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9062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x

《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x

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非必需消费/农业生产现代化/高等教育

论文来源学习与探索,2008年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因此,在积极地领会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经济建设实践中,为促进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研究需要对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现实作用做出具有普遍应用意义的深层理解。

  一、经济发展的本质、动力与方式

  经济增长是对国民经济统计的一种现实描述,是单纯的数量化的经济范畴;经济发展则包含着全部的生产变化内容,国民经济的范围有多大,经济发展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就有多大,发展是针对内容变化的,是对内容质的水平提升的表述。

在学术界的讨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认识有两方面:

一种是结构角度的认识,即认为经济发展反映了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再一种认识是强调指标变化,即基本的必需品的消费指标、收入分配均衡程度指标、人口健康指标、公共服务满足度等[1]。

但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

“所谓经济发展,就其本质而言,在于对现存劳力及土地的服务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利用;这一基本概念使我们得以声称:

实现新的组合,是靠从原先的利用方式中把劳力及土地的服务抽调出来才得以成功的。

”①显然,这一表述不同于其他人对经济发展含义的认识。

  熊彼特讲经济发展的本质在于对现存劳力及土地的服务以不同的方式利用,这是他不同于他人见解的深刻之处。

他讲到的内涵是对劳力和土地的利用方式的变化,没有提到资本,却是从资本的角度来认识的,即熊彼特所说的经济发展本质是指资本以不同的方式对劳力和土地加以利用。

如果合乎逻辑地推断,那么不难推出,资本在以不同方式利用劳力和土地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身。

因而,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可以明确,熊彼特对于经济发展本质的认识,有自己的卓尔不群的立场,却缺乏对更深层次的劳动范畴的理解[2]。

  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

劳动是经济的实质内容,劳力是劳动主体,资本与土地是劳动客体,从本质上认识经济发展,看到资本、劳力、土地之间的不同方式的组合变化,更准确地讲,应当是从劳动整体的发展来认识。

在经济发展中,资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利用劳力和土地,表明资本的作用提高了,但资本的这种变化并不是自变的,而是由劳动主体的智力因素作用提高引起的。

这就是说,资本改变劳力的前提是劳力改变资本,能够建立这一前提的不是劳力的体力因素,而是劳力的智力因素,是具有创新能力的智力因素发挥作用的结果。

由于有劳动主体智力因素作用的提升,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引起劳动整体的变化,才能引起作为劳动客体存在的资本的变化,使起支配作用的资本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利用劳力和土地,改变经济结构和经济指标,推进经济发展[3]。

  从本质上讲,经济发展就是劳动整体的技能水平提高,亦可简称为劳动水平的提高。

由劳动发展决定的经济发展在现时代的表现是资本对劳力和土地的利用方式发生具有创新意义的变化。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依靠外来力量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实现经济发展,而更重要的是自身必须从劳动主体方面努力提高劳动技能水平,不能单纯地依靠劳动客体条件的优越。

提高劳动技能水平是经济发展的本质,因而,从本质讲,不能促使劳动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就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不能保持已达到的劳动技能水平就相应会发生经济衰退。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单纯依靠自身的优越劳动客体条件与外来的高智力的劳动主体结合提高劳动技能水平,那么一旦优越的劳动客体条件丧失,或是外来的高智力的劳动主体撤离,必然会发生经济衰退或严重的经济衰退,现时代经济学研究对于经济发展本质的揭示说明存在这样的经济机理。

  进一步讲,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的本质,才能准确地认识和保护经济发展的动力。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劳动整体之中,劳动客体是受动的因素,起被动的作用,劳动主体是施动的因素,起主动作用。

因此,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劳动主体,而不取决于劳动客体。

由于对劳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起作用的只是劳动主体智力因素的功能,因而,经济发展的动力就在于劳动主体的智力因素。

在社会经济现实之中,这种动力存在外化表现为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者,尤其是拥有高智力水平的复杂劳动者。

  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者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而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劳动者为经济发展的动力,那么除去其他条件不说,这个国家或地区很可能压制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者的作用,无法实现经济发展或者是经济发展的水平很低。

经济的实质内容是劳动,经济发展取决于劳动的发展,而劳动技能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劳动主体的智力因素作用的提高,虽在体力劳动中也有智力因素作用,但体力劳动中的智力因素作用一般不具有创造性,不能提高劳动整体技能水平。

在现时代,主要是高智力的复杂劳动者发挥作用不断地促进劳动技能水平提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不论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压制高智力的复杂劳动者,必然阻碍其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必然要依靠脑力劳动的作用,体力劳动不起决定性作用,而且,体力劳动作用的提高是随着脑力劳动作用的提高实现的,对体力劳动作用与脑力劳动作用之间的关系是不能颠倒认识的。

