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553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逸夫小学、怀志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四 年级第一单元 第一周( 3月10日)主备人:

_汪美红_审核人:

   

参与人:

王丽娟、樊丽萍、占喜霞、舒桂珍、方泉旺、汪海英、王兵华、郭东海 

研讨内容

主备人设计

参与人建议

1、本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练习积累词语,要求会写会用32个词,认识、记忆16个。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感悟和欣赏课文的美,领悟课文的情感和内涵。

用读的方式展现出作者描述的情境,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抓特点写景的手法。

3.通过多种方法、特别是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体会词语运用的巧妙和准确。

还要仔细咀嚼文章中精彩的语段,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4.通过诵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优美的画面,感受诗美妙的意境。

5.用“美丽的校园”为题,鼓励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用细致优美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见闻和感受。

6.通过自我修改、同伴互改等方式修改习作。

2、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词句、品读语言,逐步学会运用“抓住特点有序写景的手法”进行写作。

3.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欣赏祖国的自然景观

5.本单元语言训练点是什么

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抓特点写景的手法。

6.哪篇课文

为精读教学

(附教案)

《古诗三首》、《桂林山水》

7、哪些课文为略读课文

(附学案)

《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

8、引导学生掌握哪些学习方法

通过多种方法、特别是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体会词语运用的巧妙和准确。

还要仔细咀嚼文章中精彩的语段,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附:

单元整体预习单

 

第_一___单元预习单

预习者:

                           

课文题目

1

《古诗三首》

2

《桂林山水》

3

 《记金华的双龙洞》

4

《七月的天山》

初见课题所想

 

第一遍读课文

出声朗读,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读不通的句子。

借助注音或查字典,我会读的生字词、多音字:

我认为难写和易错的生字有:

通过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我理解的词语有:

 意思是:

第二遍读

把刚才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读通顺。

第三遍读

默读,边读边思考,每篇课文写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初步

感知

课文

课题

主要景物

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描写方法并举例说明(找句子,在书上划下来)

 

 

 

            

 

 

 

 

 

                  

我拟定的单元主题及理由:

 

哪一个自然景观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用几句话概括:

通过预习,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是:

 

第一单元欣赏祖国的自然景观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欣赏祖国的自然景观”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略读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魅力童话”6篇,长篇童话(节选)四篇。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

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特别是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体会词语运用的巧妙和准确。

还要仔细咀嚼文章中精彩的语段,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通过诵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优美的画面,感受诗美妙的意境。

鼓励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用细致优美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见闻和感受。

通过自我修改、同伴互改等方式修改习作。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词句、品读语言,逐步学会运用“抓住特点有序写景的手法”进行写作。

 

整体预习课(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单元认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练习积累词语,要求会写会用32个词,认识、记忆16个。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感悟和欣赏课文的美,领悟课文的情感和内涵。

用读的方式展现出作者描述的情境,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和抓特点写景的手法。

3.通过诵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优美的画面,感受诗美妙的意境。

教学流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土地辽阔,山河壮丽,全国各地有许多景色迷人的风景名胜。

今天我们要跟着几位作者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二、勇闯生字关:

螺谙澜瑕翡稍额蜿蜒缎涧俯皑溅延鞍

三、勇闯词语关:

洞庭江南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敬亭山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突兀森郁告示牌火辣辣绿树成阴翡翠凉爽高耸山涧透射寂静增添细碎马蹄柔嫩锦缎绵延绚烂白皑皑重重叠叠斑斑点点

四、闯课文朗读关

1、小组内朗读过关

2、课文重点句子和段落过关

五、勇闯课文内容关

概括这3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

六、请你给本单元拟定一个主题?

七、试着背《古诗词三首》

1+X课(第2课时)

教学内容: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1个语言训练点)

1、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意思.

教学难点:

由诗句想象画面.

一、预习汇报,疏理疑难。

预习任务设计:

1.查找有关资料或工具书,了解李白、刘禹锡的生平及作品2—3首。

2.组织学生交流观看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自然美景的图片。

3.相互交流、介绍自己查阅的诗词。

小组交流李白、刘禹锡的诗词,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摘抄其他同学找到的好诗。

4.总结、评价学生自学检查的情况。

(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自己读书的积极性。

二、思维碰撞,突破难点(小组合作探究的关健问题)

1.朗读古诗。

2.交流理解诗句的方法。

(如:

查字典、看注释、想画面、观插图、查资料等。

)  

1.引导学生利用以上方法理解诗的意思,同桌互助交流。

2.小组合作,学习古诗词,各组交流汇报。

3.图文对照,理解古诗,全班交流诗词的大意。

4.抓住“相看两不厌”,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感情朗读,增强语感。

四、突出重点,归纳学法。

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潮水变化,使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听到声音越来越大,看到潮水越来越近,浪头越来越高,使我们感受到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非凡气势。

