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374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1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全国通用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全国通用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全国通用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全国通用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docx

《全国通用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通用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docx

全国通用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二章第39讲中国的主要地区学案

第39讲 中国的主要地区

[最新考纲]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界线。

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考纲解读]

1.掌握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

2.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认识各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重点)

[思维导图]

考点一 北方地区

1.概况

(1)位置范围: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区:

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c黄土高原,其中还有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

(3)气候:

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从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4)农业:

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5)资源: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图中d鞍山铁矿,e大同煤矿,f胜利油田,g大庆油田。

(6)工业: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主体工业——g石油工业、h机械制造工业。

(7)交通:

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线,经过石家庄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广线。

(8)城市:

图中的h长春,i太原。

2.自然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

区域定位

地形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河流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资源

林业:

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

水资源不足

煤、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

3.人文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

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

工业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山西能源基地

居民生活

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冬季溜冰

生态问题

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

拓展延伸

 华北地区旱涝、盐碱、风沙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原因

措施

春旱

总降水量小;春季升温快、降水少

修建水库;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打机井

夏涝

降水集中;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水土流失,河流中下游河床抬高

修水库蓄洪;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固堤防、挖新河入海

盐碱

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旱涝不均;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

酸性物质中和;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使土壤脱盐;改良土壤

春季风沙

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冬季风强烈;土地沙化严重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2018·郑州调研)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宜农荒地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

A.光照充足B.土壤肥沃

C.降水丰沛D.物种丰富

2.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

A.保护湿地B.保持水土

C.建成我国的重工业基地D.建成我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图所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其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黑土、黑钙土肥沃,且面积广大。

第2题,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建成我国重要的商品性农林基地。

3.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在植被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作物熟制上的差异。

(2)丙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其原因。

(3)有人从西安乘火车经最近的铁路干线到沈阳,请说出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

答案 

(1)比较如下图:

植被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熟制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稻

一年两熟

温带落叶阔叶林

小麦

两年三熟

(2)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

人为原因:

①破坏植被;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采矿等。

(3)陇海—京广—京哈。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线、注记等信息可进行区域定位,甲、乙两地分别位于秦岭以南和以北,秦岭是我国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据此可作出判断。

(2)题,丙地位于黄土高原,这里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该环境问题的产生与降水强度大、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覆盖率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密切相关。

第(3)题,需要了解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和经过的主要城市。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5·天津文综,12

2015·广东文综,7~8

2013·重庆文综,1~3

2013·北京文综,1~3

2013·四川文综,13

以区域图呈现信息,对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进行考查。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常见,难度中等。

考向一 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影响

(2013·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中(  )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1.D 2.A 3.D

解析 第1题,从经度位置来看,甲地位于我国最东部,大部分时间能够最早看到日出,但是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时,越往南日出越早,有一段时间日出最早的地方是我国的钓鱼岛,故A项错误。

夏至日极昼发生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漠河在北极圈以南,故B项错误。

一般来说,我国内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或200mm等降水量线”,而实际上,大兴安岭北段西侧还是黑龙江的发源地,故C项错误。

由于松花江干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冬季有结冰期,并且低纬温度高于高纬,高纬河段比低纬河段结冰早、融冰晚,所以会出现凌汛,故D项正确。

第2题,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之间,从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故A项正确。

伏旱一般指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因雨带北移、副高控制下形成的干旱天气,而此时东北已渐渐进入雨季,故B项错误。

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平原广阔,地势平坦,以国营大农场为主,适合大型机械联合作业,故C项错误。

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不适合棉花生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故D项错误。

第3题,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人口迁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这个时期大量城市知识青年迁入东北地区,发展工业、开发资源、开发边疆;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是在实行农业现代化、人口数量增多以后,①错;当时的人口迁移以国内人口迁移为主,③错。

(2015·广东文综)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

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该省位于我国的(  )

A.西北地区B.华南地区

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

5.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

A.河流泥沙含量B.地形起伏

C.西南季风强弱D.土壤厚度

答案 4.C 5.B

解析 第4题,根据经纬网及省份轮廓的特征,可判断图示省份为吉林省,属于东北地区,因此选C。

第5题,据等雾日数线的判读,该省东南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多。

因为东部是长白山区,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多,中西部降水少;河流的泥沙含量和土壤厚度对雾的形成影响不大;该省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故选B。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我国东北地区局部图、地理统计图表或相关文字材料

