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新教材第二单元 第一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9739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新教材第二单元 第一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理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新教材第二单元 第一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理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新教材第二单元 第一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理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新教材第二单元 第一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理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新教材第二单元 第一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新教材第二单元 第一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docx

《地理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新教材第二单元 第一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新教材第二单元 第一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新教材第二单元 第一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docx

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新教材第二单元第一节碳排放与环境安全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属性、分类及分布状况。

2.说明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一、认识自然资源

1.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利用并产生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的总称。

2.分类

(1)按自然要素:

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

(2)按是否可以更新或再生

①可再生资源:

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

②非可再生资源:

主要是指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

某些矿产资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区域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经济安全、国防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有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被称为战略性矿产资源。

思考

 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为什么有时又说是有限的资源?

答案 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水资源就能够不断更新、循环利用。

但是,水资源的再生条件一旦发生改变或遭到破坏,水资源的再生能力就会减弱、甚至终止。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以矿产资源为例

(1)自然资源的数量:

指自然资源的蓄积量或可利用量,决定了自然资源的可开发和可利用规模。

不仅体现在资源总量上,还体现在资源种类与结构、人均资源占有量等方面。

(2)矿产资源的数量影响着资源的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和资金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2.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以土地资源为例

(1)自然资源的质量:

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和社会环境需要的优劣程度,或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少和价值高低的表征。

(2)土地资源的质量包括地表形态、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土地平整状况、土地区位条件等方面。

(3)土地资源质量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①早期:

土地资源质量决定了人们开发利用土地时的难度和成本,也影响着土地利用类型和生产方式。

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土地质量对人类活动的约束作用逐渐弱化,而人类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却在不断增强。

3.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以水资源为例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

分布不均,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趋势。

(2)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①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造成我国不同地区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也对我国人口、城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产生重要影响。

②人们通过修建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问题。

判断

1.相对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2.世界最早的农耕区和立体农业的出现都是土地质量对人类活动约束大的表现。

(×)

3.我国自然资源不仅总量大,而且种类多,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

4.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华北平原干旱缺水的问题。

(×)

三、维护资源安全

1.概念:

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及资源性产品,同时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状态。

2.影响:

资源是国家维护政治、军事安全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又与生态安全息息相关。

3.维护国家资源安全的措施

(1)要坚持立足国内,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维持必要的资源自给能力。

(2)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保障海外资源安全供应。

(3)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4)要重视资源节约,避免资源浪费。

(5)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减少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

思考

 某同学认为“资源贫乏国家的资源安全问题严重,资源输出国家或地区不存在资源安全问题”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理由。

答案 不正确。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自身的资源越丰富,对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越高,资源供应的安全性就越高。

但并不是说资源贫乏国家的资源安全问题就一定严重。

如日本在经历了石油危机的打击后,通过一系列风险防范机制,其资源供应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而一些资源输出国家或地区也会面临资源的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的开发和供应问题,面临资源在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问题,面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资源安全问题。

探究点一 认识自然资源

材料一 下图为自然地理事象图。

材料二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电站一角。

1.材料一中图片所反映的资源,哪些属于自然资源?

请说出判断依据。

答案 图中的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岩石是自然资源。

依据:

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岩石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②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

其成为自然资源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即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

2.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风能和太阳能的优劣。

答案 优点: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

 缺点:

易受天气影响(不稳定);能量分散;技术要求高。

3.判断空气有没有成为自然资源的可能,并说明理由。

答案 空气有成为自然资源的可能。

自然资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种类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

空气成为自然资源有两个基本前提,即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

自然资源的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利用煤炭的方式逐步改变。

下图为“煤炭气化利用示意图”。

完成1~2题。

1.煤炭属于(  )

A.金属矿产B.能源矿产

C.可再生资源D.非金属矿产

2.与传统燃煤方式相比,图示利用方式的优点主要有(  )

①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②增强对煤炭的依赖 ③拓展资源的利用深度 ④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煤炭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所形成的化石燃料,属于能源矿产,B正确。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利用方式将煤炭气化后提取出煤气、二氧化硫、煤灰、煤渣,而它们又被人们所利用,从而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①正确。

