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433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docx

陕西省汉中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陕西省汉中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12月)教学质量检测

陕西省汉中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12月)教学质量检测

第卷阅读题

(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儒家安身立命之道

安身立命作为一个成语,出自禅宗。

《景德传灯录》有这样的记载:

僧问:

学人不据地时如何?

师云:

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然而安身立命作为一种学理,则出自儒家。

孔子在《

论语》中,已谈到安。

宰我觉得守丧三年太长了,孔子申斥宰我不仁,丧礼之所以规定守丧三年,理由就在于一个安字。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

阳货》)

安,指的是情感的安顿、精神的安顿。

《论语》也谈到身。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身指的是人的行为践履,把精神安顿与生活实践在一起。

关于立,孔子的说法是三十而立(《论语?

为政》),就是确立人生的价值取向。

关于命,孔子的说法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论语?

尧曰》)

命,指的是君子应有的使命感。

到孟子这里,则形成了儒家关于安身立命之道的比较系统的说法。

孟子把人性善视为安身立命之道的内在依据,而天道诚则是他为安身立命之道指出的超越指向。

他说: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离娄上》)所谓思诚,就是以天作为终极的价值目标,扮演好天民的角色,力求进入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至于进入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路径,孟子不可能选择外求的认识路线,只能选择内求的心性修养路线,他称之为求其放心。

他指出,人之所以流于不善,并非人的本心所致,而是人不肯下功夫寻回业已失掉的本心。

宋明理学家吸收了中国佛教哲学和道教哲学的理论思维成果,创立了儒学的新形态,他们十分重视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对其做出深刻的阐发,使之在学理上臻于成熟。

他们倡导的孔颜之乐、圣人气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复尽天理、发明本心、致良知,都是关于儒家安身立命之道的具体说法。

经过理学家的阐发,儒学不但可以治国,还可以治身和治心。

人们寻找精神生活方式,可以选择外在的路向,也可以选择内在的路向。

如果选择外在路向,会形成宗教的精神生活方式,把超越的目标定位在彼岸世界。

这种精神生活方式通常会否定人生的价值,如基督教有原罪说,佛教也有人生是苦的说法。

按照外在超越的路向,人无法自己实现超越,必须靠救世主或佛来拯救。

儒家所选择的是内在超越的路向,找到了一种哲学的精神生活方式,就是从内在性出发,肯定人性中具有崇高价值,肯定人具有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这种内在超越,完全靠自己努力,我欲仁,斯仁至矣,不必指望外力的拯救。

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具有包容性,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可以实行现代化,可以成为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资源。

(摘编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宰我认为守三年丧时间太长,孔子则认为人生下来要三年才能离开父母怀抱,只有守丧三年

才能在情感上得到安。

B.孟子把人的内在修养作为进入天人合一精神境界的路径,并形成了对安身立命之道的比较系

统的说法。

C.宋明理学家多方吸纳理论成果,创立的新儒学对安身立命思想有更进一步的阐发,使之

也具治国、治身、治心的作用。

D.基督教、佛教认为人必须靠救世主或佛来拯救,这是外在超越;儒家认为人要靠自己努力才

能到达彼岸世界,这是内在超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一段引用《论语》中的一些话语,对安身立命做了比较具体的解释,使之成为一

种学理。

B.文章对寻找精神生活的两种方式外在路向和内在路向进行了分析,指出儒家安身

立命思想是一种内在超越。

C.文章展现了安身立命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发展脉络:

禅宗提出——孔子《论语》分析——孟子发展——宋明理学家完善。

D.文章分析了安身立命出现、发展的过程,并指出儒家安身立命之道可以成为建设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的资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安身立命的实质是把精神安顿与生活实践在一起,确立人生的价值取向,承担君子

应有的使命。

B.孟子选择内求的心性修养路线,是因为他相信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只要下功夫寻回业已失掉

的本心即可。

C.安身立命思想从产生至今都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

精神生活。

D.对于现代中国来说,继承发展儒家安身立命思想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娘的那轮中秋月

余显斌

故乡在山中。

那儿有青葱的竹林,有粉白的房子,有密如细雨的虫鸣。

这一切,在中秋的晚上,都显得那么温馨,显得那么和谐。

这时,一轮月缓缓地升起来。

这,是故乡的中秋月。

故乡的中秋月下,总少不了响亮的笑声,是一孩子的笑声。

中秋,对于小村而言,很是热闹。

小村人一直有中秋做月饼的习惯。

小村的月饼,做法很简单:

村人将芝麻炒熟,粒粒饱满,然后和白糖搅拌在一起,放在石臼中,用石锤研成末,包入蒸馍中;再然后,将蒸馍压平,放在烧红的油锅里,左右翻烤,烤得焦黄焦黄的。

咬上一口,又甜又香又烫,很好吃的。

我们喜欢中秋,更喜欢中秋的月饼。

炒芝麻,一般是在黄昏开始的。

太阳刚刚落下,天边,还沁着一抹红晕,和天边的蛋青色渗透在一起,亮亮的。

这时,家家户户的烟囱上,都冒出一缕烟,蓝蓝地升上高空,在黄昏的余光里显得格外清晰。

多年后,行走在异地,回首故乡时,那一幕情景,总是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总会让我的心暖暖的,十分熨贴。

此时,炒芝麻的香味也浮荡在小村中,浮荡在小村

的角角落落里。

我们嗅着了,停止了打闹,一个个扭头向家里跑去。

芝麻炒熟,一般放在簸箕中,鼓鼓胀胀地晾着。

我们悄悄溜到厨房,抓一把塞进嘴里。

每次这时,娘看见了,总会笑着对我说:

小心烫着,馋嘴。

我答应了一声,忙又抓一把,呜地一声跑了。

西天,最后一抹亮光也消失了。

可是,东边山头上,一轮圆圆的月亮却慢慢爬上了山顶,刹时,一切都亮了,包括小村、树木、河水,包括田里的庄稼。

月光也照着我们,银片一样。

我们傻望一眼月亮,然后,也不知谁喊一声月亮出来了,大家都呜地一声散了,各自回到各自的家。

因为,月饼快做好了,我们要吃月饼了。

故乡过去吃月饼,就是当做一顿饭。

娘系着围裙,用盘子将月饼拿上桌,还炒了菜。

我抓了一个月饼就咬。

娘急了,连连说:

慢点,小心烫着。

刚拿出来的月饼,真的很烫人的。

我有一次一不小心,就让月饼里的馅儿烫着了,呜儿呜儿哭了。

吃剩的月饼,娘给收起来,就成了我的零食。

我在外面疯玩着,一旦饿了,跑回家喊一声肚子饿了,娘就会拿出一个。

我接过,大口吃着。

娘问:

香不?

我说香,娘一笑道:

馋猫。

我举着月饼让娘吃,娘低下头轻轻咬了一下,连连咂着嘴,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多年后,在城中,我吃了各种月饼,可都没有娘做的好。

行走城中,一晃多少年,记忆最深的仍是故乡的中秋节。

在故乡,春节守岁,中秋守月。

吃罢月饼,娘拿一张椅子,还有爹,还有其他人,都坐在院子中。

这时,月亮白光光地升高了,爬过了三叔家的屋顶,爬过了二叔家的椿树枝头,贴在当空。

椿树上,一个老鸦窝清清楚楚的,淹没在月光中。

河里的水哗哗地响着,在院子看去,月光下,河水白白亮亮地流着。

村子静下来,有虫声细细密密地响起来。

我靠在娘的怀里,望着圆满的月亮。

娘告诉我,月亮里有一个女孩,名叫嫦娥。

娘说,月亮中有一棵桂花树,很粗很大。

娘教我儿歌: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去带路,一直带到娘门口……然后,我就在娘的怀中睡着了,朦胧中,感觉到娘用手在轻轻拍着我,隐隐约约听到娘的歌声: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去带路……然后,我沉沉睡去,醒来,已经天亮了。

记得一个中秋的夜晚,娘曾问我:

喜欢娘做的月饼吗?

是时,我刚刚四岁,靠在娘的怀中,吃着娘做的月饼,点着头说:

喜欢!

娘又轻声问:

娘老了,你走远了,中秋时回家看娘吗?

我点着头,脆声说:

我还给你买月饼吃。

娘高兴地笑了,一脸的幸福。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

月亮又圆了,中秋又近了,娘,你还记得那句话吗?

一直,我都还记得四岁时的那句话,记得娘一脸阳光的样子。

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中详细的叙述了做月饼的过程,这并不是闲笔,而是凸显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

追求。

B.文章两次写到娘对我说小心烫着,都表现了娘对我的担心与责备。

C.文章写到多年后,行走在异地,回首故乡时,那一幕情景,总是时时出现在我的眼前,

那一幕情景指的是那时故乡太阳刚刚落下时天边的美景和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出一缕烟。

D.往事历历在目,描写的儿时娘讲的嫦娥的故事,哼着的歌曲和四岁与娘的对话,都是

文章精彩的片段,感人至深,耐人寻味。

5.文中划线句子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景物的?

这些描写的景物有什么表达效果?