  以往的经济学理论对推进经济发展存在两种认识上的偏差:

一种是过于强调经济发展中的物的作用,即资本作用,似乎经济发展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本,将经济发展置于物的主导之下;再一种是笼统解释经济发展中人的作用,即劳动者作用,没有区分劳动者作用的不同,似乎只要有了人就什么经济奇迹都能创造出来,缺乏对高智力复杂劳动者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决定性作用的准确认识。

这两种经济发展理论存在的认识偏差都是与客观的事实相悖的。

  事实上,哪个国家或地区在哪个时期重视保护高智力的复杂劳动者,哪个国家或地区在哪个时期就具备经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经济发展的动力存在是客观的,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受这种客观性的制约。

抽象地准确地认识这一事实,是当前科学地推进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成果表现。

客观地认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有助于提高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自觉性,有利于缩小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的经济发展差距。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欣欣向荣,“十五”计划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十一五”规划正在顺利落实。

只是,在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方式不适应的较为严重的问题。

如同经济发展不同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也不同于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亦有不同的要求。

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型与集约型的区别,有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与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三低一高的差异[4]。

而对经济发展方式来说,更需要有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只有符合经济发展本质要求的方式才是科学的方式,才是要由现在的方式向其转变的方式,向其加快转变的方式。

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加快向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迅速改变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科学方式,实现正处于高增长期的中国国民经济的全面科学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依据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既是经济理论研究无可回避的挑战,也是改革实践必须加快实现的任务和目标。

  二、经济发展与非必需消费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一方面具体要求,是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其转变的突出点是增加了依靠消费,即明确强调增加消费对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问题在于,当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特别是2007年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之后,增加消费不仅是要增加必需生活消费,更为重要的是增加非必需生活消费。

  在人类劳动不发达时期,社会难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人们的消费主要是必需的生活消费,很少有非必需的生活消费。

因此,缺少非必需生活消费是劳动不发达或者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一种外在表现。

但当人类劳动高度发达之后,人们必需的生活消费品在总体上是能够满足的,即人们基本的吃、穿、用、住等方面的需求在劳动的复杂程度提高之后是社会完全可以支撑的,包括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家庭轿车都已成为了必需的生活消费品。

这时,必需消费自然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们只满足于必需的生活消费,那么市场很快就会饱和了,生产的创造力会大大高于人们的生活消费需要。

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只注重必需消费,经济就无法继续发展了,因为不可能在市场消费需求饱和的状态下进一步发展经济。

如果要进一步发展经济,那就必须扩大人们的消费,以此扩大市场需求,而消费的扩大必须是由必需生活消费扩大到非必需的生活消费。

所以,非必需的生活消费的扩大是现代市场需求的重要特征,非必需的生活消费是作为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消费内容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经济越是发达,越是要促进和保证市场实现更多的非必需生活消费。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非必需生活消费的增长过程。

现代非必需生活消费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是比重的上升性。

“美国人的恩格尔系数1965年已降至22.98%,1984年又降到18.94%,法国人的恩格尔系数1970年降至26.9%,1985年再降至19.7%。

”②这表明,在发达国家,人们的食品必需消费的比重已经降得很低了,非必需生活消费的比重是随之上升的。

在现代非必需生活消费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旅游消费的增高。

旅游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愿意出去旅游。

在发达国家,一家人出去国际旅游一次,大约费用支出与全家一年基本生活费相等。

现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的居民还难以享受国际旅游的乐趣,因为其经济实力还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

而发达国家的普通居民几乎每年都可以轻松地实现国际旅游消费。

这是现代经济中非必需生活消费比重上升的一种直观的表现。

  非必需生活消费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生活必需品的非必需消费,再一类是对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衣、食、住、行以及医疗等方面的消费是生活必需品消费,其中有必需消费,也有非必需消费。

现在,许多人不喝自来水了,要喝矿泉水,每天大瓶、小瓶的买矿泉水喝,这就是对生活必需品的非必需消费。

如果一个人每天只是饮用小瓶装矿泉水,按现在的价格,大概一天10元钱打不住,以此为最低限计算,一个人一年也要用去3650元喝水。

可我们知道,2006年中国农村人口的平均纯收入是3587元。

③相比之下,这样喝矿泉水是很奢侈的,不能不属于非必需生活消费。

就一般百姓讲,在正常的情况下,买一套普通住房的价格大约是其六年的工薪收入之和,所以,能有一套住房已经很不错了,根本买不起更多的住房。

而在这方面能够有非必需消费的人,当然属于高收入阶层。

这也就是说,在住房方面,可以扩大非必需消费的,只能是高收入阶层的需求。

在现代生活中,如果对必需生活品的非必需消费不是很多,那么准确地讲,社会不可能有太多的生活必需品消费。

饮食重要,但吃太多的东西会影响健康;穿衣有四季的需要,但必需的要求也并不是很高;在住的方面,只要个人有足够的生活空间就可以了,再多,一个人也不可能分身去使用;在行的方面,发达的公共交通工具满足基本需要绰绰有余。

