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x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民中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峨山县民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为了推动革命进程,他于20世纪20年代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含义是( )
A.“耕者有其田”B.主张平等的民权
C.反对帝国主义,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D.节制资本
2.为应对30年代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其举措不包括()
A.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劳资关系
C.实行自由主义,推行自由贸易D.加强政府救济,实行“以工代赈”
3.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有众多的革命老区,这些地区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事件中,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的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北伐战争③工农红军长征④淞沪会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日本的福泽谕吉强调说:
“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
”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
A.“殖产兴业”政策B.废除了旧体制
C.“文明开化”政策D.进行军事改革
5.在公元286年的某一天,定居小亚细亚(属罗马帝国)的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
艾哈迈德立即投诉于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了严惩。
这不能表明当时罗马法律()
A.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C.商人艾哈迈德受到公民法的保护
D.通行于整个帝国范围之内
6.毛泽东说,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
这反映了()
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
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
D.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7.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以下哪种对东南互保事件的评价更符合当今史学观点()
A.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最终酿成北洋军阀割据的局面
B.列强在华势力空前膨胀,清廷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张之洞等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实力的作用
D.地方势力从此不再听从中央调配
8.“过去的20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来自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9·11’‘巴以冲突’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
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重要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快捷
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9.她是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
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她”是( )
A.北方民歌B.骚体C.宋词D.明清小说
10.16世纪,欧洲掀起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一场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是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11.读19世纪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总额情况变化表”。
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和诱导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节制资本”解决民生问题
12.“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
对这一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C.置三公,事归台阁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13.观察下图,这是日本的一幅宣扬军国主义的作品,图中的内容是日军在平壤大败清军。
这幅画最早问世有可能是在()
A.1869年B.1894年C.1905年D.1910年
14.王尔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写道:
“自天演论做出发点,以观进化之世界,反映出一个争杀的景象,弱肉强食的恐怖氛围,充斥其间。
瓜分之祸,也觉得很显然有必然之势,为求其不灭亡,进而引导出来保种、保教、保国的民族意识,强化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
”据此可知进化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 )
A.导致瓜分危机B.掀起革命浪潮
C.推动民族觉醒D.兴起实业救国
15.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扩大民主权利
16.马寅初曾指出:
“几位大官,乘国家之危急,挟政治上之势力……做生意之时以“统制贸易”为名,以大发其财为实……”这些“大官”指的是()
A.民族资产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大地主 D.大商人
17.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
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A.爱国精神B.民主精神
C.团结精神D.科学精神
18.“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
A.始于纺织业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使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D.以电力作为主要能源
19.春秋战国时代,我国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
追根溯源,所有变革发生的根源都在于( )
A.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推广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削弱D.变法改革浪潮的推动
20.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中档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21.2012年2月21日,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说:
“20年前,中国还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
现在,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
应该说,这种发展变化与南方谈话密不可分。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南方谈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南方谈话的核心
C.南方谈话推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D.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2.说国民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表现在()
A.革命任务上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23.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4.观察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A.颁布于1912年、1949年、1954年
B.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标志着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25.1895年恩格斯指出:
“当俾斯麦不得不实施普选权,我们的工人立刻就认真地加以对待,把奥古斯特·倍倍尔选进了第一届制宪帝国国会。
从此以后……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
”材料表明恩格斯()
A.批判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专制的本质
B.主张利用《德意志帝国宪法》开展合法斗争
C.指责俾斯麦推行虚假民主
D.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
26.“20年代中期……对莫斯科来说,统一战线是他们在中国价格不菲的珍珠。
诚然,中共是苏联的宝贝,但是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
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
”该材料可说明()
A.陈独秀右倾错误的原因B.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背景D.苏联支持国民党反共
27.如图记录了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与北平国民党守军换岗的情景。
这一事件意味着()
A.国共和谈的成功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C.平津战役胜利,和平解放北平D.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28.《明宜宗实录》中写道:
“私通外夷,已有禁例。
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
”由此可见明朝政府( )
A.鼓励发展贡赐贸易B.禁止民间对外贸易
C.防范倭寇侵扰沿海D.加强外贸税收管理
29.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
下列图片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
30.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
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A.乘火车旅行B.打越洋电话
C.用电灯照明D.网上购物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5.0分,共60分)
31.古往今来,农业问题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
”……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
材料二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从1954年起在哈萨克、西伯利亚、乌拉尔、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
……1954~1960年,先后开垦四千多万公顷荒地。
这期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
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就呈现下降趋势。
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此,苏俄的农业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
(2)材料二中赫鲁晓夫为解决粮食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依据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做法的认识?
