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试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8192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8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试行.docx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试行.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试行.docx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草地生态系统试行

附件3: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

(试行)

草地生态系统

 

中国气象局

二○○六年三月

前言

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是全人类正在且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因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

这种变化对世界范围内生态、资源、环境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导致了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干旱化和荒漠化加剧以及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已经并将继续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我国的气象事业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社会、国家安全、环境、外交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按照“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八条业务轨道和四个功能平台的业务布局与分工,其中生态与农业气象为业务轨道之一。

开展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是气象部门“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的现实需求,是进一步发挥气象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气象部门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努力。

其中,生态气象监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手段,是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的核心构成。

为了保证全国气象部门生态气象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并进一步实现业务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我们组织编制了该项《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试行)》。

本书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和《生态气象观测规范(试行)》等,并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和方法,初步建立了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等6种生态系统下大气、生物、土壤和水以及相关灾害等监测指标体系。

生态气象监测是一项正在发展中的业务,其指标的建立尚未完全成熟,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必将对此项业务提出更新更多的需求。

因此,随着今后全国气象部门开展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的工作实践,本监测指标体系将不断得到检验,预测减灾司也将适时对本体系进行修改完善,并根据发展需要建立其它生态系统的监测指标体系。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

二〇〇六年三月

 

概述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气象是应用气象学、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天气气候条件与生态系统诸因子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生态气象监测,即通过对生态系统的大气、生物、土壤和水以及相关灾害发生的主要特征量的观测、调查和计算,解读气象条件与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科学评价生态系统的动态状况,提供保护、改善和合理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同时为气候系统、气候变化研究和预测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指的是在生态气象监测过程中选定的能够反映和指示生态系统状况的特征量,由大气、生物、土壤和水以及相关灾害五类特征量组成,包括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方法获取的直接观测值或调查值,以及对直接观测值或调查值加工处理后的计算值。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体系,是各生态系统生态气象监测指标总集。

本指标体系涵盖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等六种生态系统。

其中农田生态系统指标47个,森林生态系统指标43个,草地生态系统指标48个,湿地生态系统指标35个,湖泊生态系统指标35个,荒漠(绿洲)生态系统指标40个,总计248个指标。

应用本指标体系,可以选择单一或多个指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服务或评价;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各生态系统中分别进行大气、生物、土壤和水以及相关灾害发生的变化分析或评价;可以在综合分析大气、生物、土壤和水以及相关灾害总体指标的前提下,定期制作各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原则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生物群落和(或)生态环境的差别形成不同的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以及相应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式和途径。

因此,各生态系统存有共性,但又有各自的自身特点、面临问题和发展需求。

本监测指标体系在充分分析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等六种生态系统的共性与各自独特性的基础上,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建立指标体系。

(一)代表性原则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的选择,能够充分体现各种生态系统,包括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和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等的自身特点,以及各种生态系统下信息服务的针对性、独特性。

是为代表性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的选择,能够涵盖各种生态系统中各类信息服务产品的加工、制作和服务的全过程,包括直接观测指标、调查指标和计算指标。

是为整体性原则。

(三)通用性原则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的选择,能够整体适用于不同地域范围的同种生态系统,而非部分适用并且不局限于某个特定区域。

是为通用性原则。

(四)应用性原则

生态气象监测指标的选择,能够在信息服务中做到获取方便,加工程序简单,产品服务方向明晰,容易付诸实际应用,总之具有可操作性。

是为应用性原则。

草地生态系统监测指标总表

气象

大气成分

生物

土壤

灾害

植物要素

动物要素

1

≥0℃活动积温

降水pH值

指示种群

牲畜种类

土壤pH值

干旱

2

≥0℃初、终日

降尘总量

种群密度

种群分布

土壤盐分含量

雪灾(或白灾)

3

≥3℃初、终日

植物丰富度

草畜平衡

土壤肥力

草地鼠害

4

≥5℃初、终日

植被覆盖度

载畜量

10cm土壤冻结、解冻

草地风灾

5

(日、月、年)平均气温

叶面积指数

动物物候

地下水位

草原虫灾

6

(日、月、年)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植被长势

土壤水分含量

草原火灾

7

气温(年)日较差

物候期

土壤风蚀、风积

草场退化

8

降水量

牧草产量

地表径流量

草地沙化

9

降水距平百分率

牧草干物质重量

沙丘移动

10

干燥度

粗脂肪

11

日照时数

粗纤维

12

光合有效辐射

13

积雪

气象

1.≥0℃活动积温

积温指一定时期内日平均温度的总和。

积温是植物要求热量的指标,因植物种类、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积温也是地区热量资源指标。

