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教学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994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笛子教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笛子教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笛子教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笛子教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笛子教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笛子教学总结.docx

《笛子教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笛子教学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笛子教学总结.docx

笛子教学总结

笛子教学总结

笛子教学总结

竹笛特长班教学总结

(一)队伍建设:

本学期我加强学生的第二课堂的学习,我校组建了竹笛特长班,起初有40人,后来又有6名同学也加入进来。

(二)训练时间:

我校是属于寄宿制学校我们的训练时间是在隔一周的周日进行上课,每个月上两次课一次7节课。

(三)乐曲的选取:

竹笛队在乐曲的选取上,我们非常慎重,因为都是一些没有基础的小学生,乐曲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训练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及活动的效果,所以我对选择曲目上以简单短小为主要题材。

《新年好》《粉刷匠》《小红帽》《卖报歌》作为本学期的训练曲目。

因本学期参加庆元旦文艺汇演,所以将《新年好》《粉刷匠》《小红帽》《卖报歌》作为本学期的训练曲目。

(四)自我完善:

作为竹笛队辅导老师,在教学生的同时,我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在训练时,保证训练时间,并耐心指导;对于个别队员进行思想教育,树立训练自信心,以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认真做好活动记录,找出不足努力弥补。

(五)训练情况与成绩:

要训练出精彩的器乐节目,充足的训练时间是首要条件,如果光评说是不会练出好节目的。

因本学期参加庆元旦文艺汇演,所以将《新年好》《卖报歌》作为本学期的主要训练曲目。

并对其进行了合奏练习确定了队形和领奏的人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训练,排练出精彩的节目,为我校的第二课堂教学做出我应有的贡献。

奈曼旗大镇第四小学桑志远202*-12-

扩展阅读:

笛子教学

笛子教学

1,做哈欠状的口腔状态,双肩极度放松下沉,用富有弹性的腹部点出笛子上的

所有单音节。

2,用富有弹性的腹部点出笛子上的所有的八度音程,重点练习低八度与高八度转换时的气息调节与变化。

八度转换时口风状态绝对不能变化,始终要保持气息的绝对畅通[很多人吹高八度时口风变紧]。

3,用很少的气流轻松“溜”笛子,从最低音一气吹到最高音[连音吹法],再从最高音顺势“溜”到最低音。

从低音区吹奏到到高音区时,口风状态绝对不能变化,只是气息的流速在变化。

高音气流相对急,低音气流相对缓。

4,利用下巴的灵活移动来带动口腔的大小变化,从而完成每个音符的从极弱到极强的长音练习。

强而不燥,弱而不虚;强而不高;弱而不低。

(补充:

1,吹高音时身体重心向腿部下移。

2,在练习八度时咽腔状态和风门的大小是不变的。

只是气息流速的变化。

3,是的!

口腔带动风门变化。

主要运用在强弱变化中。

问:

点出的音,舌头没有轻微动作吗?

答:

绝对不能用舌头帮忙!

此时的舌面是凹形态的。

高音不是嘴挤出来的,应该靠丹田冲出来的!

问:

我用马老师的方法试了一下,中低音很好,但到高音,确实嘴劲不好控制,音头容易发散。

如何使发音做到集中通透,还请马老师指教。

答:

唱歌唱到高音也不容易,笛子同理。

用嘴挤出的高音声音绝对是扁的!

没有宽度和亮度。

嘴挤出来的声音应该允许存在,因为它容易掌握易普及。

但是,如果我们要追求象金子般灿烂的高音出现,则必须依靠底气的力量!

在西方管乐教科书上,你很难找出“嘴劲”这个单词的出现,可以说几乎没有。

可是,我们却把“嘴劲”这个单词不知疲倦的讨论了几十年。

李镇老师说过一句话:

如果你一直在用嘴唇的控制来练习你的声音,你永远也不会找到真正的好音色!

