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突发事件处理.docx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突发事件处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
山东宁阳一中魏伯河
网友above(above)在《洪恩在线·我说教育》中提出:
当您在课堂上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怎么办?
正确、恰当的处理课上突发事件可谓是一种技能或是艺术,如果您就是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这些情况时通常怎么办呢?
A、上课时突然飞进教室一只小鸟。
B、一位女生伏在课桌上哭了。
C、两个男生打了起来。
D、发现某学生写别的学科的作业。
E、正在上微机课时,某生把电源插座碰掉了。
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育人,不仅要完成计划内的工作,还要随时做好准备解决突然发生的状况。
一个偶发事件的解决方式也许会改变你在学生心中的印象。
对上述问题,您会怎么处理呢?
请您莫吝笔墨畅所欲言。
我对几个问题分别作了回答。
转录于下,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问题:
课堂上突然飞进一只小鸟。
课堂上突然飞进一只小鸟,当然会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
这时,需要把课停下来,打开门窗,把小鸟放出去。
然后幽上一默:
连小鸟都想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可见学习本身是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
让我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吧!
接着继续上课。
处理这样一件事,大约需要3分钟。
处理得当,可以培养学生排斥干扰专心学习的能力,以及爱护鸟类的环保意识。
第二个问题:
一个女生伏在桌子上哭了。
这种情况,多半不是她当时受到别人的欺侮。
而有几种可能:
1、因为教材内容或老师的话引起了她的联想,触动了她的伤心处;2、对学习内容越听越不懂,越不懂越着急;3、家庭里或生活中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形成了心里难解的结;4、身体有病。
这时,可以轻轻地走到她身边,轻轻地对她说:
"哪里不舒服?
还是心情不太好?
如果有病,要抓紧治疗;如果心情不好,可以先到宿舍去休息一会,课下咱们谈谈好吗?
有什么困难老师会帮助你的。
"
这种情况下,她一般如果能坚持学习,就会擦干眼泪抬起头来听课;如果确实有病或心情很不好,就可以让同学陪同她去医务室或宿舍。
然后继续上课。
处理完这样一件事,大约需要两三分钟,对上课不是没有一点影响,但却有另一种教育效果,即让她本人和所有学生都接受一次爱心教育。
第三个问题:
两个男生打了起来。
老师先做一个体育裁判用的"暂停"动作,一是表示讲课暂停,二是要求打架的孩子停下来。
全班学生的目光、注意力就会集中到打架的人那里。
一般情况下,打架的孩子就会暂停下来。
这时老师可以用诙谐的语言加以评判:
"嗬,打起来了。
看来矛盾够激烈的。
不会比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更大吧?
中美矛盾还是靠谈判解决的呢,你们同学之间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
这么着,你们现在别打了,免得影响大家上课,下课后,你们觉得确有必要一决雌雄,我去给你们当裁判、定输赢。
"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就会唤醒打架的孩子沉睡的羞耻心,冷静下来。
教师继续上课。
下课后找他们谈话解决,最后使其握手言欢。
估计这样下来要耽误5分钟左右,但可以让学生懂得什么叫做"化干戈为玉帛"。
第四个问题:
发现某学生在写其他学科的作业。
可以走过他身边,轻轻敲一下他的课桌,示意他停下来。
回到讲台继续讲课,并注意该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有需要提问的问题,可以向他提问,促使他保持注意力。
课下,可找他个别谈一谈,告诉他这样学习不是好习惯,付出同样的努力却不会取得好效果。
这样处理,不用专门占用时间,也不会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轻而易举,效果理想。
第五个问题:
正在上微机课时,某生把电源插座碰掉了。
发现后,及时把电源插座插上。
然后指导学生重新开启微机。
非正常关闭的微机打开时程序复杂一些,这时可以说:
"某某同学碰掉插座,说明他比较粗心。
不过,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学习在非正常关闭的情况下怎样打开微机。
"教师的表现要平静、自然,使意外事故发生的副作用在教学内容的小小调整中完全抵消。
这样处理,稍稍改变原来的教学计划,对教学的整体效果不会有任何影响。
可以使学生了解处理意外情况的一种技巧。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是要讲究艺术和方法。
教师不要轻易认定学生是故意捣乱,更不要动不动发脾气,采取简单化地呵斥、赶出教室之类的处理办法。
那样去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好像也有效,但对课堂气氛、师生情绪的影响很大,因而对教育教学效果也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因而是不可取的。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
[转贴]关注课堂突发事件及处理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他们的表现必然会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影响,课堂教学中出现偶发事件,意外情况是难免的。
当课堂上出现偶发事件时,教师应如何妥善处理呢?
