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209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三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通州湾东凌小学(三)年级(语文)备课笔记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

课时

1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钢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知道写钢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好钢笔字的习惯。

了解写钢笔字的基本要求

激发学生学好钢笔字的兴趣。

教师:

学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过去两年的学习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学习伙伴,两年中我们有一个伙伴,它总是伴随我们,它就是铅笔。

今年我们要结识一个新的伙伴,它将取代铅笔,时刻伴随我们经历小学、初中、大学……,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钢笔”。

大家拿出自己的这个伙伴,我们来看看它。

(教师讲解钢笔的组成。

二、引导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教师过渡:

认识了钢笔,你们知道怎样使用它么?

1.观察第一页插图。

小学生上课时是怎样写钢笔字的?

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同学们的坐姿,拿笔的样子。

学生自己模仿,握笔坐姿,教师观察。

以插图为范本指导纠正。

教师过渡:

大家姿势都很端正,有信心写好钢笔字吗?

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写的钢笔字。

2、看二页插图,欣赏钢笔作品,你觉得哪写得好?

学生学着自己写写,比较书上作品后,说说自己满意的地方,和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过渡:

我们这个小伙伴,大家喜欢吗?

怎样照顾它呢?

3.看第三页六幅小图你对钢笔的保护了解了什么?

总结我们对这个小伙伴想说点什么吗?

练习1、学生拿出钢笔和一张方格纸练习用钢笔写字(舒缓音乐播放)

2教师巡视指导

 

课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

课时

2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正确书写毛笔字的方法,训练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知道写毛笔字正确的方法,逐步养成乐于写好毛笔字的习惯。

了解写毛笔字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培养习惯

 

教师:

学生:

教学过程

指导看图

1.上图图上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左下图图上都有什么?

谁认识这些写毛笔字的工具?

教师请同学将自己毛笔上的字读一读,讲解有不同的毛笔。

请班上有基础的小“书法家”,示范姿势。

3.右下图小朋友在写毛笔之前蘸好适量的墨汁,在把纸铺平开始些毛笔?

教师小结:

同学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各种资源,主动识字。

欣赏作品

1欣赏第6页上图学生的书法作品

2.你平时都在什么地方看到书法作品?

你看后都有什么感想小组内说,指名全班说。

3、你知道有哪些书法家?

过渡:

我们班也有小书法家,展示作品。

4、现场写字,生轮流参观,激发兴趣,自己动笔写。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钢笔和毛笔这两位小伙伴。

它们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与我们相伴,希望大家和它们好好相处,善于用它们。

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它们写出最优美的汉字。

 

课题

1.让我们荡起双桨

课时

1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师:

准备磁带

学生:

识记生字并组词,读熟课文,理解词义,想想课文几个小节各写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引言: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本来是一首歌词,请大家跟着老师来写课题。

齐读课题,读出“荡”的悠然和自在。

    2.简介乔羽后告诉孩子们歌词描写的是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欢乐情景。

介绍北海,欣赏图片,特别突出“白塔”,感受景色之美。

 二、初读读课文

   1.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自己喜欢的词句用“!

”标记、不理解或有疑问的用“?

”标记、觉得很重要的“△”标记。

   2.划分小节,引导学生关注小节的划分提示,最后一句话反复出现了三次,这就是“反复”。

2.检查自学情况。

    

(1)正音。

       推开  波浪  环绕  红墙

       凉爽  洒   悄悄地 功课

     (提醒学生读准这几个字:

浪 lang 边音;爽 shuang 翘舌音;洒 sa 平舌音)

    

(2)结合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

    (3)学生交流,识记“桨”:

船桨是木制的,所以是“木”做偏旁;识记“塔”:

土堆上放上草,合起来就是塔。

    (4)练写生字,习字册上描红,评价。

鼓励孩子用钢笔写字。

3.指导看图。

  

(1)水面上有哪些人?

哪些景物?

他们在干什么?