因此,在现阶段扩大非必需消费,除去扩大一部分生活必需品的非必需消费之外,主要还是扩大非生活必需品消费。

在这方面,扩大消费具有广泛性特征。

沐足等劳务服务均属于非生活必需品消费,此类消费在当今中国城市已是普遍的存在。

请家政人员打扫卫生、做饭、洗衣,也是现代中国城市白领生活的时尚,扩大这方面的非必需消费,可增加一大部分人包括进城农村人口的就业。

还有更多的是文化生活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的扩大,也都属于非必需消费。

在现阶段,大批的人从事文化创意工作或休闲娱乐服务,在文化创意产业和娱乐业供职,这与大批的人从事必需生活品生产,在扩大消费的意义上,是同等重要的。

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现在这一类消费的比重是很高的。

在中国现阶段,也必须大幅度地提高这一类生活消费,为扩大非必需生活消费开辟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文化产业作为全球经济的一个亮点,已经成为美国、英国、日本、西班牙、韩国等国家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我国,文化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其发展速度与产业前景已十分令人鼓舞。

文化产业以其丰富的经济功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着越来越强的支持力。

”④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有力地扩大消费。

从实际出发,比之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扩大,包括生活必需品必需消费与非必需消费的扩大,当前应该更加高度重视非生活必需品消费的扩大,鼓励人们普遍地增加非生活必需品消费,尤其是增加劳务性的非生活必需品消费,实现经济发展现阶段消费结构的重大调整,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发展的要求。

  三、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方面具体要求。

遵照经济发展观,落实这方面转变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全方位地推进中国农业经济科学发展,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中国第一产业的长期落后状态。

⑤因为相比第二、第三产业,中国第一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差太远。

这就是说,对目前中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最为基础的要求是加快改造中国的传统农业,是必须实现中国农业经济的市场化和现代化。

如果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存在的第一产业不能跟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那就绝不可能做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2007年12月3—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更进一步地强调指出: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做好‘三农’工作,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必须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紧绷,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

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创新‘三农’工作思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

  当前,推进农业产业建设迈开大步,需要切实贯彻执行党中央早已确定的土地有偿转让政策,吃透政策精神,落实政策到位,以集体土地制度的稳定与市场化应用为科学发展农业的基础。

在中国,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当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土地所有制下的农业生产必须超越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走出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实现土地的集约经营和机械化的种植。

2003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这对于改变中国农业传统经营方式是必要的法律保障。

在现有的土地制度基础上,是能够做到农业的规模生产与经营的,但这并不是要走回头路,重新回到大锅饭时代,而是要在党的现行政策的允许下实现农业土地的市场化集中经营,要让享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自觉自愿地以有偿转让的市场化方式将土地集中在农业生产专业户的手中,进行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规模化市场化的农产品经营。

近年来,在学术界,有一些人认为不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就不能发展现代农业,就不能实现土地的规模生产与经营。

这种认识对于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不无启示意义,但并没有能够跳出原有的体制思路看问题。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权的运作是十分简便与灵活的,以土地的产权运作为核心,在党的允许土地有偿转让政策下,是可以进行土地的市场化集中的,并不存在不可协调的阻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度障碍。

只要允许土地有偿转让的政策稳定,相应就可以保证土地的规模化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稳定和获取良好的经济利益。

现在,当务之重是动起来,有效地落实允许土地有偿转让政策下的农业土地集约经营的实践,以实践的具体成效推进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逐步走出传统的土地分散经营的小生产方式窠臼。

  因而,在农业生产组织方面,现在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定要有实质性的进展,不能总是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初期的水平上,必须尽快与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相适应,积极地探索性地建立能够达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生产组织。

近几年,有些地方的农民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自发地创办了生产合作组织,就是一大进步。

这便于农民引进新的生产技术,便于农民与市场对接,便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

以色列是世界上农业经济发展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以色列的农业成就主要是依靠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取得的。

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新一代农民可以学习以色列建立各式各样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也可以借鉴其他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发展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具有法人经营资格的农业生产专业组织。