现结合别人及笔者的一些教学经历,简要谈谈课堂中偶发事件的一般类型及处理办法。
一、课堂偶发事件的类型
1.外部干扰型。
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它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不可能完全隔断外界的干扰。
如,教室内正在上课,室外一辆汽车呼啸着奔驰而过,或几只麻雀作为“不速之客”飞进教室,“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等等,这些都可能是偶发事件产生的原因。
2.教师失误型。
这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出现讲解错误、板书错误或实验操作失误等引起的。
例如,化学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由于一时疏忽导致实验结果与事先的讲授并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类似这样的失误难免会引起课堂的骚动。
3.学习困扰型。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由于有的教师口齿不清,表达能力不强;或者由于教师对某些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听不明白。
于是他们就你看我、我看你,开始小声议论,这属于学习困扰型。
尤其在进行某些较有难度的内容的教学时,就经常会出现上述情形。
4.“课堂异动”型。
包括:
(1)分心型。
由于某些学生不注意听讲;或者由于教师讲的时间过长,学生听得倦怠;或者由于学生自制能力差,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下边打瞌睡,做小动作。
这时教师若提问,他们往往会答非所问,甚至引得同学哄堂大笑。
(2)风头型。
一个班学生几十人,难免有几个爱出风头的。
如果平时这个班纪律性一直不强,那么这几个爱出风头的人往往会向教师发难。
他们或在教师讲课时,故意提出一些不该提的问题,有意为难教师;或在回答问题时,离题万里不着边际;或者与同学打闹、嬉戏。
(3)恶作剧型。
有的学生对教师的某些做法不满或抱有成见,在课堂上伺机发难。
也有极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故意捣乱。
这样产生的偶发事件就属于恶作剧型。
(4)纠纷型。
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正在认真上课,下边的同学也大多在专心听课,突然同座位或相邻的两个同学争执起来,轻者发生口角,重者你推我拉,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这就属于纠纷型。
二、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1.以变应变法。
当课堂教学超出原来的设想,突然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且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以变应变的方式。
例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上课时,几只蝴蝶飞进了教室,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
于漪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她首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然后让学生以蝴蝶飞进教室为题打一词牌名,同学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于漪老师给出了答案:
“‘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
”在同学们会意的笑声中,于漪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课。
2.借题发挥法。
把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中,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借题发挥大做“文章”。
一位政治特级教师也碰到过麻雀飞进教室的情况,他借“不速之客”麻雀的出现,给大家讲了一个“麻雀的冤案”的故事:
“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把麻雀与苍蝇、蚊子一起列入害虫名单,在全国开展消灭麻雀的运动,理由是麻雀偷吃掉大量的粮食。
但事后的实践表明,麻雀蒙受了冤屈,因为麻雀对人类的益处远远大于它对人类的危害。
”之后,他又以此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加以分析。
同学们反应热烈,兴趣十足。
有的从矛盾主次方面的角度,说明麻雀对人类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看问题应抓住本质和主流,有的运用普遍联系的原理,分析消灭麻雀会破坏生态平衡;还有的从认识发展的角度,说明人类对麻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样,这位教师巧妙地借麻雀的出现,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3.将“错”就“措”法。
一次笔者在高二化学油脂的教学中,误把“油脂”写成“油酯”,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碍于面子,将错就错,不加纠正,是绝对要不得的。
但如果我们能够“借”错生智,来个将“错”就“措”,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机智。
当我发现自己出现了笔误,而学生却没有发现时,我立即对学生说:
“你们好好想一想,老师刚才写的对吗?
能不能把‘油脂’写成‘油酯’呢?
‘脂’和‘酯’有何联系?
”学生听后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发现了错误,进行了辨析,他们对“脂”和“酯”有了更深的理解。
4.实话实说法。
承认自己的失误,实话实说。
有一位化学教师课堂实验出现失误,燃烧着的金属钠在充满氯气的集气瓶里冒出的不是白烟,而是黑烟,当同学们一脸愕然时,这位化学教师随机应变:
“这块金属钠为何燃出黑烟?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其贮存方法。
”全班同学立刻由惊愕变得活跃,一位同学抢着发言:
“金属钠性质活跃,不能裸露在空气中,而是贮存在煤油中!
”“你说得对!
”教师满怀歉意地对大家说:
“刚才就是由于我的疏忽,实验前没有将沾在金属钠上的煤油擦干净,结果发生了实验事故。
为了揭示上述错误原因,我不准备回头处理煤油,而是将沾有煤油的金属钠继续燃烧下去。
请大家想一想,燃烧的过程中,烟的颜色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黑烟之后将出现白烟!