根据植物的积温要求,对照地区的热量资源,便可评价该地热量条件,为植物的生育期预报和合理利用农牧业气候资源等提供依据。

活动温度则指高于植物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

从每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这天起,到稳定结束0℃这天止,其间逐日平均气温相加,其和为≥0℃活动积温。

≥0℃活动积温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要求和评价热量资源的一种指标。

植物发育的起始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不一定和0℃相一致,因植物种类、品种而异,而且同一植物,不同发育期也不相同,多数都在0℃以上,因此≥0℃活动积温是热量资源的基本指标。

Aa=ΣTi(Ti≥0℃)

其中Aa为≥0℃活动积温;Ti为时段内某日的平均温度。

2.≥0℃初、终日

一年中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日期,称为≥0℃的初日;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日期,称为≥0℃终日。

0℃初日标志着冰雪开始融化,土壤开始解冻,牧草萌动。

0℃终日标志着土壤开始冻结,牧草进入休眠期。

0℃初、终日的统计方法可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二倍偏差法和三日连续偏低(或高)法。

3.≥3℃初、终日

一年中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3℃的日期,称为≥3℃的初日;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3℃的日期,称为≥3℃终日。

3℃初日标志着多年生牧草返青,牧草开始生长。

3℃终日标志着多年生牧草开始黄枯。

3℃初、终日之间的时段为天然牧草生长季(或生长期)。

3℃初、终日统计可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二倍偏差法和三日连续偏低(或高)法。

4.≥5℃初、终日

一年中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日期,称为≥5℃的初日;秋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日期,称为≥5℃终日。

5℃初日标志着多年生牧草开始旺盛生长,进入青草期,牲畜膘情开始恢复。

5℃终日标志着大部分多年生牧草种子(果实)成熟。

5℃初、终日之间的时段为天然牧草生长旺季。

5.(日、月、年)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是一天中不同时间观测的气温值的平均数。

月平均气温是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是将各日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该月的天数而得。

年平均气温是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是将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累加后除以12而得。

6.(日、月、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日最高气温指一天中气温的最大值,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两点钟左右;(月、年)极端最高气温指一月中或一年中气温的最大值。

日最低气温指一天中气温的最小值,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月、年)极端最低气温指一月中或一年中气温的最小值。

7.气温(年)日较差

每昼夜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

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某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称为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气温日(年)较差的大小与地理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况有关,对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产品品质等有很大影响。

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气温年较差=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

8.降水量

降水量是指某一时段内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

以mm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降水量反映当地的农牧业气候资源。

监测降水量的变化,可研究一定时期降水量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利弊影响。

通常采用雨量器(雨量计)于每日08、20时分别量取前12小时降水量,或采用自动观测方法。

9.降水距平百分率

指某时段降水量与历年同时段平均降水量差值占历年同时段平均降水量的百分率,降水距平百分率可表示旱涝的程度。

降水距平百分率=(某时段降水量-历年同时段平均降水量)/历年同时段平均降水量×100%

10.干燥度

干燥度指有植被地段的最大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值。

这是衡量一个地区气候干湿程度的定量指标,也是衡量植物水分供求程度的水分平衡指标,同时也是各地水分资源的区划指标。

式中,K为年干燥度;CΣT表示蒸发力,其中C为系数,ΣT为≥0℃活动积温;R为≥0℃期间的降水量。

当K=1时,表示水分大体收支平衡;当K>1时,水分支大于收;当K<1时,水分收大于支。

一般年干燥度0.50~0.99为湿润区;1.00~1.49,为半湿润区;1.5~1.99,为半干旱区;2.00~3.99为干旱区。

11.日照时数

日照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

在一给定时间,日照时数定义为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W·m-2的那段时间总和,以h为单位,取1位小数。

