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7063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x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docx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

基础生物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细胞呼吸  是指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从食物分子中取得能量的过程。

1.生态系统  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植物  植物是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多细胞的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根、茎、叶组成,表面有角质膜,有气孔、输导组织和雌和/或雄胚子囊,胚在胚子囊中发育。

  3.双受精作用一个精子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另一个精子与胚囊中大的中央细胞的极核结合,形成三倍的细胞,即胚乳细胞。

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作用。

3.凯氏带  内皮层细胞上有一圈凯氏带,凯氏带是一条含有栓质和木质素的带,箍在细胞周围,水分和溶液不能通过这条带,只能通过质膜进入到内皮层,水分进入木质部的胞外途径止于内皮层的凯氏带。

4.中心法则  克里克提出将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称为中心法则。

该法则的要点是:

遗传信息流的方向是DNA→DNA复制,DNA→RNA转录,然后RNA→蛋白质翻译。

5.群落  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只要那里的气候和其他自然条件基本相同,那里一定会出现一定的生物组合,即很多种类的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      位,这个功能单位就是群落。

6.种群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它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性别的个体组成,彼此可以互配进行生殖。

7.环境容量  环境资源决定的种群数量称为环境容量,即某一环境在长期基础上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二、是非易混概念  1.高尔基体是细胞中蛋白质的加工、储存、分拣和转运中心。

  2.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线粒体中有DNA和核糖体,细菌没有线粒体。

3.叶绿体中也有环状DNA和核糖体,叶绿体中的一部分蛋白质也是自身合成的。

  4.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5.生物膜是一种超分子结构,就是有多分子形成的一种有序的组织,膜的选择透性决定于脂双层本身的限制和转运蛋白的专一性。

  6.柠檬酸循环是在线粒体中发生的,但是丙酮酸并不能直接参加柠檬酸循环。

7.不论单层上皮或复层上皮其底部都有一层基膜将上皮组织与其下的结缔组织分隔开来。

  8.肺循环是指血液右心室流出,经过肺回到左心房。

体循环是指血液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再左心室流出,经过各种器官组织回到右心房。

  9.从心脏输送血液出去的管道称为动脉,,从肺或其他组织输送血液回心脏的管道称为静脉。

      10.厚角细胞随着茎的生长而伸长,厚壁细胞是死细胞不能生长。

  11.维管组织系统包括两类输导组织,即输导有机养分的韧皮部和输导水分及矿物质的木质部。

  12.当保卫细胞从周围的细胞中得到钾离子时,水就会于渗透作用而进入其液泡内,于是细胞呈膨胀状态,气孔张开。

  13.韧皮部汁液可以沿着各种方向流动,与木质部汁液不同,木质部汁液只能自下而上,从根到地上部流动。

  14.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15.一个基因不一定决定一个性状,例如肤色的控制至少有三个基因参与。

三、填空  1.电子显微镜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透射电镜,一种是扫描电镜。

  2.细胞呼吸反应可以归纳为3个阶段:

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糖酵解的反应场所是细胞质,三羧酸循环的场所是线粒体。

  3.脊椎动物体内有4种基本组织,它们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激素的作用有5方面:

维持稳态;促进生长和发育;促进生殖活动;调节能量转换;调节行为。

  5.植物成熟器官基本上3种组织系统组成,这3种组织系统是:

皮组织系统、维管组织系统和基本组织系统。

皮组织系统包括表皮和周皮。

维管组织系统包括两类输导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

基本组织系统包括薄壁组织、厚壁组织和厚角组织。

  6.植物组织三种基本类型的细胞组成:

薄壁细胞、厚角细胞和厚壁细胞。

      7.目前发现的植物激素主要有5种: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

  8.一群能互交繁殖的个体组成去群体,理想群体必须满足5个条件:

群体足够大;和其他群体完全隔离,它们之间没有基因交流;没有突变发生;交配是随机的;没有自然选择。

  9.自然选择有3个主要模式:

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

  10.植物分为4个主要类型: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1.结缔组织多种细胞、3种蛋白纤维和无定形的基质组成。

3种蛋白质纤维为有弹性的弹性纤维、有韧性的胶原纤维以及分支成网状的网状纤维。

12.脊椎动物的肌细胞分为3类:

横纹肌细胞、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13.于呼吸时不同的肌肉活动,可将呼吸运动分为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

14.生物界是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每个层次都建立在下一个层次之上。

总共有11个组构层次:

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15.生物学将每一个物种分到一个多级的分类系统中去,每一级称为一个分类阶元。

有7个基本分类阶元:

界、门、纲、目、科、属、种。

  16.1967年生态学家惠特克提出新的五界系统,这五界是: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17.研究生物学的方法有一些关键要素,这些要素是:

观察、提问、假说、预测和检验。

  18.在生命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分子都是极其巨大的分子,称为生物大分子。

生物大分子可分为4大类:

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

      19.根据蛋白质在机体内的功能,可将其分为7大类:

结构蛋白、收缩蛋白、贮藏蛋白、防御蛋白、转运蛋白、信号蛋白、酶。

  20.组成细胞骨架的三类蛋白质纤维是维管、微丝、中间丝。

  21.5种导致群体遗传结构发生变化的因素。

分别为:

遗传漂变、基因流、突变、非随机交配和自然选择。

  22.自然选择有3个主要模式稳定性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  23.非细胞形态原始生命的诞生有两种学说:

蛋白质起源说核酸起源说  四、单项选择  1.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2.减粉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末期ⅠB、末期ⅡC、后期ⅠD、后期Ⅱ3.海带是  A、菌类植物B、地衣植物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  4.Pseudomonastransluces、Pseudomonassyringae、Pseudomonas  propanica是相同的生物。

A、目B、科C、属D、种  5.是裸子植物的特征。

  A、胚珠裸露B、木质部具筛管C、双受精现象D、形成果实  6.下列对蕨类植物描述正确的有。

  A、植物体呈两侧对称B、双受精现象C、根状茎内有维管组织D、营养叶上排列整齐的孢子囊群  7.所有生态系统都可以区分为四个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  

  

  

  

        15.达尔文在进化论上的两个理论突破  一是,提出了共同来学说二是,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16.简述理想群体的特征。

理想群体的特征:

  群体足够大,  和其他群体完全隔离,它们之间没有基因交流,  没有突变发生,  交配是随机的,  没有自然选择。

  在理想群体中,世代之间,群体的遗传结构保持不变。

处于理想群体状态,称为哈迪-温伯格平衡。

  17.蓝细菌即放氧型的光能自养型出现的意义  特征:

出现叶绿素分子,H2O光解代替H2S光解,释放O2蓝细菌出现的意义:

  构成了生物合成和分解的统一生态系统;释放大量的O2,改变了地球面貌;  原核生物改变代谢类型,从厌氧发展为需氧;为陆生动、植物起源创造条件。

18.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2.出生率和死亡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5.种群的空间特征:

集群分布、均匀分布、随机分布。

  6.遗传特征:

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彼此可以互交繁殖。

19.论述标志重捕方法,以及其使用条件。

  ?

标志重捕是指为了了解种群的总数量,先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然后将它们释放,过一定时间后再进行重捕并记下重捕个体中已被标记的个体数。

  ?

根据公式N=M*n/m  ?

其中N=种群总个体数,M=标志个体数,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

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

1.标志个体释放后应与其他个体均匀混合?

2.标志方法不会伤害动物和动物的行为  ?

3.研究区域呈相对封闭状态,没有个体的迁入和迁出。

22.详细论述种群的两种增长方式,并画图描述。

1.种群在资源无限条件下呈指数生长  指数增长的特点是:

增长不受资源限制、不受空间和其他生物制约。

虽然开始缓慢,但随着种群技术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技术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

      2.种群在资源有限条件下呈逻辑斯蒂增长逻辑斯蒂曲线通常分为5个时期:

  开始期,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又称潜伏期。

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加快。

  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减速期,个体数超过密度一半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其中dN/dt是种群的瞬时增长量,r是种群的瞬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N是种群的大小,K是可能出现的最大种群数或承载力或环境容量。

当N>K时,逻辑斯蒂系数是负值,种群数量下降当N  20.论述生物体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并画图描述。

      ?

生物体两种不同的生活史对策:

r对策和K对策。

  ?

r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底,亲代对子代缺乏保护。

在生境中,r对策种群的死亡率主要是环境变化引起的,而与种群的密度无关。

  ?

K对策生物通常是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亲代对后代有很好的保护。

种群的死亡率主要是密度制约因素引起的,而不是不可测的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

    21.什么是生态位?

你如何理解竟争的生态学意义?

  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中各种资源的总和,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生态位相同或重叠的物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同区域分布物种之间通过生活于生境的不同部位,利用不同的食物和其他资源来减少生态位的重叠,减少和避免种间竞争。

  25、简述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及生物学意义。

  答题要点:

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

花粉管到达胚囊后,释放出二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另一个与两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

双受精是被子植      物有性生殖特有的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于融合在一起,成为1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

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合子发育成的新一代植株,往往会发生变异,出现新的遗传性状。

而且,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井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

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的型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22.导管分为哪几种类型?

  根据导管发育先后和次生壁木化增厚的方式不同,可将导管分为以下五个类型:

a、环纹导管:

每隔一定距离有一环状木化增厚的次生壁,加在导管里面的初生壁上。

  b、螺纹导管:

其木化增厚的次生壁呈螺旋状加在导管内的初生壁上。

c、梯纹导管:

木化增厚的次生壁呈横条突起,似梯形。

  d、网纹导管:

木化增厚的次生壁呈突起的网状,\网眼\为未增厚的初生壁。

e、孔纹导管:

导管壁大部分木化增厚,未增厚的部分则形成许多纹孔。

27.简述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

  答题要点:

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

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在减数分裂过程,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

这样周而复始。

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

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方面。

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