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知识2.docx
《议论文知识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知识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议论文知识2
议论文知识
(二)
议论文中的立论和驳论
一、立论的方法及要求
在议论文中,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说明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从而把论点建立起来,这就是“立论”。
立论也称为“证明”。
常见的立论方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例证法
这是一种用典型的事实作为论据、举例说明的方法。
它的目的,在于证明生活中确实存在某种现象,并通过归纳推理,从中引出结论——文章的论点来。
因为在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以事实做论据”的方法,这里对什么是例证法,不再做具体的说明。
我们只想强调一下在使用例证法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使用“具体的事实”做论据时,应注意叙述事实不可过详。
那些“绘声绘色”的描写、刻画之类,只能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使文章不再像是一篇议论文,所以是完全不必要的。
例如一位同学,在谈爱国主义的问题时,举出了居里夫人的事例,他是这样写的:
……玛丽·居里虽然侨居国外,并同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结了婚,但她始终热爱着自己的祖国——被沙俄帝国侵占着的波兰。
有一次,她在对沥青铀矿和辉铜矿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这两种矿物中含有一种比铀和钍的放射性更强的物质。
她意识到,这是一种还没有被人们认识的新元素。
他对丈夫说:
“假使这种新元素的存在将来能够证实的话,我想叫它钋,来纪念我们两个中的一个人的祖国——波兰。
”紧张的工作开始了。
淘汰,没日没夜地淘汰,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
1897年7月,他们果然在含铋的部分矿物中,分析出了一种新的放射元素,其化学性质与铋相似,放射性比纯铀强四百倍。
“啊,新元素!
钋,钋!
”居里夫人激动地扑到丈夫怀里,洒下了热泪……
在议论文中,这样叙述事实来作论据,就属于“过详”了。
这位同学不懂得,议论文中“举例”的目的,仅仅是用来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事实叙述得简洁,重点就容易突出,它与论点之间的关系就容易鲜明,也就能够更有力地证明论点。
相反,“过详”的事例,只能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使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变得不那么直观,因此是“费力不讨好”的。
其实,将上面的一大段话,压缩成这样几句,就足够了:
……玛丽·居里虽然侨居法国,但她始终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当时正被沙俄帝国侵占着的波兰。
1897年,居里夫妇在含铋的矿物中分析出了一种放射性比纯铀强四百倍的新元素,居里夫人为了寄托对祖国波兰的深深怀念,决定将这种新元素命名为“钋”……
使用例证法时,叙述事实应当简洁,不可“过详”,但也不能“简”到说不清事实的“简陋”的程度。
对于读者需要知道又不太熟悉的事物,叙述时不能含糊其辞、一带而过。
比如一位同学谈到“择友”的标准时,写了这样一段话:
人无完人。
一个即使是十分伟大的人,有时也免不了要犯错误的。
牛顿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科学伟人”,爱迪生是世界上发明最多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是,他们在晚年的科学研究中,都犯了很大的错误。
这就说明,一个人是很难做到十全十美的,择友的时候,不应过于求全责备……
连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也都犯过“很大的错误”,这对于证明作者提出的“人无完人”的观点,无疑是一条有力的证据。
但是,他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作者却没有交代,一笔带过了,这种地方,就属于举例“过简”了。
对此,作者必须加以明确的解释,对上面的文字进行补充。
比如:
牛顿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科学伟人”,爱迪生是世界上发明最多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但是他们晚年在科学研究中,都犯过很大的错误。
牛顿晚年埋头编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结果一事无成;爱迪生晚年思想保守,坚持输直流电,反对输交流电,结果连他的名字命名的电器公司,也不得不改名为“通用电器公司”;爱因斯坦一生的最后十年,致力于统一场论的工作,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这些事实告诉我们:
即使是十分伟大的人,有时也免不了要犯错误。
人无完人,那种要求别人十全十美,过于求全责备的择友方法,是不正确的……
有了这些解释和说明,事实就变得明确多了。
用这样的事实作论据,就大大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使用例证法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列举较多事例时,应注意角度的变换,不应总是同一类材料的罗列。
有些同学,在列举事实做论据时,往往总是同一个类型:
谈爱国主义,便是屈原、岳飞、文天祥······全是古人,又全是外族入侵、力主抗战,最后以身殉国这同一种情况,这样来使用论据,就叫做单一罗列。
单一事实罗列,看起来似乎论据很“充足”,实际上对于证明论点并没有什么好处。
因为论点反映的,应该是事物的普遍规律,而“单一罗列”的论据,反映的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一种情况,不具有普遍性。
另外,单一罗列,还会使文章显得单调,对于文章是有害无益的。
在一篇议论文中,如果需要列举一组事实材料作为论据,那么,选择这些事例时,就应当考虑:
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角度来进行选材。
请看下面这篇文章择.
