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奥数教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9204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61 大小:4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奥数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三年级下册奥数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三年级下册奥数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三年级下册奥数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三年级下册奥数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奥数教材.docx

《三年级下册奥数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奥数教材.docx(1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奥数教材.docx

三年级下册奥数教材

第二学期

 

一、加减法中的巧算

 

同学们,你们一定希望自己在计算时算得又正确又迅速,方法上既合理又灵活,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首先,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其次,要了解题目的特点,选用合理、

灵活的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将重点学习巧算的方法。

 

(一)加法中的巧算。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一般的,有a+b=b+

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

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一般的,有a+b+c=(a+b)+c=a+(b+c)。

 

这里应注意:

如果推广到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或

者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结合成一组相加,再把所得的和同其余的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把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联系起来使用,先把加在一起是整十、整百、整千、……的

加数加起来,然后再与其他加数相加,可进行巧算。

 

 

例1巧算下列各题:

 

(1)32+81+23+19+68;

 

(2)(24+37+15)+(16+45+13)。

 

(1)32+81+23+19+68

 

=(32+68)+(81+19)+23

 

=100+100+23

 

=223;

 

(2)(24+37+15)+(16+45+13)

 

=(24+16)+(37+13)+(15+45)

 

=40+50+60

 

=150

 

同学们在运用以上定律进行巧算时,有些题目乍看起来不具备巧算的条件,那怎

么办呢?

我们说办法还是有的!

这就是利用转化的思考方法,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成

两部分,用一部分与另一个加数相加,再用和与另一部分相加。

如:

计算673+288。

 

673+288=661+12+288

 

=661+(12+288)

 

=661+300

 

=961

 

德国有一位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叫高斯(公元1777年-1855年)。

他上小学的时候,

老师出了一个题目,1+2+…+99+100=?

小高斯看了看,又想了想,很快说出结果是

5050。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原来小高斯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根

据题目的特点,发现了这样的关系:

1+100=101,2+99=101,3+98=101,…,50

+51=101。

一共有多少个101呢?

100个数,每两个数是一对,共有50个101。

所以

 

1+2+3+…+98+99+100

 

=101×50

 

即(100+1)×(100÷2)=101×50=5050

 

 

像高斯的老师所出的题目那样,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数

称为项,第一个数叫第一项,又叫首项;第二个数叫第二项;……,最后一个数叫末

项。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都相等,就称这个数列为等

差数列。

后项与前项的差叫做这个数列的公差。

如:

 

1,2,3,4,…是等差数列,公差为1;

 

2,4,6,8,…是等差数列,公差为2;

 

5,10,15,20,…是等差数列,公差为5。

 

由高斯的巧算可知:

 

1+2+3+…+98+99+100

 

=(1+100)×(100÷2)

 

即(1+100)×(100÷2),可得出这样的公式:

 

总和=(首项+末项)×\u39033X数÷2

 

这样,由于高斯发现了巧算的方法,所以他最先得出了正确的答案。

因此,同学

们要想算得正确、迅速,方法合理、灵活,不仅要掌握数与运算的定律、性质,而且

要善于观察,认真审题,注意发现题目的特点。

 

 

例2计算下列各题:

 

(1)2+4+6+…+96+98+100;

 

(2)2+5+8+…+23+26+29。

 

(1)这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首项是2,末项是100,项数为50。

所以

 

2+4+6+…+96+98+100

 

=(2+100)×50÷2

 

=102×50÷2

 

=5100÷2=2550;

 

(2)这是一个公差为3,首项为2,末项为29,项数是10的等差数列。

所以

 

2+5+8+…+23+26+29

 

=(2+29)×10÷2

 

=31×10÷2

 

=310÷2=155。

 

 

(二)减法中的巧算。

 

1.减法的性质

 

(1)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和中的每个加数。

 

一般的,有a-(b+c+d)=a-b-c-d

 

反之,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一般的,有a-b-c-d=a-(b+c+d)

 

(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在能减的情况

下),再加上差里的减数;或者先加上差里的减数,再减去差里的被减数。

 

一般的,有a-(b-c)=a-b+c

 

或a-(b-c)=a+c-b

 

(3)几个数的和减去一个数,等于从任何一个加数里减去这个数(在能减的情况

下),再同其余的加数相加。

 

一般的,有(a+b+c)-d=(a-d)+b+c

 

=a+(b-d)+c

 

=a+b+(c-d)

 

为了帮助同学们记忆,我们可以简要地概括如下:

 

 

第一,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计算时可以带着符号

“搬家”。

 

