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道选择题50道是非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6887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6道选择题50道是非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36道选择题50道是非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36道选择题50道是非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36道选择题50道是非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36道选择题50道是非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6道选择题50道是非题.docx

《36道选择题50道是非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道选择题50道是非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6道选择题50道是非题.docx

36道选择题50道是非题

关于折减因子的应用,请专家们思考这几个问题,切忌酱紫!

第32套,36道选择题,50道是非题

 

1以下哪一项不是影响尘肺病的发病因素()。

C

A、矿尘的成分

B、矿尘粒度及分散度

C、矿尘的硬度

D、矿尘分散度

 

2下列内容不属于职业病防治基本要求的是()。

B

A、落实工作场所卫生标准,降低有害因素的影响

B、持续对工作场所监测,及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C、定期进行职业病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D、严格执行职业卫生统计报告的规定

 

3粉尘的卫生标准均是以()为规定对象的。

C

A、煤尘

B、岩尘

C、浮尘

D、铁尘

 

4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方向疏散。

B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D、原地食品

 

5制造业会涉及的有害因素()ABCD

A、液氨

B、亚硝酸盐

C、碘酸钾

D、硫化钠

 

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会涉及的有害因素()D

A、乙醇

B、二氧化碳

C、液氨

D、全部都是

 

7纺织业会涉及的有害因素()ABCD

A、三氯乙烯

B、甲苯

C、重铬酸钾

D、甲酸

 

8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会涉及到的有害因素()D

A、硫化钠

B、甲醛

C、丙酮

D、全部都是

 

9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档案由()保管。

A、用人单位

B、职工个人

C、专业机构

D、企业主管部门

 

10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

A

A、职业病危害

B、职业危害

C、职业危害因素

D、职业卫生危害

 

11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等内容A

A、职业防护措施

B、安全操作规程

C、应急救治措施

D、职业病待遇

 

12用人单位应当接受()依法对其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并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

C

A、主管部门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健康卫生行政部门

D、劳动部门

 

13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会涉及到()的有害因素ABCD

A、液化烃

B、硫化氢

C、硫磺

D、硫酸

 

14医药制造业会涉及到()的有害因素ABCD

A、环氧乙烷

B、氨气

C、氯气

D、液溴

 

1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会涉及到()的有害因素ABCD

A、二氧化硫

B、氯气

C、氮气

D、镁铝粉

 

16金属制品业会涉及到()的有害因素ABCD

A、乙炔

B、二甲苯

C、丙烷

D、盐酸

 

17通用设备制造业会涉及到()的有害因素ABCD

A、乙炔

B、丙烷

C、甲苯

D、二甲苯

 

18井下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

A

A、0.0024%

B、0.05%

C、0.5%

D、1%

 

19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A

A、26℃

B、30℃

C、35℃

D、36℃

 

20煤矿从业人员上岗前接受的职业危害健康培训时间不少于()学时B

A、2

B、4

C、8

D、12

 

21企业为劳动者提供的个体防护用品要符合()C

A、地方标准

B、世界标准

C、国家标准

D、全球标准

 

22专用设备制造业会涉及到的的有害因素()ABCD

A、液氨

B、氢气

C、丙烷

D、甲苯、二甲苯

 

23在生产过程中,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来源有煤自燃、()。

C

A、人员呼吸

B、煤岩层涌出

C、放炮

D、煤气

 

24当作业地点的气温达到()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时间B

A、≥36℃

B、≥37℃

C、≥40℃

D、≥42℃

 

25呼吸道致敏物有哪些()ABCD

A、氨基胍重碳酸盐

B、异氰酸三氟甲苯酯

C、苯四甲酸酐

D、2-苯乙基异氰酸酯

 

26皮肤致敏物有哪些()ABCD

A、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B、过二硫酸铵

C、过硫酸钠

D、1,2-乙二胺

 

27会引起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物质有哪些ABCD

A、苯

B、丙烯酰胺

C、粗苯

D、氟化镉

 

28PP是什么()A

A、聚丙烯

B、高密度聚乙烯

C、低密度聚乙烯

D、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29HDPE是什么()B

A、聚丙烯

B、高密度聚乙烯

C、低密度聚乙烯

D、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30LDPE是什么()A

A、聚丙烯

B、高密度聚乙烯

C、低密度聚乙烯

D、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31塑料助剂有哪些()ABCD

A、着色剂

B、热稳定剂

C、加工改性剂

D、抗冲击

 

32改进剂抗冲击改进剂包括什么物质ABCD

A、氯化聚乙烯

B、丙烯酸酯共聚物

C、MBS

D、EVA

 

