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及解析
1、选择题
1、教师应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选择,这是尊重和发挥()。
A.学生的主体
B.学生的差异性
C.学生的创造性
D.学生的发展性
答案:
A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这反应了教育具有()。
A.文化传承功能
B.文化创造功能
C.文化更新功能
D.文化传播功能
答案:
D
3、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儿童”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答案:
B
4、小芳弟弟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他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战锻炼
答案:
A
5、《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规定,少先队的入队年龄是()。
A.6-12周岁
B.6-14周岁
C.7-12周岁
D.7-14周岁
答案:
B
6、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它属于()。
A.志愿服务劳动
B.社会公益劳动
C.勤工俭学劳动
D.自我服务劳动
答案:
D
8、周老师在教生字的时候,把容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标出来,这是利用()。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答案:
B
9、同学们学习一段舞蹈动作,刚开始进步很快,但一段时间后进步不明显,甚至停滞不前。
这在技能练习上称为()。
A.高原现象
B.抑制现象
C.遗忘现象
D.挫折现象
答案:
A
10、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老师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各种变式,主要目的是为了()。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D.突出概念本质
答案:
D
11、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追求成功者与害怕失败者相比,更倾向于选择。
A.比较难的任务
B.非常难的任务
C.非常容易的任务
D.难度适中的任务。
答案:
D
12、接受心理辅导后,小欣非常信任和依赖刘老师,内心里已把她当成妈妈,这属于()。
A.移情
B.共情
C.同情
D.反移情
答案:
A
13、20世纪6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罗杰斯
C.布鲁纳
D.布卢姆
答案:
C
14缺失
15、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
体现了()教学原则。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D.因材施教
答案:
D
16缺失
17、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
该原理最大的不足在于()。
A.操作性不强
B.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
C.评价关注焦点单一
D.不容易实施
答案:
B
18、以下符合2001年颁布的《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要求的()。
A.小学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初中以综合课程为主
C.在小学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选修课程
D.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答案:
D
19、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在于教学生学。
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教学合一
B.量力性教学
C.理论联系实际
D.循序渐进
答案:
A
20、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于班级授课制的评价之中,班级授课制最不利于()。
A.高校教学
B.因材施教
C.教师主导
D.集体活动
答案:
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0分)
答案:
(1)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类型和呈现的方式影响响问题的解决
(2)已有的知识经验。
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5)个体相关因素。
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动机水平、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
22、简述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
(10分)
答案:
在班级舆论和班级风气的建设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明确共同的班风目标;
(2)班主任身先士卒;
(3)敦促班干部以人身作则;
(4)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23、简述访谈法的基本步骤。
(10分)
答案:
简述教育访谈法的基本步骤:
1选择访谈对象;
2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
3正式访谈包括
(1)初步接触;
(2)进行提问;(3)注意记录;(4)结束访谈
三、材料分析题
24、材料:
一天中午,六年级学生正在操场上打篮球。
突然小海和小冰打在一起,吴老师看到了这一幕,迅速走上前去,严厉地看着他们俩,一言不发。
看到吴老师,他俩停止了打斗,吴老师说:
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都吃了。
打球时发生碰撞是很正常的,你们竟然大打出手,丢人不?
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
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好呢?
还是我处理?
他们互相看了看,说:
“我们自己处理。
”几分钟后,他俩言归和好,并向吴老师承认了错误。
(1)评析吴老师对学生冲突的处理方式。
(2)结合材料简述教师处理学生冲突的基本要求。
答案:
材料中吴老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中,符合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同时遵循了了疏导性和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枏结合的德育原则,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值得肯定。
(1)吴老师处理冲突的方法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所以能够成功地化解冲突。
首先。
老师能够客观看待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以及学生岀现的问题。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难免会一些错误,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在所难免。
老师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字生的问题。
材料中教师“黑默看着他俩刚才的动作,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
体现了教师的“冷处理”没有激化矛盾,而是为摩擦降了温。
其次,老师能够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处理问题。
学生是独立的人,毎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
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也是责权的主体。
材料中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己处理问题,也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吴老师处理冲突的过程中遵循了疏导性德育原则以及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材料中吴老师让学生认识到了打架的错误之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行觉得,遵循了疏导性的德育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結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材料中教师遇到学生打架,并未粗鲁的制止,而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行解决。
一方面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规范。
所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冲突时有发生。
遇到学生冲突,作为教师应当理性对待,不断提升自己处理学生冲突的方法。
25、在《小稻秧脱险记》—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与小稻秧争夺营养的杂草在除草剂的作用下,有气无力的说:
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上课时,于老师问学生“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
”小鹏举手站起来后,声音洪亮而又流利的读完了。
于老师笑了笑说“你没完,要么你的抗药性太强,要么这除草剂是伪劣产品。
来,我再给你喷洒点,说完,用手比划着朝小鹏“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起来,小鹏心领神会,耷拉着脑袋,缓慢而小声的又读了一遍“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于老师说,好,掌声鼓励,这才是有气无力。
(1)评析这一教学片断中于老师的教学行为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认识。
答案:
(1)于老师处理学生朗读文章段落的做法符合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要求,同时运用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和直观性教学原则,值得学习。
首先,于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调动了小鹏的主体积极性,既没有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因势利导启发其他同学的思考,建立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其次,于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学过程中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他们自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于老师在课堂中启发小鹏如何声情并茂的演绎文章段落内容,正是体现了这一原则的要求。
