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高中历史之国别史专题.docx
《届高考高中历史之国别史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高中历史之国别史专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高中历史之国别史专题
2015届高考※※高中历史之国别史专题
一:
英国
(一)经济概况
①14——15世纪:
出现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兴起。
②新航路开辟后:
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海外贸易、海外掠夺、圈地运动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③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前期: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中期号称世界工厂,成为世界上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④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⑤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先后被美、德超过,丧失了世界工业垄断地位。
⑥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经济霸权地位开始衰落。
一战使英国成为债务国,英镑地位发生动摇。
⑦二战后靠美国援助恢复了经济,经过稳定发展时期后陷入“滞胀”阶段。
经济发展特点
①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
②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
③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④从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
⑤从20世纪至今,英国经济势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一直保持下降趋势。
(二)英国的政治概况
①文艺复兴时期:
人文主义代表——莫尔、莎士比亚、培根
②16世纪宗教改革,成立英国国教,后又出现清教徒运动。
③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⑤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1949年加入北约,1986年加入欧共体
(三)英国殖民地统治兴衰
1、开始建立海上霸权的标志:
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2、1607年,在北美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18世纪中期在北美拥有13块殖民地;
3、18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4、工业革命后积极对外扩张,19世纪中期完全占有印度、割占香港、据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入侵埃及;
5、19世纪末——20世纪初:
将其殖民地扩大到最大范围;
(四)英国的对外政策
1、一贯奉行殖民扩张和争夺殖民霸权政策;
2、在欧洲奉行“势力均衡”政策和“光荣孤立”政策
3、对外结盟:
反法联盟、三国协约、英日同盟、反法西斯同盟、北大西洋公约、欧洲联盟;
4、奉行反苏反共政策、干涉苏俄、对苏冷战;
5、对法西斯势力的绥靖政策。
(五)英国的对外关系
①16-20世纪坚持殖民扩张政策
②对欧陆推行大陆势均政策<不结盟政策>
③17世纪加入殖民扩张行列
④18世纪中期成为殖民帝国
⑤18世纪末干涉法国革命(参加反法同盟)
⑥20世纪初争夺世界霸权,成为协约国核心
⑦一战后反苏,推行绥靖政策
⑧二战中参加反法西斯阵营
⑨二战后拥护美国冷战政策,加入北约组织反苏反共
特点:
①议会制度比较完善。
②长时间推行两党政治。
③殖民帝国④对外政策:
一贯殖民扩张和争夺殖民霸权欧洲奉行势力均衡
对外结盟奉行反共
二:
法国
(一)经济概况及特点
①14、15世纪,法国南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②18世纪,农业在法国占统治地位,工商业发达程度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大革命有利于经济发展。
③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
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工业国家,居世界第二位。
④普法战争失败后的割地赔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⑤19世纪末,法国工业发展速度落在美德之后,居世界第四位。
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国内外信贷领域,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⑥30年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⑦二战后法国经济经历恢复、高速发展和滞涨几个时期;(1967年参加成立“欧共体”,经济稳定发展)
经济发展特点
①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影响巨大,影响了国内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②是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19世纪中期以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
③19世纪中期以前领先,之后相对缓慢
④高利贷对国家影响大。
⑤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影响巨大。
⑥是较早向美国经济霸权挑战的国家之一。
(二)法国的政治概况及特点
(1)政权的更替
波旁王朝→君主立宪制(1789.7-1792.8)→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1852-187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维希政权(1940-1945)→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2)法国的革命运动
法国大革命(1789——1794)→三次巴黎人民武装起义
里昂工人起义(1831、1834)
巴黎9.4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巴黎公社(1871)→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2)特点
①革命运动发生最多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政局不稳、政权更替频繁。
③共和制与君主制经过长期斗争,最终确立共和制。
(三)法国的对外扩张
①17世纪开始在印度和北美进行殖民扩张;
②18世纪以来长期与英国争夺欧洲霸权;
③普法战争以来力图复仇、与俄英结盟、参加一战
④一战后极力削弱德国,与欧洲国家结盟,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
⑤二战后响应美国冷战政策,加入北约,并发动对越南的侵略战争。
(四)英法关系
1、英法争霸(17-18世纪)
2、法国援助美国独立战争对抗英国
3、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4、英法联合与俄进行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5、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6、英法结成协约对抗德国
7、一战中,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
8、巴黎和会上英法联合反对美国
9、对德问题上英法产生分歧
10、战后英法共同操纵国际联盟
11、30年代共同推行绥靖政策
12、二战中,联合反法西斯
13、二战后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共同接受援助,共同占领德国,加入北约,加入欧共体
对英法关系的认识
①英法两国同为欧洲大国,双方之间时而争夺,时而联合,取决于自身利益
②双方之间的矛盾主要是争夺欧洲的霸权和殖民利益;双方之间的联合多是来自于需要对付共同的敌人德国