该利用方式不能增强对煤炭的依赖,②错误。

该利用方式延长了产业链,拓展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深度,③正确。

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不可能实现永续利用,④错误。

故选A。

下图中A、B、C分别为自然资源、能源和可再生资源。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

A.煤炭B.水能

C.铁矿D.焦炭

4.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生物资源B.气候资源

C.水资源D.铁矿资源

答案 3.B 4.D

解析 自然资源按其是否可以更新或再生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主要指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图中阴影部分是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交集部分,只有水能符合。

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矿产资源。

探究点二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黄河流域不仅是我国古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我国现代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

下图为黄河流域主要省级区域示意图。

1.黄河流域古文明的形成得益于其优越的土地条件,请说明理由。

答案 黄河流域的土地平坦,流水沉积形成的土壤颗粒小,土质好,加上该区域气候温暖,水源丰沛,因此该地区的土地生产能力较高,是早期农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华夏古文明。

2.黄河流域不同地区在农业生产方式上有很大差异:

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了________农业,而黄河上游地区则主要发展了________业、________农业和________农业,主要是由于水资源的____________不均导致的。

答案 旱作 畜牧 灌溉 绿洲 空间分布

3.国家为何选择山西省作为我国的能源基地?

答案 山西省煤炭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开采条件好;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4.为了促进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讨论。

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综合效益更高?

为什么?

答案 方案②综合效益高。

原因:

产业结构多元化;产业链长,附加值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高。

拓展延伸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维护资源安全的措施)

特征

表现

资源影响人类活动

举例

人类活动影响资源(措施)

数量

资源总量、资源种类与结构、人均资源占有量等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的数量影响着资源的开采利用规模、生产年限和资金投入,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如:

资源型城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发展,又因资源濒临枯竭而衰败

①要坚持立足国内,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维持必要的资源自给能力;②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保障海外资源安全供应;③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④要重视资源节约,避免资源浪费;⑤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减少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

质量

自然资源满足人类和社会环境需要的优劣程度,或获取效益多少和价值高低

早期,资源质量决定了人们开发利用时的难度和成本。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源质量对人类活动的约束作用逐渐弱化,人类对资源质量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①农耕文明早期,土地质量优良的平原地区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农耕区。

江南丘陵红壤分布区人们通过施用熟石灰、补充有机肥等方式改善土壤质量,并因地制宜发展了立体农业。

②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及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退化

①要坚持立足国内,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维持必要的资源自给能力;②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保障海外资源安全供应;③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④要重视资源节约,避免资源浪费;⑤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减少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

空间分布

是否均衡分布

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造成不同地区生产方式上的差异。

人们通过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问题

①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对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人口、城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产生重要影响。

②修建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

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以干旱缺水著称。

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

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415米)。

以色列沿海有狭窄平原,中北部为丘陵、裂谷,南部为沙漠,南北长约400千米。

据此完成5~7题。

5.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北高南低B.需水北少南多

C.河网北密南疏D.降水北多南少

6.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  )

A.裂谷众多B.路程遥远

C.高低悬殊D.河网密布

7.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  )

A.死海含盐量上升

B.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

C.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

D.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

答案 5.D 6.C 7.A

解析 第5题,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北多南少,D对。

以色列地势南高北低,不是调水的原因,A错。

需水北少南多是社会经济原因,B错。

该地以干旱缺水著称,河网密度南北都很小,C错。

第6题,读材料可知,以色列北水南调的起始水源地为太巴列湖,海拔很低。

沿途经过丘陵等地形区。

地势南高北低,高差大,需设多座水泵站加压,C对。

国土南北长约400千米,调水路程较近,B错。

与裂谷、河网密度关系不大,A、D错。

第7题,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流入死海的水量减少,死海含盐量上升,A对。

太巴列湖为水源地,调水工程不会影响入湖水量,B错。

与北部降水量、南部蒸发量关系不大,C、D错。

印度尼西亚是中国镍铝矿石的主要供应国,2014年1月该国实施矿石出口禁令,只有在该国建有冶炼厂的公司才会取得原矿出口的特别许可证。

禁令实施后,中国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镍铝矿石。

2017年1月12日,印度尼西亚又放宽了镍铝矿的出口禁令。

据此完成8~9题。

8.2014年印度尼西亚实施矿石出口禁令,主要目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B.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C.避免资源枯竭D.稳定矿产市场价格

9.2017年印度尼西亚放宽镍铝矿的出口禁令,主要原因是(  )

