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264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8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1.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蔬菜和粗粮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在人体中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葡萄糖

B.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是工业处理废水常用的方法

C.装潢涂料用苯作溶剂比用水作溶剂好

D.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有沉淀生成是因为蛋白质变性

【答案】B

【解析】A、人体中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因此纤维素在人体中不能发生水解,故A错误;B、工业处理废水常用方法是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故B正确;C、苯对人体有害,因此装潢涂料中用水作溶剂比用苯作溶剂好,故C错误;D、鸡蛋清中含有蛋白质,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发生盐析,故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B.甲烷和乙烯都能与氯气发生反应,但发生反应的类型不同

C.蔗糖及其水解产物均可发生银镜反应

D.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变为乙醛的反应属于消去反应

【答案】B

【解析】A、植物油属于油脂,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故A错误;B、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发生CH4+Cl2

CH3Cl+HCl,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发生CH2=CH2+Cl2→CH2Cl-CH2Cl,反应类型不同,故B正确;C、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D、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其反应是2CH3CH2OH+O2

2CH3CHO+2H2O,此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

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将含有少量HCl的Cl2通入水中以除去HCl杂质

C.将蔗糖溶液和少量稀H2SO4混合加热后,加入新制的Cu(OH)2检验蔗糖是否水解

D.将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答案】D

..................

4.固体酒精因储存和运输方便而被广泛使用。

其制备方法之一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酒精加热到60℃的目的是使更多的硬脂酸溶解在其中

B.上述过程中,有酸碱中和反应发生

C.上述过程中,加入NaOH发生皂化反应

D.常温下,硬脂酸钠在酒常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答案】C

【解析】A、温度升高,硬脂酸的溶解度增大,将酒精加热到60℃的目的是使更多的硬脂酸溶解在其中,选项A正确;B、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选项B正确;C、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硬脂酸不是油脂,选项C不正确;D、常温下,硬脂酸钠以酸根离子和钠离子存在于水中,故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1mol苹果酸( HOOCCHOHCH2COOH)可与3molNaHCO3 发生反应

C.丙烯分子中所有原于均在同一平面上

D.分子式为C4H7ClO2 的羧酸可能有5种

【答案】D

【解析】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但糖类中的单糖双糖、油脂都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A错误;B.1mol苹果酸[HOOCCH(OH)CH2COOH]可与2molNaHCO3发生反应,选项B错误;C.丙烯中含有甲基,而甲基是四面体结构,故丙烯中原子不可能同一平面上,选项C错误;D.分子式为C4H7ClO2的羧酸可能有CH2ClCH2CH2COOH、CH3CHClCH2COOH、CH3CH2CHClCOOH、CH2ClCH(CH3)COOH、(CH3)2CClCOOH共5种,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6.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Al2O3+2OH-=2A1O2-+ H2O

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O32-+2H+= CO2↑+H2O

C.黄色的AgI悬浊液中加入Na2S 溶液后变黑:

 2Ag++S2-=AgS↓

D.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

2Cl-+2H2O

Cl2↑+H2↑+2OH-

【答案】A

【解析】A.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2O3+2OH-=2A1O2-+ H2O,选项A正确;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H+=CO2↑+H2O,选项B错误;C.黄色的AgI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后变黑,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gI(s)+S2-(aq)=Ag2S(s)+2I-(aq),选项C错误;D.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Cl(熔融)

Cl2↑+2Na,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苯乙烯中含碳碳双键数为4NA

B.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C.标准状况下,2.24LCl2溶于水,转移6.02×1022个电子

D.1L0.1mol•L-1 的氨水中有0.1NA个NH4+

【答案】B

【解析】A、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1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A错误;B、1molSO2中含有2molO,含NA个氧原子的二氧化硫,推出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B正确;C、有少量的氯气与水发生反应,氯气与水反应:

Cl2+H2O

HCl+HClO,因此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故C错误;D、NH3·H2O属于弱电解质,部分发生电离,NH4+物质的量小于0.1mol,故D错误。

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验证NH3的溶解性B.分离提纯碘C.检验SO2和CO2D.制取SO2

【答案】A

【解析】A、氨气如果极易溶于水,造成烧瓶内的压强减小,形成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能够完成实验目的,故A正确;B、通过实验得到碘的四氯化碳的溶液,仍然为混合物,然后通过蒸馏,得到碘单质,因此本实验不能分离提纯碘,故B错误;C、SO2和CO2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本实验不能检验CO2和SO2,故C错误;D、铜粉与浓硫酸发生反应需要加热,所给实验装置缺少加热装置,故D错误。

9.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

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5+N5-的重要中间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