③工业革命前,双方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进行了长期的多次战争,敌对关系居主导地位
④工业革命后,双方的联合居主导地位。
曾联合对俄联合对华。
虽在殖民地问题上有矛盾和冲突,但为共同对付德国,二者仍结为军事同盟
⑤一战后至二战期间,双方虽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有分歧,但仍以合作为主,共同主宰国际联盟,共同反苏,共同纵容法西斯侵略。
二战后,两国的大国地位都有下降,步调趋于一致,都实行追随美国的战略
三:
德国
(一)经济概况及特点
①19世纪早期,工业革命在德国开始,普鲁士的莱茵地区尤为突出;但其分裂状态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②1871年完成统一后,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20世纪初工业生产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
③30年代受到经济冲击尤其严重,法西斯上台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④二战后,依靠美国的援助,联邦德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发挥了市场经济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起飞。
60年代初,德国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大国,居世界第二。
⑤1967年做为发起国之一加入“欧共体”,在经济上与美国展开竞争。
经济发展特点
①德国统一是经济发展的转折点。
②战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普法战争促进了经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经济。
③利用机遇,为经济发展制造了条件,如二战后积极利用美援和外资。
④抓住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跳跃式发展。
(二)德国的政治概况
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盛行;
②法国大革命时期参加反法联盟;
③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统一运动,建立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帝国,是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容克地主阶级一直起着重要作用,1882年以德国为核心,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⑤1919年德国在巴黎和会上被迫同协约国签定《凡尔赛和约》;
⑥1933年建立法西斯专政;
⑦二战后被四国分区占领,后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⑧1989年东欧剧变,1990年10月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实现两德统一。
特点
①较长时期处在分裂状态;
②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有较大影响,富有侵略扩张性;
③对外战争较多,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动者;
④政治上,德法两国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双方之间的战争比较多。
德国的政权更替:
神圣罗马帝国——莱茵同盟——德意志联邦——北德意志同盟
(962—1806)(1806—1815)(1815—1866)(1866—1871)
——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帝国(德意志第三帝国)——四国分区占领时期
(1871—1918)(1919—1933)(1933—1945)(1945—1949)
东德和西德对峙——统一后的联邦德国
(1949—1990)(1990—现在)
(三)德国的对外扩张
1、1864年对丹麦的战争
2、1870-1871年对法战争
3、1914年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4、1933年,希特勒上台扩军备战,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5、30年代干涉西班牙内战,组织三国轴心
6、1938年吞并奥地利
7、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8、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发动世界大战
(四)德法关系演变
1、普奥联军(1792)干涉法国大革命,并多次参加反法同盟
2、普法战争(1870)法国割地赔款
3、法德矛盾成为三大基本矛盾之一
4、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对抗
5、一战中法国西线作战击败德国
6、巴黎和会上,德国遭到严厉制裁体现了法国的意图(称霸欧洲)
7、30年代法国对德推行绥靖政策
8、自食恶果1940/6法国被德国灭亡,北部被占领
9、二战后,法国参加对德国的分区占领
10、联邦德国建立后,法和西德同为北约成员,后又同为欧共体的成员国
对德法关系的认识
①法德两国出自同一祖先,都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
②法德两国关系长期处于一种敌对状态,因双方都想称霸欧洲,故矛盾重重,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
其中普法战争对双方的关系有重大的影响,埋下互相仇恨的祸根
③本世纪中期以来,法国同西德的关系有所改善,由于双方的国际地位都有所下降,故同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
(五)英德关系演变
1、英普奥组织反法同盟,共同对付法国
2、19世纪末德国扩张对英国威胁最大,英德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3、一战前,英德分别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国形成对抗
4、一战中对抗并击败德国
5、巴黎和会上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委任统治)
6、三十年代对德推行绥靖政策
7、二战中对抗德国侵略
8、二战后参加对德的分区占领
四:
美国
(一)经济概况及特点
①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迅速(北、中、南),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独立战争推动经济发展。
②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美国完成工业革命。
③19世纪中期:
美国成为世界第四号工业国。
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迅速。
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重工业主导的工业国家,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⑤一战后:
经济实力大增,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⑥1929年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美国;“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⑦二战后: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工业实力、黄金储备、“布雷顿森林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⑧20世纪50、60年代:
美国一方面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有利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场;一方面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经济稳定发展。
⑨7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遇到挑战。
日本和欧共体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有利地位,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
