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黄天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9104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黄天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黄天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黄天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黄天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黄天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黄天念.docx

《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黄天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黄天念.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黄天念.docx

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四单元导学案黄天念

《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黄天念)

小班名称:

姓名:

口号:

导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及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实质,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

4.领悟课文的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导学重点

1.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及主要内容。

导学难点

领悟课文的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导学准备

1.学生搜集关于李大钊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资料。

2.李大钊的画像、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过程

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

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

二、我知道

1.本文作者是(),写于()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

文章写的是(),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照()、()、()、()顺序记叙。

条理清晰,结构严谨,采用了()的写作手法。

2.我初步了解了首尾照应的写法:

我低声对母亲说:

“妈,昨天是4月28。

照应句: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照应句:

三、我的疑惑

把预习中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堂和同学交流。

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李大剖吗?

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7年4月6日他被张作霖逮捕,被捕以后,受了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

4月28日反动派绞死了李大制。

这篇文章是李大铡的女儿李星华1943年在延安写的,当时正是李大制遇难十六周年。

所以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板书课题)

二、小组内交流预习学案

三、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1.合作探究:

(1.)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这三部分课文,画出描写李大钊语言、动作、表情的句子,思考:

从这些语句中,你觉得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者?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里?

(2.)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是什么关系?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好处?

2.集体交流对小组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进行点拨,并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背景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理解。

四、总结写法:

1.前后照应:

2.运用对比写法:

各小组总结并从文中找出例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汉字:

shūjícíxiángjūnfáyánjiù

lǎoyéjūliúsuǒ

二、用“√”选出正确读音   

被难(nán nàn) 僻静(pì bì)抽屉(tī tì)

棉袍(páo bāo)宪兵(xiān xiàn)新夹衣(jiājiá) 

待了一会儿(dāi dài)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脚步()的喊声()的态度

()的眼光啧啧的()出神的()

四、读下面的句子,再找出课文中和它相联系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2、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五、用几个词语概括你眼中李大钊:

————————————。

六、课外作业

1.搜集其他革命者的资料。

2.积累革命格言,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

              局势严重  工作紧张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不慌不忙  保持严峻

              平静慈祥  安定沉着

              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写法:

前后照应对比

本教学案例采用导式教学法,贵在一个“导”字,重在一个“学”字,以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索能力,全面发展学生智力。

全文教学分预习、导学、课堂检测三个阶段,安排自学、交流、合作探究、总结四个环节。

在合作探究环节,引导学生品析人物语言描写,体味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入手,着重让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

1、“小孩家知道什么!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抓住“坚决”“常”“轻易”“什么时候”展开探究,体会人物神态描写时,着重抓住描写李大钊面对敌人沉着、冷静的两句话,品析“惯有”“严峻”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

通过“阅读--品析--议论--整理”的系列阅读活动,学生体会到了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忠于革命事业,英勇无畏的精神,这样文本中的具体文字恢复了生命,从而使学生得到了生命化的教育。

 

 

《灯光》导学案

小班名称:

姓名:

班级口号民:

一、激情导入,缅怀英雄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二、检查预习,走进英雄

1、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围歼、璀璨、憧憬、胸墙、突击连、黑魆魆、

豫皖苏千钧一发、震天动地

2、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由天安门广场上的_____想起了一个有关____的真实故事。

在同_____军队的战斗中,“我”的战友_____为了找到突破口,在黑暗中用火柴点燃了一本书,照亮了前方的路,而自己却_____了。

三、紧抓灯光,触摸英雄

1、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

“多

好啊!

”这句话是()在()情况下说的.

2、“多好啊!

”他在自言自语。

郝副营长的这句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

3、“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从郝副营长的话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前辈的()崇高品质。

4、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你对憧憬的理解是----------

郝副营长憧憬的是什么?

-----------------------

5、想象情境

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的后续部队想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怎么办?

郝副营长想————

突击队队员知道郝副营长要烧书为部队指路,对他说:

“郝副营长,烧书的亮光被敌人发现,多危险哪!

”郝副营长说————

四、拓展想象,瞻仰英雄

看着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此时此刻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些什么呢?

五、拓展练习

我打开门,雾便窜了出来。

我站在门口,好像从天空降下了一个既厚又宽的大布帘。

我的视线被雾挡住了,好像空间只有眼前这么大。

大雾在天地间弥漫着,我如同置身于茫茫的雾海中,又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

雾越来越浓了,真像一位仙女披着洁白的纱裙。

雾在我周围缭绕,浸润着我的脸。

啊!

我感到一切都是那么舒服。

这茫茫的大雾,真是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啊!