(5分)

答:

6.文章标题娘的那轮中秋月意蕴丰富,请加以探究。

(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所谓地震烈度,反映的是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影响遭受破坏的程度,包括建筑物损毁、自然景观变化等。

我国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等级越高破坏越重。

其中6度及以上,建筑物将有被破坏现象。

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烈度值越大;离震中越远,烈度值越小。

地震烈度调查与评定是地震事件应对与处置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一是为抗震救灾工作部署提供依据;二是为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奠定基础;三是为灾区恢复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摘编自《四川新闻网》)

材料二:

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烈度表

地震烈度

涉及地区

涉及面积

9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

139平方千米

8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大录乡、黑河乡、陵江乡、马家乡

778平方千米

7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松潘县,绵阳市平武县

3372平方千米

6度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若尔盖县、松潘县、红原县,绵阳市平武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迭部县

14006平方千米

材料三:

据大量现场调查数据、仪器观测,以及对本地区历次地震灾害相关研究的归纳,本次九寨沟地震灾害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此次地震震级大,达到了7.0级;震源偏深,有20千米;地震影响范围除四川外,还包括甘肃部分地区。

但重灾区除景区人口集中外,其他区域村寨稀疏,总体人口密度较低,加之当地防震减灾能力近年来不断提升,因而本次地震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毁程度远低于青海玉树7.1级地震。

二是九寨沟县及附近区域设防烈度为8度,震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水平较高,抗震性能总体较好,特别是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加强了农村居民抗震设防管理和指导,重建后的景区及城镇建筑物多采用了框架结构,乡村传统民居多采用穿斗木结构,抗震性能较强,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毁的比例很低,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

三是本次地震对九寨沟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旅游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造成较严重破坏,对当地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当地政府正在科学审慎地制定自然遗产保护和恢复重建方案。

四是震区属于高山峡谷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导致人员伤亡和部分道路交通中断,增加了救援和人员移安置难度。

(摘编自《经济观察网》)

材料四:

地震不仁,九寨沟火花海和诺日朗瀑布,都是造化钟神秀,孕育不止几千年(诺日朗瀑布形成时间至少数万年),而今却近乎被毁于一旦。

去过这两个景点的人或许会痛其失,而没去过的人则普遍遗憾还没去过,毕竟今后这两个景点能否恢复如初,还很难说。

网上很多人讨论该不该对震后受损景点进行人工修复。

就目前看,学界专家倾向于以自然修复为主;九寨沟景色形成于自然地理演化过程中,有些决口或漏点固然可以进行人工修补,道路系统、旅游接待系统等也可适度修复,但生态恢复则要看天,景区修复也应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无论是当地政府、景区管理者还是社会大众,都要给其自然修复的时间。

九寨沟是旅游胜地,当地财政收入也形成了旅游依赖。

景区进入恢复期,意味着很大一部分财政收入来源被切断,有些民众生活也面临断炊风险。

即是如此,当地政府、景区管理方也得抑制住靠景吃景的冲动,有些该慢慢来的急不得,对于什么时候能恢复开放,要眼光长远、作长远打算,其规划也要和重建及生态恢复的进度统筹考虑。

(摘编自《新京报》)

7.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震烈度能够反映地震发生地建筑物的损毁、自然景观变化的严重程度,地震烈度值越大,破坏越严重。

B.虽然四川九寨沟地震为7.0级地震,但并不是受灾地区都遭受了同样程度的破坏,九寨沟县

漳扎镇受破坏最为严重。

C.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舟曲县、迭部县因为离震中相对较远,所以地震烈度

值相对较低。

D.对九寨沟地震烈度的调查与评定能为其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并且能为四川省的地震防范

提供帮助。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此次地震虽然影响范围较大,但因所处区域村寨稀疏,人口密度较低,所以造成的破坏与之

前的同级地震相比并不大。

B.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加强了抗震设防管理和指导,九寨沟景区及周围城镇建筑物全部采用框

架结构,所以房屋倒塌和严重损毁的比例很低。

C.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旅游基础设施破坏严重,近期九寨沟景区很难对外开

放,当地财政应该会受到影响。

D.此次地震,诺日朗瀑布、火花海景点几乎完全被毁,令人痛惜,之前没有去过九寨沟的人将

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美景。

E.九寨沟所处地区属于高山峡谷区,所以此次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这给灾后救

助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做好景区的灾后重建工作。

(4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

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

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拜征虏将军。

太和中,迁兖州刺史。

时长城人钱弘聚党百余人,藏匿原乡山。

以序为中军司马、吴兴太守。

序至郡,讨擒之。

宁康初,镇襄阳。

苻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

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襄阳人谓此城为夫人城。

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

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

坚杀伯护以徇,以其不忠也。

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

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

太元中,苻坚南侵,谢石率众距之。

时坚大兵尚在项,苻融以三十万众先至。

坚遣序说谢石,称己兵威。

序反谓石曰:

若坚百万众悉到,莫可与敌。

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

于是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淝水挑战。

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

坚败!