四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2)教师引导孩子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小组交流。

4.朗读课文。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齐读每节的最后一句话,感受歌词的韵律美。

  

(2)说说每个小节讲的是什么。

5.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和生活经验感受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课题

1.让我们荡起双桨

课时

2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3理解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

理解诗歌内容,能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并练习说话。

教师:

录音机磁带

学生:

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把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先行先知

  1.听写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齐读反复句,再次感受歌词的韵律美。

二、且行且知: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思考这里描写了哪些景物?

    (2)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用朗读表达感受到的色彩美、景色美。

   “让我们荡起双桨”,开头这样写,表示什么意思?

(开头点题,表示“我们”正在划船)

   “推开”本来是人的动作,课文写船儿推开是什么意思?

(课文这样写既表明船儿慢慢地行进在平静的水面上,又体现了文中小朋友轻轻荡舟的欢快情趣。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第一、二行写了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朋友们在北海公园平静的水面上荡舟游玩的欢快情景)

  孩子们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

(指名读第三、四行)

  “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

(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

  “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

为什么用“环绕”?

(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

  引导学生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3)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是什么样的呢?

(小船儿轻轻飘荡)

  指名学生回答,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

(“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

 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

(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

 2. 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

(“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

(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

(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

(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

    (3)“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

”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

(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训练拟人句。

    (4)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

(高兴,自豪)

     我们应该怎样读?

(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

3.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第三小节。

    (2)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

”“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

(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这里的“谁”指什么?

(祖国、父母、老师......)

    (3)交流感激之情如何回报?

结合生活经验展开,引向平时的待人接物、礼仪教育。

    (4)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

教师提醒孩子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

“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

4.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

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

谈谈学文感受。

5.总结全文,激发孩子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

    第一小节:

"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即知即行

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

课题

2学会查“无字词典”

课时

1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师:

生字卡片、布置学生挑选一张暑期生活的旅游的照片或画一幅暑期生活的画。

 

学生: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在课文中理解词意。

2.把自己阅读感受比较深的句段画下来,练习感情朗读。

3.针对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做上记号。

 

教学过程

一:

回忆导入,检查预习

1.同学们,在刚过去不久的暑期中,肯定有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次“精彩暑期大回放”,大家可以边展示自己拍摄的照片、画的图画边介绍。

2.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学会查“无字词典”

3预习情况,示生字词:

查词典 聪聪 突然  烈日当空 

岩石   声音  暑假 惊涛拍岸

帽子   解释  不断

撞击   晒蔫  不仅

一蹦一跳  山崩地裂

骄阳似火  似的 嚷

1.指名读词语,读准字音。

2.大体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在语境中理解词意。

二:

初读感悟

学习单一:

1.  读 大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把文章读流利,并且标上自然段号。

2.  找 找出课文中“似”的两个读音,并练习给“似”口头组词。

3. 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长句。

看图理解“晒蔫”。

生活中见过什么事物被太阳晒蔫过?

2.学习“似”的两个读音,并练习给“似”口头组词。

3.再读课文,引导概括课文大意。

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练说。

三:

再读——理清脉络知文意

学习单二:

1.读 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出感情。

2.想 整篇课文可以分那几个层次呢?

.同桌合作朗读。

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

爸爸给聪聪解释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思考: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骄阳似火”的,哪几个自然段是介绍“惊涛拍岸”的?

其他的自然段讲了什么?

四:

书写——看准字形练对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字组词。

2.交流记字的好办法。

3.引导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

4.师范写。

巡视指导。

提醒学生的书写姿势要保持正确。

课题

2学会查“无字词典”

课时

1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含义。

学会用“无字词典”理解词语。

3.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含义。

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学会用“无字词典”理解词语。

教师:

挂图

学生: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课文中找找爸爸是怎么样解释“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

3.下列的情景使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1)春天天气开始暖和了,各种各样的花儿都开放了。

(2)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

 

教学过程

一:

先行先知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开火车认读生字组词。

查词典 聪明 突然岩石声音

烈日当空 惊涛拍岸意味深长

二:

且行且知

细读(二~五自然段)

学习单一:

1.  读大声读2~5自然段。

2.   想爸爸突然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

爸爸满意聪聪的回答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   思还可以用什么来解释“骄阳似火”。

4.   时间5分钟

 全班交流

(1)指名读,组织交流。

课文是怎么写的?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他很开心?

