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日程安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481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日程安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习日程安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习日程安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习日程安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习日程安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日程安排.docx

《学习日程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日程安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日程安排.docx

学习日程安排

主编:

陈艳    时间:

2012年12月29日

第1期

小语二班级学习简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生命中,最“闪亮”的年纪,我们走到了一起。

是源于对知识的渴求,101个人,101颗心。

不论是去向何方,我们都拥有一个梦,同一个家,那就是我们的网上家园——泸州市江阳区2012-2013年远程培训小学语文二班。

无论何时,我们小语二班老师们都要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学习日程安排:

一、2012年12月14日—2012年12月16日,发放学员学习码,12月19日前完成注册,开展预学习,了解课程简介、学习要求、考核标准,熟悉平台功能的操作流程。

二、2012年12月16日—2013年1月20日,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提交第一次作业,至少提交一篇学习日志,参加网上论坛交流,发布主题帖5-6个,回复帖不低于10个。

三、2013年1月20日—2013年2月28日,二门门课程的学习,提交第二次作业,至少提交一篇学习日志,参加网上论坛交流,发布主题帖5-6个,回复帖不低于10个。

四、2013年2月28日—2013年4月10日,线下交流与研讨,总结此次培训中的收获与经验。

重要更正通知:

各位老师:

第一次作业(《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的心得体会)提交的截止时间改为:

2013年1月20日。

敬请大家相互转告

截至2012年12月20日,全班101名老师全部注册开始学习。

光荣榜:

  以下这些老师,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学习完了全部课程。

姓名

研修日志/评论/被评/推荐

我的教学故事/评论/被评/推荐

精彩视频讲座/评论/被评/推荐

作业/评论/被评/推荐

发帖/回帖/被回帖/推荐

总学习时间

成绩

蒋孝芳

1/0/0/0

0/0/0/0

0/0/0/0

0/0/0/0

3/4/7/0

26小时14分

--

唐莉

1/0/0/1

3/0/0/1

0/0/0/0

0/0/0/0

7/18/25/0

34小时54分

--

谢艳

0/0/0/0

0/0/0/0

0/0/0/0

0/0/0/0

6/12/5/0

22小时38分

--

冯薇

0/0/0/0

0/0/0/0

0/0/0/0

1/0/0/1

12/39/36/0

22小时51分

--

王丹

0/0/0/0

0/0/0/0

0/0/0/0

0/0/0/0

3/7/3/0

22小时29分

--

高燕

1/0/0/0

0/0/0/0

0/0/0/0

1/0/0/0

8/7/20/0

22小时26分

--

王琪

0/0/0/0

0/0/0/0

0/0/0/0

0/0/0/0

6/12/16/0

21小时50分

--

林静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小时6分

--

罗梦

0/0/0/0

0/0/0/0

0/0/0/0

1/0/0/0

6/15/5/0

22小时54分

--

饶剑琼

0/0/0/0

0/0/0/0

0/0/0/0

0/0/0/0

10/4/6/0

22小时1分

--

任永

0/0/0/0

0/0/0/0

0/0/0/0

0/0/0/0

3/7/13/0

30小时28分

--

周兰平

0/0/0/0

0/0/0/0

0/0/0/0

0/0/0/0

4/18/7/0

30小时27分

--

王晓华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小时15分

--

刘诗珍

2/0/0/2

2/0/0/0

0/0/0/0

1/0/0/1

11/23/1/0

22小时16分

--

李艳

2/1/0/0

2/0/1/1

0/0/0/0

1/0/0/1

15/31/46/0

22小时53分

--

徐丽

1/0/0/0

0/0/0/0

0/0/0/0

0/0/0/0

2/4/6/0

22小时40分

--

李立鑫

2/0/0/2

0/0/0/0

0/0/0/0

0/0/0/0

3/1/9/0

23小时25分

--

胡英

0/1/0/0

0/0/0/0

0/0/0/0

0/0/0/0

0/0/0/0

30小时28分

--

雷森林

0/0/0/0

0/0/0/0

0/0/0/0

1/0/0/0

6/20/7/0

22小时20分

--

语文课堂上的平等对话

泸州市实验小学刘诗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以能力为重的教学中,我们更要倡导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

这个对话必须是暗含在教学过程中的。

阅读教学离不开读。

要实现这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必须是通过读作为载体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

到西路学校去听了一堂《巨人的花园》教学观摩课后,我感慨良多。

一直以来自己在教学上困惑:

如何让孩子在砺能课堂上老师有效介入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其实就是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真心诚意地和孩子进行平等对话,随后,我根据学习所得,回到学校后进行了一次尝试,《去年的树》就是一次我学习后的尝试。

《去年的树》是一片拟人体的童话故事,讲述了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当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

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他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

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朋友不见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于是,它心理充满了忧伤和惆怅,面对着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

拿到这篇文章时,我发现这篇童话故事内容比较浅显,一读就懂,但是寓意深刻。

再看看文章的形式,重点部分全是对话的形式展开。

因此,我把这篇文章定位为了读好文中的对话,通过朗读对话的训练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根据这样的理解我设计了教师为牵引的砺能课堂设计。

下面请看我在本次课文教学中的某一片断实录:

师:

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运用段落连接法归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还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划分成了三个部分并且给他们分别取了三个小标题,谁不看书大大方方地给我们说说每个部分的小标题呢?