”实验结果证明了大家的预言。
当化学教师宣布:
“同学们,你们的预言实现了!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是化学教师坦诚的襟怀、实事求是的品质、灵活的教学机智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5.因势利导法。
所谓“势”,是指事情发展所表现出来的趋向。
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然后或顺势把学生引向正路,或逆势把学生拉向正轨。
曾有学生在粉笔盒里放了一条冬眠的蛇,希望给新接班的女教师一个下马威。
但那位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将消极因素转化成了积极因素。
她待同学们安静下来后,带着余悸平缓地说:
“据说每位接我们班的新老师,都收到一份大家赠送的特殊礼物,王老师的灰老鼠、郑老师的大王蜂……而我呢,你们送了一条水蛇。
”她微微笑了笑,指着那条蛇说:
“我是第一次这么近看到蛇,刚才还摸到它,着实吓了一跳。
不过我觉得捕捉这条蛇的同学挺勇敢,至少有一定的捕蛇经验……我相信,凭他们的能力,不仅仅能做到勇敢,还应该做出点其他什么,老师相信你们。
”那几个调皮的学生原本等着看“戏”挨尅,却没料到老师还表扬了自己,那可是非常难得的,可不知为什么他们就是高兴不起来,只是呆呆地听老师讲有关蛇的知识……第二天早晨,这位教师又踩着铃声走进教室,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她惊喜地看到,讲台上的粉笔盒里插着一束野菊花,教室里鸦雀无声……从此,这个班变了。
6.暂时悬挂(冷处理)法。
就是对教室中发生的偶发事件,采取淡化的方法,暂时“搁置”起来;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
这种方法多用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了争执对立,或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发生了一些较严重的违纪事件时。
因为发生偶发事件后,学生多半头脑发热,情绪不稳,很难心平气和地接受教育,有时甚至会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使局面难以收拾;而教师也容易心理失衡,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冷静的分析,如果贸然进行“热处理”,难免发生失误或难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上课时,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在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
这位教师没有慌张,也没有大声训斥学生,而是微笑着说:
“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
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
好,我们开始上课。
”随着教师的话语,同学们松了一口气,小王和小张也松开了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一场“龙虎斗”平息了下来。
这种方法既避免了事态的激化,又没有浪费教学时间,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自己解决纠纷,体现了这位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
7.爱心感化法。
偶发事件经常发生在一些学困生身上,他们自尊心强,同时自卑心理也较重,他们十分渴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谅解。
作为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的要求”与“尽可能多的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甚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起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扩大。
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
在这里,谁更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
8.巧给台阶法。
课堂上,对于那些好出风头或恶作剧的学生,在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注意给他们台阶下,千万不能闹对立,避免把矛盾扩大。
对偶尔犯错误的同学更应如此。
有一位小学教师上课时刚出现在门口,正在舌战中的同学立即七嘴八舌地向他告状,说小王把沙子撒进了小丽的眼睛。
小王矢口否认,小丽则边擦眼泪边嚎啕大哭,整个教室一片混乱。
这位教师通过观察,很快做出判断:
小王欺负小丽,但小丽的眼里并没有沙子。
她大哭只是想借老师的嘴批评小王为自己出气。
怎么办?
如果当堂查问,势必影响上课。
如果不问,小丽则会泣个不停。
老师先叫同学们静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手帕,帮小丽擦眼泪:
“不要哭,让老师帮你把沙子弄出来。
”说着,一本正经地检查小丽的眼睛,并且帮她吹了几下,边吹边问:
“还有沙子吗?
还痛吗?
”“不痛了。
”小丽巴不得趁机下台阶。
这位教师进一步给她台阶:
“不痛就不要哭了。
哭鼻子不是坚强的孩子!