(3)爸爸突然问聪聪一个什么问题?

(4)全班交流:

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回答?

(5)聪聪是怎么回答的?

(6)爸爸满意聪聪的回答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7)引导从爸爸的话中感受到他当时的语气。

(8)指名朗读。

理解“烈日当空”、“晒蔫”,朗读时对该两处适当加以强调。

板书:

骄阳似火——晒蔫

这是反问句,意思是——这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

这就是查“无字词典”,到我们生活中去寻找解释。

“无字词典”上对词语的解释可不唯一的。

(9)组织交流,评价。

三:

细读(6~8自然段)

学习单二:

1.读 默读6~8自然段。

2.想 聪聪和爸爸来到了大海边,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怎样的情景?

3.思“无字词典”还能解释哪些词?

4.时间5分钟

无字词典”上的解释可有趣,可真精彩了。

我们小朋友也会查了。

1.这时,聪聪和爸爸来到了大海边,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怎样的情景?

看图用几句话描述。

朗读第六自然段。

2.面对此情此景,聪聪的爸爸想起了哪个词语?

3.引导学生从“涌、撞、山崩地裂”等词语中体会到此情此景是“惊涛拍岸”最形象的解释。

板书:

涌、撞、崩——惊涛拍岸

4.组织交流、评价

 三:

拓展思考

学习单三:

1.读 默读9自然段。

2.想 爸爸引导聪聪查“无字词典”理解两个词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3. 思举例“无字词典”还能解释哪些词?

4.时间5分钟

 .出示第九自然段。

2.理解爸爸的话。

(1)“有字词典”指用来查找词义的工具书。

“无字词典”指生活中的学问。

(2)从“不仅……还……”体会到要真正理解词语的意思,“无字词典”比“有字词典”更重要。

(3)出示词语,理解“意味深长”。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区别文中查“无字词典”理解两个词方法的不同。

(理解“骄阳似火”,先提出词语,后在生活中找解释;理解“惊涛拍岸”,先感受生活中的现象,再与词语对照。

4.出示

(1)请你解释“春色满园”、“秋高气爽”。

(2)下列的情景使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春天天气开始暖和了,各种各样的花儿都开放了。

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

5.同学们,记住爸爸意味深长的话,在以后的学习中,联系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寻求最准确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得更深刻。

课题

3古诗两首

课时

1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坐”“泊”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感知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熟读成诵。

3、知道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诵读——释义——悟情——成诵,尝试自主学习。

1、理解诗句的意思,加强朗读训练,通过反复的吟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悟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

 

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感知发现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师:

生字卡片

古诗欣赏、诗人简介

 

学生:

1、能熟读古诗。

2、能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知道古诗的作者。

 

教学过程

一、诵读《山行》

1.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欣赏秋景图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秋天的古诗。

预习读了几遍古诗?

谁来读一下?

生读《山行》

强调“斜”的读音,古音读xia,为了音韵和谐,我们在这首诗中按古音读。

关注后鼻音字“径”、“停”,“生”“枫”。

2.读诗应该读出节奏,一般七言绝句停顿的规律是二二三,范读,同时画出停顿符号,生诵读。

——这样才是诗的“诵读”,板书:

诵读。

二、理解诗意

1.读懂一首古诗,要理解每一个字词的意思。

你自己

读一读,都读懂了哪些字词的意思呢?

生汇报,师在黑板上标出。

还剩下哪些字词的意思我们还不明白?

一起来解决。

重点理解:

第一行:

“远上”、“斜”:

联系实际,展开想象,看到一条怎样的路?

用简笔画演示。

“寒山”:

这“山”给你的感觉?

第二行:

填空:

“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地方”。

生:

发生,产生。

注意与“深”区分。

第三行:

坐:

因为。

古今意思不同。

第四行:

于:

比。

2.把这些字词的意思连接起来,试着说诗句的意思

先自己说说。

有什么困难?