高音当然不能只靠腹部的作用,还有口腔及风门形态的配合等因素。

但是,我们在吹高音时必须先强调身体重心下移及腹部的支撑,这是吹奏高音最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环节。

高低音转换时,风门形态不变,只是气流的流速产生变化[靠腰腹肌肉帮忙]。

如果高音和低音时的气流是靠多个不同角度求得,那么演奏快速节拍乐曲时又如何做到快速调整角度呢?

烦琐而复杂的方法一定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方法必定是简单、自然及符合事物客观运行规律的。

避免笛膜顶破的措施:

1,不要用百花笛膜,它的质地很脆,特别容易吹破,我们专业的很少用它。

2,吹高音气速不宜过急,腹部的动作也不能太大,应该充分利用口腔里的气压巧吹高音为妙。

教你一个练柔和高音的方法:

张大嘴,让空气充满口腔空间,然后双唇上下合拢挤出气息,你会发现

此时的高音很柔和也轻松。

嘴形?

我从不要求学生的嘴形应该如何如何,连我都不知道自己的嘴形是如何塑造成的。

但是,学生观察我吹奏时的口型后的结论是:

"风门很小且不圆"。

我想告诉学生的是:

“虽然我的口风很小,但我的声音是宽广的;虽然我的风门形状不圆,但我的声音是圆润的”。

没有老师教我应该用何嘴形来吹笛子,我也从没有去刻意塑造嘴形。

我只知道用最舒服的口风去吹出脑海里想象出的最震动最圆润的声音,就这么简单!

呵呵!

我们平时说话时根本就不会先考虑嘴形如何再说话,吹笛子同理!

用发“噢”字音时的口腔状态去吸气-------------再用发“扑”字音时的风门状态去呼气。

这就是笛子演奏时所需要的嘴形的塑造过程!

很简单!

笛子的“短音”入门练习

我教笛子学生,第一步就是让他练短音---用腹部有节奏的弹出4个富有弹性的短音。

俗称:

狗喘气。

不会喘就说明喉咙不通畅。

如果某人说他是我的学生,那么可以测验他会不会“狗喘气”,我的学生没有不会“喘气”的,呵呵!

初学笛子,必须先学会“像狗一样的喘气”。

问:

有些刚学的学生,在还没用吐音之前,都是自然用“呼”出的有点类似喘气的短时间的音,可是腹部不见得就有运动呀。

马老师怎么办?

男学生可以去摸摸他的肚皮,女学生怎么办呢?

答:

1,肚子没有随吸气而运动,说明学生的喉咙不畅通[这点很重要],气息道路畅通了,腹部一定会自然膨胀起来。

2,你可以用笛子间接的触压她的腰腹啊!

气息运用的要点!

1,狗喘气:

主要是练习腹部的弹性及找气息的位置感。

练习方法:

口腔里撑半哈欠状态,气息一出一进时,风门的状态要保持不变[风门一张一合就有挤气的嫌疑],每一次发音都是纯粹靠腹部颤出来的。

腹部颤动的幅度不要大,在撑起的状态下微微颤动即可。

2,吹长音时:

腰腹部要向外支撑保持住。

3,吹高音时:

大家都知道,皮球越向下用力拍,反弹的高度就越高;同理,我们越吹到高音时,气息的感觉就越要向下。

4,吹强力度时:

腰腹部要向外撑[爆发力]。

5,弱奏时、低音区吹奏时:

腹部要保持支撑状态[不要用力,但也不能松泄]。

6,一般情况下:

怎么吸气就怎么呼气;吸气时腰腹向外撑,呼气时腰腹也是向外撑。

奏笛气先行[转载]【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阐述竹笛演奏中气息的源,气息与身体相关腔体的关系及其气息的运用,从而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气息在竹笛演奏中的意义。

【关键词】竹笛腔体气息

竹笛是中国民族乐器的一朵奇葩。

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特别是现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精神生活也日益受到重视。

同时竹笛也受到国民及外国朋友的青睐。

竹笛的演奏形式也到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高峰期。

但,有关竹笛在演奏中暴露出的问题也频频出现。

其中关于气息的问题尤为突出。

其它问题也与气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问题出现是好事,说明人们日益重视它、关心它,同时也更有益于它的发展。

下面通过我近几年粗浅地教学实践及学习心得,阐述竹笛演奏中气息的意义。

仅代表一家之言,请专家、学者、笛友给予指正。

一、气息的源

源,顾名思义就是源头。

那么气息的源头在哪儿呢?