说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地理因素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

结合材料信息,根据相关地理方法、技巧分析、回答

考向二 我国华北地区地理环境

读“我国某区域≥10℃积温分布图”,回答6~7题。

6.制约图中甲所在地形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①台风 ②旱涝 ③风沙 ④滑坡 ⑤盐碱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⑤

7.下列关于图中西部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喀斯特地貌发育的高原地区

B.位于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C.河流水量较小、含沙量大

D.位于非季风区

答案 6.D 7.C

解析 第6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甲地是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是旱涝、风沙和盐碱。

第7题,图中西部地区是黄土高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区、东部季风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高原地区是云贵高原;黄土高原降水少且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故河流流量小、含沙量大。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我国华北地区局部图、地理统计图表或相关文字材料

说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地理因素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

结合材料信息,根据相关地理方法、技巧分析、回答

考点二 南方地区

1.概况

(1)位置范围:

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2)地形:

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交错分布,a南岭(山脉),b武夷山(山脉)。

(3)气候:

大部分为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4)农业:

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一年两熟至三熟。

(5)资源:

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e平果铝矿,f铜仁汞矿,g攀枝花铁矿。

(6)工业:

h沪宁杭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i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7)交通:

从上海到昆明的铁路干线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昆明至南宁的铁路干线为南昆线。

(8)城市:

c武汉,d成都。

2.自然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

区域定位

地形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小而分散

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河流

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大

资源

林业:

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

水资源丰富

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

3.人文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农业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

我国水稻、油菜、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工业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三角”工业基地

居民生活

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

生态问题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酸雨、“红漠化”“石漠化”

拓展延伸

 对比分析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北方与南方在自然与人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时可以气候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逐步展开分析。

如下所示:

(2018·吉安调研)位于粤赣两省交界处的梅岭山区中的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在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南段)修通之前,是广东和外界最主要的通道之一,成为当时中国南北交通要道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

读图回答1~2题。

1.材料中所说的梅岭,位于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梅关古道所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

A.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B.长江水系和闽江水系

C.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

D.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由题干梅关古道位于粤赣两省交界处,可以判断梅岭即图②所示的南岭。

第2题,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下图为“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甲、乙两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差异主要是(  )

A.耕地资源的质量高低

B.水源数量的丰歉

C.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

D.热量条件的好坏

4.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客观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甲、乙两地区均为我国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地区,为此国家实施了许多重大工程来调配资源。

下列资源调配工程不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

A.南水北调B.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D.晋煤南运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由图知,甲为长江三角洲,乙为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由于纬度位置的差异,珠江三角洲热量条件优于长江三角洲。

第4题,南水北调属于水资源的调配工程。

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思路:

下列为某区域土地利用及气候资料图。

(1)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该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3)研究性学习小组考察该区域时,发现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材料,试列举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河流水量大,季节变化明显,落差较大,含沙量较大;土壤类型为红壤。

(2)优势:

水热条件充足,复种指数高,农耕历史悠久。

不足:

人均耕地少,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3)水土流失 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护林植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发优势农业资源;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小水电、沼气、薪炭林等)。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5·海南地理,18、20

2015·重庆文综,13

2014·福建文综,37

(1)~(3)

2013·海南地理,4~5

以区域图和文字材料呈现信息,考查区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常见,难度中等。

考向一 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判断及特征分析

(2015·海南地理)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

据此完成1~2题。

1.小明旅游的省份是(  )

A.云南省B.海南省C.贵州省D.广东省

2.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

A.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C.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

D.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从材料提供信息可知,该地既有高原分布,又有高山峡谷和橡胶园,符合上述特征的是云南省。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适宜橡胶种植;位于云贵高原,且其西部处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带,高山峡谷相间分布。

第2题,热量是影响橡胶生长的主导因素,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说明该地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北部山地高原阻挡了冷空气南下。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地理统计图表或相关文字材料

说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地理因素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

结合材料信息,根据相关地理方法、技巧分析、回答

考向二 我国东南沿海特征分析

3.(2014·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

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1)简述该省发展海洋经济有利的自然条件。

(2)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省北部形成都市农业园区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滨海平原面积较大;气候温暖湿润;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大陆架宽阔,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丰富。

(2)城市、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资金、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和物流业发达;国家重视,政策大力扶持;地价高,宜发展综合效益高的农业。