日照时数也称实照时数。

日照时间的长短对植物能否正常生长关系很大。

一个地方日照时数的多少,如果没有云雾和山脉的影响,太阳可能照射时间就决定于纬度的高低,且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但同纬度地区实际日照时间,由于地形的不同和云量多少而有差异。

观测日照的仪器有暗筒式日照计、聚焦式日照计等。

12.光合有效辐射

植物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完成其生理学过程的光谱区,通常称之为辐射的生理有效区。

在这个波长范围内,量子的能量能使叶绿素分子处于激发状态,并将自己的能量消耗在形成处于还原形式的有机化合物上,这段光谱称为光合有效辐射,即进行光合作用的那一部分光谱区。

光合有效辐射使用光合有效辐射计直接观测获得。

13.积雪

积雪的初日、终日、深度。

①地面状况

积雪深度为自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cm为单位,取整数。

积雪深度是表征降雪量和降水强度的指标之一,积雪有利于土壤保墒,但草原积雪过深掩埋牧草,影响家畜采食。

选择一地势平坦,方圆1km2内没有建筑物的区域作为积雪观测地段。

在观测地段中确定一中心点,使用GPS定位,编号记录并上报备案。

每次观测在中心点附近进行5个重复的积雪深度测定,取其平均值作为积雪深度的观测值。

积雪分布为降雪过程后,某区域内积雪的分布状况,在晴空且地面有大于1cm厚度积雪时进行调查。

在区域内选择适当路线,使用GPS定位,进行积雪分布情况调查,测定积雪深度。

②空间状况

卫星遥感积雪监测主要利用归一化积雪指数(NDSI)、亮温(T11μm)和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等多个物理量进行积雪信息的判识提取。

在可见光波段,地表和云、雪的反射率差异较大,云和雪高,地表低,以此作为识别晴空地表和雪面的主要依据;在远红外波段,地表和云、雪的亮温有明显差异,地表最高,雪其次,云尤其是中高云最低,以此作为区分积雪和中高云的主要依据;在近红外波段尤其是1.6μm附近,积雪的反射率低,云尤其低云高,以此作为识别积雪和低云的主要依据。

归一化积雪指数NDSI=(R可见光-R近红外)/(R可见光+R近红外)

其中R可见光和R近红外分别为可见光通道和近红外通道的反射率。

亮温Tb=ε1/4Tkin

式中,ε为发射率,Tkin为动力学温度。

大气成分

1.降水pH值

pH是评价水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水中氢离子活度倒数的对数值。

当温度25℃、pH等于7时,溶液为中性,即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活度相等,相应各自的近似浓度为10-7mo1/L。

大气降水中pH值的大小反映了降水的酸碱性。

pH值小于7表示呈酸性,pH值大于7表示呈碱性。

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湿沉降)。

煤炭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也是影响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

降水酸度pH<4.9时,将会对森林、农作物和材料等产生明显损害。

一般采用电位计法进行测定。

通过配制两种pH标准缓冲溶液,在溶液温度为25土0.1℃时,对仪器和电极进行定位与校正。

仪器经校正定位后,进行样品测定,直接从仪器上读出样品稳定的pH值。

2.降尘总量

大气降尘是指从大气中靠重力作用自然沉降到地面的颗粒物,其直径一般大于10μm。

颗粒物在地面上的自然沉降能力主要决定于自身质量及粒度大小,但其它一些自然因素如地形和气象条件(风、雨、雪、雹、雾等)也起着一定作用。

大气降尘总量观测采用重量法。

即大气中的颗粒物自然降落在集尘缸内,经蒸发、干燥、称重,再根据集尘缸口的面积,计算出大气降尘总量值,单位为t/km2·d。

大气降尘总量W=[(W1-Wa-Wb)/(S×n)]×104

其中W为降尘总量,t/km2·d;W1为在105℃下,降尘总量加蒸发皿质量,g;Wa为在105℃下,烘干的蒸发皿质量,g;Wb为在105℃下,2.0ml0.1N硫酸铜溶液蒸发至干后的质量,g;S为集尘缸口面积,cm2;n为采样天数,d。