菲: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课文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1——4段,讲的是鸟儿和树的约定;第二部分是5——14段,讲的是鸟儿四处寻找树朋友;第三个部分是15——17段,讲的是鸟儿实现了诺言。

师:

刚才,陈艺莹菲没有看书,根据自己的回忆,一口气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真不错。

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学习,就会成为会读书的人,我相信孩子们能做到。

师:

一篇叙述性的文章介绍事情的经过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5——14段,看一看这一部分内容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霖(浏览文章后):

我发现5——14段在写作的形式上都是以对话为主。

师:

你观察的真仔细,这篇文章比较浅显,但是寓意深刻,我们说怎么才能透过文字去感受其中的道理了,这就需要会读书的细心人,通过朗读来实现这一目标,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是继续学习读好对话的方法学习第二部分。

谁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在学习《卖木雕的少年》时,学习到的读好对话有几个步骤?

彦:

我知道上学期,读好对话的方法,第一步是关注提示语。

在提示语中圈出能帮

关键词,反复地读你勾画到的句子。

我只想到这里,谁还想到了第二步呢?

请汪子雄同学继续补充。

汪:

我知道第二步是标点藏感情。

要圈出说话人说话时的标点用心体会,读出语气。

请谁来回忆第三步的方法?

皓:

我知道第三部是表情会说话,用心去感受。

一边读一边想象,此时说话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

听了孩子们回忆的学习方法,我很感动,我们读书就是这样要学会积累和运用。

现在请孩子们一起看到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好对话的方法。

生:

齐读。

师:

现在就请孩子们按照黑板上的方法,自学5——14部分,5分钟后我将请同学们上台展示。

昊:

请大家看到第七自然段,我关注到鸟儿说话时用的是疑问句,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请大家听我读一遍。

生:

认真倾听。

昊:

听了我的朗读,关于这个自然段的朗读谁还有其他意见。

冷:

肖维昊同学你关注到了标点符号,我要提醒大家我们在读对话时还要用心去体会人物的感情,联系上文我体会到鸟儿和树是很好的朋友,联系下文我感受到鸟儿没看到树时很伤心,所以,在读的时候要读慢一些。

请大家跟我读一遍。

师:

看来同学们已经会运用读对话的方法了,接下来就请孩子们同桌之间相互联系,呆会儿再分小班表演读。

……

这堂课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

我们在很轻松的氛围中结束了这篇文章的学习。

回过头来想想自己为什么教的轻松,孩子们学的轻松,说到底就是关注了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

其实,是砺能课堂上小班自主展练也好还是教师牵引下的练能也罢,都是为了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运动能力得到提升。

一节课我们不止是关注形式,还要关注哪些语文能力是要让学生掌握的。

在本次课的学习中,我舍弃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学习,把点定位在读好对话,透过读好对话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整个训练都暗藏在教学过程中,以情激情,以情带读,通过师生互动,生上台展示,促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积淀情感,感受这篇课文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

 

 

宝钗“圆滑”新解:

为培养正面情绪对付哮喘

  作者:

赵炎 发布者:

学科专家来源:

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

2012-11-26

说宝钗,不能绕过黛玉,就好比说曹操不能少了刘备一样。

同为四大名著中人,唯有他们曾被后人“捉对儿”进行褒贬。

尊曹时,曹操火了,刘备进火坑;抑曹时,刘备火了,把曹操放火上烤。

对宝钗与黛玉的褒贬,同样有过类似的情形。

说宝钗好时,黛玉是“小心眼”;说黛玉好时,宝钗是“女曹操”。

如果都这么去理解书中人,窃以为不妥,说不到一块的时候,还不挥老拳呀!

正确的做法是,在书中人身上汲取正能量。

 “圆滑”被定为宝钗的“罪名”之一。

圆滑,在国人的语境里可不是个好词儿。

尽管词典的解释比较善良,“形容为人处世各方面都很周到”,但你若被某人形容为“圆滑”,负面情绪一准会膨胀。

因为圆滑还跟世故、敷衍、讨好、拍马屁、笼络人心等词汇有瓜葛。

  ■低调、自爱,积累正面情绪

如何理解宝钗身上所谓的圆滑呢?