——这件事到底怎么回事,咱们下课再说。
现在上课。
”小丽真的不哭了,教室立即静下来。
课进行得很顺利。
9.巧妙暗示法,个别提醒法、重点提问法、幽默调侃法。
这些方法多用在那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学生身上。
当偶发事件发生时,教师可视情况用语言、眼神、手势等作暗示。
如果暗示不起作用,教师可换用个别捉醒法,可以边讲课边走到该生身边,或亲切地摸摸他的头,或轻轻地敲敲他的书本和课桌。
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见效,还可以尝试重点提问法,通过个别提问,强迫学生把注意力转移过来。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课堂上适度地进行幽默调侃,也是唤起学生注意,避免学生分心的有效方法。
如发现有学生打瞌睡,教师随即说了句:
“春风吹得书生醉,莫把课堂当睡堂。
”同学们一笑,那位同学睡意全无;再如对于个别开小差的学生,可提醒道: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但唯有一心不可二用,上课时一定要集中精力。
”
10.停顿休整法。
当学生精神疲劳,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时,教师可暂时停下来,让学生闭目养神休息几分钟,或做做小游戏,或唱上一支歌,或讲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待学生精力恢复,注意力集中时,再讲课,效率会大大提高。
在课堂上,只要我们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应变方法,就一定能够处理好各类偶发事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不妨“冷”一些
2006年,11月,18日源自:
作者:
王海兵 阅读:
2029次【字号:
大中小】
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
因此在遇到这些事件时,一定要正确妥善处理,力争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案例回放:
一天,我在课堂上正在讲解内容时,观察到全班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听课并记笔记,但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周某的头始终没有抬起,正聚精会神的盯着学桌抽屉看着什么。
我不动生色,边讲课边走到他桌旁,过于投入的他竟然还没有没注意到,还是在同桌同学的提醒下,他才慌忙把正在看的《读者》收好并惊慌地抬起头看着我。
此时的我,心里十分生气,但考虑到高三学生自尊心、独立意识、逆反心理比较强,不易硬碰硬;如果此时非常粗暴地严厉批评甚至直接要求他交出《读者》,不仅不利于事情的处理,反而会激发矛盾。
而且此时正在上课,不能因他一个人而影响全班同学的学习。
出于此,我没有立即严厉的批评他,也没有“拿”走他的书,只是说“把杂书收起来,上课要认真听讲”便继续我的讲课。
下课后,我把他请到办公室同他做了一番交流。
案例分析:
首先,在交流中我了解到周某自己也非常明白上物理课看《读者》是不对的,只是他的自我约束能力在此时显得特别的脆弱,而且这种吸引力此时远比当时的物理课巨大的多;其二,学生在犯错误时通常在当时对老师的处理会有逆反心理,课堂上处理容易引起学生当堂顶撞,事情的处理也就不易控制。
课后通过个别谈话方式,我告诉他我当时的想法,让他感受到我在为他着想,照顾了他的自尊心,是在尊重他;同时让他感觉到他也应该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上课看课外书势必会影响他的物理课学习,同时对班级的学习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这一番交流,周某对自己的错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明白了老师的立场:
老师是在帮助他。
他也表示我在课堂上对他的处理方式感到很意外。
当时他认为我会当场狠狠的批评他。
之后,他很真诚地向我道歉,并保证以后在课堂上再也不看课外书了,一定认真听讲,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这样,我的教育目的也达成了。
案例反思:
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我体会到:
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精力不集中的行为。
教师在发现时,应及时制止,但不能立即当场给予学生毫无情面的批评,使其以后无法在其他同学面前抬起头来,而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如遇到其他突发事件,也应本着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原则来处理这些意外的事件。
冲动时,有时会不太理智,这时的处理也许既费力,而且教育效果不好,容易激化矛盾并影响正常教学。
待事情过后,冷静下来想想,学生自己也会反省到自己的错误,毕竟他的过失一定程度上是非观念的。
案例中,我在课堂上采取了冷处理,既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又使课堂教学正常进行,冷静后的谈话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同时也使得师生互相之间更加理解和信任。
∙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
2007-05-2418:
16:
57
大中小
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比方说外界因素的介入和打扰、学生的质疑,甚至使学生的挑衅和捣乱,等等。
这就要求教师有一些即兴的讲话来缓解和处理这些突发事件。
这不仅考验一个老师的知识含量,同时也是对教师素养的考察。
一位老师向学生讲要抵御游戏机的诱惑时,忽然想到,有个别学生带着手机来校上课,于是接着又说:
“同样,我们也要抵制手机的诱惑,因为……”“手机又不是游戏机!
”没等倪老师讲完,下面便冒出了这句话,插嘴的是课代表张力。
可能是课代表的缘故,老师并没有批评,反而跳出一个念头:
估计多数学生会对手机这个话题感兴趣,今天何不就这个话题让学生讨论讨论。
于是老师设计了一个话题:
在校中学生应不应该拥有手机。
当这个话题一抛出,课堂里顿时炸开了锅。
老师没有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给了学生几分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之后就有同学踊跃陈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可以想象,四十几位同学会有怎样不同的反映:
学生1:
《宁波市中学生守则》(应为《宁波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这么一句话“文明使用手机”,这不就是说中学生可以带手机吗?