有人说:

气息的源头在丹田,有人讲气息的源头在脚部,还有的人觉得气息的源头在背部,多数人认为气息的源头在肺部,因为气息是直接吸到肺部的,从医学角度来讲它不可能吸到丹田、脚部、背部等等。

其实大家讲的都正确,但又不完全正确。

正确的是他们的感触是对的,错误的是这只是一种感触,其实气息真正的源头是在你内心。

谈到内心,大家也许会群起而攻之。

我所谈到的内心是指当你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在演奏中就不会再去想气怎样沉下去、怎么控制,怎样去运用了。

如果在演奏中还在思考气该如何控制,那么演奏的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在内心呢?

我认为还是从基础开始。

那么气息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二、气息与腔体的关系

在马迪老师笛子艺术网站,有很多笛友经常问:

马老师为什么我吹笛子好多口水,吐音僵硬且没有颗粒性,花舌好笨重,音色好干不圆润,声音刺耳,嘴唇好紧,手好痛等等。

而李增光老师演奏《麦西莱谱》的时候非常轻松、自然。

而且,效果非常好。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我认为这些问题都与气息息息相关。

都是气息惹的祸。

也许大家会有疑问,这与气息有何关系,不就是不放松的表现吗?

对这就是不放松的表现,但怎样才是放松呢?

难道放松就是无力吗?

当然不是,这里所讲的放松就是身体中各腔体的有机结合,达成一个腔

体。

(这个腔体是肌肉的协调统一而不是人为的造成肌肉紧张。

)是其有利于气息通畅、自由的流动。

我在《浅析竹笛演奏中的五朵金花》一文中充分谈到了各腔体的关系,其中可调节腔体:

咽腔、口腔、唇腔;不可调节腔体:

胸腔、鼻腔、头腔、笛腔。

它们之间彼此是相互独立的,但是在演奏时为了使气息的流动非常畅通自由。

各腔体之间必须协调统一,达成一个有机腔体。

所以主要就是训练可调节腔体,各腔体之间均形成漏斗型。

使气的流出都形成气柱型。

强调咽腔打开,喉头掉下去(不是压下去)后保持不动,只是在演奏时有时前后移动(不是上下移动);口腔的打开,半打哈欠发“ao”,但不是完全打开,打开过头口腔的肌肉就会僵硬,没有收放的余地;唇腔形成小漏斗型,象水龙头出水处一样。

但要注意:

气“哈”出来时,是发“pu”是轻辅音。

靠气冲出来,嘴唇不用力,着力点在丹田及腰腹部,这样就不会造成唇部紧张、僵硬。

有的笛友在吹笛时,习惯嘴唇用力控制,气出来是扁的而不是柱式的,声音是容易出来,但会造成气息的流动不通畅,声音就会扁、干瘪同时也会有漏气等现象出现。

那我们如何才能找到理想的气息呢?

三、在竹笛演奏中气息如何运用

前几天,我与刚从德国回家探亲的同学谈到有关声乐歌唱中气息的问题。

他说:

国内一味强调声音金属质感的概念是不对的。

因为那样会导致喉咙帮忙,造成喉部紧张。

这样咽腔就不放松,声音便僵硬,没有色彩,没有线条。

声音无论高低都是由一根线条出来。

声音柔和、有力、温暖,同时声音应该随着情绪走,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色彩就该唱什么色彩。

从他的学习感触中我觉得在吹笛时是不是与歌唱如出一辙呢?