  在市场化取向的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化经营组织,进行公司化运作,不需要政府直接参与其中。

这就是说,除去完成国家收购任务和农民自留的消费部分,其余的农产品全部要通过市场交易进入国民经济的满足社会需求的运行之中。

必须建立农产品经营公司,同其他行业一样,进行资本运营,对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提供坚强有力的市场保障。

过去,在向市场化迈进的过渡期,许多地方政府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产品种植、养殖和销售有过直接的助力或强力的组织控制,不论其出发点和效果如何,都是反市场化的做法,虽然能够理解和不得不接受,但是却不能再延续了。

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市场化道路,不能成为政府包办的产业。

农产品的公司化市场化经营是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的市场保障,是在新的体制下保障农业生产者稳定收益的基本条件。

经营农产品的公司在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搭起一座资本运作的桥梁,以现代资本经营的方式为农业经济服务,可将农业的发展带到以高科技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使之能够与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其创建意义是十分重要的[6]。

  同时,要与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协同发展的中国现代农业不能仍是在无金融体系支撑的状态下生存。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农业是处于小生产的发展方式下,现代金融机构难以进入农业领域,原有的农业金融组织的服务功能也在逐渐地消退,甚至将自身的主营业务转向了城市。

显然,离开了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撑,仅仅依靠国家政策性银行和融资能力很小的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中国农业是迈不开现代化发展步伐的。

因此,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实现,先进的农业生产组织和农产品经营公司成为产业主体,现代金融机构必须大举进入中国农业经济领域,构建相对完整的农业金融体系,提供全方位的现代农业金融服务。

在这方面,金融体制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其重要性并不仅仅是要系统地支撑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更关系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需要以此为基础实现协同发展。

  最重要的是,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需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研究。

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现代农业必须建立在现代农业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之上。

相比减轻农民的负担,国家供给农民先进的生产技术更为重要。

获得优良的种子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

在中国现实条件下,国家应负责全国的农林牧副良种培育工作。

改革以来,已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年年都在讨论农业生产问题,讨论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

而这所有问题中的核心、关键,就是一个农业技术投入的问题。

在中国农业走向市场化之中,唯一不需要市场化的就是关于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

这不是市场化能解决的问题,在世界各国,对此都一律保留着政府的责任,即都是由政府统一负责农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极端重要性,由此得到集中的体现。

因此,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也不能在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搞市场化,中央政府必须调集充足的财力保证全国性的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投入,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国家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统一负责和财政支持。

这也就是说,若能获得中央财政全力的科研经费投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在现阶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发挥极为重要的基础促进作用。

  四、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由于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实施优先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实现中国教育的创新与提升,对于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三方面具体要求,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

  推动科技进步的前提是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解决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进步需要的根本力量,没有教育水平的提高,就不会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状况的根本性改变。

在21世纪,发达国家或地区是依靠教育的高度发达才在科技进步方面处于遥遥领先地位,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也只有通过教育的提升才能得到无偿性的现代高智能复杂劳动创造的科学技术知识,并由此迅速提高本国的科技水平和劳动发展水平。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进步要求,教育都将永远地发挥着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基础作用。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教育的基本功能。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者素质水平高,其劳动的能力才强,其劳动创造的财富才多,其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才能够发达,其人民的生活才能够富裕。

而相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者素质水平低,其劳动的能力必弱,其劳动创造的财富必少,其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必然落后,其人民的生活必然贫困。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若要解决劳动者的素质提高问题,根本的办法只能是通过国家投入优先发展教育,以此提高劳动者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水平进而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水平。

只有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提高了,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推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代化发展。

因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者素质,中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将教育事业的发展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7]。

  管理的创新更需要有教育的支持。

在目前条件下,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管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不论是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还是在企业微观经济管理中,刚刚走进市场经济的中国都表现出_定的不足。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既要求有高新技术的投入,更要求有管理上的高智力。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技领域的开发能力,是其经济竞争力提高的基础;而另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还要培养出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实现管理的不断创新,这是其经济竞争力提高的关键。

在现阶段,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管理经验直接引进来,普及到千千万万管理者之中,促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各个领域实现各种各样学习型的管理创新。

这在迅速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中国的市场经济管理水平,较快地缩小中国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方面的差距。

而且,在此基础上,教育的优先发展还将超前地培养出大批的优秀管理人才,这些经过教育而收获的宝贵人才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要的管理创新必不可少的主体力量。

  优先发展教育,关键在于优先发展高等教育。

为实现经济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教育的实施必须使受教育者具有高昂的开拓进取精神,成为高智力的复杂劳动者,掌握现代的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社会科学的最新认识,也包括工程技术方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