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67009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docx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docx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

路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

1、施工准备

在路基施工开工前,必须做好以下施工准备工作并报监理验收:

1)施工前各种配套的挖掘机、压路机、平地机等有关施工机械和各种试验、检测仪器必须配备齐全,并符合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施工机械进场标准。

2)根据施工要求配备现场组织、操作、技术检测和安全防护等各类人员,并做好分工。

3)填筑材料:

沿线路基填料尽量利用挖方纵向调运,可为混合土和碎石土等,严格控制填料的来源,确保每一段路基施工填筑材料一致,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严格按照路基填筑材料要求,对填筑用土进行检测,控制填料质量,杜绝膨胀土及腐殖土等材料用于路基施工。

4)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对土场的路堤填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并确定土源位置;

5)施工前要对具有代表性土场的用土按规范要求;

6)路基施工主要采用挖方利用方填筑,经过现场勘察和试验检测,挖方利用方多含砂砾石、大块片石等,且含量不均。

填筑时需剔除大块片石,或进行破碎后进行填筑。

7)对于路基用地范围内及路基用土取土坑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及杂草,在施工前计划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法进行清理,并将清理的杂物堆放于路基用地范围之外;对于经清除后余留下来的树根应采用人工将其全部挖除,并将挖除后的坑穴修理整齐,用土分层回填夯实,直到与清理掘除后的地面标高一致为止。

8)开工前,必须完成清表和填前碾压,完成恢复定线及施工放样,提交给监理工程师报验。

按设计图纸要求准确放出路基边线的具体位置,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以上工作完成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进行路基施工。

2、测量放样

(1)在恢复定线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纸和经监理工程师及业主等审批过的导线网、水准控制网,用全站仪现场桩位精确放样;

(2)用全站仪恢复中线并在路基边线对应处打上边桩,路基两侧每侧应超出路堤设计宽度50cm,以保证修整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3)测量人员在现场用水准仪在边桩上测出控制标高,并用红线作出标记,并以此作为控制桩以控制上料的厚度和路基的宽度;

(4)沿路基方向每10cm布测检测桩位,并进行水准测量,确定并控制中桩和边桩施工过程中的标高;

(5)曲线段就加密桩位进行测量;

(6)测量的精度应符合有关要求。

3、工艺流程框图

 

4、路基填筑方案

由试验段得知,填筑厚度:

碎石土填筑松铺系数按1.21控制,填筑松铺厚度控制在31cm左右,可有效达到压实效果。

建议施工中松铺厚度按30cm、每层压实厚度为25cm控制。

5、特殊路基处理

5.1填挖交界

填挖交界处为一般土、软质岩石时,应对挖方区0.8m深度范围内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路床顶、路床中间各设置一层聚酯土工格栅,格栅固定在挖方区的长度纵、横向均为6m,锚固采用Φ10钢筋钉。

填挖交界处为硬质岩石时,应对挖方区0.4m深度范围内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路床顶、路床中间各设置一层聚酯土工格栅,格栅固定在挖方区的长度纵、横向均为6m,锚固采用Φ10钢筋钉。

填挖交界处的衔接通过开挖锯齿形台阶实现,台阶宽度不小于2m。

5.2窑洞处理

1、对路基范围内的零星窑洞、在进行开挖回填时,应仅对窑洞宽度范围内的山体进行开挖,不得全断面进行开挖回填;当窑洞分布较为密集且净距小于3m时,对分部窑洞范围内的山体进行整体开挖回填。

根据窑洞顶与设计路面标高高差,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a、窑洞顶标高高于路面设计标高时,在路堑开挖后用素土将窑洞回填压实。

b、窑洞顶标高低于路面设计标高且两者高差小于6m时,应将窑洞顶覆土全部挖除,然后用素土将窑洞回填压实。

c、窑洞顶标高低于路面设计标高且两者高差大于6m时,应对窑洞内分层采用干砌片石进行砌筑,分层厚度不超过50cm,并用沙砾填塞片石缝隙,洞口一米范围内采用M7.5水泥砂浆浆砌MU30片石

d、当窑洞位于较薄山体内时,为保证路基压实质量,应将山体全部挖出与两侧部位整体填筑。

2、现场情况确定后,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应通知监理到场,对涉及工程量进行复核和认可,请注意对设计时已计算过的工程量进行扣减,只上报新增工程量。

3、窑洞顶部山体开挖时,不必开挖台阶,采用垂直断面即可,但需保证回填土方的压实度满足路基所在部位的压实度。

4、窑洞处理属于隐蔽工程,施工时应通知监理到场旁站。

5、施工工艺

路基填方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由于夹杂碎石、片石等土质原因,按每车装土的方量算出所需总车数,按照上土面积和总车数严格控制每车土的卸车间距(施工前先用白灰撒出卸土间距线),以保证上土的平均厚度。

每层填土的铺设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不小于50cm,以保证修整路基削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采用倒车法上料。

根据施工段落长度和松铺厚度,分段计算控制上料数量。

为确保第一层不受破坏,从靠近便道一侧上料。

翻晒与洒水。

如果土层过湿,应翻晒;如果土层过干,用洒水车均匀洒水,并严格控制含水量,使其含水量达到最佳压实度含水量的±2%之内,以便碾压;含水量可利用经验和实地取样测含水量相结合来控制;每一层的含水量应尽量控制均匀,使土层不至于一片过湿,一片过干。