我认为方法应该是一样的,因为气是根本。

那我们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首先是吸气

在咽腔、口腔、唇腔打开后保持不变,目的是使气畅通。

大家在做半打哈欠时这种打开的状态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然后保持这种状态就可以了。

不知道大家在做半打哈欠时是否注意到,在半打哈欠的一刹那气就自然、干净,通畅地吸到了肺部,横隔膜自然下沉。

我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打哈欠后再深深地吸一口气,以为气吸下去了。

而不知道在深吸气的一刹那身体往上提了,肩也耸起来了,整个身体都是吊起来得,气也没有沉下去,气也是吊起来的。

而且气吸的太多会成腹部僵硬。

应该是在打哈欠的同时气就自然的吸进去了,这样气的通道就形成了一个腔体且气吸的不多,同时气也直接沉下去了,这样有益于腹部的调节。

我觉得马迪老师讲的涵胸拔背,沉肩坠肘的方法非常好,直接明了地阐明了气息的自然、畅通、自由与干净。

其次是呼气

有句话叫“解铃还须系铃人”,即怎样吸气就怎样呼气,这种状态、感觉是保持不变的。

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同学吸气是一种状态,呼气又是另外一种状态。

这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吸气的状态是半打哈欠,同时呼气也是半打哈欠的状态。

气是“哈”出来的,着力点在丹田及腰腹部,而不是在胸部也不是嘴部。

马老师讲的涵胸拔背,沉肩坠肘的方法非常到位,这样出来的气最为放松、通畅,声音松弛、圆润。

所以出学者首先在腔体协调统一的基础上练习着力点的弹性及其控制力。

狗喘气这种练习方法最佳。

它既保持了各腔体的协调统一又有

益于着力点的弹性与控制力的锻炼。

在一定的基础上再去吹奏通俗歌曲。

这样练习的目的:

锻炼气息的拉力,呼吸的流畅性,高低音的统一性;声音的圆润性、起伏性、歌唱性,松弛性。

同样这种具有歌唱性练习也不会造成一种声音的概念和状态的错觉。

拥有一种愉快的心情,一种感人的情绪去演奏,才能找到松弛自然的音色。

当我们把气息,着力点的问题都解决后,别的相关问题就迎刃而解。

此时再去吹奏乐曲就会游刃有余。

且是以心、以意演奏,从而也做到了以心行气,以气发音。

湖南师大附中张家界实验学校音美教研组原作者:

肖瑶

放松与发力

放松是手段,发力才是目的。

只会放松不会发力==泄只会发力不会放松==僵

吹笛子的演奏状态是:

在全身心放松的前提下,该出手时便出手!

如何找到腹部的感觉?

经常有人问:

腹部到底啥时候用力,啥时候不用力?

吹奏时腹部如何随气息运做?

我的经验是:

不要刻意去运做腹部,一定要顺其自然。

例:

从低音区吹到高音区的过程中,风门的大小、松紧、角度绝对不能有变化,肩膀也绝对不能耸[放松],换句话说:

当吹奏往高音区进行时,只要你的风门和肩膀极度放松,那么你的腹部这时绝对会自然而然的起到对气息的支撑作用,此时,你会感觉到腹部的动作很明显。

如果吹高音风门用力,肩膀上耸,你的气息感觉将永远不会正常下到腹部。

尤其吹高音时更要有意识的让双肩放松下沉,尽量使身体的重心向腿部转移。

腹部顶住?

很多笛友吹奏笛子过程中,小腹始终处于顶着的状态,时间久了很容易疲劳.为此,我提醒大家千万不要走火入魔!

当你吹奏缓慢轻松的乐曲时,小腹同样是柔软舒适的;只有在吹奏强力度高音时腹部才会用力!

一般情况下,腹部不需要刻意用力的,腹部只需随吸气而轻微支撑即可!

放松最重要!

按半音孔的声音质量

你在演奏音阶过程中,如果按半音孔吹出的音色暗淡音量小,那么说明口腔没有彻底打开

到位;

口腔打开到位的半孔音的音质和音量和其他全开孔的声音绝对是一致的!