一般的,有a-b-c=a-c-b

 

a-b+c=a+c-b

 

第二,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括号的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时,括

号内的减号变加号,加号变减号;如果括号的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时,

括号内的符号不变,一般把这种做法叫做同级运算去括号的性质。

 

一般的,有a-(b+c)=a-b-c

 

a-(b-c)=a-b+c

 

a+(b+c)=a+b+c

 

a+(b-c)=a+b-c

 

例3巧算下列各题:

 

①5283+1396-283

 

②4325-1347-325

 

③4328-(328+497)

 

④8495-(495-287)

 

 

⑤1825+(175+348)

 

⑥576+(432-176)

 

⑦1242-396

 

⑧1243+998

 

分析:

①、②题可利用“带着符号搬家”的性质,使运算简便;③~⑥题可利用

“去括号”的性质,其中⑥题去括号后再带着符号“搬家”,这样可使运算简便;⑦、

⑧题可先把减数或加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利用“去括号”

的性质进行运算。

 

解①5283+1396-283

 

=5283-283+1396

 

=5000+1396

 

=6396

 

③4328-(328+497)

 

=4328-328-497

 

=4000-497

 

=3503

②4325-1347-325

 

=4325-325-1347

 

=4000-1347

 

=2653

 

④8495-(495-287)

 

=8495-495+287

 

=8000+287

 

=8287

 

 

⑤1825+(175+348)

 

=1825+175+348

 

=2000+348

 

=2348

 

⑦1242-396

 

=1242-(400-4)

 

=1242-400+4

 

=842+4

 

=846

 

⑥576+(432-176)

 

=576+432-176

 

=576-176+432

 

=400+432

 

=832

 

⑧1243+998

 

=1243+(1000-2)

 

=1243+1000-2

 

=2243-2

 

=2241

 

这里应注意:

同级运算有“去括号”的性质。

反之,同级运算也可以“添括号”,

这样有时可使计算简便。

总之,通过改变运算顺序和利用运算性质,可使运算简便。

 

2.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巧算

 

例4计算4000-5-10-15-…-95-100。

 

分析:

通过观察可知,题目中的减数可以组成等差数列,所以,可先求这些减数

的和,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个和。

 

 

解4000-5-10-15-…-95-100

 

=4000-(5+10+15+…+95+100)

 

=4000-(5+100)×(20÷2)

 

=4000-105×10

 

=4000-1050

 

=2950

 

小结:

当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这些减数能组成等差数列时,可以先求这些减

数的和,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个和。

 

例5计算83+82+78+79+80+81+78+79+77+84。

 

分析:

当许多大小不同而又比较接近的数相加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数,最好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作为计数的基础,这个数叫做基准数。

再把大于基准数的

加数写成基准数与某数的和,把小于基准数的加数写成基准数与某数的差的形式,最

后再利用加、减混合运算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本题的基准数选为80。

 

解83+82+78+79+80+81+78+79+77+84

 

=(80+3)+(80+2)+(80-2)+(80-1)+80+(80+1)

 

+(80-2)+(80-1)+(80-3)+(80+4)

 

=80×10+(3+2-2-1+1-2-1-3+4)

 

=800+(3+2+1+4)-(2+1+2+1+3)

 

=800+10-9=800+(10-9)

 

=01

 

小结:

当许多大小不同但彼此又比较接近的数相加时,可选择其中一个数,最好

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作为计数的基础,再找出每个加数与这个数(基准数)

的差。

大于基准数的作为加数,小于基准数的作为减数,把这些差累计起来。

再用基

准数乘以加数的个数,加上累计差,就是答案。

脱式计算时可简略如下:

 

原式=80×10+(3+2+1+4)-(2+1+2+1+3)

 

=800+10-9

 

=801

 

练习一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729+154+271

 

②7999+785+215

 

③8376+2538+7462+1624

 

④997+95+548

 

 

2.求和:

 

①3+4+5+…+99+100

 

②4+8+12+…+32+36

 

③65+63+61+…+5+3+1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516-56-44-16

 

②8216-6734+2734

 

③5723-(723-189)

 

④2356-(356+187)

 

⑤723-800+277

 

⑥576+(257-176)

 

⑦756+478-156

 

⑧526-189-126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①958-596②1543+498

 

 

5.巧算下列各题:

 

①5000-2-4-6-…-98-100

 

②103+99+103+96+105+102+98+98+101+102

 

6.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

 

199,202,195,201,196,201

 

二、乘除法中的巧算

 

在进行加法、减法、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时,可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或连

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而乘、除法更有着一些巧妙的简便的运算方

法,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有关的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