70年代经济危机结束后,进入“滞胀”阶段。
⑩80年代加快同加拿大、墨西哥的谈判。
1992年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经济发展特点
①具有发展经济有利的客观环境:
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积极吸引人才,科技。
②美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
③后来居上,长期取代英法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④从两次大战中受益,为经济发展和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提供了契机
⑤利用三次工业革命发展经济
(二)美国的政治概况及特点
①1607-1733英国建立了13块殖民地
②美利坚民族形成
③1775~1783年独立战争,赢得独立,确立三权分立和共和政体、联邦共和制。
④1861~1865年内战: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
⑤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后,两党差别消失。
⑥1933年罗斯福新政,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和自由企业制度
⑦中立政策(30年代)→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⑧1946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实行“冷战”,领导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世界政治霸主;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特点:
①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三权分立、共和制、联邦制、两党制)。
②较长时间占据世界政治霸主地位。
③一贯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三)美国的对外政策
①加紧对外扩张(19世纪末):
门户开放
②中立政策(一战前期)
③《中立法》(30年代)纵容侵略
④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⑤战后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冷战、热战)
⑥美苏争霸(60年代)
⑦两极格局结束后,继续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单极格局”
(四)美英关系
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美国追随英国对中国进行侵略(两次鸦片战争)
美国夺取俄勒冈(1846)
美国推行门户开放,英国支持
一战中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一战后美英争夺世界霸权
共同操作巴黎和会共同反苏
英国反对美国操纵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美国抑制英国
英美共同扶持德国复兴
二战中共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二战后英国接受美国援助并参加北约
对美英关系的认识
①美国从英国的殖民地独立而来。
19世纪,英国的势力优于美国,美国一方面追随英国对外扩张,另一方面又与其存在着殖民利益的冲突,尤其是拉美地区
②一战后,美国与英国因争夺世界霸权地位,双方存在着较多的矛盾和冲突,英国在欧洲居优势,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占居优势。
英国的霸权地位逐步让与美国
③二战期间,二者在反法西斯问题上密切合作,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英国国际地位下降,由于国家利益和共同的社会制度,英国奉行追随美国的政策
(五)美日关系
①美国打开日本大门(1853)
②日俄战争(1904-1905)美国支持日本
③一战中日本独霸中国,引起美国强烈不满,出现了府院之争
④一战后美日矛盾激化,争夺远东太平洋利益,导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⑤二战中美国于1940年对日本禁运,扶蒋抗日
⑥二战中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爆发太平洋战争(1941)1942年中途岛海战美国逐渐掌握主动权
⑦美国参与发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支持中国恢复领土,敦促日本投降
⑧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⑨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发展
⑩70年代后期,日本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经济竞争,进行反控制斗争,80年代,与美国建立起伙伴关系
(六)中美关系
①门户开放前,追随英国充当配角《中美望夏条约》1844《天津条约》1858,60年代入侵台湾,70年代支持日本侵台←美国致力于西部领土扩张,忙于内战,重点在拉美扩张,实力不够,无力争锋亚洲
②门户开放政策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逐渐取得侵华优势,参与八国联军,扶持军阀←经济发展迅速,实力最强
③一战中,同日本争夺中国,府院之争1917美国妥协←忙于战争
④一战后,回到门户开放的政策上来,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美国掌握经济霸权,推行金元外交与日本独霸中国相抵触,美日矛盾激化
⑤二战前后,先扶持蒋介石,接着扶蒋抗日,后又扶蒋反共←推行冷战政策,把中国作为其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
⑥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孤立的敌对政策←当时两大阵营对立,抗美援朝,抗美援越
⑦70年代调整对华政策,中美关系正常化,1922年尼克松访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出现滞涨,侵越战争受挫,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美苏争霸处于守势,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提高了国际地位
五:
俄国
(一)经济概况及特点
①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垄断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但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③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农业仍占优势,对外国资本依赖大。
④十月革命后,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在农村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⑤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财力物力巩固苏维埃政权;
⑥1921——1927年实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的工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状态;
⑦1925年工业化的“十四大”,1927年农业化的“十五大”;
⑾1928——1941年苏联进行了三个五年计划建设,1937年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实现工业化
⑧1946年实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明显;
⑨、20世纪50——70年代: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情况;
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但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
经济发展特点
①封建残余在经济发展中严重存在,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军事因素对经济影响大。