“傻子”精神在我国五六十年代,就已成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同一语。
那个时代曾经涌现出向秀丽、雷锋、王杰、欧阳海……等等数不清的英雄人物,他们都具有这种“傻子”精神。
经过一场空前的浩劫——“文化大革命”,人们的思想确实有过很大的波动,曾经发出“雷锋叔叔不在了”的感叹。
然而曾几何时,新一代“傻子”又如雨后春笋,遍地涌现了出来。
南京大学地质系80级研究生夏斌主动要求去西藏工作,他郑重地填写了毕业分配征求个人意见表:
第一志愿是西藏;第二志愿是新疆;第三志愿是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认为他做得对,也有人议论说“真是个傻子,眼下正是研究生吃香的时候,他为什么偏要去落后偏僻的西藏呢?
”
他为什么要去西藏呢?
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
“党的恩情,人民的血汗是用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无法偿还的。
我得到的太多,而付出的太少了,这常常使我感到不安。
我之所以提出去西藏,正是想为祖国担一点担子。
现在祖国正在朝‘翻两番’的高峰攀登,我应当成为这支登山大军中的一员。
”这里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华丽辞藻,但这充满赤子报国之心的质朴语言,不正表现出新时代的“傻子”精神吗?
这种精神不应该赞颂吗?
一名自学成才的农民画家——河北饶阳王桥大队的王夫立同志,把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画画上。
他的作品——内画鼻烟壶,在友谊商店出售,得到外宾称赞。
有人出比国家高几倍的价钱想买他的作品,有的还想用高档商品与之交换,王夫立都拒绝了。
他讲得好:
“我的作品从来对公不对私,只能交给国家。
你们给的钱再多也不卖,国家给的钱再少也要交!
”面对金钱的诱惑,他顶住了。
有人说他是“傻子”,怕钱“扎了手”。
但这样的“傻子”,不是维护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吗?
那么,王夫立就甘愿做这样的“傻子”。
这种“傻子”精神不应该赞颂吗?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的学员张华同志,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奋不顾身跳进粪池去救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农,自己英勇的牺牲了。
有人说:
一个大学生换一个老农,不值得,张华是傻子。
但这种“傻子”精神却得到了人民的赞扬,多少张华式的“傻子”在他身后又涌现出来!
在我们改革的时代里,像这样感人的“傻子”的事例是越来越多了,一山两湖的英雄,支边援藏的教师,致富不忘国家的工人、农民……他们之所以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因为他们胸中有一颗金子般的心,——那是党多年的教育、马列主义的熏陶、共产主义理想在头脑里扎根的结果,是无数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献身精神在他们头脑中潜移默化的结果。
新一代革命“傻子”的涌现,正是我们社会主义伟大时代的产物,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扬光大!
