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密气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9648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禅密气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禅密气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禅密气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禅密气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禅密气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禅密气功.docx

《禅密气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禅密气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禅密气功.docx

禅密气功

案2006中国禅密气功王熙元95.9.20—95.9.27(富春国小)

中国禅密功是传统佛教,讲求性命双修的密传功法。

禅密功传人,刘汉文师经五十多年研习修练,领其要义,得其精随,根据修练层次,功用的不同,整理成六部功法:

1.筑基功(可迅速得气、健身防病)。

2.双云功(可外气回授、自我治疗)。

3.吐纳气法(可内外相合、外为我用)。

4.阴阳合气法(可阴阳交泰、天人合一)。

5.洗心法(可自医医人、医中奇术)。

6.慧功(可悟中生慧、激发潜能)。

禅密气功--修练方法课程观想、意念、勤练(轻、柔、缓、慢、圆)三通:

大、小便通、血通、气通三养(气):

保养、营养、休养(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飘:

身体进入气功状态、松至忘我境界(呼气时身向前倾、吸气时身向后仰躺,气动时身体会前、后、左、右旋转、飘动,展慧中、松会阴、想着蓝天白云、喜悦之事)有意识的自己带动,逐渐变成自然飘动、一阵一阵气动举臂吐纳法:

胸腔上提、横隔膜下降、腹式呼吸

吐气手上举:

吐气缩肚,两手掌相对托天,身体拉直。

转两手掌掌心向下,手臂下压,吸气凸肚。

一阳一阴,吐气缩肚两手掌上升,过胸,两手掌上升吸气凸肚

一反一正,吐气缩肚两手掌下降,过胸,两手掌下降吸气凸肚

息长命长,息短命短。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土,人有三宝精气神,会用三宝天地通炁通天地外,功贯五行中,身绕九龙珠,无心见本性。

举臂吐纳、上仰后甩、转体拍打(云门穴、肾俞穴)、曲身甩手、顶天立地、降压功、端盘子、转体泼水、游龙摆尾、绕圆圈(s、○、)

中国禅密气功

1.筑基法:

(脊椎跟着旋转,体会体内真气无数个圆圈,旋转气动)一、蛹动:

脊椎上下、前后如s形波浪旋转,像毛毛虫一节一节蛹动,肢体外动带动体内气动,两手自然拉回、旋转送出。

口诀︰弯腰、弯脚、挺腹、挺胸、肩膀打个圈、分开两边、凹折弓身。

平斜圆球体,以脚根为支点,跨股为圆边,上升挺肚、下降跨坐弓身,作前上半圆形,后坐弓身下半圆形,力源于尾椎。

窍门:

尾椎─手指加意念(画圆)屁股分开两边板开尾椎腰椎─手肘、手臂后向前扳开。

胸椎─挺胸开两边,含胸肩头画圆(由后向前),扮开后面脊椎椎骨(大椎)颈椎─像吞口水(下巴)由后向前画圆。

二、摆动:

左右S形,垂直圆球体,像剪刀支点【腰】不动,两脚如握柄、两肩如刀肩斜圆、左右圆球体。

重心左右移动,想象双腿是真空水管,水灌进左脚跟→经丹田→水上推右肩→右肩头画垂直圆形→水灌进右脚跟,体会左右上升、下沉重量转移的感觉。

肩头先垂直下去,在向横拉开(肩胛骨),跨骨也要拉开不可耸肩,不可用头带路身体不可前倾后仰,正面的摆动。

三、扭动:

直球加横球螺旋形,摇呼拉圈(平圆),卷彩带舞如麻绳、麻恅斜圆45度旋转(蛹+摆动综合)左靠、前上挺,右靠、后凹坐弓身(立体圆动作)脚跟带动,前上升(肚)半圆,后下沉(跨臀)半圆,肩头打个圈斜圆45度旋转,转成90度逆时钟方向横球螺旋形。

口诀:

左靠、前挺,右靠、后坐

1.左脚跟S形上升→膝→腹→右肩头打个圈(反方向逆时针旋转)→腹下沉45度旋转→右膝→右脚跟→左脚跟S形上升

2.不能再扭(反方向)→左肩→腹→左脚跟→右脚跟S形上升→膝→腹→左肩头打个圈→腹→右膝→左脚跟→右脚跟S形上升

四、蠕动:

蛹、摆、扭三合一波浪大动作由里及表、内外相合

1.蛹动:

双手在前,由下往上,从脚指蛹动,一节一节颤动感应从尾椎,气由下往上,顺身体之势,通过胸椎、颈椎、百会蛹动,气由后上(吸),由前下(呼)。

2.扭动:

双手平伸,向右拉,向左送,顺滑有拉,搓绳子之感,必须柔顺,顺身体的扭动,手由内往外搓绳,经过面前掌心转翻拉外,大圆圈穿过腋下掌心朝上。

3.摆动:

双手平伸两侧。

一高一低,如提两桶水,由下提水到最高处,水顺势流至低处,顺身体之气。

由左而右,气由最高处,慢慢带下来,身体越来越重,尾椎似乎有一根很重的铁饼在摆动,体会其根在脚,脊椎一拉推,一左右开放,好像有人在大摇动该铁饼。

大动作的连合运动:

(1)好像地上有人在摇此铁饼,视身体的气,如何飘,如何动,自由自在的动,不是乱动,而是气动,达到如意的动。

(2)小动作的连合运动动作变小,气在脊椎运转,以蛹、摆、扭一式为主,其它两式融入渐渐运转,蛹中有摆有扭,摆中有蛹有扭,扭中有摆有蛹,体会气由地底抽上身体,脊椎、身体一节一节蠕动

(五)收功:

容天纳地、吞吐乾坤、内外结合、表里相通、舒展大方、眼球内视,表露自己就是佛的境界,将自己全身和空气混合在一起。

两手外动动作引导内动是将气浓缩在脊椎内-摄本归周。

双手合掌带至胸前,两手指并拢相对、气往下带用手外导内行、冲关、破顶(灌顶)---观想头顶(百会)莲花打开,宇宙能量纳为己用,经慧中、膻中、丹田-两手从地上,海中捞月(结手印)再洗髓观想,气聚丹田,宇宙能量导引至地下,为自己体内所用。

双云功:

行气、运气、天、地、人、三气合一、秽气吐、吸取宇宙能量

主动吸气:

1.丹田呼吸2.劳宫打开3.慧中打开。

被动吸气:

4.全身毛孔5.吸地阴采天阳之气收功:

抱心印~轻、柔、松、圆

自我按摩与认识穴道:

头部:

头常敲、眉常刮(承泣、钻竹、妙谷、太阳穴)、鼻常搓(迎香)、牙常叩、耳常拉(关元)、颈常按。

躯干:

胸常拍(左手打会右肩,右手打腋窝、膻中、左手打会肩,右手打腹部)手臂(孔最、天井)、外关、内关、合谷、膏肓+骨盆、臀部腿骨凹(环跳)。

脚:

风市、梁丘、足三里、委中、承山、三阴交、太冲、涌泉

十一、中级功法:

吐(长呼短吸)纳(长吸短呼)气法

纳气法

(1):

1.一字势:

两手打开,川流不息,脊椎左右摆动或前后蛹动,双手向内挤吸气,两(有意在吸、无意在呼)臂平举收地下之气(平面),再拉上,向外拉呼气天、地、人合在一起。

2.阴阳势:

两手交替,交叉由外向内收气,蛹动180度由后向侧再向前收气,左右画弧两臂带动左右转身的同时,以腰带动手掌,身体同时上身下沉,由跨、臀由后向侧再向前左深划弧。

3.浑圆势:

手足相对,下呼、前后蛹动上吸提按(过门连接动作)两掌合并再贯下。

吐气法

(2):

4.排山势:

两手横向摆动脊椎,先通臂,再转身,一手平收,转脚,手肘垂直曲推,(有意在呼、无意在吸)另手平ㄉ圈放至于腿部(长呼短吸)蛹动,重心在后腿。

收功浑圆势

5.立天势:

两手向天,川手横向摆动脊椎,抽气到头顶两手掌心外翻托天,推上呼气按下劳气,顶天立地,沿身体中间呼气(长呼短吸)。

收功浑圆势

6.翻江势:

川手右手由内向外翻,左手经右腋穿出,往右手不同方向旋转,下两手交叉太极旋转(利用腰的蛹动转身),两脚同时转、两手一前一后,平推后捞回,浑圆势收功。

7.地动势:

手掌齐发右手抬起,左手川出转身,拉长脊椎右手掌心由左腋穿出,两手上拉开胸吸气,拉长脊椎,两手举高由头顶向下发气(长呼),收功浑圆势

8.昆仑势:

手掌发气,两手指伸直抽气,两臂垂手指发气,由外向内,由内向外手顺时针、逆时针臂捞回吸气

9.指掌势:

指掌齐发如排山势,左手抬起,右手川出,过头后拉长脊椎,同时转身另手掌垂直立圆,一一手在身体侧前,一手在丹田划圆手在丹田旋转蛹动,指掌齐发反方向由内向外(吸、吸、呼)

10.颠倒势:

过门调整两手360度扭动调气,平行川手如蛇行调整阴阳两手举高180度发气(吸、吸、呼),两手掌心相对吸另一手在吸、蠕动拉长脊椎发气

11.龙凤势:

两手掌心相对,手掌垂直上下吸,蠕动发气反方向垂直90度画圆,两手举高180度、兜小周天后,由手掌发气(吸、吸、呼)

纳气法(3):

12.祈天降魔:

高级功蠕动调气,立天势,收功至胸前时,两手掌心相背分开,接排山势,一手在腰,一手在腰下沉气压地上,再拉回来

13.四面风云:

搓(抱)圆球,左右旋转,平行发气有上升下沉扭动,立天势

14.一声雷:

压缩气,聚能量,两手掌心相背分开,跳起来,「嘿」出声由下向上吸气两手掌心向上。

纳气法(4)15.虎步:

一脚踩45度向前转身踩住,接另一脚踩45度向前转身踩住,意在脚根

先两手垂下,再两手平伸大拇指、小指蛹动,食指、中指、无名指代表天、地、人,两手掌心向上一前、一后,蛹动发气以意行气、以气行身。

16.蛇行:

两脚交叉,两手平伸摆动,头摆45度,两手掌心向后,再大拇指、中指、无名指微微摆动45度,两手由下而上吸气在跳起来【叭】一声

17.天沉地浮:

抬右脚向后45度,两手同时由后向前画圆,转金鸡独立,气在脚根

18.六大威:

两手心相对,由上拉下,聚气跳起,左叭右叭掌心向上,慢慢收回在收功。

19.理气法:

两手磁铁般,收功两手交叉洗脸蛹动由下而上,后脑枕扳开,收回整各身体,一动无处不动。

拍打身体收功。

十二、阴阳和气法:

1.洗心法:

三泻一补,功用:

2.三圆功:

平圆(摆动)—画平面的圆,站好三七势,利用摆动的动作,双掌在腹部上方约10公分上下,身体在摆动的时候,双掌顺时钟方向绕圆圈转动36次后,反方向摆动,双掌亦同时反时钟方向绕圆圈转动36次。

侧圆(扭动):

站好三七式利用扭动的动作,冥想运气由左肾经肚脐绕到右甚,并由右后方绕到左肾再由左肾到右肾,运行36次后返方向由右而左,按摩自己的双肾(动作十双掌置于自己的丹田)。

侧圆(扭动)—沿腹腔两侧画垂直的圆,站好三七势,利用扭动的动作,正(立)圆(蛹动)-沿腹和背的正中线,前后直立画圆,站好三七势,利用蛹动的动作,冥想运气由丹田任脉经会阴,往后荐骨,经督脉,

3.加强功法:

接地阴、通天阳、升降势、合气法。

4.灌顶法、吐纳法(行气法高级功法):

(1)灌顶法步骤:

5.人部:

冷冲热灌-练功生活化可以疗病、消除疲劳、平衡血压。

1冷冲:

早上用冷毛巾,冷敷天庭,然后将量气渗透全身。

【注意事项】身体强壮时才能使用充法。

2热罐:

随时均可,用热水泡双脚至小腿中间。

【注意事项】最好晚上睡觉前时行之,利用三圆功旋转之法,吸取热,环绕全身,气到血到。

身体虚弱者适用之。

零饮倒走-1.零饮:

冷水:

慢慢喝(身体强壮者适之)。

温水:

慢慢喝(身体虚弱者适之)。

2.倒走:

A.定步倒走B活步倒走C前行倒走

虎跃凤鸣-中风、高血压不稳定者,不要练。

对于长期卧病已渐恢复者,勤练可加速恢复体能。

A.虎跃:

姿势:

后胸与臀部着地,脊椎往上弓起,双膝屈起。

B.凤鸣:

1.姿势:

用双手食指插入双耳。

2.动作:

左右摆动脊椎,双点(后胸、臀部亦随之左右摆动)。

双手食指在耳多内钻动,一直寻找适合自己的频率。

三至五分后,慢慢坐起,盘坐、禅定,练功后收功。

6.养功:

三七式一站,双手左右平举,掌心向前,双腿微闭,开启会中,利用吐纳法,双手举起时就吸气,然后由双掌心及会中将气送出无边无记,在吸气由双掌心,会中吸气饱满后,再次呼气将气送出连续6次后吸气将气存入丹田。

注意动作:

吸气时脊随顺时锺方向旋转往西阿降,呼气时反时钟方向由荐骨往上旋转,气经由会中及双掌心送出。

7.胸臂势:

(1).全身报抱元一,内气内转,内气外转,由上而下,由下而上。

(2).左下右上(3).右下左上。

进行大周天功法之储备动作。

禅密功--刘汉文

禅密功筑基功法

[2006-11-180:

45:

00|By:

中国气功]

 练功夫,先要讲筑基,这是宝贵的经验。

练气功,要求得气,这是练功的关键。

 建房有筑基的过程,没有坚实的房基,硬是要加砖添瓦,也垒不起高楼大厦。

学气功也是这样:

练不好筑基功,不能尽快得到“气”和它的良好作用,不仅不能收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即“出偏”。

 气功流派多,功法相异,但各有所长,学练的人均想有所收获,但结果不尽然。

究其原因,大多是急于求成,忽略了筑基功夫,在起步伊始就犯了关键性的错误。

错误定型后,纠正起来,煞费力气。

由古至今,众多师辈强调筑基,如“百日筑基”等等,理由就在这里。

 “一寸光阴一寸金”。

“光阴”,在这里说的是筑基过程或功夫,“金”,喻做成效即得气;就是说,花费时日和气力,扎扎实实练好筑基功,是必需的。

这种“花费”正是“积累“;有了积累,尔后练功将一劳永逸。

反之,好高骛远,草率从事,或单从姿势和动作方面考究,不能体用气及其效应,走弯路、出偏差,因而不得不半途而废,这才是个浪费。

上面说的是练气功必须有的前提――筑基功夫。

 禅密功的筑基功自成体系,又层次分明,是一整套得气方法。

健康人欲治病于未然,可练筑基功,进而全面锻炼。

有人因为自身“不宜入静”和“活动受限”,或者客观的“环境不佳”和“时间短缺”,只能操练禅密功筑基功。

实践证明,这些人由原来的以医药为主、卧床疗养,到后来又站起来重新踏上工作岗位,这都在说明禅密功筑基功是行之有效的,有其独到之处。

 众多人反映:

 学练禅密功三五日就有“气感”,其原因是先学练了“筑基功”。

由于首先狠抓筑基功夫,即得气方法的锻炼,所以还没有发现谁患了“出偏”症。

 功 法

 ——从迅速得气的练功方法、行之有效的筑基功夫,谈变化万千、一劳永逸的筑基功。

 本部功法有“展慧中”、“松密处”、“三七分力”、“三点一线”和“四动”(蛹动、扭动,摆动和蠕动)及其逐渐扩展和深化的“由里及表、内外相合”、“洗髓观想、摄本归周”等。

 一、姿势与要求

 站、坐、卧均可,以舒适自然为原则。

阖目(轻轻地闭起眼),自然呼吸。

不要故意把呼吸拉长、缩短或者中间停顿,最好把呼吸忘掉,即“忘息"。

最后过渡到似有似无,“似有者尚有有,似无者未真无”,即所谓“止息”。

 操练筑基功全过程,均阖目、自然呼吸。

 展慧中

 理与法慧中,亦称缘中、慧目,位于两眉头上凹陷处(不是一个点,是个窝。

(图1)。

它,象征和表达智慧、慈爱和吉祥。

它,是人体发放气功信息(发射某种特异物质流,但又不只限于已测示出的光、电、磁和声等,古人说是出“神光”)的一个主要窗口。

 这个窗口,不仅可发,而且能收。

发,是为了探索,有其目的,有它的价值,收,是为了辨别,有作用,有效应。

收,是对宇宙场的万有能而言。

 练功有素者,发射气功信息(即“神光”),可以作用于外。

他(她)们又可以通过气功手段有选择地摄取外界无限的“质”和“能”,通过发——收——发这一循环激发和交换过程,形成有计划的自我调节,或者进行助功和施治于他人。

500){this.resized=true;this.style.width=500;}">500)this.width=500"src="INCLUDEPICTURE"\*MERGEFORMATINET">