按要求卸到位后,用推土机进行粗略整平,并参照标尺高度适当预留向两侧的横坡。

碾压施工前,设置高程控制桩,并按照控制桩高程进行挖填整平,人工找平,保证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

松铺高程检测合格后,采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使用平地机进行精平,使宽度、平整度和横坡达到要求。

按照“先轻后重、先边后中、先慢后快及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的压实原则,精平后使用20T以上规格的压路机碾压,按照从边桩向中桩碾压的顺序施工,叠1/3前轮碾压,先静压1遍,平地机精平后,微振碾压1遍,强振碾压3遍,静压1遍收面。

前后相邻两区段(碾压曲段之前的平整预压区段与其后的检验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米。

碾压过程中必须均衡,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碾压完成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6、质量检测

路基填筑施工,采用20T以上压路机振压数遍,沉降值以不大于3mm为准或无明显轮迹。

施工完成后,路基顶面大致平整,压实度和路基宽度满足设计要求。

路基的检验,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和频率

 

1

 

(%)

零填及路堑上路床(m)

0—0.8

≥96

按JTGF80/1-2004附录B检查

 

密度法:

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m)

上路床

0—0.3

 

≥96

下路床

0.3—0.8

上路堤

0.8—1.5

≥94

下路堤

>1.5

≥93

2

弯沉值(0.01㎜)

不大于设计计算值

按JTGF80/1-2004附录Ⅰ检查

3

纵断面高程(㎜)

+0,-15

水准仪:

每200m测

4断面

4

中线偏差(㎜)

50

经纬仪:

每200m测4点,弯道加测HY,YH两点

5

宽度(㎜)

符合设计要求

米尺:

每200m测4处

6

平整度(㎜)

15

3米直尺:

每200m测2处×10尺

7

横坡(%)

+0.3

水准仪:

每200m测4断面

8

边坡

符合设计要求

每200m测4处

7、检测方法

沉降值观测采用精准度较高的测微仪进行观测,测量精度0.1mm。

检测时,为防止高程检测点丢失和移动,每一或两层采用埋设钢钎法进行标高检测点布设,钢钎埋设距填筑层顶面15cm左右,以保证沉降观测数据的有效性,沉降值以不大于3mm为准或无明显轮迹;同时采用灌砂法检查压实度进行辅助控制。

8、施工注意事项

(1)、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桩,测标高,放出坡脚桩,桩上注明桩号,标上填筑高度。

(2)、清除填方范围内的草皮、树根、淤泥、积水、并翻松、平整压实地基,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实测填前标高后,方能上土填筑路基。

(3)、选择适宜的填筑材料,提前作好标准击实试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试验资料和选择的取料场。

(4)、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填筑路堤,根据压实设备和技术规范确定压实厚度,一般控制每层压实厚度20cm。

具体按照试验段施工总结执行。

(5)、土方的挖、装、运均采用机械化施工,一般用挖装机械配备自卸汽车运土,按每延米用土量严格控制卸土,推土机把土摊开,平地机整平。

(6)、当路基填土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可在路外晾、晒也可在路基上用铧犁翻拌晾晒;当含水量不足时,可用水车洒水补充,使填土达到最佳含水量的要求,确保达到压实度标准。

(7)、当路堤宽度、厚度和填土含水量等符合要求后,用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顺序碾压。

压实遵照先轻后重的原则,直到达到设计的压实度为止。

(8)、根据路堤的填筑高度,严格按规范要求检查压实度,每层填土都要资料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或旁站。

(9)、在雨季施工中,严防路堤积水,填筑层表面应适当加大横坡度,以利于排水,并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碾压成型,防止填土被雨水泡软。

(10)、进入初冬填筑路堤时,尽量昼夜连续施工,取土场进行覆盖,保证填土不受冻害影响,每天填筑的土层要当天碾压成型。

(11)、达到设计标高时要抓紧按设计要求整理路槽,修整边坡,防护,确保路堤填筑质量和稳定性。

(12)、设计在填方路段的桥涵构造物要提前施工,桥涵两侧填土应特别注意,填筑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台背填方最好与路堤填方同步协调进行,桥台附近配合小型压实机械压实,台背回填和路堤填充方结合部要特别重视,如后填台背要挖台阶,保证压实度合格。

雨季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如有积水要及时排除,确保台背压实质量,严防因桥头填土沉降而造成的跳车。

(13)、半填半挖路基和填挖交界处的路基,结合填挖方路基的施工要求进行,填方一般从低处开始,按距路基顶面的不同高度控制压实度标准,最后一层要翻松挖方地段,平整后和填方路段一起碾压成型路基。

9、质量重点控制

1)、由于路基填料夹杂碎石、片石等土质原因,摊铺厚度难以控制,实际施工中,以松铺厚度达到30cm进行控制,要求路基顶面基本平整,为后续的路基填筑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2)、清表碾压验收合格后,立即填筑碎石,及时碾压成型,避免地基受到雨水浸泡和扰动。

3)、填筑必须严格控制压实,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检测,确保振压两遍后沉降值不大于5mm。

4)、选用的材料必须经由中心实验室进行质检合格后方能用于工程施工。

根据每车运方量,确定每段路基施工所需填料数量,保证铺筑填料均匀,上料后由装载机进行摊铺,平地机精平。

5)、碾压时速度控制在2.0-3.5km/h之间,碾压后的路段严禁通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