活在水中,生活环境相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猫头鹰和蝙蝠,都会飞,都在空中飞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狗和水草,狗生活在陆地上.水草生活在水里.因此生活环境不同,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鱼和水草,都生活在水里,生活环境相同,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点:

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

5.D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仙人掌体内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因此不需要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

考点:

生物的生存条件

6.A

【解析】

【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A者(细菌和真菌)。

【详解】

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A符合题意。

B、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缺少非生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人类只是生物中的一部分,故不符合题意。

D、森林中的所有的树木,也只是生物中的一部分,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以及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明确生态系统中必须包括生物和非生物。

7.A

【分析】

此题考查对对照实验的认识。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探究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组。

8.C

【解析】

试题分析: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考点: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9.B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把生物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和其它生物(或微生物界),如金鱼属于动物界,构成金鱼的细胞是真核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异养,可以自由运动。

故B符合题意。

考点:

生物分类单位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如阳光、空气、土壤、水分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各成分缺一不可,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

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海洋的面积约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里最大的生态系统,主要植物是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

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类型。

13.D

【解析】

试题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视野面积是一定的,被观察细胞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里的细胞数目越少,所以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

考点: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4.A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视野中细胞和气泡的辨别方法,只有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才能较好的解答本类题目。

【详解】

显微镜下气泡辨别:

气泡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和移动。

所以,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气泡。

A正确。

【点睛】

熟练掌握显微镜下气泡的辨别方法。

15.A

【分析】

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竞争、合作、捕食、寄生等关系,据此答题。

【详解】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

树→蝉→螳螂→黄雀,故A符合题意。

B.合作关系,是生物之间为了完成某一项活动,需要彼此合作、密切配合形成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竞争关系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争夺营养物质、生存空间等而形成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许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传递物质和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知道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基础题。

16.D

【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大多数的生物都属于多细胞生物,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病毒,就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点睛】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17.B

【分析】

此题可根据细胞的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解答。

【详解】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结构,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B符合;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称为细胞质,细胞质能够流动,C不符合;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不符合。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要求掌握。

18.C

【解析】试题分析:

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在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使用大光圈,使进入的光线更多,光线更亮;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所以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为了不影响观察效果,应选用凹面镜。

考点: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9.A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例如:

虽然鲸虽然是哺乳动物,但是它却生活在水中,为了适应水中生活,鲸的体型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是对水中生活的一种适应。

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例如:

茂密的森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和粉尘,使得空气变得清洁、新鲜;能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释放水蒸气,是空气变得湿润.所以森林茂密的地方,大气湿度大,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关系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唯一变量是指影响实验的某一个方面的因素,如水分的有无、光照的有无、空气的有无,温度的高低、湿润与干燥等等。

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实验的两个不同的因素。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1.A

【解析】

试题分析:

一条水沟,既包括了此水沟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A符合题意;

一只小鸡,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

一朵花,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

一只大雁,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不符合题意。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

22.A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探究实验中,若所取样本数量太少,就会因偶然性影响实验结论,使实验结论缺乏说服力,实验,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10只,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减小偶然性。

考点: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23.A

【解析】

试题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根据题干的叙述,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即该池塘中存在下列三条食物链:

水草→草鱼;水草→鲫鱼→乌鱼;水草→螺蛳→鲫鱼→乌鱼。

因此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池塘中食物链的是水草→鲫鱼→乌鱼。

考点:

食物链和食物网

24.D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详解】

1只鼠妇的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要用10只健康的鼠妇作实验材料,而不是用一只,故A错误;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统计的次数不能为一次,故B错误;关于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唯一的变量温度,需要分成室温和低温两组,而不是需分成黑暗和明亮两组作对照,故C错误;设计对照实验,除温度是变量外,其他各项都一样,有利于控制实验变量的单一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25.B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一大群蚂蚁在搬一粒小麦,需要许多工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因此属于合作关系。

考点: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6.A

【分析】

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据此解答。

【详解】

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绿色植物如藻类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

因此海面200米以下的水层中,几乎找不到藻类植物,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光,A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7.C

【解析】

试题分析:

猫的眼睛长在脸的前方,而兔子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这与它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猫为肉食动物,是积极主动的进攻者,眼睛长在脸的正前方,这就为食肉动物的追捕提供了方便,而兔子是草食性动物,性情温和,在自然界中随时可能成为肉食动物的美味佳肴,它的眼腈长在脸的两侧,视野开阔,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敌情,尽快逃命,二者都体现了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点评:

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28.适应;改变(或影响);

【解析】

试题分析:

鲸虽然是哺乳动物,但是它却生活在水中,为了适应水中生活,鲸的体型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是对水中生活的一种适应。

茂密的森林中,空气远比喧闹的城市清洁、新鲜、湿润,这说明生物的生活能影响环境。

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9.

(1)分解者;

(2)植物鸟、虫;

(3)太阳能

(4)先增加后减少;

(5)植物;鸟;

【解析】

试题分析:

(1)细菌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属于分解者。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植物;昆虫以植物为食,食虫鸟以昆虫为食,都属于消费者。

(3)鸟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4)如果大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昆虫的数量增加,植物的数量会随之减少,最后昆虫因缺乏食物而饿死,所以昆虫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5)在本生态系统中,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其数量最多;由于农药在生物体内不易被分解和排出,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增。

鸟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的农药含量最多.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30.

(1)物镜;

(2)倒像;q;少。

(3)目镜;物镜;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标本。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如果透明玻片上写“b”,那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