古代的圣人先哲、近代的资产阶级学者都宣扬过“兼爱”、“大同世界”、“君子国”、“乌托邦”社会主义等等理想境界,幻想建立一个清平安乐、互相友爱的社会,但他们奋斗了千百年也无法实现。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金钱关系,如果越过个人利益的界限、甘心为别人做出一些牺牲,就可能被看作是精神不健全的人,视为“傻子”。
这是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所决定的,不摧毁私有制,这种状况就无法改变。
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建立,给人类开辟了一条通达理想境界的道路。
正是那些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实现、甘愿做革命“傻子”的人们,在这条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上英勇地开拓着、前进着。
正因为我们的时代有着这样千千万万的“傻子”,我们的社会才出现新的风貌,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才在我们的脚下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
仔细地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会发现,文章所列举的事例,很注意“角度”的变换:
从身份上说,这些革命的“傻子”,有学生、农民、解放军、工人、教师;从行动上看,他们有的是在毕业分配时首先考虑祖国、人民的,有的是在金钱的考验面前首先想着国家、集体的,有的是在生死关头首先想到同志、他人的······这就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在新时期革命的“傻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一事实,使读者感到论据很充足,说服力很强。
假如作者不是这样地举出事例,而是单一罗列,要么都是学生,要么一连串教师,那就不容易全面地反映事物,说服力就会相对减弱了。
除了以上两个问题之外,使用例证法时还应注意不要“有例无证”忽略论证环节证。
第二、引证法
引证法,是引用名家名言、格言谚语、科学公理等等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引证法与例证法一样,也是立论文章中最常用的证明方法。
我们的前人,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作过深刻的分析,有过精辟的论述.在文章中引用这些话,可以大大增加文章的思想深度,从而更准确、更力地阐明论点。
例如下文:
……人生在世,要有明确的思想、执着地追求。
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并且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充实,我们才会有永不衰竭的动力。
小塞涅卡曾经说过: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
”可见,目标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追求什么呢?
追求幸福安宁的“安乐窝”吗?
追求疯狂音乐中的疯狂旋转吗?
追求花前月下的男女柔情吗?
不,我们是八十年代的中国青年,我们处在伟大的“四化”建设时代,我们应当立定为“四化”作贡献的远大志向,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而终生奋斗!
斯大林说得好:
“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
”只有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我们的工作、学习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才会以坚定的毅力,勇敢地战胜它……
这一段话,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人生为什么要有明确的理想,二是为什么要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
像这样大的论题,如果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是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的。
可是作者引用了名人的话,就轻而易举地说明了道理。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这个生动巧妙的比喻,简直抵得上整整一车空泛的议论!
人们从这句深富哲理的格言中,立刻懂得了人生要有明确的目标的道理。
斯大林同志的话,也是经过锤炼、十分深刻的语言,它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志当存高远”的道理,使读者不能不接受作者的观点。
由此可见,在文章中引用名家名言,并不意味着盲目崇拜名人,而是因为他们的话更深刻、更精辟地阐明了事理,早已被人们承认为真理。
将这样的话引入文章,可以更有力地证明论点,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
引证法分为直接引言和间接引言两种。
照录原文的,叫作直接引言,应当用引号引起来,表明未做任何改动。
例如上文中小塞涅卡和斯大林的话,即是采用了直接引言的形式。
记不清原话,只是叙述大意;或原话较长,做了压缩、概括的,叫作间接引言。
间接引言不能加引号,表明并非原文。
例如:
自古迄今,强盛之邦,哪一个不是科学文化发达的国家?
荀子曾经说过:
一个国家将要兴盛,一定是尊重老师的……一个国家将要衰亡,一定是轻视老师的。
古人把尊师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确实很有见地。
如果口头上说的是“振兴中华”、“建设四化”,而行动上却轻视老师,国家又怎能兴盛起来呢?