33接触性皮炎是职业性皮肤病的一种,根据发病机理分为原发刺激性皮炎和变应性皮炎。

变应性皮炎是由()物引起C

A、腐蚀

B、刺激

C、致敏

D、致癌

 

34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承担责任C

A、经济损失

B、人身伤害

C、职业病危害后果

 

35公司倒闭职工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承担A

A、用人单位

B、工伤保险基金

C、本人

D、医保

 

36致癌性的物质有哪些()ABCD

A、硫化镉

B、硫酸镉

C、硫酸镍

D、硫酸铍

 

1.GBZ2.1-2019中的化学有害因素包括了工作场所存在或产生的化学物质、粉尘及生物因素。

2.职业接触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等与职业性有害因素之间接触的过程。

3.不良健康效应指机体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产生或出现的有害健康效应或毒作用效应。

只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接触,即过量的接触才会引起健康损害。

4.临界不良健康效应,用于确定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容许接触浓度大小,即职业接触限值时所依据的不良健康效应。

5.职业接触限值OELs,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不会引起所有接触者不良健康效应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x

6.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最高容许接触浓度。

x

7.最高容许浓度MAC,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工作地点的化学有害因素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8.峰接触浓度PE,在最短的可分析的时间段内(不超过15min)确定的空气中特定物质的最大或峰值浓度。

9.对于接触具有PC-TWA但尚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应使用峰接触浓度控制短时间的接触。

10.峰浓度是,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容许在一个工作日内发生的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超出PC-TWA水平的最大接触浓度。

11.峰浓度实际上也是15分钟的平均浓度。

12.接触水平,应用标准检测方法检测得到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定时间段内实际接触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

13.职业接触限值比值,劳动者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接触水平与该因素相应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

14.当劳动者接触两种以上化学有害因素时,每一种化学有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其对应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之和,称为混合接触比值。

15.行动水平:

劳动者实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水平已经达到需要用人单位采取职业接触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告知等控制措施或行动的水平,也称为管理水平或管理浓度。

16.化学有害因素的行动水平,根据工作场所环境、接触的有害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该因素容许浓度的一半。

17.噪声实际上无行动水平。

x

18.生物监测,系统地对劳动者的血液、尿等生物材料中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浓度)、或由其所致的无害生物效应水平进行的系统监测,目的是评价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程度及其可能的健康影响。

19.生物接触限值BELs:

针对劳动者生物材料中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或引起的生物效应等推荐的最高容许量值,也是评估生物监测结果的指导值。

每周5d工作、每天8h接触,当生物监测值在其推荐值范围以内时,绝大多数的劳动者将不会受到不良的健康影响。

又称生物接触指数(BEIs)或生物限值(BLVs)。

20.监测检测原则要求包括下面哪几点?

ABCDE

A.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采样按GBZ159执行。

B.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和粉尘的检测按GBZ/T160、GBZ/T300和GBZ/T192执行。

C.若无相应的检测方法,可参考国内、外公认的检测方法,但应纳入质量控制程序。

D.对分别制定有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容许浓度的粉尘,应优先选择测定呼吸性粉尘的接触浓度。

E.与BELs相配套的生物材料中有害物质及其代谢物或效应指标的测定按照GBZ/T295执行。

 

21.化学有害因素控制的优先原则包括下面哪几点?

ABCDEF

A.对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接触的控制,应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实际情况,按照GBZ1的要求采取综合控制措施。

B.消除替代原则。

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用无害替代有害、低毒危害替代高毒危害的工艺、技术和材料,从源头控制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

C.工程控制原则。

对生产工艺、技术和原辅材料达不到卫生学要求的,应根据生产工艺和化学有害因素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防尘、防毒、通风等工程控制措施,使劳动者的接触或活动的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的浓度符合卫生要求。

D.管理控制原则。

通过制定并实施管理性的控制措施,控制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程度,降低危害的健康影响。

E.个体防护原则。

当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仍不能实现对接触的有效控制时,应联合使用其它控制措施和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通常在其他控制措施不能理想实现控制目标时使用。

F.在评估预防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时,还应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的种类以及为减少风险而需要付出的成本。

22.职业接触控制有哪些?