我不想用孔孟之道的“义利观”来套,这海拔太高。

单说宝钗为何要那么做,把背后的原因找出来,看官大概就知道该如何定义了。

情绪是一种可以流动的能量。

从养生的角度看,正面情绪对身体是有益的;而负面情绪则对健康有百弊而无一利。

贾母能够长寿,就得益于正面情绪,黛玉和晴雯等负面情绪太多的人,是不会长寿的。

宝钗做人很低调不张扬,其实是不得已,她需要借此培养正面情绪来对付哮喘病低调不是悲观、消极,而是谦虚谨慎。

老话说得好,“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宝钗的低调,换来了贾府上下一致的赞扬。

心情好了,

对她的哮喘病自然有好处,因为负面情绪正是哮喘病发作的主要诱因之一。

比如吃“冷香丸”,她说:

“吃一丸也就罢了。

”说明她的意识里并不完全依赖药物,情绪暗示,才是她的主打疗法。

自爱的低调,其内核还是爱人,有道是“人唯自爱方能爱人”,宝钗几乎爱所有的人。

她懂得哄老人开心;不歧视走背字的赵姨娘;宽容地对待作恶多端的哥哥;甚至对一贯偷奸耍滑的下人也表现出足够的耐心。

宝钗也爱黛玉,真心换真心,黛玉不傻,更非做作之人,那一声“宝姐姐”叫得是何其亲切!

  ■倾听、换位思考,真心换真心

  唐代武则天时期有个宰相叫苏味道,是史料中明文记录下来的“模棱手”。

他的圆滑哲学是,凡事不要搞得太清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若说宝钗也圆滑的话,恐怕不恰当。

  以《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为例。

在这之前,黛玉妒忌宝钗,对宝玉有些误会或醋意。

但这一回里,黛玉生病,宝钗去探病,两人“冰释前嫌”了。

宝钗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倾听与回溯,叫知心。

因黛玉在病中,心情烦闷,“说不得三五句话又厌烦”。

宝钗就以“病”为话题切入,让黛玉释放“厌烦”情绪,她自己一边倾听,一边回溯黛玉的话。

黛玉道:

“不中用。

我知道我这样病是不能好的了”;宝钗点头道:

“可正是这话。

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

”倾听是不打断不质疑,回溯是让对方确认你是真的明白了,交心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二,感同身受,再跟进。

即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你,我会怎样”?

黛玉叹道: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

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

”宝钗没有马上答话,而是稍候了片刻,才说:

“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

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

”黛玉是知道宝钗也有肺病的,宝钗如此说,就有了“体会”的意思,不能不让黛玉感动了。

钗随后又说:

“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

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这就是跟进了。

在交流中,跟进的把握越快越好,有建议,有步骤,而且必须是在切身体会的基础上发出的,才能直抵对方心灵。

黛玉随后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心里话。

从此姐妹二人义同金兰,交情契合。

这个流程,与其说是圆滑,不如说是一种方法——表达真心的方法,跟苏味道的“模棱手”不是一回事。

■人本主义,思维方式好比平行线

  除了上面两个理由外,还可以从思维方式上进行分析。

红楼梦里的女人,似乎都有各自的思维方式。

用线条来比喻:

熙凤是曲线,忽狠忽善,起落无定;黛玉是环线,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探春是直线,好辨是非,疾恶如仇;宝钗则是平行线,多条线叠加平行。

宝钗的这种思维方式,跟圆滑的八面玲珑特点,有着本质的区别。

譬如探春当家那一回,宝钗辅佐。

探春的就职演说旗帜鲜明:

“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穷尧舜之辞,背孔孟之道”。

宝钗立刻予以批判:

“你才办了两天的事,就利欲熏心”,“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去了”。

有学者凭此断定宝钗是“卫道士”,显然是没弄明白她的思维方式。

直线型思维,通常叫一刀切,顾此失彼这个成语,就打这儿来的。

宝钗的“办事须拿学问提着”,则是二者的兼顾,方向还是一个,把事情办成。

两种方式,孰优孰劣?

就连没啥文化的李纨也看明白了:

“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

宝钗的思维方式,更像是人本主义,也即前文提及的“爱人”。

事情得靠人去做,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需要、工作、家庭和家人等等,都各不相同。

调动每个人的正面情绪,实现目标最大化,就必须顾及到每一个人的想法与感受,以帮助和爱的心态,而不是圆滑与鄙夷。

所以呀,我们读书,不能把书中人想得太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