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教案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0094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教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年级科学教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教案 2.docx

《四年级科学教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教案 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教案 2.docx

四年级科学教案2

 课题

  谁在运动

备课教师

邱成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备课时间

 2014.3.9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会正确分析运动与静止的实例。

2. 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乐于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运动与静止的实例。

2. 在活动中乐于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

知道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的。

教学重点

 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教学难点

 能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教学准备

 沙盘、模型车、小塑料人、木棒等小物体。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教学导入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教师板书这两句歌词

提问:

你曾见过这种情景吗?

或者类似的画面?

这种情形究竟是怎么回事?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来解开这个迷。

二.活动  谁动过

1. 游戏:

谁动过。

具体方法是,请四名学生上台,并排站立在讲台的一边,要求其余学生先看并记住这四个同学的位置后转过身去,然后请四名中的一名学生移动位置,再请下面的学生转过身来判断谁动过,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2. 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各自是根据什么来进行判断的,小结得出:

活动中你们选择的讲台或者某个同学,就是你选定的参照物,某个同学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这个同学一定动过。

三.活动 运动还是静止

    活动分三层展开:

1. 场景模拟,判断场景中的人或物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在桌面沙盘上设置旗杆等参照物,用模型车,载两个模型小人在沙盘上活动,选择不同参照物来判断旗杆、车上的人、车后的人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 看教材提供的游乐场场景图,讨论图上几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说出自己的理由。

3. 师生共同小结依据什么来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该物体是运动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改变,则该物体是静止的。

4. 判断练习,组织填写教材第30页的表格。

游船上、电梯上的女孩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相对于船身、电梯是静止的。

5. 判断练习: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分别以什么为参照物。

6. 解释为什么坐在汽车上看到路边的景物在后退?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谁在运动

 

 

 课题

 它是怎样运动的

备课教师

 邱成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备课时间

 2014.3.9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2. 通过用轮子模仿其他物体的运动,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

3. 用纸飞翼探究槭树种子传播的秘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科技的先进,激发民族自豪之情。

2. 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

1.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

慢。

2. 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可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类。

3. 了解槭树种子为什么能飘落到离母树很远的地方。

教学重点

 能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教学难点

 能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教学准备

课件或图片、橡皮筋、轮子、(悠悠球)纸。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教学导入 

组织学生观看一段神舟5号发射升空后的录像,地面控制中心对飞船位置、速度、方向的了解情况。

然后可以简单介绍神舟6号在这方面的情况。

用教材的导入语引导学生进入下环节的学习。

二.活动 小汽车车是怎样运动的

1. 学生读图,了解图中信息。

图中包含的信息包括方向,出租车行驶路线,路标,时间指示,和房子等参照物。

2. 学生思考并试着自行描述:

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出租车的运动情况,怎样描述?

3. 组织学生描述出租车的运动,注意教学的组织,强调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可以要求学生评价他人的描述。

出租车的运动情况:

3点出租车位于路标10千米处,往东北方向行驶3:

30到达路标20千米处,此段10千米用时30分钟,速度较慢;然后向东行驶,3:

45行驶至路标30千米处,此段10千米用时15分钟,速度较快;然后在路旁一座红色房顶的屋子处转弯向南行驶,4:

00行驶至路标40千米处,此段和第二路段速度相同。

4. 师生共同小结:

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运动的方向和快慢。

三.活动  用轮子模仿其他物体的运动

学生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很多物体的运动,它们又是怎样运动的呢,让学生用轮子模仿这些物体的运动,归纳出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

1.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一个用轮子模仿上面物体的运动,另一个在纸上可以用文字或图画来记录轮子的运动路线。

当学生小组合作模仿物体的运动方式时,教师适时指导。

2.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用悠悠球模拟物体的运动,然后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起名,也可以用笔画出物体的运动方式。

教师适时板书。

教师介绍:

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平动和转动两种。

讲述:

摆动属于振动,振动又属于平动这是因为摆动和振动都是物体在来回或上下移动,因此可以看作平动。

四.拓展 槭树种子会怎样运动

由于槭树的种子具有双翅,像长了翅膀的鸟,故而能将其中的种子带向远方。

安排学生课后制作纸飞翼进行探究。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它是怎样运动的

平动转动

 

 

 课题

 第4单元  力与运动

1  无处不在的力

备课教师

 邱成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备课时间

 2013.3.9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通过各种体验活动感受力是无处不在的,并能与同学交流活动中的感受。

2.能将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初步分类,并能判断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力并由此产生了何种影响(作用效果)。

3.在“弯道‘竞走’”的体验活动中,能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在活动中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经验,乐于合作与交流,体验到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知识

1.知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力,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力的单位是“牛顿”,用符号“N”表示。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作用效果与此有关。

教学重点

  教师准备:

小铁球,木质斜面(斜面要比较长),条形磁铁;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力的图片。

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

海绵(手按下去须有一定反弹的感觉)、厚纸条(做蛇形弯道用)、胶带、乒乓球、记录纸。

教学难点

 能将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初步分类,并能判断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力并由此产生了何种影响(作用效果)。

教学准备

能将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初步分类,并能判断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力并由此产生了何种影响(作用效果)。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教学导入  

 帆船在海面上航行,想想船受到了哪些力?