……
这一段议论中所引用的荀子的话,就叫做“间接引言”。
由于作者记不清荀子的原话,于是用自己的话将原文大意概括出来,不加引号表明并非原文。
这种“引证法”,只要符合原意、概括准确,是完全可以的。
(荀子原话是: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
使用引证法,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用来做为论据的引言,必须是被历史、被事实所检验、所证明了的真理,也就是说,它必须是正确的。
如果一见是“名人”的话,就盲目相信,不加分析随便引用,把错误的言论引入文章来证明论点,那就于论点反而有害了。
其次,引文要能恰当地说明论点,不能生拉硬拽、牵强附会,更不能张冠李戴。
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多谈。
另外,使用引证法,引文应注意准确,并且要少而精,引用别人的话要和自己的分析和议论结合起来。
如果引文过多,便会使人感到是在东摘西抄,甚至回使人觉得作者并无主见,只不过是借名人以吓人,效果都是十分不好的。
第三、分析法
分析法是通过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揭示事物发展的因与果、表与里、整体与局部等关系,来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
很多同学在作文中,不太注意对事理进行分析,他们满足于在文章中简单地提出论点、得出结论,却没有解释“为什么如此”,所以议论不能深入,问题说的不透。
比如一位同学,在一篇题为《人生的意义》的文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在一些青年中,有一种“干多少活儿拿多少钱”、“贡献与索取相等”的理论,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这种思想发展下去是非常危险,我们要十分警惕……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确实是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但是,作者对于这种理论为什么“错误”,为什么“发展下去非常危险”,却没有做出必要的分析。
他指出了事物发展的“果”,却没有说明“因”,所以这个结论就不容易被读者所接受。
。
在这里,就需要运用分析法,对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进行深入细致地剖析。
例如:
……现在,在一些青年中,有一种“干多少活儿拿多少钱”、“贡献与索取相等”的理论。
这种思想发展下去,是十分危险的。
这是因为,在这些青年的头脑里,人生的意义,实质上还是索取,而不是贡献;干活儿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拿钱,所谓贡献,只不过是在索取时能够讨价还价罢了。
可是,作出贡献,是要付出艰苦劳动的,而索取,却是轻松舒适的事。
那些斤斤计较,生怕“贡献”得多了,得到的少了的人,久而久之,产生厌恶贡献、贪恋索取的思想,难道不是很自然的事吗?
再说,在现实生活中,哪里有使贡献和索取绝对相等的尺度呢?
今天他得到了一,就认为“相等”了,明天和别人一比,得到二、三,也还会认为吃了亏。
这样下去,总认为自己干得多,拿得少,“索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就可能发展到只想索取、不想贡献,个人的私欲就会极度膨胀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不是确有这样的人吗:
索取而不可得,就去窃取;有了一些权力,就利用职权去攫取、掠取……这样,问题的性质就变了。
这是十分值得我们警惕的。
这段议论,就不是简单地、武断地作出结论,而是对“贡献和索取相等”的思想“发展下去十分危险”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由这一理论,必然导致的错误认识和可能出现的恶劣后果,然后合乎逻辑地引出了“十分值得我们警惕”的结论。
由于这段议论采用了分析法,明确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因而有力的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使读者心服口服。
一篇议论文,如果论题较大,或证明的论点较为复杂,在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使用“多角度的分析”和“多层次的分析”两种方式。
下面这篇文章,就是围绕“青年学生还是朴素一点好”这一论点,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的: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消费热”的兴起,青年学生的衣着也渐渐漂亮起来了。
报纸上甚至预言“中学生衣着热为期不远了”。
在这种情况下,再来谈“艰苦朴素”,是否有些“悖时”呢?
不!
我认为,无论我们的生活怎样提高,青年学生还是朴素一点好!
诚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青年学生,正因为是“青年”,所以爱打扮、爱漂亮,这是正常的事。
如果仅仅是穿几件稍好一点的衣服,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我们应当看到,青年学生在经济上还不能自立,作为一个消费者,他只能靠家庭供养自己。
如果一味追求穿戴,就会给家庭带来较重的负担。
有的同学不顾家庭条件,整天羡慕别人的漂亮衣服,向家里吵着买这买那。
试问,这种自己没有劳动,靠父母的汗水换来的华丽衣服,穿在身上能感到幸福吗?