32.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请回答:
(1)江泽民同志认为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3)请联系实际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
你在这一方面应怎样做。
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一:
2005年4月27日上午9时,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参访团拜谒中山陵。
图二:
2009年6月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前往南京中山陵。
图三:
2010年1月2日消息,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元旦当天举行“孙中山铜像归位典礼”,马英九、“行政院长”吴敦义、“故宫”指导委员会召集人林百里和孙中山侄曾孙孙必达等人均应邀出席。
(1)图一中,国民党主席连战在拜谒中山陵时曾说:
“中山先生……以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来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
……”请简要阐释孙中山的“民主、自由、均富”理念。
(2)图二中,吴伯雄强调了“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山精神”应包含哪些方面?
(3)图三中,“国父铜像”几个大字清晰可见。
那么,孙中山先生被尊称为“国父”的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主张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
“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宗教改革的起因当中一个原因,即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
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在宗教改革的运动中,一项中国的科技发明,为这一运动的推动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维基百科《宗教改革》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主张,说明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这项科技发明是什么,为什么它会推动宗教改革运动?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有两方面含义:
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故C项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改变了以往的自由放任政策,故C错误,符合题意。
3.【答案】A
【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位于珠江流域)开始起义到定都天京(即南京,位于长江流域),故①正确;北伐战争从广州(位于珠江流域)出师北伐到国民政府占领武汉并迁到武汉(位于长江流域),故②正确;工农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不位于珠江流域)出发,淞沪会战(淞沪位于长江流域),故③④错误。
因此A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意在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从“一身之独立,乃学问为急务”来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
该政策重在推行教育改革,提升日本国民的科技和文化素养。
5.【答案】C
【解析】此时为罗马帝国时期,联系史实可知A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D通行于整个帝国范围之内,这些说法是符合史实的;C.商人艾哈迈德受到公民法的保护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此时适用的是万民法而非公民法。
故此题应选C项。
6.【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传入中国的,毛泽东正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逐渐转变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的。
7.【答案】C
【解析】1900年6月清中央政府宣战后,地方实力派与列强互保约款,表明地方实力派势力强大,清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张之洞等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实力的作用,所以C正确;A项表述错误,军阀割据是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已经下台了。
B清廷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1901年的《辛丑条约》签订后;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8.【答案】D
【解析】材料表述的是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特点,即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多极化趋势,题干要求是“最全面”所以得两方面都要有。
A项只是说了缓和,所以排除A项;B项是论述了和平的原因,与材料不符;C项为无关项;所以答案选D。
9.【答案】C
【解析】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歌词”、与唐诗、元曲媲美“一代文学之盛”即可判断选择C项。
10.【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实质”类问题的解答方法,要体现这场运动的阶级本质和斗争对象,C看不出实质,A、B表述不属于“实质”,只是这场运动的形式而已。
所以选D。
11.【答案】C
【解析】从表中可看出,“1899年至1911年”相比“1862年至1894年”情况是私人资本活跃,题目问原因是什么。
结合时间分析,题目表现的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然后考查原因,所以C项正确。
而A项是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B项是一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D项是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时间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
12.【答案】A
【解析】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实行内外朝制,由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机构——内朝,故A项正确。
B、C项是在东汉时期;D项是在隋唐时期,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13.【答案】B
【解析】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在平壤之战中大败清军。
14.【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进化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激发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保种、保教、保国的民族意识,强化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即推动了民族觉醒。
15.【答案】A
【解析】隋唐时期,将宰相的权力分散,目的是防止相权过重,威胁到皇权,所以答案选A。
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6.【答案】B
【解析】官僚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垄断经济,从而攫取巨额利润。
从材料中“几位大官,乘国家之危急,挟政治上之势力”,可以判断应为官僚资产阶级。
17.【答案】B
【解析】《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由此可以反映五四运动的民主精神。
18.【答案】B
【解析】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出现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电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以电为动力的交通工具相继问世。
两次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都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19.【答案】A