生物

植物要素

1.指示种群

种群是指生长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

指示种群是指草地植物群落中具有指示意义的牧草种类。

指示种群是某一地域环境条件长期作用的结果,是划分草场类型的主要指标。

指示种群由上级业务部门会同草业科学专家对具体草场的植物群落加以鉴定并确定。

2.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同种牧草的植株数量。

能反映不同类型草场植物群落中各种牧草数量的多少和牧草种类的组成状况。

采用实地调查法获取种群密度。

即:

牧草生长季节,在草地生态监测区域内选取有代表性的1m2样方,清数各种牧草的株丛数。

3.植物丰富度

植物丰富度是指监测区域内植物群落中所出现的牧草种类数量。

植物丰富度是物种多样性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指标。

采用样方法获取群落中所出现的草种数量。

4.植被覆盖度

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冠层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对应土地面积的百分比。

覆盖度表征牧草生长季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繁茂程度,与环境条件存在密切关系。

①地面测定法

采用目测法估测植物群落的投影面积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按10等分估计。

②卫星遥感法

f=(NDVI-NDVImin)/(NDVImax-NDVImin)

式中,f为覆盖度;NDVI为所求像元的植被指数;NDVImin、NDVImax分别为区域内NDVI的最小、最大值。

5.叶面积指数

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绿色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

动态监测叶面积指数,是研究环境气象因子、土壤因子对植株生长影响的基础。

①利用植物冠层分析仪或叶激光仪直接测定。

②卫星遥感法

LAI={ln[(1-NDVI/A)/B]}/C

式中,A、B、C均为经验系数。

A、B通常接近于1。

其中,A值是由植物本身的光谱反射确定;B值与叶倾角、观测角有关;C值取决于叶子对辐射的衰减,这种衰减呈非线性的指数函数变化。

6.植被长势

牧草长势情况是其生长环境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可以直观地反映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所需条件的满足程度,而且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

①地面观测法

依据评价标准,在牧草生长季内,于每月末或优势种牧草的各个发育普遍期进行评定,分析环境条件,主要是气象条件对牧草长势的利弊影响。

②卫星遥感法

比值植被指数(RVI):

由于可见光红波段(R)与近红外波段(NIR)对绿色植物的光谱响应十分不同,因此两者简单的数值比——比值植被指数(RVI)能充分表达两反射率之间的差异。

比值植被指数可提供植被反射的重要信息,是植被长势、丰度的度量方法之一。

比值植被指数与叶面积指数、叶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相关性高,被广泛用于估算和监测绿色植物生物量,在植被高密度覆盖情况下,它对植被十分敏感,与生物量的相关性最好,但当植被覆盖度小于50%时,它的分辨能力显著下降。

RVI=DNNIR/DNR

DNNIR和DNR分别为近红外、红波段的计数值(灰度值)

或RVI=ρNIR/ρR

ρNIR和ρR分别是近红外和红波段的反射率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针对浓密植被的红光反射很小,其RVI值将无界增长,因此将简单的比值植被指数RVI,经非线性归一化处理得“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使其比值,限定在[-1,1]范围内。

其被定义为近红外波段与可见光红外波段数值之差和这两个波段数值之和的比值。

NDVI与叶面积指数、绿色生物量、植被覆盖度、光合作用等植被参数有密切关系,是植被生长状态及植被覆盖度的最佳指示因子,在植被遥感中,应用最为广泛。

NDVI=(ρNIR-ρR)/(ρNIR+ρR)

ρNIR和ρR分别是近红外通道和红外通道的反射率。

7.物候期

物候是指受环境(气候、水文、土壤等)影响而出现的以年为准周期的自然现象,如树木花草的发芽、展叶、开花、秋季的叶变色和落叶等。

物候现象同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是适应过去一个时期内气候和天气规律的结果,是比较稳定的形态表现。

通过长期的物候观测,可以了解牧草生长发育季节变化同气候及其他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作为指导牧事生产的科学依据。