也就说:

用口腔打开法可以弥补半音孔的"先天不足".腹式呼吸

1,我们都知道,呼吸绝对是靠肺进行的,不可能靠腹部呼吸,因此胸腹同时进行呼吸也就没了依据。

2。

我们也知道,只有横隔膜下压,肺部的空间才会扩展,我们的呼吸才会充分。

所以,我们只要有气息沉下腹部的感觉即可,而不要想气息吸到上胸[实际就是肺在呼吸]。

目的是把上身的紧张度转移到腹部而已,这就是真正意义的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其实就是意守丹田!

吹笛子的过程要始终感觉气息的位置在腹部。

越响越好?

很多业余笛友吹笛子,声音不够浑厚震动;很多专业院校笛子学生,几乎都在拼命大声吹奏,好象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功力深厚.从前,有一基层开文艺联欢会,其中笛子独奏节目观众反响强烈!

我问工会主席:

笛子独奏好在那里?

他回答:

声音大啊!

晕!

笛子吹到一定程度,讲究的是声音的美感,决不是声音的质感!

美的音乐不一定每个音符都很漂亮;每一个音符都很漂亮的音乐不会美的.书法讲究"虚实",美术讲究"明暗",音乐讲究"强弱".我们吹奏笛子也应借鉴虚实明暗的对比手法来进行音色的处理.没有虚实明暗强弱的艺术不是真正的艺术!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弱奏时音会偏低的问题上,应该重点防止强奏时音不要偏高!

防止强奏音偏高的办法是"下颌向下掉",这样的产生的后果是:

口风变大,气流角度变小,所以这时的音也就不会增高了!

低音区不要使劲吹,以免把音的起点吹高,高处不胜寒啊!

越吹到高音嘴唇的中央部分越要松!

放松

我在驾校学车,教练经常提醒我:

“别紧张,要放松”!

哈哈!

口气完全和我上课时对学生说的一摸一样。

我开车时,经常容易徒劳的握紧方向盘,手臂肌肉紧张。

当时自己心里很清楚,但就是身不由己松不下来,咳!

经常是一阵紧一阵松,反反复复何时了!

现在我才体会到一条真理,那就是:

放松是干任何事的最高境界!

吹笛子吹到最后就是追求一身轻!

自己开车很辛苦,做别人车很舒服;自己吹笛子很辛苦,听别人吹笛子很惬意!

如果开

车和吹笛子都能达到放松境界,则是高级的精神享受!

变数

经常听到有的大师评论他人的吹奏方法如何不对,应该如何才是对的等等,,,,言论,对此我不敢苟同。

我从不对外来学生说哪种方法是对或不对,只是告诉他们:

世上除了你老师教你的吹奏方法外,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供你选择采用。

任何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利必有弊。

平嘴形吹出的声音弹性不足,但容易入门;凸嘴形吹出的声音松弛圆润,但很难掌握。

我不赞成绝对化。

事物永远都在变化发展中进行不断革新,包括我自己的演奏状况。

凡是听过我202*年和202*年及202*在台湾的三场音乐会和最近刚开的独奏音乐会上演奏的笛友,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我的每一次演奏的状态和方法都不一样,我永远都在变,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变数!

可有些人就是喜欢制造出一个所谓的“绝对方法”,呵呵!

如果有人告诉你:

我发现了吹好笛子的一种绝对正确的方法-------------------绝对不要相信!

绝对正确的基本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放松”!

在此基础上怎么吹都不过分!

音色乎?

震动乎?

经常听到有人评价某某演奏家的"音色"多么好,,,,,,,,,!

我认为音色不是吹奏出来的,吹奏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素,还有乐器的好坏,笛膜的好坏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音色的好坏,更何况不同的人对音色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从声音的"震动"是否充分来评价演奏者声音的好坏!

答:

如果笛子不好\\笛膜不好,那么所谓好的音色是吹不出来的,呵呵!

如果抛开音色的概念,先追求声音的震动,这样练习目的会较为简单明确[我让初学着都是帖胶带纸练习笛子的,目的是先追求管状共鸣]!

贴胶带纸吹笛子,能感觉到金属共鸣声,感觉是笛管整体再震动[不是笛膜在震动],手指发麻.当笛子充分震动时,你会感觉身体极为放松,唯有笛声在轰鸣!