师:

对,就像你们回答的那样,水的浮力使船只漂浮,风力让船只前行,力的作用远不止这些,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力的作用吧。

二.活动  力的作用

1.体验

教师提出相应的要求,人人都要参与、要有秩序,要明确每一种体验活动的操作方法。

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体验:

向对方用力时,对方有回应吗?

如果有回应,和你用力的方向一样吗?

人与物体可直接感知的力:

进行“提水”、“推门”、“掰手腕”等活动。

物体与物体之间须间接感知的力:

进行“压海绵”、“用磁铁改变运动小铁球的快慢和方向”等活动。

思考:

“力使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交流:

力对物体可以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先进行组内的交流,然后再组织全班的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之上,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帮助他们认识到:

提、推、拉、压、吸引都是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大小和方向,力能使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三.活动    弯道“竞走”

1.明确竞赛规则:

蛇形弯道一旦做好,必须用胶带固定保持不变,组内成员可轮流监督;必须预先确定起点和终点并做好明显标记(可以用画线的方法),终点距起点不能太近;同一小组的成员必须使用同一个乒乓球;用力时,可以吹、可以弹、可以用笔去推,方法不限,又快又不出界的就是获胜者。

2.学生开展活动。

3.竞赛情况交流会:

怎样控制乒乓球取得成功。

四.指南车信箱  各种各样的力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的资料,对这两项活动中所获得的力的知识进行总结,然后补充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力,同时教给学生关于力的单位名称的知识并适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分析与谈话:

P68单元评价页中的1和2题:

图中物体分别受到了什么力?

活动中,力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力?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  无处不在的力

 

 

 课题

 巧推棋子

备课教师

 邱成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备课时间

 2013.3.9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利用已有器材能进行有目的的体验和研究摩擦力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能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及方向是怎样的。

2.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懂得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

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推棋游戏中能主动探寻其中的奥秘而不是单纯地做游戏,游戏之中能遵守规则。

2.能意识到摩擦力无处不在并且能辩证地看待它的利与弊。

科学知识

1.知道棋子在桌面滑动时,受到了桌面的阻碍,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因素有关系。

3.知道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也有弊。

教学重点

 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懂得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能初步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并懂得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1.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增大或减小)的DVD。

2.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的材料:

1颗围棋子,毛巾。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教学导入  

    直接从游戏式的课题引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个“巧推棋子”的游戏。

二.活动   推棋子游戏

1.介绍材料

 2.宣布比赛规则  

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要求棋子必须停留在分值区内,尽量停在高分区。

既然是推棋,棋子就只能要求是滑动而不是滚动,所以棋子底面应是平的那面,圆弧形的那面则要朝上摆放。

每人有三次机会,将所得分记入P68页的表格中

3.进行第一轮游戏,初步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4.将第一轮游戏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予以指正,然后让学生带着“怎样控制好棋子”的问题进行第二轮游戏。

5.交流总结

三.活动   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

1.寻找生活中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实例,学生自由发言。

2.观看DVD

3.设计:

抓鱼手套

4.想象没有摩擦力的生活会怎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巧推棋子

 

 

 课题

 第5单元   物质的变化

1   “变”来“变”去的盐

备课教师

 邱成玉

教学课时

2课时

备课时间

 2014.5.21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以“盐溶解于水和提取溶解在水中的盐”为例,通过对盐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2.以“把苹果切开”为例,通过与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进行比较,建立不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3、尝试将物质的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分类,能对物质的变化过程是否可逆初步进行判断,能模仿青铜器的生产方法制作蜡星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初步意识到物质的变化有利也有弊。

科学知识

1. 知道什么样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变化过程;什么样的变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2. 知道“煮海为盐”、“青铜器的生产”是人们对可逆的变化过程的运用。

教学重点

 以“盐溶解于水和提取溶解在水中的盐”为例,通过对盐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以“盐溶解于水和提取溶解在水中的盐”为例,通过对盐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

蒸发皿、三脚架、酒精灯、烧杯、食盐溶液、火柴、蜡(碎蜡)、坩埚钳等。

教师演示材料:

苹果、水果刀、海水晒盐和青铜器生产等有关资料(课件或图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溶解食盐

1、器材介绍与确认

师:

同学们,在你们桌上的烧杯里,盛有少量的蒸馏水(副板书1:

蒸馏水),它是不含任何杂质的纯净水,你们先看看,然后每个小组推选1人,用那已经消毒了的筷子蘸一点尝尝。

师(学生尝过之后):

不但没有颜色,而且没有任何味道,是吗?