1、画出作者描写的具体事物。

2、画出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小班名称:

姓名:

口号:

建议课时:

两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结合具体事

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课前预习案】

方法指导:

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一、读熟课文:

自学并默写生字词,再各组两个四字词语,理解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完成课后习题:

1、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3、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共有几句?

每句说的是什么意思?

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3、谈论话题:

毛泽东号召大家怎样为人民服务?

4、归纳写法:

你学习了怎样的议论文的写法?

5、提出问题: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与同学们探讨?

六、知识链接:

搜集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课堂探究案】

方法指导:

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2、质疑释疑,大胆发言。

3、读悟结合。

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组词,并组四字词语,说说它们的意思。

鸿鼎旺炊

2、解释词语,理解句子:

精兵简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

3、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谈论话题:

朗读精彩片断,说说毛泽东号召大家怎样为人民服务。

学习议论文的写法

提问小组

“为人民服务”参考问题

张思德是个怎样的人?

什么使共产党员能坚持为人民服务?

共产党为了什么目标而奋进?

1段,“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中的“彻底”有什么含义?

2段,如何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毛主席认为怎样地“死”重于泰山,怎样地“死”轻于鸿毛?

再联系实际说一说。

3段,我们应如何面对缺点和批评?

4段,我们应如何面对困难?

毛泽东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为什么要“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提问小组

“归纳议论文写法”参考问题

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课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找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2段,为什么要引用司马迁的话?

【探究过程】

一、学生导入,明确目标

二、检查预习

1、默写生字词,指名分析字音字形字义,讲解词语意思。

2、交流预习收获:

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交流感悟

小组交流话题“说说毛泽东号召大家怎样为人民服务;学习议论文的写法”,并书写小黑板。

三、展示提升,探究问题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学生分组分享自己搜集到的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故事,畅谈感受。

【课后检测案】

习作:

《让我感动的“活雷锋”》

 

《一夜的工作》导学案

小班名称:

姓名:

口号: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3、学会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蒙眬、咨询、浏览、简朴、一小碟。

  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和简朴生活的崇高品质。

  2、领悟课文选用生活小事、以平实文字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周总理工作、生活的资料。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我会读:

审阅,陈设,咨询,浏览,劳苦,简朴

2、我会填: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文件一()台灯两()绿茶

两()转椅一()写字台一()花生米

3、我能答: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全文可以分几段学习?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自读自悟:

什么原因使“我”有机会亲眼看到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朗读并思考: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

找出课文中的中心句,再划出中心词。

  

2、交流展示(教师相机点拨重点语句):

  

(1)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

(用“——”标出)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

(用“.”标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2)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周总理生活的“简朴”?

(用“”标出)哪些词语最能突出周总理生活简朴?

(用“.”标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3、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体会,我们具体感受到了周总理的一夜的工作是那么劳苦,生活是那么简朴。

4、完成下面的练习:

办公的房子(),室内陈设却那么()。

工作的任务(),您对工作却那么()。

周总理虽然您工作的时间(),但您的饮食却那么()。

虽然您工作是那么(),但您的生活却那么()。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读。

2、作者亲眼目睹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当时感受如何?

从哪里可以看出?

3、作者情不自禁地对自己说了些什么?

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

(1)作者想高声对全世界说些什么?

(2)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朗读指导:

要读出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热爱之情以及作者的自信、自豪;读“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慢而有力;读“这样”要强读,读出反问的语气。

  

三、拓展交流、强化感受

  1、周总理的高尚品质体现在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中,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周总理工作、生活的资料都带来了吗?

请同学们到台前交流,向伙伴们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2、回忆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关于周总理的一些课文,填空:

我不会忘记《》一课里的周总理,因为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三导学案

小班名称:

姓名:

口号:

学习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课前

学案自学

1.回忆本组教材中人物的理想。

2.说说自己知道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名人”小时候的理想,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感想。

3.结合具体例子明确什么是“理想”:

是自己希望实现的,又对别人有益的。

4.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课中

二、小组合作:

在组长的组织下,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3、班级展示:

展示学习效果要求:

语言简练、声音洪亮、充满激情。

4、具体过程:

1、交流展示,运用技巧

2、要求:

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四、质疑探究学习到此,你还有什么疑问或困惑吗?