③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相称,近代俄国一直在经济上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
④苏联经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
⑤20世纪60年代以来苏联几次经济改革都未成功
(二)俄国的政治概况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一战中,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十月革命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③俄国名称的沿革
④苏联历史上重大改革
⑤苏联历史上的几个时期
特点
①近代沙俄是通过侵略扩张强大起来的,又是通过改革大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对外扩张性;
②沙皇专制长期存在,民主政治水平低;
③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处在世界资本主义的敌对与包围之中;
④二战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的一个超级大国,也成为一个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国家;
⑤政治上苏联长期推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派生出个人崇拜、阶级斗争扩大化、民主和法制遭破坏等弊端;
⑥1990年初,苏联政局动荡,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改变,苏联解体。
(三)俄国的对外扩张
①1853——1856年与英法争夺巴尔干,进行克里米亚战争;
②19世纪末,与法国结盟,并最终组成“三国协约”;
③1904——1905年进行日俄战争
④1914——1917年,参加一战
⑤十月革命后与德国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⑥1941年参加二战,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⑦二战后领导华沙条约组织,与美国对抗、后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六:
日本
(一)经济概况及特点
①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1853年,美舰叩关,西方国家工业品涌入日本市场;
②明治维新:
经济迅速发展(殖产兴业),19世纪8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在政府保护下产生垄断组织。
③20世纪初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垄断组织
④一战期间:
发展迅速,由债务国变为战后债权国。
战后不久,发生经济危机。
⑤在30年代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日本经济
⑥20世纪50年代中期:
经济快速发展。
美国大批订货刺激了经济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强国,1987年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⑦20世纪90年代:
日本力图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对亚太地区的援助、投资、贸易等都占据重要地位。
经济发展特点
①日本是亚洲唯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是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良好环境和条件);
②军国主义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影响巨大;
③外来因素对日本经济影响重大。
向西方学习、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掠夺、战争和一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都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日本经济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日本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
明治维新到一战、20世纪50——60年代)
20世纪初崛起的原因:
第一,明治维新后,摆脱民族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二,通过对外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获得发展经济所需的资金、资源、市场。
第三,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便于采用先进技术。
二战后的崛起原因:
①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③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促进出口。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二)日本的政治概况
①幕府时期(封建落后,闭关锁国)
②1868年武装倒幕,成立明治维新政府,建立君主政体;加强中央集权
③一战中参加协约国作战
④20世纪30年代入侵中国,36年发生“二二六兵变”,广田内阁建立法西斯专政,加紧扩军备战;
⑤1937年全面侵华;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战败无条件投降
⑥二战后,消除封建势力,实行政治改造和民主改造,建立民主制度;
⑦70年代后,政治势力壮大,与美、欧共体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特点
①明治维新前:
幕府统治,实质是封建军事专政,藩主的封建割据性很强;
②明治维新后:
天皇制中央集权,实质是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低,具有浓厚的封建军事性;
③20世纪30年代建立法西斯专政;
④二战后:
美对日本实行政治改造和民主改造,日本开始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天皇制保留下来。
(三)日本的对外扩张
①制定大陆政策
②吞并朝鲜(四个步骤)
③入侵中国(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俄战争1904-1905)
④参加一战,入侵中国山东(1914)提出《二十一条》(1915)独霸中国
⑤参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割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⑥20世纪30年代大规模侵华(九·一八事变1931、一·二八事变1932、华北事变1935、七七事变1937、八·一三事变1938)
⑦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1940)
⑧发动太平洋战争(1941)
⑨侵占东南亚广大地区
⑩签订无条件投降书(1945)
(四)日美关系演变
美国打开日本大门(1853)
日俄战争(1904-1905)美国支持日本
一战中日本独霸中国,引起美国强烈不满,出现了府院之争
一战后美日矛盾激化,争夺远东太平洋利益,导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拆散了英日同盟,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二战中美国于1940年对日本禁运,扶蒋抗日
二战中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爆发了太平洋战争(1941)1942年中途岛海战美国逐渐掌握主动权
美国参与发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支持中国恢复领土,敦促日本投降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发展
70年代后期,日本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经济竞争,进行反控制斗争,80年代,与美国建立起伙伴关系
对日美关系的认识
①在美日关系上,美国居于主导地位
②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