【解析】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生产工具的革新。
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
20.【答案】B
【解析】本题以公车上书为切入点,考查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
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进入高潮。
根据材料梁启超“联合百余举人上书”,排除A.C两项;材料彰显新旧学之间的矛盾,但并非不可调和,排除D项。
21.【答案】C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中的“这种发展变化与南方谈话密不可分”。
题干材料主要强调了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C正确。
22.【答案】A
【解析】国民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表现在两者的革命任务一致,即都要完成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务。
A项正确。
23.【答案】C
【解析】A为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主张;B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的主张;D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与题干时间均不符合。
C指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维新变法运动。
24.【答案】D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
所以D不正确。
25.【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德国工人利用手中的选举权进行合法斗争,B项正确;A项易受教材知识点而误选,题干材料未反映;C项易因“不得不实施普选权”表面上错误的认为是正确选项;D项“军事专制特点”未能从题干材料中体现。
所以答案选B。
26.【答案】A
【解析】材料中“20年代中期”信息可以知道当时是国民大革命,而苏联人并没有高估这个婴儿的能力。
“就目前来说,国民党似乎重要得多”说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陈独秀右倾错误,故本题选择A项,B不符合材料中意思,C是30年代,D材料中没有反映。
27.【答案】C
【解析】“解放军与北平国民党守军换岗”这一情景,说明北平已经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
其余选项不正确,国共和谈恢复是在1949年4月,且并没有成功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是1947年6月;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是在1949年4月。
所以答案选C。
28.【答案】B
【解析】朝贡贸易一般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由官方主持,与材料“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可知明朝政府禁止民间对外贸易,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的信息无法得出倭寇侵扰沿海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加强外贸税收管理,故D项错误。
29.【答案】C
【解析】 《向日葵》和《星月夜》是后期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有藤椅的静物》和《弹曼陀铃的少女》是现代主义画家毕加索的作品。
印象主义绘画的特点是强调色彩的运用和变化,而现代主义美术则大胆采用夸张、变形的抽象表现手法。
30.【答案】D
【解析】乘火车旅行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事情,打越洋电话和用电灯照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事情。
31.【答案】
(1)变化:
由排斥商品经济到依靠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
调整: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措施:
开垦荒地,扩大产粮区。
认识: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农业生产及管理体制存在问题,最终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
【解析】第
(1)问注意列宁所说的“后退”,即有限度地恢复资本主义。
第
(2)问概括材料信息,找出与农业政策相关的信息——“大规模垦荒”;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评价。
32.【答案】
(1)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2)九届全国人大。
(3)只有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我们国家才能健康发展,长治久安。
作为青少年,应该如实做到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热情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做斗争。
【解析】本段材料中江泽民主席的讲话只是一段背景材料,回答本题更多要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3.【答案】
(1)民主、自由即民族、民权主义思想,即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反对帝国主义;推翻皇权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人民享有国家的主权和一切自由及权利。
均富即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现“耕者有其田”,以此解决土地和贫富不均的问题。
(2)“中山精神”应包括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爱国思想;“天下为公”“博爱”的高尚人格;“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的高远志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顽强意志和进取精神;牺牲奉献,死而后已,忧国忧民,关心民众疾苦等优秀品质。
(3)提出“三民主义”,为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指导思想;领导辛亥革命,创建中华民国;反对军阀专制,维护革命成果;为民族解放奋斗不息的高尚品格。
(4)海峡两岸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两岸和平相处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山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解析】第
(1)问实际要求阐释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的具体含义。
第
(2)问要结合孙中山的个人经历和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进行概括说明。
第(3)问要从孙中山的伟大人格和历史贡献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4)问较为开放,重点要说明孙中山及其思想的现实意义。
34.【答案】
(1)因信称义。
使德意志民族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彻底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
(2)印刷术。
文艺复兴运动中的许多文艺作品被更广泛传播,推动了思想解放;《圣经》的大量印刷,信徒皆可自主阅读和独立理解,有助于否定教皇和教会的特权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考查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和影响,考查中国科技发明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解答第
(1)题时,注意准确提取材料信息。
从材料中“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可知马丁•路德为了削弱天主教教会对德意志民族的影响,主张“教权服务于王权”;从材料中“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可知,马丁•路德的主张是“因信称义”。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主张否定了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