ABCDEF

A.在制定职业接触控制措施时应充分考虑所有可能发生接触的途径,包括经呼吸道吸入、皮肤吸收和经口摄入;

B.采取的控制措施应具有针对性,能有效防止该有害因素可能引起的健康危害;

C.应选择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控制措施,避免有害因素的泄漏或尽可能使其播散最小化;

D.应定期检查和评估所有控制措施的相关要素,并保持其持续有效;

E.应将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化学有害因素以及采取的对应控制措施告知所有相关的劳动者,并对其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F.应确保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不会威胁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

23.劳动者接触制定有MAC的化学有害因素时,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任何工作地点的最高接触浓度不得超过其相应的MAC值,是一个平均浓度。

x

24.劳动者接触同时规定有PC-TWA和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时,实际测得的当日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不得超过该因素对应的PC-TWA值,同时一个工作日期间任何短时间的接触浓度不得超过其对应的PC-STEL值。

25.劳动者接触仅制定有PC-TWA但尚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时,实际测得的当日CTWA不得超过其对应的PC-TWA值;同时,劳动者接触水平瞬时超出PC-TWA值3倍的接触每次不得超过15min,一个工作日期间不得超过4次,相继间隔不短于0.5h,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过PC-TWA值的5倍。

x

26.对于尚未制定OELs的化学有害因素的控制,原则上可不予理睬。

x

27.应使绝大多数劳动者即使反复接触尚未制定OELs的化学有害因素也不会损害其健康。

用人单位可依据现有信息、参考国内外权威机构制定的OELs,制定供本用人单位使用的卫生标准,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劳动者的接触。

28.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浓度超过行动水平时,用人单位应参照GBZ/T225的要求采取包括防尘、防毒等工程控制措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卫生培训等技术及管理控制措施。

29.行动水平不作为确定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的岗位津贴的依据。

30.按照劳动者实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水平可将劳动者接触水平分为5级。

31.如果≤0.01OEL,说明基本无接触,无需采取行动。

32.大于0.01OEL,但≤0.1OEL时,说明接触极低,根据现有的信息,此时的浓度水平无相关的健康效应,推荐的控制措施一般危害告知即可。

33.≥0.1OEL,≤0.5OEL时,说明有接触,但不太可能有明显健康效应,一般危害告知、特殊危害告知即可。

x

34.>0.5OEL,≤1OEL时,说明有显著接触,需采取行动予以限制,这些行动包括一般危害告知、特殊危害告知、职业卫生监测、职业健康监护以及作业管理。

35.大于1OEL时,说明超过接触限值了,在采取行动水平时候的行动外,还需要个体防护、工程工艺控制。

36.一般危害告知,指贴贴标签、SDS等。

37.特殊危害告知,指针对具体的危害进行告知,相当于GBZ158所列出的告知内容。

38.作业管理包括对作业方法、作业时间等制定作业标准,减少接触时间和接触机会,培训指导,改善作业条件或工作环境等。

39.在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或劳动者个人接触水平时,应正确运用PC-TWA、PC-STEL或MAC,并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空气采样、监测。

40.PC-TWA是评价劳动者接触水平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的主要指标。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定期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系统接触评估,或因生产工艺、原材料、设备等发生改变需要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程度重新进行评估时,尤应着重进行TWA的检测、评价。

41.个体检测是测定TWA的比较理想的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劳动者个体实际接触水平和工作场所卫生状况,是评价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的主要检测方法。

42.定点检测也是测定TWA的一种方法,主要反映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的浓度,也反映劳动者的个体接触水平。

43.应用定点检测方法测定TWA时,应采集一个工作日内某一工作地点、各时段的样品,按各时段的持续接触时间与其测得的相应浓度乘积之和除以8,得出一个工作日的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

44.劳动者在不同时间段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TWA水平在PC-TWA值上下波动,这种波动因物质的不同容许波动的范围而有所不同。

为限制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短时间过高浓度的接触,保护劳动者即使短时间接触这些因素也不会发生急性毒性作用,对化学有害因素制定了相应的MAC。

x

45.小于或等于PC-STEL的短时间持续接触不会导致刺激,慢性或不可逆性组织损伤,依赖剂量-率的毒性效应,以及麻醉程度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损害自救能力或大幅降低工作效率。

46.PC-STEL主要用于以慢性毒性作用为主但同时具有急性毒性作用的化学物质,是与PC-TWA相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可视为对PC-TWA的补充。

47.在对制定有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进行评价时,应同时使用PC-TWA和PC-STEL两种类型的限值。

48.即使一个工作日内的CTWA符合卫生要求,CSTE也不应超过其对应的PC-STEL值,且在PC-TWA值以上至PC-STEL之间的接触不应超过15min,每个工作日接触该种水平的次数不应超过4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

49.如果实际测得的当日CTWA已经超过PC-TWA,则没必要使用PC-STEL防止这些效应。

50.一次大量接触有害物质可能增加某些疾病的风险,仅依靠长时间平均接触的监测数据,可能会掩盖峰的漂移值,为了控制这种健康效应,对于具有PC-TWA但尚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使用峰接触浓度控制短时间的最大接触,目的是防止在一个工作日内在PC-TWA若干倍时的瞬时高水平接触导致的快速发生的急性不良健康效应。

第七讲座,职业病危害评价第一场,以及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