学生2:
我们中学生作为年轻人、现代人,应该紧跟社会潮流,像手机这样新生事物应该拥有。
学生3:
手机是高科技产品,它使得人们联系交流比以往便捷多了,是个好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能有呢?
主张拥有手机的学生人数众多,且发言积极,这使得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很难插上话,有些同学见对方“人多势众”甚至有点不敢发表自己意见了。
在老师的引导和控制下,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
学生4:
我们现在还都是消费者,钱都是爸爸妈妈给的,不应该这么浪费。
再说,报纸上写了,手机有辐射,不利于我们正在长身体的中学生的健康。
学生5:
手机对我们学习、老师上课会有影响,有些人还会用手机来作弊,所以我反对使用手机。
还没等这些同学说完,那些主张拥有手机的同学早已按捺不住了,他们没等老师同意,已经站起来反驳了:
学生6:
我们是消费者这没错,但现在不是主张“用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吗?
学生7:
有钱的现在可以买,没钱的以后再说,老师不是说要适度消费吗?
学生8:
用手机来作弊,这又不是手机的错,只要我们懂得文明使用手机,这个问题不就没了。
还有,老师不也在用手机吗?
……
学生的争论越来越激烈,甚至不顾及老师的面子。
正当老师细心聆听他们的心声时,下课铃声响了。
老师不得不打断学生们泉涌般的思绪,为了使这个问题继续深入下去,倪老师建议同学针对这堂课的感想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
第二天,很多同学主动将自己的感想拿来给倪老师看。
(引自《课堂插嘴——“停”还是“行”》周建立)
这位老师的处理无疑是正确而及时的,让学生自主思考,大胆陈述自己的见解,并且鼓励不同的看法,这样就给学生形成了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同时,如果一个教师能以幽默而富有逻辑的语言应对,还会给学生一种轻松、灵活和富于活力的印象,这样就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了。
就这样被你“征服”
2006年,11月,18日源自:
作者:
颜艳 阅读:
260次【字号:
大中小】
我初任教于盐城第一中学高一(10)班,这是一个普通班。
班上男女学生比例约为2:
1。
生源绝大部分为本地人,也有两位外地过来借读的。
语文基础成绩一般,初中中考入学基分为-0.3。
就这样的一个班,该如何提高他们的成绩成了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兵家有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所以对他们先作个了解很重要。
在回答我一系列的调查问卷之后,我发现他们对文学颇感兴趣,所以我就从这块入手。
当务之急就是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正所谓:
“兴趣是第一位老师”。
之后在每一节语文课上,甚至是语文早读课上补充的内容我都精心挑选出一些优秀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以开拓其视野。
一些中国财富论坛上的人物:
江南春、李彦宏、陈天桥、潘石屹;政坛要闻:
安倍晋三上台、他信下台、哈马斯政权、沙龙重病;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红楼解密、纪连海之纪晓岚分析;文学名著之《红字》、《活着》、《檀香刑》;电影佳品如《可可西里》、《霸王别姬》、《死亡诗社》都介绍给学生,给他们的精神上打下厚厚的精神底色。
在课堂上我还为他们朗读刊物上优秀的感人事迹,如关于洪战辉的文章《十三岁的肩膀》,叙述丛飞感人事迹的《爱心大使——丛飞》,这些文章对学生的触动很大。
教育界有句名言:
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就得要有一桶水。
所以在工作之余,我除了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书籍之外,我还大量阅读人文学科类的期刊,关注当下的时政与文化各领域的动态,为自己不断充电。
此外,我言之有信,兑现我对他们的承诺。
当他们取得进步第一名成绩的时候,我没有食言,播放电影《东京审判》给他们看,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亲其师,信其道”,我觉得教师要改变过去的师生观,而以学生中的“首席执行官”的身份来对待他们,他们一定会亲近你,并打心眼里信服你。
叶老有言:
教无定法。
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我知道教师的“期望值效应”会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所以我让每个学生都表明自己的期望值。
希望他们能够自我升值;同时我也让他们明白“蚂蚁哲学”:
从不放弃,深谋远虑,积极进取,全力以赴不仅仅只适合蚂蚁这一群体。
第一次校标考试之后,学生们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各科不均衡。
针对这一现象,我让他们明白著名的企业管理定律“木桶定律”:
一个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木桶里最矮的那块板的高度。
所以要想承载更多的水,你就要抬高你那些矮的木板。
针对心理学上暗示效应之定律:
写成文字的目标更有威力这一条。
我让孩子们把心目中的目标变成文字以时刻鞭策自己。
当然高一(10)班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纪律问题。
但是我从不严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