震动是声音好坏的基础,不能脱离震动谈音色..但物极必反!

吹笛子必须先使声音震动充分,这犹如练书法的楷体,要规范扎实.

好音色不是单一音色,而是形形色色的声音,就象书法中的草书,极具个性.

回帖:

标题有误,音色与震动的关系是因果关系,不是并裂关系。

震动是因,音色是果,什么样的震动,出什么样的音色。

紧张的震动,出紧张的声音,轻松的震动,出轻松的声音..........其间因风门,嘴劲,口形等等不同的原因...答:

我的标题是有误导嫌疑,呵呵!

不小心忽悠大家了一次!

抱歉!

王建宏讲:

好笛子的三个要素是:

音色,通透,震动。

口腔的畅通

(1)双唇自然闭合,在口腔里做“呵欠”状,摸摸你的喉结就会发现它已下沉,此时的口腔状态就是我们吹笛子需要的打开状态。

我们在打“呵欠”时,咽腔的上部位是向上提起的,咽腔下部是沉下的,由此咽部形成了一个圆,这就是我们寻求的理想气息通道。

呼吸时喉结要下沉,咽腔上端的小舌头同时向上提起。

其实这种状态就是打“呵欠”时的状态。

(2)正确的感觉:

无论吸气或出气,咽腔始终是“呵欠”状,也就是说,怎么吸气就怎么出气,咽腔状态要一致不变,这就是“通”。

试试在张嘴打“哈欠”时吸气,你会感觉到耳朵里会有“砰”的响声,这就是口腔彻底打开的感觉。

(3)提醒:

吸气一定是用口腔吸气,如果鼻子仍能吸气,说明你的口腔还没有彻底撑开。

试试在“呵欠”时用鼻子吸气,由于小舌头的提起封闭了鼻管的进气通道,此时鼻子根本不可能吸进气的。

而我们恰恰要在“哈欠”状态时进行吸气,所以只能用口腔进行呼吸。

(4)补充:

舌头的形态。

舌头随下牙床而下沉,舌面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凹状,这就是所谓的舌管通道。

舌管的作用被很多演奏家所忽视,它对气息的畅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也谈嘴劲

我翻遍了很多西洋长笛教科书,几乎没有任何强调练嘴劲的文字;我也翻阅了很多中国竹笛教材,几乎都有强调练习嘴劲重要性的文字。

几乎所有进校的新生嘴巴都是紧的、气息是憋的、声音是燥的、可以想象我的工作量有多累。

几乎所有的毕业生嘴巴都是自然而松弛的、气息是畅通的、声音是圆润的,可以想象我又是多么欣慰!

到底应该对学生教何种风门状态呢?

我建议不同的方法都教,然后让学生自己鉴定择优,选最轻松、最畅通、最震动的一种方法。

我的观点是:

费尽心思不断对风门控制的人,永远也不可能真正达到笛子艺术的颠峰;竭尽毕生精力在沙漠打井的人,永远不可能打出水来。

给初学者根本不需要强调任何口风控制的理念,越讲越糟。

我是这样教初学者的:

1,放松。

2,用发“奥”音时的口腔状态吸气,再用发“扑”音时的嘴唇状态吹气。

就这么简单!

给孩子千万不要讲的太复杂,一定要越简单越好!

练习时如何进入状态?

没有哪个运动员一起床就练冲刺跑的,必须先慢慢热身以后才进一步投入正常的训练。

同样,刚开始拿起笛子时,一定要懒洋洋的去吹,全身不要用一点力,也就是超级放松。

先躺在床上吹,接着再靠在沙发或椅子靠背上吹,然后散着步吹,并且要心不在焉的随意吹。

总之,一定要毫不认真的“轻吹”!

等你的吹到全身舒坦而气顺时,你也就进入“最放松”最自然的身体状态了,接下去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放开气量出吹笛子了,力求使笛子声音达到“最震动”。

同时还要时刻牢记气息的“最畅通”[不要憋气]!