再次,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直观性教学原则要求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材料中,于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让小鹏同学心领神会,迅速掌握知识的内涵,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最后,于老师的教学行为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于老师能够根据小鹏同学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灵活转变教学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规律,善于运用教学原则,正确引导学生,才能更好更精彩的完成课堂教学。
(2)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是人们的共识。
第一,从教学的主体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故教学的主题包括教师和学生,他们都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都在进行艺术创造,表现自己的艺术天赋。
第二,从教学活动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作为人类较高级的实践活动,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特殊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无一不体现着教师和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天赋。
在这过程中,教师追求艺术的创造效果,学生渴望从听课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和表现。
所以,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有审美和艺术的创造。
这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的又一根源。
第三,从教学内容看,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内容,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真善、美的统一。
所以,教学内容包含审美的因素,具有艺术性。
所以说,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丰富、扎实的学科知识,也可使学生在学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四、教学设计题
26、材料:
1《给予是快乐的》2《给,永远比拿愉快》
(1)从写作特点和编者意图对本篇课文进行简要解读。
(2)如指导中年段学生学习文本,试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答案:
《给予是快乐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的篇略读课文。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圣诞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并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3)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你感到快乐呢?
2、揭题《给予是快乐的》(正音:
给予jiyu理解词义)。
【设计意图】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设计着眼与对文本含蕴的充分挖掘,以“在生活中什么事让你感到快乐?
”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为学习起点和重组学习内容的主线,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维。
27、材料:
《三角形的面积》数字教材
(1)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四基”的内容
(2)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子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内容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试拟定教学内容
答案:
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及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2.一、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
以小组为单位,用老师分发的三角形拼出我们比较熟悉的图形,并试着计算其面积。
(二)小组报告探究结果,发现
1、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或钝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
2、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开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根据平行四边开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平行四边开须面积÷2=底×高
(三)请同学试着用语言表述三角开面积底×高÷2.的表示的含义:
“底×高”表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2”。
教师启发学生观察三角开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开具有等高等底的特点
(四)教师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开缅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高用h表示,请同学们把三角形的面积用公式表示出来,即S=ah÷2
三、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一)用同学们]都熟悉的红领巾,引导学生计算红领巾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请同学们先说出解答思路,再动手量出红领巾的底和高,考察同学们对底和高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已知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计算红领巾的面积。
S底×高÷2=100×33÷2=1650(cm2)
(二)认识道路交警警示牌,提出用铁皮制作这样警示牌,需要多少铁皮的问题,引导学生将铁皮的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面积的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你还能记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吗?
(S=a×b)那么,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3.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硏究三角形的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同时使他们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导入环节设定如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你还能记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吗?
(S=a×b)那么,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2、同学们,请大家自己看看胸前的红领巾,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吗?
(三角形)如果叫你们裁一条红领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布吗?
(求三角形面积)
要想知道这亲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就要用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今天这节课我就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8、Lookandread
Thefourseasons
(1)
Inspringitiswarm
Wecanplanttrees
Wecanhavepicnicsinthepark
(2)
Insummer,itishot
Wecangotothebeach.
Wecanswimandmakesandcastlesthere
(3)
Inautumn,itiscool
Wecanflykitesandridebicyclesinthepark
(4)
Inwinter,itiscold
Wehavehats.glovesandscarves
Wecanice-skate.itisfun
(1)简述口译训陈的方法;
(2)如指导小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口语训练的方法:
以听带说,听说结合;结合生活情景,设置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话题活动;结合学生兴趣点,口语活动趣味化;接触目的语的多种方言音和有背景音的目的语;
2.结合小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听说读写spring:
summer.autumn.winter并能够结合生活经验运用arm.hotcoolcold描述四季运用句型Ican.描述四季能够进行的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并能运用今天所学在生活中谈论自己喜爱的季节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个人活动,两两活动及小组活动,学生通过体验式和探究式的学习英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并且对四季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培养他们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3.导入:
结合多媒体展示四级的图片并与学生分享关于四季的简单的英文诗
Theseason
(robertstevenson)
Springisgaywithflowerandsong
Summmerishotanddaysareiong
Autumnisrichwithfruitandgrain
winterbringssnowandthenewyearagain
并以提问whatisyourfayouriteseason?
的方式和学生互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并导入新课新授:
播放课文内容录音,引导同字学们听录音,了解语篇内容!
并结合代表四季特征的图片引出ringsummerautumnandwinter并以itisspring.的形式在句子中引导学生掌握四季单词的音形义!
展示给学生不同温度的水,引导学生掌握warmhotcoo!