众遂大奔,序乃得归。

后翟辽反,序遣将军秦膺、童斌与淮、泗诸郡共讨之。

翟辽又使其子钊寇陈、颍,序还遣秦膺讨钊,走之。

其后慕容永率众向洛阳,序自河阴北济,与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乃战于沁水,次败走,斩其支将勿支首。

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

永归上党。

序追永至上党之白水,与永相持二旬。

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遂攻翟钊于石门,遣参军赵蕃破翟辽于怀县,辽宵遁。

序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

寝其表,遂辄去任。

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

太元十八年卒,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选自《晋书·朱序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

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

B.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

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

C.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

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

D.初/苻丕之来攻也/序母韩自登城履行/谓西北角当先受弊/遂领百余婢并城中女子于其角斜

筑城二十余丈/贼攻西北角/果溃/众便固新筑城/丕遂引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中国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此文体。

B.拜即授予官职、任命,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拜相如为上大夫、《陈情表》中谨拜表

以闻等。

C.尚书,中国古代官名,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后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朝廷高官的名称。

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其中对存者称封,对死者称赠,如追赠、赠谥、

赠官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朱序屡立战功。

梁州刺史司马勋反叛朝廷,长城人钱弘聚众作乱,朱序受命前往讨伐,都成

功平定了叛乱。

B.朱序足智多谋。

朱序被俘后,苻坚派朱序劝降谢石,朱序却提示谢石先发制人,并扰乱苻

坚军心,促使苻坚军大败。

C.朱序骁勇善战。

慕容永进犯洛阳,朱序先在沁水打败其部将王次,后率军追击慕容永,在太

行打败他,又追击到上党的白水,与其相持二十天。

D.朱序忠贞不贰。

叛贼苻坚很器重朱序,没有追究他逃跑之罪,并任命他为尚书,委以重任,

但朱序身在曹营心在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坚杀伯护以徇,以其不忠也。

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

(5分)

译文:

(2)寝其表,遂辄去任。

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

梅尧臣(1002-1060),此诗作于1055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

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第一联,写行到之地(东溪)与到此之由(看水),因为所乘之船迟迟不能出发,只能来看东溪。

B.第三句写景,抓住了物象——凫,读者由此物象的描写可品出的情怀。

C.

第四句写岸旁老树着花,此亦常见之景。

老与丑往往相连,但说它无丑枝,构思新颖。

D.二、三两联,意新语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蕴含着浓郁的情趣。

E.尾联写虽然不厌烦东溪之景,但归来后筋疲力尽,委婉含蓄的表现了心中难以排遣的愁情。

15.请概括并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情感。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诗经·

氓》中表现男子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句子是,。

(2)荀子《劝学》中用雕刻作比来正面说明坚持不懈对学习作用的句子是

(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用比喻手法描写水声清脆悦耳的一句是

第II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中式快餐业缺乏严格的生产标准与鲜明的特色,虽然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却一直不

温不火。

张教授退休后,每天仍焚膏继晷,扎扎实实做学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学术成果。

面对国外企业的步步紧逼,我国汽车业有能力反戈一击,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胜利。

会议期间,代表们广开言路,积极建言献策,为政府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各国只有友好合作,才能共同发展,那种以邻为壑的做法既不道德,也无益于国家的长远

发展。

这两次考试他都是全班第一,可爸爸对他非但不赞一词,反而说他学习不够踏实,思考不

够缜密。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2016年食品调查结果显示,许多速食面含有食用色素、防腐剂等物质对人体有导致消化不良、

智力发育迟缓的危害。

B.能否核查出贫困资金在使用中存在的扶不准、挪用等问题,关键在于第三方监督制度的落实要到位。

C.李保国同志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行动

彰显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

D.中国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在南海问题产生后的几十年里始终保持极大克

制,从未主动挑起争端。

19.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新闻发言人说,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

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B.赵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说:

在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

您不吝赐教。

C.兴汉路上一家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活动,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的价格,

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D.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

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思想家。

诗贵在理趣,

,并且他的诗不是从抽象的哲理出发,

,将生活中的感受升华为哲理,又将这哲理连同生活的露水和芬芳一起诉之于诗的形象和语言。

因此,

,又有诗人的情趣,隽永厚朴,耐人寻味。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5分)

动物自娱说认为,动物游戏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自我娱乐是动物天性的表现,只要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方式,就能调节和补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

那些自我娱乐天性不强的动物,一定是进化程度不高,智力不发达的动物;这些动物生理上、心理上不易保持平衡,就是因为缺少自得其乐的游戏方式。

因而,不仅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需要游戏。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方式不一定能调节和补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学愈博则思愈远。

——王夫子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鲁迅

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

自古至今,无数的名言警句,开心益智,怡情养性,多有育人之功。

上面的句子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汉中市2018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9分,每题3分)

1.D解析

才能到达彼岸世界说法有误。

从文中来看,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