选择优势种牧草野外观测。

8.牧草产量

是指在牧草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其地上器官能被动物采食利用部分的产量。

牧草产量是衡量草地第一性生产力的重要指标和决定草地承载力的根本基础。

用样方法获取牧草不同生长季的产量。

测定代表性样方适当留茬情况下剪下部分的鲜重和风干后干重,由此计算一定区域的牧草产量。

总产量(鲜或干)(kg/hm2)=1m2牧草产量(鲜或干)(g/m2)×10

9.牧草干物质重量

牧草干物质重量是指牧草植株经干燥后的重量。

干物质是牧草光合作用的产物,其重量是表征天然牧草生长状况的基本特征量之一,是确定牲畜存栏数的重要依据。

一般采用自然风干法,其重量称为牧草的风干重(含结合水);亦可采用烘干法,其重量称为绝干重(不含水分)。

10.粗脂肪

粗脂肪是指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这里指牧草中的脂溶性物质。

粗脂肪是牧草中主要的一类营养素,是衡量草场草质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

通过乙醚浸提样品——索氏抽提法获得,所得的浸出物,除真脂肪外,还含有其它溶于乙醚的有机物质,如叶绿素、胡萝卜素、有机酸、树脂、脂溶性维生素等物质,统称粗脂肪或乙醚浸出物。

粗脂肪(%)=[W1(100-M标)/W(100-M)]×100

式中,W1为粗脂肪重量,g;W为试样重量,g;M为试样水分百分率,%;M标为试样标准水分、标准杂质之和,%。

11.粗纤维

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

粗纤维是牧草中不易或不能被动物消化利用的成分,牧草的粗纤维含量越高,表明草质越低劣。

硫酸-氢氧化钾法测得。

X=(G/m)×100

式中,X为样品中含粗纤维的含量,%;G为残余物的质量(或经高温炉损失的质量),g;m为样品的质量,g。

动物要素

1.牲畜种类

是指经人类驯养培育,具有独特生产性能的动物类别。

马、牛、羊、骆驼等不同牲畜就是不同的牲畜种类。

牲畜种类作为草地生态系统组成因素,通过其内部具有的复杂性参与和影响草地生态环境的其他因素。

通过调查统计获取。

2.种群分布

种群分布是指在一定面积的草场内同种家畜个体组合的生存期长短或出现活动的频度。

其生态意义是参与草地生态物质循环,维持能量和生态平衡,影响草地植被类型等。

通过调查统计的方法获取。

3.草畜平衡

草畜平衡是指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通过草原和其他途径提供的饲草饲料量与饲养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量保持动态平衡。

草畜平衡的生态意义是对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营养、水分、生物的动态平衡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进草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草畜平衡的获取方法通过对饲草饲料总贮量和贮草潜能进行测算,包括草原面积、类型、等级与草原退化、沙化面积和程度,再根据牲畜数量调查结果计算分析确定。

即:

草原面积(数值)×单位面积产量×综合营养价值等级(数值)﹦牲畜数量×个体营养综合需求量。

4.载畜量

载畜量是指在适当放牧的情况下,每单位面积的草地所能饲养的牲畜头数和承受的放牧时间。

载畜量是表征草地自然生产潜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

利用草地载畜量可为科学合理的利用草地资源,防止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提供科学依据。

载畜量的测定一般根据草地产草量和牲畜采食量获取。

各类型草地载畜量(只)﹦各类型草地有效面积(hm2)/一个羊单位全年需草地有效面积(hm2)。

其中:

一个羊单位全年需草地有效面积(hm2)﹦绵羊日食量(鲜)×365(d)/产草量(鲜)×利用率(%)

5.动物物候

动物物候指在自然环境中,动物生命活动的季节现象。

获取动物物候,可以进行专题生态分析服务,生态园林建设,以及研究区域及古气候对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漫长影响等。

实地观测获得。

土壤

1.土壤pH值

土壤pH值说明土壤的酸碱程度,是土壤形成过程和熟化培肥过程的一个指标。

土壤中养分存在的形态和有效性,理化性质、微生物活动以及植物生长发育都对其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pH值在5~6.5时呈酸性或强酸性,在7.5~8.5时土壤呈碱性或强碱性。

将钻取的土样取出约30g土样放入50ml烧杯,加入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待土粒完全沉淀后用pH计测定其溶液酸碱度作为测定土壤的pH值。

2.土壤盐分含量

土壤中的盐类主要为Ca2+、Mg2+、Na+、Cl-、SO42-、CO32-、HCO3-等组成的各类盐类。

土壤含盐量是指干土中所含易溶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