解析 

(1)自然条件一般从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分析。

海洋经济则要考虑海洋资源及海岸特征,比如渔业资源、海岸特征、海洋矿产等。

(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

与传统农业略有不同,都市农业园区不仅仅生产农产品,还包括旅游观光、采摘等项目,因此不仅要考虑常规的商品农业区位因素,还要考虑技术、政策、社会效益等因素。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局部图、地理统计图表或相关文字材料

说明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地理因素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

结合材料信息,根据相关地理方法、技巧分析、回答

\

考点三 西北地区

1.概况

(1)位置范围: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2)地形: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a内蒙古高原,b天山(山脉),c塔里木盆地。

(3)气候: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从东向西自然景观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农业:

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发展了灌溉农业;该地区为我国主要牧区,内蒙古主要为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为山地牧场。

(5)资源:

本区具有全国意义的资源有煤炭、石油、稀土等。

(6)城市:

d呼和浩特、e乌鲁木齐。

(7)交通:

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兰新铁路段经过本区。

2.主要区域特征

西北地区

区域定位

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

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

农业

有利条件

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不利条件

降水不足;严重干旱,水源有限

工业

陇海—兰新工业带西段:

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业部门

环境问题

荒漠化、沙尘暴

拓展延伸

1.我国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的异同点

农业灌溉

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采用滴灌、喷灌或河湖水灌溉

共同点:

①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②遵循“有水就有田,无水则无地”原则

分布于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具备完善的灌溉设施

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及山麓冲积扇,前提是有水源

2.我国西北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及发展条件

(1)牧场分布:

西北地区的高山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等地,夏季牧场主要分布在山坡林带以上,冬季牧场则分布在山麓地带。

(2)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条件。

①有利条件:

盆地边缘有绿洲,附近水源丰富;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不利条件:

荒漠广布;降水少,蒸发旺盛,总体上水资源匮乏。

(3)瓜果生产优势条件。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3.天山南北自然带的垂直差异及原因

南坡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南坡为阳坡,温度高;北坡雪线低,有森林分布——北坡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且为迎风坡,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形成地形雨,降水多,湿度大。

(2018·丽江调研)读下图,回答1~3题。

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2.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②③

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

A.光照B.水源

C.地形D.土壤

答案 1.B 2.D 3.A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该地区轮廓判断是我国新疆地区。

该地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因此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由于影响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所以径流年际变化较小。

第2题,A地处新疆北部,其水汽来源于大西洋和北冰洋。

第3题,新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与其他地区相比,主要优势在于光照充足,适合长绒棉生长。

读“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4~6题。

4.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影响南疆地区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关键因素是(  )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6.南疆地区大部分城镇的迁移方向及其主要原因是(  )

A.因洪水泛滥向山坡地带迁移

B.因资源开发向矿产丰富地区迁移

C.因交通线增多向盆地北部迁移

D.因荒漠化范围扩大向河流上游迁移

答案 4.B 5.D 6.D

解析 第4题,A选项描述的是青藏地区,C、D选项描述的均是江南地区。

第5题,塔里木盆地聚落多分布于水资源丰富的绿洲地区,水资源数量制约人口规模的大小。

第6题,从图中看出,与古城遗址相比,现代城镇多向河流上游迁移,其主要原因是下游地区水资源枯竭,荒漠化加剧,绿洲萎缩。

7.读“塔里木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塔里木河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补给,其流量随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流域内主要的新能源有______(至少两个),著名的油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塔里木河下游分布着大量的绿洲,从自然带分布规律看,这属于____________现象。

(3)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的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库区周边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造成河流断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引发的变化可能有(  )

A.不再存在生态系统B.地下水位上升

C.沙漠化面积扩大D.该水库防洪能力丧失

(5)该流域合理的整治措施有哪些?

答案 

(1)天山、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 气温 太阳能、风能 塔中、轮南、塔北

(2)非地带性

(3)降水量增加,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变小 塔里木河上中游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生活用水增加(或水资源利用不当)

(4)C

(5)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营造防护林带。

解析 第

(1)题,塔里木河流域降水少,河流补给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该区域的新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等;轮南、塔中和塔北是当地著名的油田。

(2)题,沙漠中分布绿洲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第(3)题,水库周围由于水域的扩大会使降水量增加,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变小;塔里木河断流主要是上中游不合理用水造成的。

第(4)题,大西海子水库干涸后,会导致周围沙漠的扩大。

第(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