对于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同学来说,一味讲究穿戴,也是很不可取的。
我们青年学生没有深切体会过稼穑的艰难、生活的不易,却晓得了穿好的很舒服,饭来张口很顺当,这样养尊处优惯了,久而久之,好逸恶劳的思想萌发,贪图享受的情绪滋长,将来离开家庭走上社会就很难适应。
如果因为享受惯了,便忍受不住巧取财富的欲望,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那就更危险了。
社会上有许多青年,不就是因为贪图享受,逐渐走上犯罪的道路吗?
再说,青年学生正处在学习阶段,一心岂能二用呢?
如果过多的注意穿戴,就会分散学习上的注意力,影响自己对于事业的追求。
因为一时享受而忘了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不是因小失大了吗?
……
这篇文章,是围绕着“青年学生还是朴素点好”这个中心论点而展开论述的。
作者在提出问题之后,并没有满足于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而是对“为什么如此”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作者指出:
㈠、青年学生在经济上不能自立;㈡、养尊处优会萌发好逸恶劳的思想;㈢、学习阶段一心不可二用。
这就从客观条件、主观思想、时间精力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青年学生应当朴素”的原因,从而比较全面地证明了文章的论点。
由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所谓“多角度的分析”。
就是更全面地看问题,从更多的角度来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原因,更充分地说明事物的客观因果关系。
简言之,就是要使整个分析更全面、具有更大的“广度”。
所谓“多层次的分析”,是指不断深化议论,使对事理的分析逐步深入的一种方法。
如果说,“多角度分析”的各个角度之间是并列关系的话,那么“多层次分析”的各个层次之间,则是一种递进关系。
请大家看下面这篇文章,题目是《我诚信,我美丽》。
.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
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光大华夏,充盈中华。
她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
“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
在好多人的人生天平上,沉下去的那端是“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惟有诚信这端高高翘起。
“诚信”变轻了!
且不说商场上尔虞我诈,风谲云诡;且不说市场内小贩们短斤少两,以次充好;也不必说黑心米贩污油兑陈米,自来水掺甲醇;就是某一天天气晴好,你也心情愉快,一不小心在马路边发现一个鼓囊囊的钱包:
你敢捡吗?
且住!
要是事情发生在某某年前,你会乐呵呵地把它交给警察叔叔,赢得人们的称赞,可是在今天,在人流如织的大街上,我客观一点说,只要你手一触到那包,麻烦就上身了。
小环境如此,国际大环境也有不少例子,瞧瞧大洋那边的山姆大叔,更是视诚信如无物,咱要搞NMD,《反导条约》是个障碍,撕了撕了的没商量。
诚信之风将止将息,有识之士扼腕叹息。
但是,我们,新世纪,新青年,已经在缓缓展开一面旗帜,我们在旗帜上写道,我诚信,我美丽!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美至纯的时期。
而诚信是最不应该又最容易让人忽视的美德。
我们有必要把诚信高高举起,让人人都能看见,并把她的温暖吸引。
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在可望更可及的未来,诚信将回归到市场,回归到社会,回归到你我身上。
她像一股活水,逐渐浸润,深入人心;她又像一缕清风,吹过田野,吹开人们的心扉。
在那里,到那时,诚信取代了伪饰,有序取代了无序,简单取代了复杂,温情取代了冷漠,人们沐浴在诚信的晨晖中,全都受益不浅。
那么,行动起来吧,朋友们!
我诚信,我美丽;我美丽,我自豪!
