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铁小学五七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078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铁小学五七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汉铁小学五七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汉铁小学五七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汉铁小学五七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汉铁小学五七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铁小学五七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docx

《汉铁小学五七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铁小学五七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铁小学五七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docx

汉铁小学五七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浅议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五·七”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尝试

江岸区汉铁小学数学组

一、模式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流程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汉铁小学数学学科的“五·七”教学模式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的培养,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全体学生特点的课堂模式。

二、模式产生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看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断呈现出的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行的教材为孩子们提供了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为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充分地体现了“以教材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教材思想。

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教师个体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对教材编排意图理解的程度不同,追求理想高效课堂的假设与常态课堂的真实状态存有差距。

因此,汉铁小学的数学老师通过学习,开展了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五·七”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尝试。

通过对有效的课堂实境进行研究,弄清小学数学“学什么”,进而探究小学数学“如何教”,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力争达到“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

三、模式内涵要素

数学“五·七”教学基本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宗旨,以数学实验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以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和认知工具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基于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自主探究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针对新授课而言,教学步骤分为五步,每一步按照七字来设计实施:

创设情境激兴趣、自主探究定目标、合作交流用辩论、相互检测多反馈、总结归纳渗思想。

其主要特点如下:

1、研究性。

不再要求学生简单的理解与接受知识,应给予学生学习方向,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知识,鼓励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模式去寻找答案。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创新能力。

 

  2、开放性与实践性。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案,深化体验,并让学生自己总结问题,同时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来获取知识,评价也呈现多元化,整体过程表现出发散性、求异性等。

实践性则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依据日常事务,来找出客观规律,促进探究习惯的养成,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了探究知识的能力。

  3、学习的主体性。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着引导、激励、辅助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与其它学生在数学实践中的测量等活动中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价值,集体感受成果,同时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反思与探究,感受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这样学生成为了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

四、基本流程

“五·七”教学基本模式操作策略简要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兴趣

我们本着教学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简洁、易懂,背景丰富,内容积极向上原则,能引起学生思考,能提出问题,明白本节课所要学习、研究的内容,容易导向学生观察发现新知。

一是可以创设故事情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解萍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课一开头,她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

“花果山中三个小猴子吵着要猴爸爸买甘蔗给他们吃:

最小的猴子嚷着要根数多,老大自认为很懂事说:

‘我只要一根,但要最长的。

’精明的老二说:

‘我不要最长的,也不要根数最少的,但根数要比大哥多,比弟弟的长一些。

’猴爸爸思考了一下,买来三根同样长的甘蔗,将第一根分了一半给老大,将第二根平均分成6段,取了3段给老三,将剩下的一根平均分成4段,给老二2段。

三个猴子高兴极了,都认为爸爸对他最好。

同学们,猴爸爸分得公平吗?

……公平不公平,学了新课自分明”,学生兴趣盎然地步入了新课。

二是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把数学问题置于学生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身边,通过对生活情境的体验,从事理中明确算理。

例如:

熊昌慧老师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千数的简便计算一课中,她创设了生活中的购物情境:

在教室的一角“开设”超市,货架上陈列着文体类商品,其中篮球标价96元/只,排球42元/只,……一位同学跑上去,营业员连忙说:

“欢迎光临,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同学说:

“我想买一只篮球。

”营业员:

“96元。

”学生拿出100元,营业员找给学生4元,学生说:

“谢谢。

”营业员:

“欢迎再次光临。

”通过“买篮球”,让学生感悟:

①96元靠近100元,②多付就要找零(蕴含多减要加)。

这样为学习新知扫除障碍,让学生从生活事理中明白为什么“多减要加”,同时让学生通过这一情境,学习社会交往,体验生活数学。

三是创设纯数学情境,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

有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充分感知,逐步在头脑中建立起表象,进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例如:

李冰老师在执教《长方体体积的计算》一课时,她让学生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并把操作后获取的数据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再观察每排的个数、摆的排数、层数与小正方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得出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小正方体木块的个数(即长方体体积),逐步推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在操作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引导他们观察——抽象——概括——表述,架起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桥梁。

(二)自主探究有目标

探究──就是探讨和研究。

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答案,解决疑问。

由于学生受知识与能力的限制,学生在自主探究时会遇到很多困难。

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前,教师要给学生设定探究的目标、方法、过程、步骤等。

这样学生才不会出现漫无目的、浅尝辄止、杂乱无章的低效探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让学生观察信息窗,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信息窗中的数学信息往往比较繁多,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是有限的。

往往不能找出有用、有关联的数学信息。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研讨如何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情景图,找出有用、有关联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学生一旦找准信息,明确目标,就必须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计算时,应芳老师选取生活中学生常见的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生活素材设计表格式应用题:

品名

日记本

钢笔

圆珠笔

三角板

单位(元)

2.5

5

2

1.5

把12元全买完,怎样买更合算?