 

(一)乘法中的巧算。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一般的,有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把前两个数结合起来先乘,也可以把后两个数结合起

来先乘,积不变。

 

一般的,有a×b×c=(a×b)×c=a×(b×c)。

 

这里应注意:

如果推广到多个数相乘,我们可以选择两个因数相乘,得出较简单

的(整十、整百、整千、……)积,再将这个积与其他因数相乘;有时也可以把某个因

 

数再分解成两个因数,使其中一个因数与其他的乘数的积成为较简单的数,然后再与

其他的因数相乘,这样就可以进行巧算。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16×4×25;

(2)125×(17×8);

 

(3)125×28;(4)25×32×125。

 

分析与解

(1)题可将4和25结合起来先乘;

(2)题可将125和8结合起来先乘;(3)

题可把28变为4×7,再将125和4结合起来先乘;(4)题可先把32变为4×8,再把

25和4,125和8结合起来先乘。

 

(1)16×4×25

(2)125×(17×8)

 

=16×(4×25)=(125×8)×17

 

=16×100

 

=1600;

=1000×17

 

=17000;

 

(3)125×28(4)25×32×125

 

=(125×4)×7=(25×4)×(8×125)

 

=500×7

 

=3500;

=100×1000

 

=100000。

 

 

3.乘法分配律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每一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一般的,有(a+b)×c=a×c+b×c。

 

这里应注意:

乘法的分配律可以进行推广,一般的,有(a-b)×c=a×c-b×c。

两个数相乘时,有时可以把一个因数变为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因数相乘;也可以把一

个因数变为两个数的差与另一个因数相乘,这样可使计算简便。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125×(10+8);

(2)(20-4)×25;

 

(3)4004×25;(4)125×798。

 

分析与解

(1)、

(2)题可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及其推广;(3)题可先把4004变为(4000

+4),再运用分配律;(4)题可先把798变为(800-2),再运用分配律的推广。

 

(1)125×(10+8)

(2)(20-4)×25

 

=125×10+125×8=20×25-4×25

 

=1250+1000

 

=2250;

 

(3)4004×25

 

=(4000+4)×25

 

=500-100

 

=400;

 

(4)125×798

 

=125×(800-2)

 

 

=4000×25+4×25=125×800-125×2

 

=100000+100

 

=100100;

 

(二)除法中的巧算。

=100000-250

 

=99750。

 

1.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一般的,有

 

a÷b=(a×n)÷(b×n)=(a÷n)÷(b÷n)(n≠0)。

 

2.两个数的和(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在都能整除的情

况下),再求两个商的和(差)。

 

一般的,有(a+b)÷c=a÷c+b÷c;

 

(a-b)÷c=a÷c-b÷c。

 

这个性质也可以推广到多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的情况。

 

3.乘、除同级运算带着符号“搬家”的性质:

 

(1)两个数的商除以一个数,等于商中的被除数先除以这个数,再除以原来商中的

除数。

 

一般的,有a÷b÷c=a÷c÷b。

 

 

(2)两个数的积除以一个数,等于用除数先去除积的任意一个因数,再与另一个因

数相乘。

 

一般的,有a×b÷c=a÷c×b=b÷c×a。

 

以上这两条运算性质,说明在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时,可以交换因数、除数的位

置,在交换位置时,也要连同运算符号一起“搬家”。

 

例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825÷25;

 

(2)47700÷900;

 

(3)(250+165)÷5;

 

(4)(702-213-414)÷3;

 

(5)525÷7÷5;

 

(6)128×5÷8。

 

分析与解

(1)、

(2)题可运用“商不变”的性质;

(2)、(3)题运用“两个数的和(差)

除以一个数”的除法运算性质;(5)、(6)题运用乘除混合运算带着符号“搬家”的性

质。

 

 

(1)825÷25

 

=(825×4)÷(25×4)

 

=3300÷100

 

=33;

 

(3)(250+165)÷5

 

=250÷5+165÷5

 

=50+33

 

=83;

 

(5)525÷7÷5

 

=525÷5÷7

 

=105÷7

 

=15;

 

4.乘除混合运算去括号的性质:

 

(2)47700÷900

 

=(47700÷100)÷(900÷100)

 

=477÷9

 

=53;

 

(4)(702-213-414)÷3

 

=702÷3-213÷3-414÷3

 

=234-71-138

 

=25;

 

(6)128×5÷8

 

=128÷8×5

 

=16×5

 

=80。

 

(1)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依次除以积的两个因数。

 