和cold的意思,并且结合四季的单词结合图片情景在句子inspringitiswam中学习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再次听录音并引导学生跟读模仿语音语调,以此掌握新授知识并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落实教学目标。
29.缺少材料
(1)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2)低年级学唱本歌曲应当注意的事项(10分)
(3)设计“唱好歌曲”的环节及提示问题(在学生音高/音准合理进行歌曲处理)(20分)。
答案:
该歌为是我三芳名的儿童歌到之父所创作的《麻雀与小孩》中的开篇曲目。
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旋律轻快,优美。
歌曲第一乐段,开始从三和弦(135)中,单独使用1-3,以具有跳跃的八分舌符循序泛,我们示了小京在空中学习飞行的场景,同时多一乐力与二乐句之间使用的严格模进(4-3-2-1,3-2-1-7)的发展手法,使歌曲连贯性和画面性更强。
第二乐段与第一段形成对比关系,使用了高八度的主音,展现了老麻雀在教授小麻雀飞行中那种长着的姿态。
最后一个乐句又与第一乐段最后一句形成再现关系。
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是中国典型的起承写作手法。
(2)对于三级来说,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喜欢趣味与丝并存的音乐形式。
所以安排学生学唱本歌的过程中可以注音以下几点:
(1)可以设计精巧的富有儿童气息的导入,激发学生对新授致为的学习奇:
(例如老师出关于谜语)
(2)可以根据歌编创简单的练声环节,以在上课之引发字生的学习兴趣,营造
良好的课堂氛围。
(如:
使用歌曲开头的八分音符模仿嗡嗡的声音)
(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C大调更适合或者D大调)
(4)歌曲分为两个乐段,表现了不同的音乐形象,所以可以安排学生角色扮演:
(如老师扮演老麻雀,学生扮演小麻雀),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5)对于歌曲中出现的自然半音关系,老师可以使用手势进行解决,完成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
(6)要注意歌唱时带入歌曲的情绪。
(7)要注意课堂中渗透作曲家和相关文化。
3.唱环节
1.教师唱,学生聆听
教师引导学生首先按节奏朗读歌曲。
使用解决歌曲中出现的八分音符的读法。
教师声情并茂延长后提问;可以不定答案,
引导学生从两段不同的演唱风格中来行分析。
总结:
略
2.教授歌曲,查疑解惑
老师弹琴分句教唱
3.整体演唱,声情并茂
4.分组点评
从外在表现,音准,节奏方向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向前摇绳编花跳
动作方法
预备姿势:
并脚站立,两手握绳柄自然下垂。
练习时,由体后向前摇绳。
当绳子摇到前上方时,两臂迅速在体前交叉,同时向后快速抖腕(前臂外旋),两脚立
即跳起,绳通过两脚再摇至头上方时,交叉臂还原,用同样方法连续进行。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向前摇绳编花跳的教学重点、难点;
(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理由。
答案:
无
31.“剪纸中的吉祥纹样”——>美术
(1)吉祥文化与剪纸的关系是什么?
(4分)请列举一个剪纸吉祥纹样,并说明其寓意。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导入环境并说明理由(10分)
(4)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发现和分析吉祥形象传送文化寓意的方法”内答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吉祥文化与剪纸的关系,应该是剪纸是吉祥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吉祥文化可以通过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传播和发扬光大。
(2)三种剪纸吉祥纹样
鱼一一连年有余
蝙蝠一一福
花瓶一一平安
(3)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吉祥纹样及其寓意,掌握剪纸的艺术的特征,并能够自己动手剪出一个漂亮的吉祥纹样。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和动手尝试制作吉祥纹样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感悟我国吉祥纹样的情感表达方法,理解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用吉祥纹样表达美好愿望的风俗习惯。
学习剪制吉祥纹样,并用吉祥纹样表达对美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导入环节:
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张红色的卡纸,但是大家可别小瞧了这张卡纸,通过我们的小手,它可以变成特別多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出来,你们想不想拥有这种神奇的技巧呢?
今天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进入到我们今天的课题学习《剪纸中的吉祥纹样》
设计说明:
导入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下转移到课上,所以针对小学生比较适合一些情境性的导入,故在本导入环节,我采用了情境的导入环节,让学生把注意力快速的转移到课堂中。
(1)初步感知吉祥纹样。
教师PPT展示多张吉祥纹样,提出问题:
为什么我叫它“吉祥图案”呢?
请你从作品中寻找答案
(2)探究吉祥纹样的特点。
教师再次展示《连年有余》《富贵平安》《福禄双全》吉祥纹样图片,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课本内容探究以下问题:
A:
这些吉祥纹样的图案是什么?
B:
图案传达美好寓意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小结:
我国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色彩鲜艳、构图饱满。
人们常常借用一些吉祥图案与其相关事物名称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3)加深对吉祥纹样的认知。
请同学们根据吉祥的組合规律,以比赛的方式,想一想如果表现“五福临门”、“福如东海”等美好寓意,可以用什么图案来表示?
美术是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创作为主的一门艺术,所以在课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艺术形式,并在感受的过程中学习美术的相关知识点,故在新授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递进的美术知识多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辅以提问、讨论、游戏等方法进行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