(三)合作交流须辩论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

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锻炼学生语言的表达,使他们在“风口浪尖”上磨练,在“实战”中提高。

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方法和策略的形成。

甘万盛老师在分数乘法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有两根同样长的钢管,第一根用去3/10米,第二根用去3/10,哪一根用去的多一些?

”问题给出后,学生讨论比较热烈,有的说第二根用去的长,(假设钢管10米,10×3/10=3米),有的立即反驳:

当钢管长一米时,1×3/10=3/10米,两根用去的一样长,……通过争论、举例验证得出,这道题答案有三种可能性,分三种情况进行思考。

让学生体会到在一定范围内,数学问题的不确定性。

(四)相互检测快反馈

大家知道,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能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相互验证能力、相互批判习惯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学会相互鞭策,相互激励。

学生的知识在思维碰撞中巩固拓展。

我们提倡采用互动检测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出题、相互检测、相互讲解切磋,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常用的课堂检测有:

“编导”型、“侦探”型、“超市”型。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六年级学生周琪亮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5%”,让李翔同学进行联想,“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学生思维立即活跃起来,想到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5%,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女生比男生少20%……想到从分数角度考虑得出,女生人数是全班的4/9,全班人数是男生的9/5……。

想到与“比”联系起来得出:

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为5:

4,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5:

9,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为1:

9……,通过相互测试,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给学生一个自主创新、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去思考,既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总结归纳渗思想

数学课程不仅关注包括数学的结论,更应关注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曹冲称活象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要使学生获得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在归纳总结中要结合新知识适时适当地让学生渗透一些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曹丽娟老师在引导同学们归纳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转化成规则形的面积计算时.学生在归纳总结中发现除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外,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都是通过变换原来的平面图形,帮助我们把对“新”图形的认知转化成对“旧”图形的改造与提升,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寻找到解决“新”知的方法.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面积;研究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是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两个相同的梯形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计算面积;研究圆面积的计算时,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

32,64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并由此想象无限细分下去,拼成的图形就接近于长方形,可以通过拼成的长方形来计算面积.这样,就将原来的图形通过剪、拼等途径加以“变形”,化难为易.不仅如此,我们还专设一个单元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凸显转化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方法的价值。

操作流程图:

创设故事情境

一、创设情境激兴趣创设生活情境

创设纯数学情境

探求学问

二、自主探究定目标

探究问题

不同角度

五·七教学模式三、合作交流用辩论

不同方法

相互检测

四、相互检测多反馈相互讲解

及时反馈

渗透思想方法

五、总结归纳渗思想培养数学思维

解决实际问题

五、模式实施的预期效果

1.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和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能力。

2.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使教师学会尊重学生的学生个性,会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会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3.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根本的转变。

①学会主动学习②具有灵活的学习方法③具有探究学习的能力④具有合作学习的习惯。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

我们数学组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南,开展了小学数学高效课“五·七”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尝试。

按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力争达到“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富实效,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当然我们的探索仅仅是刚刚开始,不足之处必然存在。

但我们不会停止我们的思考,不会停止我们的脚步。

恳请各位专家领导和同行加以指导和提出宝贵意见。

(执笔:

文昌才)

 

附:

教学设计(此教学设计在湖北省课题研究活动中展示)

 

计算教学融入解决实际问题中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江岸区汉铁小学应芳

内容摘要: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材的安排是在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回顾笔算除法是一位数的过程与方法,进而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比较异同。

引导学生从除的顺序,商的位置,余数的大小,求商的方法等方面去加以比较,使学生从实质上去把握两都的联系与区别。

重点弄清楚每一位商的书写位置。

教材注意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实现除数是两位数的简易教学。

本节课的设计能充分利用教材,实际,直接,并能在渗透环保教育的同时,将计算融入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关键词:

计算迁移生活

设计意图:

本节课我采用了“创设情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巩固提高——总结收获”展开教学。

在教学中我重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来研究除法知识,淡化四舍五入、取中法这样的名词,替换成形象的可以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来试商;在计算过程中重视培养估算能力,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试商,突破试商难点。

教材分析: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它包括一般的商两位数和商末尾有零的两种情况。

前面3则例题介绍了商一位数,也就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前两位不够除的情况,而例4是前两位够除的情况。

因此,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商是一位数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其计算顺序、试商的方法与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完全相同,只是商的位数多了,计算复杂了些。

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经历笔算过程,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教学片断: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6560×()<346

()×40<7790×()<619

2、笔算

64÷4144÷18

集体订正后,总结除法的基本步骤:

商、乘、减、比

3、谈话: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笔算除法的内容(板书课题)

4、关注环保,触发情感

师: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

提问: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这么干净的街道,你想说些什么?

师:

你们的环保意识真强!

同学们,学校决定成立环保小组,你们愿意加入吗?

师:

好,让我们一起加入环保队伍,去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给小朋友观看垃圾图片,目的在于勾起小朋友的环保意识,进一步认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同时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兴趣。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

从这幅图里你们能找到什么数学信息?

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呢?

师:

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

能说说为什么用除法来解决吗?

2、研究“商是两位数的计算过程,重点解决商的最高位书写位置”

(1)师:

576÷18,你们能估一估商是多少吗?

(2)师:

那你们能试着用笔算的方法算一算这一题的商就是多少吗?

(3)学生尝试解决,老师巡视。

(4)集体反馈

师:

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师:

商“3”为什么要上在十位上呢?

学生回答后,用课件演示,揭示算理,因为是用18除57个十,最多得到3个十,所以,3要上在十位上。

师:

那谁来说说商“2”为什么要上在个位上呢?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

我们先用除数去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够除,除到哪一位,商就上在那一位的上面,有余数,就要比较余数和除数的大小。

(5)请学生把具体的商和刚才估的商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

在这里安排判断商是几位数主要是让学生清楚第一次的商应该在哪一位上,这样对判断商是几位数及以后遇到商中间有0的情况时,会理解得更深入。

3、研究“商的个位是0的除法”

(1)师:

为了更好的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把十月定为学校环保月。

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雏鹰环保实践队在这个月取得的成绩:

他们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那么他们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列式:

930÷31

(3)师:

下面请用试着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自己算一算商是几?

师:

除到十位余下的数是0怎么办?

(4)小结:

除到十位余下的数是0,就直接在被除数的个位上上0。

4、研究除数是一位数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异同点

(1)师: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道复习题,以及我们刚刚做过的这两道,和你的同位之间讨论一下屏幕上的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2)集体交流反馈,师小结

相同点:

都是按照商、乘、减、比的顺序来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上在那一位的上面。

不同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直接用口诀求商,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则要试商。

【设计意图:

课堂设计的最后安排小组交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笔算除法是一位数的过程与方法,进而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比较异同。

引导学生从除的顺序,商的位置,余数的大小,求商的方法等方面去加以比较,使学生从实质上去把握两都的联系与区别。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验得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并在今后做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比较熟练地应用。

三、巩固应用,提高认识

1、砸金蛋游戏:

直接说出下面各题应该商几位数

2、试商调整:

下面各题,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找出准确的商

3、解决问题:

练习十六第4小题

【设计意图:

本节课练习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衡量不同学生接受的程度去安排与设计,做到既有梯度也有层次,让后进的同学跳一跳也能够得着,学得快的同学也能吃得饱。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六第3小题师: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谈谈你的体会。

【设计意图:

全课的小结,让学生在感受一节生动而快乐的课堂后再次回放,让课堂再次升华,并且让学生对下节课的期待埋下伏笔,让人意犹未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以学生为主,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新知的探究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商是两位数笔算除法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合作者。

通过学习,我觉得以下两方面自己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一、比较合理的处理教材。

教材给我们呈现的例题是学生在校园里捡废电池的情景,考虑到现在我们的校园卫生非常好,不可能在校园里捡到这么多的废电池,何况两个例子的情景是分开的,因此设计了上面打印文章的例题,把两个例子串连在一起,比较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让学生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练习的处理上,而是把课后的练习进行整合,有侧重点的进行练习设计,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二、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去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完全暴露了出来,思维的积极性相当的高,达到了原先设计的效果。

备注:

应芳老师执教的《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在湖北省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活动中作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