友情提示:

一定要用轻吹的方式来开始你每一次的练习!

演出前

我登台独奏前,一定是在后台休息室一个角落,面壁轻声吹笛,轻到只有自己能听到和感觉到的音量。

轻吹的好处:

1,会让你的身心放松。

2,因为气息很少,所以唇与吹孔的角度必须很精确才能找到发音共鸣点。

3,因为气息很少,所以喉咙必须要很畅通,气息才能丝丝入笛。

请注意:

我说的是演出前[临上场前]的准备!

平常训练,一定要先放开声音练习,先不管音色好坏,声音能放开就证明你的气息畅通了,这一点很重要!

大家具可以改成小家具,小家具不能改成大家具;放开的声音很容易收小,紧的声音却很难放开!

所以我们平时训练时一定要先把笛子吹响,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追求声音的质量。

最终目的是:

放的开、收的住[声音]!

放开吹!

对于初学笛子者,千万不要让他在乐曲当中去做弱音控制,也不要让他勉强吹很长的音,因为这样最容易产生憋气现象,所以必须先放开音量畅通的去吹,可这样气息却容易流失,没关系!

气不够用就随时吸气,只要声音能震动起来好就行!

这就是我对初学者的第一个训练要求:

放开吹!

问:

马老师,我一个学生音色很好,和你一样,我也是要求她很放开的吹,音色吹得不错,音量也相当,目前的问题是高音吹得比较勉强,而且放开吹了,一口气怎么也吹不长了,怎么吹也只能吹个五六秒。

答:

你要是继续在她的口形和口腔做文章,永远都不会解决气息不够的问题。

如果她的音色音量都好,就说明她的口型和口腔都已经到位了。

接下来要训练的是:

保持以前的正确口腔和口型,吸气时腰腹部撑起,出气时腰腹部一定要“先尽量保持不塌陷”,实在撑不住时再顺其自然回落。

试试看!

气息是不是会有所延长。

简单与复杂的辨证

笛子圈内某某人评论我[有人亲自听到后给我告了密,哈哈!

]:

“马迪的曲子只是好听而已,没啥技巧表现,太简单”!

我认为:

好听、简单,是一个乐曲能够流行推广开的重要因素。

其实,越简单的乐曲越难驾驭,因为简单,所以留给演奏者的再创作空间很大;复杂的乐曲反而容易掌握,因为复杂,演奏者必须全身心去完成繁星似的音符及技术,不容你有空间进行二度创作。

[扬鞭催马运粮忙]乐曲的谱面被音符填的满满的,各种技巧应有尽有,看似复杂其不然。

[秋湖月夜]乐曲的谱面简单的再不能简单了,全曲甚至连吐音都没运用,真正是三分乐曲七分演奏的突出典范。

因为它简单,所以你要把它吹成不简单,难!

坐比站好!

几乎所有半路找我上课的学生都有这种现象:

初次上课我让他们坐下来吹笛子,他们却都要求站着吹,原因是坐着吹笛子使不上劲。

我就纳闷,干吗要使劲?

真正大演奏家无一例外的都是在松弛的状态下进行演奏的!

很多老师在上课时,一小时都让学生站着吹笛子,而他们自己却坐着,晕!

学生是越吹越疲劳,越疲劳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吹不响,呵呵!

我上课要求学生先坐着吹,其实坐着比站着更容易放松,放松就会导致气息进一步下沉。

友情提示:

一定要学生坐下吹,老师则要站着示范!

适中=圆润

要想吹出圆润的笛声,首先要搞懂啥是圆润?

圆润是看的见摸的着的一种物状形态,而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怎么可以用物状的形态来形容声音呢?

所以这个概念很抽象。

正因为如此,经常要求学生要把声音吹的圆润一些时,学生往往不知所措。

近日,受某人启迪后,终于化复杂为简单:

气息太急则音燥,气息太缓音则虚,不急不缓音圆润。

适中气速===圆润的声音。

回帖:

圆润,珠圆玉润,像珍珠那样圆而泛出异彩,像玉那样油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