①增加外汇收入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国内产量激增 ④市场价格上升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8.B 9.A

解析 第8题,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直接出口矿石,产品附加值低,而经过加工的矿产附加值高,2014年印度尼西亚实施矿石出口禁令,主要目的是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第9题,由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亚实施了矿石出口禁令后,我国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矿石,而印度尼西亚的矿石出口量减少,外汇收入减少,矿工失业,为了增加外汇收入和促进就业,2017年印度尼西亚又放宽了镍铝矿的出口禁令。

1.下列图片中的地理事物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B

解析 某种地理事物是自然资源的关键:

同时具备自然属性(来自自然界)和社会属性(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可以直接获得,并对人类有用)。

闪电来自自然界,但目前人类尚没有掌握利用它的方法;人类参与了水稻和奶牛的生长过程,因此水稻和奶牛不是纯粹来自自然界。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陆上的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和南海南部等气源区。

据此完成下题。

2.下列关于天然气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可再生资源B.属于生物资源

C.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属于气候资源

答案 C

解析 天然气属于地质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需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才能够形成,相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非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

读图,回答3~4题。

3.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

A.全年平均气温高B.大气降水较多

C.纬度或海拔高D.土壤发育程度高

4.下列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年来数量呈减少趋势

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答案 3.C 4.A

解析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极洲、格陵兰岛等高纬度地区及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等高山地区,可以判断该资源为冰川。

第4题,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不断融化,数量呈减少趋势。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

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

下图为“2002~2007年世界农产品交易中地区间虚拟水资源的流动图(单位:

109m3/a)”。

读图回答5~6题。

5.虚拟水资源流动量最多的地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6.图中信息表明(  )

A.丁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干旱缺水

B.丙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的原因是农产品总产量少

C.总体上说,通过国际间农产品的交易可以节省水资源

D.虚拟水资源都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

答案 5.D 6.C

解析 第5题,统计各方向上的虚拟水流量,丁地区流入量最大,D正确。

第6题,丁地区进口农产品多,流入的虚拟水多,而此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大,降水多,A错误。

丙地区(东亚和南亚)因为人口多,进口农产品多,所以虚拟水资源进口多,B错误。

某地区虚拟水资源进口多,说明该地进口的农产品多,干旱地区较湿润地区发展农业需要更多的水资源,所以通过国际间的农产品交易,可以使干旱地区减少水资源的自然消耗,达到节省水资源的效果,C正确。

虚拟水资源不都是从生产效率高的国家出口到生产效率低的国家,D错误。

故选C。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7~9题。

7.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8.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对比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9.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核能资源丰富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7.A 8.C 9.A 

解析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故选A。

第8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的保障水平就越高。

故选C。

第9题,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核能发展较慢,太阳能资源较少。

故选A。

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优势偏离程度的指标,指数越大,资源遭受诅咒即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程度越高。

据此并读图回答10~12题。

10.广东省资源诅咒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利用率高B.资源丰富

C.人口过多D.气候湿润

11.为改变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的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 ②提高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促进经济发展 ④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2.推测下列省区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  )

A.贵州B.上海

C.内蒙古D.青海

答案 10.A 11.B 12.B

解析 第10题,广东省资源分布量小,利用率高,经济发达,故资源诅咒系数较低。

第11题,单纯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无法带动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会降低资源诅咒系数。

第12题,四省区中,上海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各种矿产资源最少,所以是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省区,B对。

其他三省区矿产资源都比上海丰富,所以A、C、D错。

13.世界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矿产品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是否可以更新或再生判断,锡矿属于________________资源,我国锡矿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主要集中在________省;世界锡矿带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地区。

(2)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应对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 

(1)非可再生 不均衡 云南 东南亚

(2)原因:

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有限,储量不断减少;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矿产需求不断增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破坏和浪费严重等。

措施: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替代产品;加强勘探,发现新能源等。

14.读“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有何特征?

这样的分布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2)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3)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中,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还必须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 

(1)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短缺。

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黄淮海)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活和生产用水量大,水的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是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跨流域调水工程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途径之一。

修建水库可以将洪水期的水储存起来,到枯水期时使用,以此来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

(3)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1)据图信息可知,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较少,属于缺水带。

水资源不足,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一些工业部门无法正常的进行生产活动,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等方式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少雨,时间分配不均匀,修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3)我们可以通过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