我们为在祖国大地上有如此壮观的景象而自豪、而骄傲。

五、读写迁移,提升能力。

一、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六、阅读链接

读1号主题丛书“追寻美的足迹”上的四首古诗

《登高》(杜甫)

《江南春》(杜牧)

《山居秋螟》(王维)

《春题湖上》(白居易)

以文带文课(第3、4课时)

教学内容:

2、《桂林山水》、4、《七月的天山》

学习目标:

(两个语言训练点)

1、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了解作者的语言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教学难点:

课文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教学过程:

一、预习汇报,疏理疑难。

(一).整体感知

  观察图画,说一说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

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

为什么?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波澜壮阔:

指大海波浪翻滚,景象壮观。

  翡翠:

绿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泽。

  拔地而起:

从地面上突起。

  屏障: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危峰兀立:

危,高;兀立,直立。

高高的山峰耸立着。

  怪石嶙峋:

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

  

(2)通过预习,说一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

为什么?

  (3)小组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学生质疑问难。

二、思维碰撞,突破难点(小组合作探究的关健问题)

学习《桂林山水》

1.画出描写水美的句子,反复朗读;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水的?

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2.画出漓江水、桂林山与众不同的地方。

3.说一说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你对那个特点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

谈谈体会。

三、感情朗读,增强语感。

四、突出重点,归纳学法。

 1.根据板书,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画面与课文内容基本一致。

写出了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秀丽,强烈的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贯穿全文,作者生动而细腻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3.围绕重点学会表达。

  

(1)课文描写了什么?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描写了桂林山水奇特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描写桂林山水的?

参照板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先总后分再总结的方法来描绘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是总起,然后分别介绍桂林的水和山,最后综合桂林山水相依,互为辉映的奇异景色。

  (3)结尾的诗句与课文第一、二两段的哪些句子有联系?

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与课文第一段中“我们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来观赏桂林的山水”与课文第二段中“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两个句子紧密联系,可以说,结尾的诗句是这两个句子的延续与总结,使全文的结构显得十分紧凑完整。

  (4)课文为什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是因为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了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特点,用比喻、联想、想象把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所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读写迁移,提升能力。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国美丽的河山的一小部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排比句及分号的用法。

  (4)以一个小导游的身份,结合课文内容,指图具体介绍桂林的山水。

六、依法学习《四月的天山》

(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二、品读,抓重点。

出示自学指导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2.默读课文,看文中都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

3.全班汇报交流。

(二)、默读,悟感情。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朗读,巧积累。

文章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有哪些?

把它画下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试着背一背,比比看谁的收获大。

 

读写联动课(第5、6课时)

教学内容:

3、《记金华的双龙洞》、习作

学习目标:

(1个语言训练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2、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指导写作.

教学难点:

练习写作.

教学过程:

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记叙了他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

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

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

(板书:

·金华·罗甸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二、品读,抓重点。

出示自学指导

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

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

3.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4.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老师边板书边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默读,悟感情。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朗读,巧积累。

文章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有哪些?

把它画下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试着背一背,比比看谁的收获大。

五、习作指导

1、激发写作兴趣

学了这一篇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二、充分交流,开拓思路

搜索你的记忆,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自然景观,想一想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1.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2.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三、自主习作

你准备怎样去写呢?

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和老师的总结,对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1.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2.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3.要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

4.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四、修改习作

1.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2.读别人的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3.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五、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园地一(第7、8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二、汇报交流

1.静心回忆或观察自己搜集的美丽景观的图片,运用课文中学过的方法对让自己感到惊奇的景观进行描述。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班内汇报

三、听众反馈

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

你感受到美丽了吗?

从哪儿感受到的?

四、教师总结,学生再次相互交流。

1.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2.根据教师的总结对自己的描述进行调整。

3.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五、“选美大赛”

1.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要求所描述的景观要美,运用的语言要美,描述的形态要美。

2.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六、拓展延伸

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

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一、我的发现

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

指生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其他同学思考从他们的话中发现了什么?

(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二、日积月累

1.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

自由读,指名读。

2.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句子是对联,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3.你最喜欢哪一组?

为什么?

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4.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

试着说几句。

5.练习背诵对联。

6、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三、趣味语文

(一)辨析“好”字的读法

1.板书“好”字,请学生说出它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意思。

2.学生试着自己读一读,体会对联的意思。

3.指生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二)读回文句

1.学生自己试着连读被盖上的字,想一想为什么把这几个字印在茶杯上?

2.再读,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话的体会。

3.师点明回文句的含义和汉语的奇妙。

4.课下搜集其它类似的回文句,并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其中的意思和汉语的奇妙。

四、作业:

1.背会“日积月累”,并抄写在采集本上。

2.搜集其它对联和回文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