小组质疑,自主解疑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预设:

找到与自己理想相同的同学,继续讨论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各小组再选派代表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5、自悟自得三思而行学完这一节,我最大的收获是,今后还需要努力的地方是。

六.测评反馈把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的讨论结果描述下来。

课后

教师课后反思

 

回顾•拓展三导学案

小班名称:

姓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阅读《囚歌》,理解短文,体会革命者不怕牺牲、坚持革命到底的高贵品质。

3.有感情的朗读短文并背诵。

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集体的交流,拓展认知,巩固所学知识。

2.通过有感情朗读,再现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佩和赞叹之情,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2.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以革命为题材的小说,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交流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在习作中学会运用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收集叶挺的资料;

2.了解以革命为题材的书籍。

2.教学过程:

一、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小组抽测,听写词语。

四人一组,组长任选其中10个词语抽测组员,进行听写。

3.分组反馈错误率高的字词。

2、交流平台1.教师导读:

孩子们,一个单元的学习又结束了,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课文呢?

回顾一下,本单元导读部分给我们的学习提出了哪些任务?

(能抓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真情实感,会在习作中运用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2.教师出示填空,引导回忆。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认识了______的李大钊,______的郝副营长,用自己的_______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读课本中的对话,想想这次我们交流的主题是什么?

(本组单元的课文内容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其他写法上的特点也可交流

4.回顾课文内容。

(1)本单元每篇课文分别讲了什么?

我们归纳主要内容常用哪些方法?

(题目拓展法抓六要素段意连接法抓重点句段的方法)

(2)请学生分小组交流(3)指名说

5.回顾《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写作方法(首尾呼应),找出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读一读。

6.结合所学课文《匆匆》等讨论首尾呼应的好处。

什么叫首尾呼应?

运用它有什么好处?

(呼应指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首尾呼应。

好处:

可以使读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7.结合自己的作文谈谈自己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

教师小结:

在我们自己的习作中,也可以运用首尾照应的写法来表达我们的情感。

“交流平台”也启示我们:

读书不仅要读懂内容,要体会思想感情,了解人物形象,还要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日积月累

谈话导入:

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与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情。

阅读这些诗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会在作者精炼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1.读诗《囚歌》,注意读准字音。

2.师课件介绍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叶挺生平相关资料。

3.交流这首诗的意思。

提出不理解的诗句。

4.练习有感情朗诵,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革命精神。

5.背诵《囚歌》,看谁背诵得最快。

6.你还知道哪些革命诗歌?

交流。

四、课外书屋

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

2说说课外书屋推荐了哪些书籍?

谈谈这里为什么要推荐这些书

3.你曾经看过类似的哪些书籍?

有何感受?

交流。

板书设计:

抓主要内容体会真情实感学会首尾呼应

资料链接:

1.叶挺与《囚歌》:

叶挺(1896-1946),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

1925年回国。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

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

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

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叶挺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无理扣押,敌人把他关押在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山洞里。

无论敌人怎样威逼利诱,叶挺却始终坚持真理,毫不屈服。

他在国民党渣滓洞集中营的牢房里写下《囚歌》,这铿锵作响的诗句显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坚强意志。

2.革命诗歌选粹:

吉鸿昌(1895—1934)字世五,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1934年11月9日,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24日被杀害,时年39岁。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就义诗》陈然(1923—1949),河北人。

抗日战争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任中共重庆市委领导的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特支书记,1948年四月被捕,1949年10月28日被国民党反对派杀害。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4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陈然《我的自白书》夏明翰(1889年-1928年)湖南衡阳人。

"五四"运动时,是衡阳学生联合会的领导者。

1920年到长沙,从事学生爱国运动。

1925年以后,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1928年2月8日被捕,次日即遭可恨的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夏明翰就义时,凶手问他有什么遗言,他要来纸笔,一挥而就,写了这四句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就义诗》

教后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学案

小班名称:

姓名:

口号:

导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导学重点;.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导学难点:

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学案

1、我会读;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

2、我知道:

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国家)作家(谁)写的,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

3、小女孩一共擦燃了_____次火柴,分别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懂:

把在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

导学案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

2.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出示探究内容

(1)小女孩为什么连续的擦燃火柴?

她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像分别说明了什么?

小女孩渴望得到什么?

最使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次?

自己试着读一读,请把你的感情充分读出来。

(2)读读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先想一想,再和同学讨论:

你对“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是怎样理解的?

对最后一段中的两个“幸福”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自由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根据所给题目自读自悟,画出相关语句。

3.小组内交流:

学生分小组边读课文边根据所给题目进行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朗读品评,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教师相机指导。

三、深入探究:

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教师点拨,并和全班同学深入探究。

四、总结写法

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如此感动?

(1)对比的写法。

(2)详细的刻画女孩的外貌、衣着和动作,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

(3)合理的想象

课外拓展

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

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课堂检测

一、课文内容我会填

她赶紧擦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