 要点展慧中,与“愁眉苦脸”相反,是把眉头舒展开,有笑意。

这种笑,不仅仅是着重在慧中部,更主要的是从慧中表达出“发自内心”的开朗、坦白、纯洁、爱慕、善良、慈祥和布施于人的愿望等等,是由内向外的。

换言之,不是斤斤于肉体的某一部位及其笑的广度,说是“似笑非笑”还不到家,而是重在精神方面,发自内心的笑及深度,是“笑从内心起的笑不休”—一笑得开心,笑得永恒,即“涅盘笑”。

 体松、心笑、息平,三者融会贯通,化为一,即可“阴平阳秘,真气从之,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加速步入“气功态”,尽快地收到锻炼和治疗的效果。

 松密处

 理与法密处,亦称海底、地户。

男子,是位于阴囊与肛门之间;女子,在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之间。

它不是一个小点或部位的表面,而是一个“体”,其深度和广度可连通小腹腔。

它可以接受外界的赐予,又可以由此摄取,再通透全身^进行冲洗,吐故纳新,它可以媾合人体先天气(生前固有的生命能)和后天气(生后所具有的生命力),进行“法轮运转”。

可以助人,可以与天地交换信息,取得能量,进而与宇宙同呼吸、共命运。

因而它是从“人天相应”着手,取得“人天效应”,达到“人天合一”目的的必由之路。

 要点密处,是气机运行的主要通道和枢纽重地,但很不容易松开。

被喻为“铁门”。

欲想松开它,必须理解和掌握松开的方法和适度。

说是“似尿非屎”还不够,方法是用意不用力。

松下来之后,两大腿里侧(相当于中国经络学说中的阴跷脉)有温热感,外阴部有轻微的电麻感和稍微的性感,这是适度。

 展慧中与松密处,上下配合而同步,阴阳交泰之后,即可“体酥:

心融、乐陶陶”,这是效果和目的。

 展慧中和松密处,不限姿势,可随时随地操练,要“念兹(常想),在兹(常练),常惺惺(经常体察和保持气感)"。

 展慧中和松密处,是禅密功的组成部分,是练任何一部功法(包括派生功法)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功夫。

 三七分力

 理与法展慧中和松密处之后,在站势中的要求:

 ①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外撇),把体重的7/10平均分另别落在两个脚跟上,3/10在脚掌(脚趾要松散、平铺,要微微地动)。

 ②两膝既不弯曲又不僵直,膝关节保持滑利状态在微微地动(图2)。

 ③髋关节要松。

松的窍点在腰,把腰椎生理性前弯消灭掉,即收臀;或者把跨部微微向前挺一些就可以了(图3)。

 ④松肩,腋胁要空虚(两肘尖略向外撑即可);两臂下垂,手指自然分开,微微地动。

 ⑤颈椎竖立,头部略有向上提或顶的感觉。

500){this.resized=true;this.style.width=500;}">500)this.width=500"src="INCLUDEPICTURE"\*MERGEFORMATINET">

 上述要求,用口诀来概括,就是“指、趾散,腋胁空,头颈虚顶、密处松,体重落于踵”。

 这些要求,是为了便于全身放松,有利于气血运行,与展慧中相配合,即可调身宁神、身心轻安自在,自身的生理功能和精神状态得到大火改善。

 练功到此阶段,自觉先手足、后全身出现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如轻微、舒适的温热、清凉、电麻或性感,即“气感”,或谓之“得气”。

这是“气”作用于生理进而进入生化过程又反馈于心理时的现象,是良性反应,是在受益,可以说是已经气到生效了。

 要点关于坐和卧的姿势问题:

 上述那种站势是我们习惯了的,很自然很舒适,应该如此。

禅密功要求一切顺乎自然,在操练站势中已有体现。

坐和卧的姿势,理所当然也是以舒适、自然为原则的,不必一反常态,改变如今坐椅子和沙发的习惯而去跪或席地盘腿而坐。

 自然总是美的,又总是对的。

 但,不论姿势如何,仍要展慧中和松密处。

展慧中和松密处是禅密功极为重要和宝贵的功法,不可轻视。

在练功中它又是不可轻意地省略的。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亦要“念兹,在兹,常惺惺",须臾不可离,“久持气中气,炼就金刚身”。

 三点一线

 理与法此要求只限于站势。

 头顶(我们叫“天顶”)、密处和两脚开立后两脚跟(双踵)联线的中点,这上、中、下三点垂直一线(图4)。

500){this.resized=true;this.style.width=500;}">500)this.width=500"src="INCLUDEPICTURE"\*MERGEFORMATINET">

 功用:

可使身躯中正,不偏不倚,重心稳定,它是“三七分力”的补充,有利于全身放松。

 这个要求,从力、意、气等各方面讲,它与“真人之息以踵”相呼应。

反之,身体歪斜,身体重心落于脚掌,或者落在体外,身躯某些肌肉处于收缩状态,加之精神紧张,不宜入静,久之,肌肉酸痛、颤抖甚至痉挛等等,轻者得不到练功预期效果,重者在练功中会出现不适感,或谓之“偏差”。

 要点综合展慧中、松密处、三七分力和三点一线等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各个功法之间相互维系、制约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其内核就是“松”。

 “松后能静,静中有定,定中有悟,悟中生慧”。

“一松无有不松”,“松”是重要的第一步。

 二、四 动

 理与法坐和卧势除去不需要“三七分力”和“三点一线”以外,与站势一样,均要按下列要求练功。

 蛹动

 蛹动前,要展慧中、松密处、三七分力、三点一线,阖目、“内视”脊柱。

 自尾骨(骶椎)开始,做极为轻、柔、缓、圆的波浪式(蛇形)的前后蛹动,一节一节连续地向上走,经过腰椎、胸椎和颈椎,依次向上蛹动。

然后,再一节一节连续地往下蛹动(图5~10)。

由下到上,继而再由上到下为1遍,操练3遍或6遍或9遍(女是2或4或6遍)。

亦可视时间条件、身体情况和病情需要,根据自己感觉的最佳适度,选择遍数以下皆同)。

500){this.resized=true;this.style.width=500;}">500)this.width=500"src="INCLUDEPICTURE"\*MERGEFORMATINET"> 

 要点“一节一节连续地动”魁内视着重部位的依次顺序。

“一节”虽然是指一个椎体,但不是此节动其它节不动。

 摆动接上势。

由尾骨开始,做极为轻、柔、缓、圆的波浪式(蛇形)的左右横向摆动,一节一节连续地向上走,经过腰椎、胸椎和颈椎依次向上摆动。

然后,再一节一节连续地向下摆动(图11~17)。

 由下到上,再由上到下为1遍,或3或6或9遍(女2或4或6遍)。

 扭动 接上势。

由尾骨开始,做极为轻,柔、缓、圆的或左或右平面旋转式的扭动。

一节一节连续地向上走,经过腰椎、胸椎和颈椎,依次向上扭动。

然后,再一节一节连续地向下扭动(18~27)。

 扭动的遍数与蛹动、摆动同。

500){this.resized=true;this.style.width=500;}">500)this.width=500"src="INCLUDEPICTURE"\*MERGEFORMATINET">

 蠕 动

 蠕动是把脊柱的蛹动,摆动、扭动揉合到一起,互相交叉(不是交替)又相互推动,进行综合性整体运动的导引动作。

 操练时,蛹中有摆有扭,摆中有扭有蛹,扭中有蛹有摆,即所谓的“三合一”。

这种三合一的运动形态,会因人而异,也很难描绘,因为它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万千。

 初练时,不易掌握,“不在窍”。

熟练后,很是自得,“已有妙”,耐人寻味。

 要点练功到此阶段,气感更加明显,收效更为理想。

 这时已是气布全身,自觉通体温热或电麻,偶见脊柱形态(在体内或在体外),这是由于反复内视脊柱的蛹、摆、扭,持久修习的结果。

 由于脊柱多形态的运动牵连全身,包括内脏各器官,从而调整、增强了全身各系统的功能。

 此外,因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均由脊髓传导上行和下行,因而脊柱的多种运动,相对地讲,有着调节和修复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的良好作用。

这与中国传统医学的“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也”和脊有“贯肾,填髓,通脑”的功效等说法相吻合,可以得到认证。

 展慧中和松密处,可导致全身松,“一松无有不松”。

四动,可导致全身动“一动无有不动”。

但是,松和动只是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松和动,以求得气,进行调整。

所以,在松和动的同时,要体察气感,标本兼顾。

若在精神上专注一点(意守一窍),在动作上单动于一处,都将会影响大局。

 松开后才能更好地动,通过良好的合理的动,才能调整和改变积劳成疾后的“现有常态”(这是后天的常态)。

反之,不松不动,或松后不动,不松硬动,因为都不全面,都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不松不动、陷于僵,运动消失,生命将会告结;松后不动,等于懈,是消极、被动的;不松硬动,等于机械运动,日久招损。

 禅密功的松,松在有窍,禅密功的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