师:

桌上还有2个小纸包,里面装的东西都一样,请打开其中的一个,看看里面是什么,小心别弄洒了。

(板书:

盐)

2、溶解食盐并初填变化过程示意图

   

(1)将盐变“没了”

    师:

桌上的这些材料,你们看也看了,尝也尝了,接下来就用这些材料,请将那纸包里的食盐全都给变“没了”。

咱们比比,看哪组变得最快,开始吧。

(2)实验方法交流

师:

现在,所有的盐都已经变“没了”,只看见盐水了(板书:

盐——盐水)。

说说,你们是用的什么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板书:

加水溶解)请问,这盐是真的没了吗?

二、提取食盐

1、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

师:

我们用加水溶解的方法将盐全给变“没了”,请问,这些盐还能再“变”回来吗?

如果能,又有哪些方法?

2、实验方法交流

3、第二组器材介绍

师:

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一些器材,就放在你们的实验桌内,请拿出来,小心别碰坏了。

师:

看看,有不认识的吗?

介绍 “蒸发皿”(灯片1:

蒸发皿),它是用耐火陶瓷做的,可以直接用来加热,为了防止烫手,应该用一种工具来夹持,咱们就用试管夹吧。

4、根据器材选方法

师:

需要说明的是,每组的器材并不都一样,现在请问,利用这些材料,我们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在课堂上简短的时间里尽快地得到食盐?

实验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5、交待注意事项

师:

实验当中,一定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请看“注意事项”。

(灯片2:

①不触摸正在加热和加热后没有冷却的器材;②正确使用酒精灯,盐水快干时要移开酒精灯,熄灭火焰;)

    师:

明白了吗?

请将盐水倒出来,开始加热吧。

6、学生提取食盐

7、填完变化过程示意图并确认食盐变回来了

    师:

现在所有的盐又都变回来了,是吗?

(板书:

——)再说说,刚才是用的什么方法呀?

(板书:

将水蒸发)但是,老师有疑问了,怎么证明这些白色粉末就是先前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呢?

它是不是在烧的时候产生的新物质呀?

三、建立概念

    1、板书课题并建立概念

    师:

同学们,根据你们的实验和发言,可以确定今天的课题就是“‘变’来‘变’去的盐”(板书:

变来变去的盐),在变化过程中,盐始终都还是原来的盐,它并没有变成新的物质,也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我们还得给这两个“变”字加个引号(添加引号)。

    师: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示意图,盐加水溶解变成盐水,盐水去掉水份又变成了原来的盐,像盐……这样既能变过去又能变回来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可逆的变化过程(板书:

——可逆的变化过程)

  2、认识不可逆变化过程

    (请1名学生到前面尝苹果,学生嚼苹果的时候,师再切1个)。

    师(对嚼苹果的学生):

请稍等,我们刚才学习了可逆的变化过程,现在老师有个要求,麻烦你把正在吃的这半个苹果给变回来。

    师(对全班同学):

我的那个才切开还没吃呢,你们大家说说,它从一个变成两半,还能再变回来吗?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化过程。

    3、小结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的变化过程可以分成哪两种?

四、演绎应用

   1、判断下列变化过程是否可逆

    (灯片3:

水的三态变化、种子发芽、热胀冷缩、捏橡皮泥、森林大火、炸鸡蛋、蜡烛熔化)

    2、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应用

(课件:

煮海为盐,可逆变化,有利)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   “变”来“变”去的盐

盐水——将水蒸发——盐

可逆变化不可逆变化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2014.5.21

教学过程

备注

 一、阅读与分析

阅读:

了解青铜器及青铜器的生产,教师适当补充介绍。

青铜器的生产包括“制模”、“制范”、“熔铸”和“修整”各个过程,

分析:

判断青铜器的生产过程是否可逆?

“青铜器的生产”是可逆的变化过程(青铜器的生产与青铜的冶炼不同,青铜器被损坏以后还可以再次熔铸),

二、活动  制作一个蜡星星

 1.从青铜器的生产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怎样制作一个蜡星星?