针对难以说顺的句子,教给方法:

调序法: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于二月花红

补充法:

停车坐爱枫林晚——(我)停车坐爱枫林晚

将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3.板书“释义”。

指名诵读,想象诗中美丽的秋景。

三、体会情感

1.读出诗中的景致了吗?

考考你,在前两行诗中你看到的颜色?

给你的感觉?

(白、青、枯黄——清冷)

在后两行诗中你看到的颜色?

给你的感觉?

(火红——绚烂、热烈)

想象你就是诗人杜牧,置身林中的感觉?

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

(板书圈出:

爱)板书:

悟情

2.诵读全诗,把体会到的读出来。

 

课题

3古诗两首

课时

2

1、诵读《枫桥夜泊》,感知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熟读成诵。

2、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理解诗句的意思,加强朗读训练,通过反复的吟诵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感知发现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师:

生字卡片

古诗欣赏、诗人简介

学生:

1、能熟读古诗。

2、能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知道古诗的作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山行》。

2.回忆上节课总结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诵读——释义——悟情——成诵

二、学习交流:

导语:

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板书诗题:

枫桥夜泊

小组交流:

用以上方法学习。

解决了哪些问题?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全班反馈,按四个阅读层次汇报:

1.诵读:

重点评价节奏。

二二三节奏,生板演,边读边画出停顿符号,全班诵读。

2.释义:

(1)诗题:

枫桥在哪儿?

(在苏州城外的枫桥镇)泊:

停船靠岸。

夜:

夜晚。

解释诗题。

(2)检查各组学习的情况,不检查逐句解释,回答问题:

诗人在枫桥夜泊时,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月落、江枫、渔火、霜满天

乌啼、钟声

这是一幅怎样的江南秋夜图?

3.悟情:

这是你们的感受,那么诗人的心情怎样?

在诗中找找。

板书:

为什么“愁”?

学生畅言:

思乡之愁、孤独之愁、寂寞之愁……

出示张晓风散文《不朽的失眠》片段:

问:

还有一种怎样的愁啊?

——落榜之愁。

因落榜之愁,更勾起了思乡之愁、孤独之愁、寂寞之愁……

4.月落乌啼,寒霜满天,枫叶火红,渔火点点,面对这样的江南秋夜,诗人含愁难眠。

在这万籁寂寥中,(从寒山寺传来了夜半钟声,伤痛的心,又被轻轻地碰撞,诗人提笔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一气呵成这意境深远的诗句。

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一遍遍吟读,成诵。

5.小结学习情况。

三、深化文化意蕴

一首《枫桥夜泊》使寒山寺钟声名闻遐迩,成了人们寄托忧思愁绪的美好景物,千年回响。

(屏幕出示)读: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种。

——清王士祯

 

课题

4做一片美的叶子

课时

1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师:

各种树叶、生字卡片、

学生:

读熟课文,学习生字,了解生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师:

那好,现在我想请大家用最快的速度画一片美的叶子!

可以上黑板来画,也可以在下面画。

愿意到黑板上来画的同学请自己上来!

   (板书课题“做一片美的叶子”)

 师: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篇充满智慧的散文。

现在咱们就赶紧来读吧。

3.学生读题,提出问题:

谁做叶子?

为什么要“做一片美的叶子”呢?

 让我们学习课文来弄懂这两个问题吧。

二、初读指导

1.让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自学要求:

(1)反复朗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根据生活实际尝试理解。

(3)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检查自学效果。

(1)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形态各异   奉献  输送   茁壮  乳汁   整体  位置  葱翠

①哪些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可以理解?

 形态各异:

样子各不相同。

 整体:

事物的全部。

 茁壮:

强壮、健壮。

②哪些词语通过看插图就能弄懂意思?

 葱翠:

(草木)青翠。

 

③哪些词语平时我们就已经懂得?

 乳汁:

奶水。

 位置:

所在的地方。

 之间:

表示在某两个事物的中间。

    奉献:

贡献。

 输送:

运送;从一处运到另一处。

 

3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