(2000年高考作文)
这篇文章,就是采用“多层次分析”的方法来证明论点的。
全文的分析可以分为三层:
首先,由商场上的尔虞我诈到街道上的陷阱形成第一个递深的分析层次;其次,由国内小环境到国际大环境形成第二个递深分析层次;再次,由现在的少诚信的环境到未来诚信回归的展望形成第三个递深的分析层次。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小到大依次提升,由近及远逐层拓展的分析过程。
由上面这篇文章我们还可以看出,在“多层次的分析”中,各个层次之间是紧密联系、逐层推进的。
每一层论述都以前一层的论述为基础,同时又使整个议论得到进一步深化,各层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关系。
如果抽掉其中一层,或改变各个层次的顺序,整个议论就有可能遭到破坏,甚至完全不能成立了。
在议论文中,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应注意将它和例证法、引证法结合在一起使用。
第四、对比法
对比法,是将两种相反的情况加以比较,在比较中说明事物的本质,以此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
在议论文中,有时候,举出一个孤立的事实或数字,往往很难说清问题、使人产生准确的概念。
比如谈我国八十年代的教育状况,一篇文章举出如下数字做论据:
“一九八四年,全国共有普通中学九万三千七百一十四所,中学教师二百五十五万六千六百一十九人。
”这两个数字说明什么呢?
我们也不清楚。
因为没有比较,印象并不鲜明。
假如举出解放前的统计数字来作对比,事情就立刻清楚了:
“一九四六年,全国只有普通中学四千二百六十六所,教师七万八千人。
”有了这两个数字的对比,我们就可以知道,八四年全国的普通中学,是四六年的二十一点九七倍,教师是四六年的三十二点八倍。
由于对比,事物的本质得到了有力的揭示,作者歌颂建国三十五年来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的论点,便牢固地建立起来了。
对比法分为“纵比”和“横比”两种。
把历史和现状、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叫做纵比;把这种现象和那种现象、这个人和那个人进行对比,叫做横比。
下面这段议论,使用的就是纵比的方法:
……在十年动乱中,广大教师是“改造”的对象,是“臭老九”。
从一封小学生的“公开信”,引起“王亚卓事件”,从“不学ABC照样干革命”,引起“马振扶”事件……在这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件中,广大教师备遭摧残,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打倒了“四人帮”,教师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八五年一月,六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赵紫阳总理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消息传来,不仅教师为之欢呼,全国人民也为之称颂庆贺。
不久前,报上又报道了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把他年轻时的老师请到中南海做客。
促膝交谈,共叙师生之情……抚今追昔,怎能不使人激动万分!
这段议论,是将“文化大革命”前后教师的不同地位进行对比,由于今昔对比十分鲜明,从而有力的歌颂了今天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下面这篇文章,使用的是横比的方法:
业精于勤,荒于嬉
杭州学军中学高捷
“业精于勤,荒于嬉”是韩愈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
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而荒废在于贪玩。
这里“勤”“嬉”是条件,“精”“荒”是结果。
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局,泾渭分明。
“勤”,就像一把钥匙。
它可以打开知识的宝库;它可以促进学业的发展,促成美好愿望的实现。
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不在“勤”字上花功夫。
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刻苦练字,每天写完总是到一口池塘中去洗砚台,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也因此变得墨黑了。
“嬉”,就像一瓶腐蚀剂。
它使有志者变得消沉,聪明者变得愚蠢;它使大有希望者变得无所作为。
为“嬉”所害是可悲的。
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众所周知。
他五岁便能“指物作诗”,被时人誉为神童。
人们纷纷请他父亲前往,其父“利其然”,带着他四处游乐,数年后,神童“泯然众人矣”。
有人说得好:
勤奋使人硕果累累,贪玩使人两手空空。
年轻的朋友,在学习的道路上,你是要“勤”,还是“嬉”?
这段议论,采用了横比的方法,将同一个问题上的两种不同的做法、两种不同的结果,做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作者以“勤”作为正面条件,配以具有正效应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为论据;以“嬉”作为反面条件,配以具有负效应的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为例子,正反对比,证据确凿、很能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