2.蜡星星的制模:

提示可以用厚纸制作。

3.嘱咐学生注意安全,小心烫伤。

4.学生完成制作。

5.评价总结制作情况。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题

 2  失去光泽的铜镜

备课教师

 邱成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备课时间

 2014.5.21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设计对比实验并用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初步探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2. 观察生锈的铜、铁等金属,能准确地描述常见的金属与金属上的锈的区别。

3. 根据金属生锈的原因,能提出一些防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乐于探究来自生活中的关于金属生锈的原因。

2.能认真、仔细地观察,尊重证据。

科学知识

1. 知道金属生锈的主要原因有:

环境比较潮湿、与空气接触、与酸碱盐等接触。

2. 知道在金属生锈的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锈。

3. 知道防止金属生锈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

 能设计对比实验并用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初步探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设计对比实验并用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初步探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铁丝、细砂纸、吸水纸、小塑料盘、生锈的金属与没有生锈的金属(铜、铁、铝)、图片。

学生准备:

查阅关于金属生锈原因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教学导入

谈话引入:

从前一课的青铜器引出铜镜,再到考古挖掘出来的锈迹斑斑的铜镜,引导学生来探究金属生锈的问题——我们能根据埋藏铜镜的环境,推想金属生锈的原因吗?

二.活动   初探金属生锈的秘密

   1.选定一个研究方向

2.设计对比实验

3.实验探究并观察记录(课后)出示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供学生观察验证的一组对比实验(潮湿与干燥)并已经能够看见结果的材料。

4.通过其他途径进一步解决问题

查阅资料:

金属生锈的其它原因。

三.活动  金属与锈

1.对比观察一种金属及金属上的锈并做好记录

指导观察方法:

用细砂纸擦铁质部分;比较软硬的办法:

刻画,比较刻画后的痕迹深浅。

学生观察后汇报,然后讨论:

铁锈还是铁吗?

2.对比观察多种金属及金属上的锈并做好记录

3.初步得出研究结论并据此判断其它物质变化的类型

引导学生得出:

锈是某种金属发生了变化后所产生的新物质。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将物质的变化尝试按“是否产生新物质”进行分类,并对前一课的物质变化的例子进行又一次的判断和分类——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例如:

蜡烛熔化、热胀冷缩、水的三态变化、剪开布料、木头做成家具、食盐的溶解等都属于形态上的变化(即物理变化);金属生锈、和水泥、泥土烧成砖都会产生新物质(即化学变化)。

4.初步了解防锈的方法

让学生先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找到原因后“对症”献策,再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的有关资料。

5. 师补充介绍纳米技术

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 1~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其实就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

   纳米是一种几何尺寸的度量单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即1毫微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略等于四十五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1厘米=10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

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

 

颗粒尺寸在1~100纳米的微粒称为超微粒材料,也是一种纳米材料。

纳米金属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后来相继问世的有纳米半导体薄膜,纳米陶瓷、纳米瓷性材料、纳米生物医学材料等。

四.课后作业

搜集相关防锈的办法,完成单元评价页P69的建议。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2  失去光泽的铜镜

 

 

 课题

 3  燃烧的蜡烛

备课教师

 邱成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备课时间

 2014.5.21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能从拉瓦锡的实验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并以燃烧的蜡烛为对象进行探究。

2.能仔细观察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

3.能够利用拉瓦锡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鉴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深入思考某种现象所产生的原因,乐于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探究。

2.能仔细观察、尊重证据,感受美妙的、多样的、有规律的物质变化。

科学知识

1.知道蜡烛燃烧中既有形态的变化,又产生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并初步知道物质不灭的原理。

2.知道蜡烛燃烧中伴随的熔化是可逆的变化过程,而燃烧并产生二氧化碳的变化过程则是不可逆的。

3.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鉴别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重点

 能仔细观察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难点

 能仔细观察燃烧前的蜡烛、燃烧中及其燃烧后所发生的变化情况,猜想、验证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什么物质并初步渗透物质不灭的观点。

教学准备

一小截蜡烛、火柴、烧杯、澄清的石灰水。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教学导入

提出问题——燃烧中,物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关于燃烧的科学实验。

启发学生思考:

密闭容器里木炭燃烧完后,总重量为什么没有改变?

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二.活动   蜡烛的变化

1.观察:

要求学生按照“蜡烛燃烧前”→“ 蜡烛燃烧中”→“蜡烛燃烧后的结果鉴定”的顺序来进行:

提示:

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要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还要闻一闻燃烧过程中有什么气味,并用自己的方法(语言或者绘画)来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情况。

2.学生实验观察。

3.鉴别蜡烛燃烧时所产生的气体。

4.看到了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烧杯壁上澄清的石灰水滴变成乳白色)

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中提供的“拉瓦锡的研究”,指导学生认识到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知道是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变化。

5. 对整个单元所学的物质的变化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3  燃烧的蜡烛

 

 

 课题

 第6单元    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

1   我们怎样整理信息

备课教师

 邱成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备课时间

 2014.5.21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够反思整理资料的过程,总结提炼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