一般的,有a÷(b×c)=a÷b÷c。

 

 

(2)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商,等于这个数乘以商中的被除数,再除以商中的除数。

 

一般的,有a×(b÷c)=a×b÷c。

 

(3)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商,等于这个数除以商中的被除数,再乘以商中的除数。

 

一般的,有a÷(b÷c)=a÷b×c。

 

上面的三个性质,使我们看出这样的规律:

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中,如果括号前

是除号,去掉括号改变运算顺序时,要把括号内的除号变乘号,乘号变除号。

如果括

号前是乘号,则不需要改变括号内的运算符号。

反之,算式需要添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时,规律也是如此。

 

需要注意的是:

我们在使用以上全部除法的运算性质时,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商不能有余数。

如果商有余数,在使用这些运算性质时余数是会发生变化的。

如:

 

324÷(9×7)324÷(9×7)

 

=324÷63=324÷9÷7

 

=5……9=36÷7

 

=5……1

 

例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756÷(7×9);

 

(2)1260÷7÷9;

 

(3)720×12÷4;

 

(4)125×(8÷2);

 

(5)216÷24×6;

 

(6)875000÷(1000÷8)。

 

分析与解以上各题可根据乘除混合运算“去括号”或“添括号”的性质进行巧算。

 

(1)756÷(7×9)

 

=756÷7÷9

 

=108÷9

 

=12;

 

(3)720×12÷4

 

=720×(12÷4)

 

=720×3

 

=2160;

(2)1260÷7÷9

 

=1260÷(7×9)

 

=1260÷63

 

=20;

 

(4)125×(8÷2)

 

=125×8÷2

 

=1000÷2

 

=500;

 

(5)216÷24×6

 

=216÷(24÷6)

 

=216÷4

 

=54;

 

例5巧算下列各题:

 

(6)875000÷(1000÷8)

 

=875000÷1000×8

 

=875×8

 

=7000。

 

(1)1326÷39;

 

(2)248×68-17×248+248×48;

 

(3)520×125;

 

(4)999×99×9。

 

分析与解我们可以把

(1)、(3)、(4)题中的已知数适当分解或把已知数转化为整十、

整百、整千、……的数,然后运用有关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2)题可灵活运用乘

法分配律进行巧算。

 

(1)1326÷39

 

(2)248×68-17×248+248×48

 

=1326÷(13×3)=248×(68-17+48)

 

=1326÷13÷3

 

=102÷3

=248×99

 

=248×(100-1)

 

 

=34;

 

(3)520×125

 

=248×100-248

 

=24552;

 

(4)999×99×9

 

=520×(1000÷8)=(1000-1)×99×9

 

=520×1000÷8

 

=520÷8×1000

 

=65×1000

 

=65000;

=(99000-99)×9

 

=98901×(10-1)

 

=989010-98901

 

=890109。

 

通过例5可以使我们懂得:

有些算式当表面上看来不能进行简便运算时,可把已

知数适当分解或转化,从而使计算简便。

另外,在计算时无论题目是否要求简算,都

应尽量地使用简便方法,有时可反复使用有关的定律和性质。

 

(三)接近100的两位数相乘的速算。

 

例6计算98×91。

对于98×91,应如下速算:

 

(1)100-98=2……①差

 

(2)100-91=9……②差

 

98-9=89或91-2=89

 

 

2×9=182×9=18

 

∴98×91=8918∴98×91=8918

 

接近100的两位数相乘,用被乘数减去,100减乘数的差,所得的结果作积的前

两位;再用100减去被乘数的差与100减乘数的差相乘,所得的结果作积的后两位。

或用乘数减去,100减被乘数的差,所得的结果作积的前两位;再用100减去被乘数

的差与100减去乘数的差相乘,所得的结果作积的后两位。

 

用这种方法计算,有两种特例需要注意:

 

特例1用100分别减去两个因数所得的差相乘之积不足10时,要在这个一位数前添0,

否则积变成三位数就错了。

 

如:

96×98速算为:

 

100-96=4……①差

 

100-98=2……②差

 

96-2=944×2=8

 

∴96×98=9408(注意8前添0)

 

特例2用100分别减去两个因数所得的差相乘之积大于100时,要将百位作为向前进

位的数,否则积变成五位数就错了。

 

如:

93×84速算为:

 

 

100-93=7……①差

 

100-84=16……②差

 

84-7=777×16=112

 

∴93×84=7812(注意百位上的1要向前进位)

 

练习二

 

1.简算下列各题:

 

①125×25×50×2×8×4

 

②568×123-45×568-568×53

 

③(10000-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