C.每个N5+中含有35个电子D.N5+N5-结构中含共价键

【答案】C

【解析】A、根据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炸产物无污染等优点可知A正确。

B、N5+的质子数为7*5=35,B正确。

C、N5-含有的电子数为5*7+1=36,C错误。

D、N5+N5-结构中含阳离子N5+和阴离子N5-,为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N5+中有5个氮原子,氮原子间为共价键,N5-含有5个氮原子,氮原子间为共价键,D正确。

正确答案为C

10.对于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解释

A

加热蒸干MgSO4溶液能得到MgSO4固体;加热蒸干MgCl2溶液得不到MgCl2固体

H2SO4不易挥发,HCl易挥发

B

电解CuCl2溶液,阴极得到Cu;电解NaCl溶液,阴极得不到Na

得电子能力:

Cu2+>Na+>H+

C

浓HNO3能氧化NO,稀HNO3不能氧化NO

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D

钠与乙醇反应平缓;钠与水反应剧烈

羟基中氢的活性:

C2H5OH2O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硫酸镁溶液中:

Mg2++2H2O

Mg(OH)2+2H+,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但硫酸属于难挥发性酸,因此加热蒸干得到的是MgSO4,氯化镁溶液:

MgCl2+2H2O

Mg(OH)2+2HCl,加热促进水解,HCl易挥发,加热促进HCl的挥发,更加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加热蒸干得到的是Mg(OH)2或MgO,解释合理,故A说法正确;B、根据电解原理,电解CuCl2溶液,阴极上发生Cu2++2e-=Cu,说明Cu2+得电子能力大于H+,电解NaCl溶液,阴极发生2H++2e-=H2↑,说明H+得电子能力强于Na+,得电子能力强弱是Cu2+>H+>Na+,因此解释合理,故B说法错误;C、浓硝酸能氧化NO,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即硝酸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解释合理,故C说法正确;D、钠与乙醇反应平缓,钠与水反应剧烈,说明水中H+的浓度大于乙醇中c(H+),即羟基中氢的活性:

CH3CH2OH

11.某温度下,在甲、乙、丙、丁四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I2,发生反应:

H2(g)+I2(g)

2HI(g)。

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起始浓度

平衡浓度

c(H2)/mol·L-1

c(I2)/mol·L-1

c(HI)/mol·L-1

0.01

0.01

0.004

0.01

0.02

a

0.02

0.01

b

0.02

0.02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2的平衡浓度:

a=b>0.004B.平衡时,H2的转化率:

丁>甲

C.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等于20%D.丙中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答案】A

【解析】A、甲与乙对照,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再通入0.01mol·L-1的I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a>0.004mol·L-1,乙和丙对照,因为该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因此乙和丙中HI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即a=b>0.004mol·L-1,故A正确;B、丁相当于在甲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因为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因此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H2的转化率向等,即丁=甲,故B错误;C、甲容器中,消耗H2物质的量浓度为0.004/2mol·L-1=0.002mol·L-1,即氢气的转化率为0.002/0.01×100%=20%,乙相当于在甲的基础再通入0.01mol·L-1的I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增大,即乙中氢气转化率大于20%,故C错误;D、甲容器达到平衡时,c(H2)=(0.01-0.002)mol·L-1=0.008mol·L-1,c(I2)=0.008mol·L-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K=

=0.25,因为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因此丙条件下的K=0.25,故D错误。

12.X、Y、Z、W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2-和Y+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Z位于同一主族,Z、W位于同一周期,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X

B.X 分别与Y、Z形成的化合物均至少有两种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W>Z

D.氢元素在与X、Y、Z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为+1

【答案】D

【解析】四种元素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2-和Y+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此X为O,Y为Na,X、Z位于同一主族,即Z为S,W为Cl,A、Na、S的电子层数比O多,O的原子半径小,Na、S电子层数相同,且Na的原子序数为11,S的原子序数为16,即Na的原子半径大于S,即原子半径顺序是Na>S>O,故A说法正确;B、Na与O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2和Na2O,S和O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SO2和SO3等,故B说法正确;C、Cl的非金属性强于S,因此HClO4的酸性强于H2SO4,故C说法正确;D、构成化合物分别是H2O、NaH、H2S,其中H2O、H2S中H显+1价,NaH中H显-1价,故D说法错误。

13.混合动力汽车(HEV)中使用了镍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M为储氢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KOH溶液作电解液。

关于镍氢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阴极附近pH降低

B.电动机工作时溶液中OH-向甲移动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NiOOH+H2O+e-=Ni(OH)2+OH-

D.电极总反应式为:

MH+NiOOH

M+Ni(OH)2

【答案】A

【解析】A、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M+H2O+e-=MH+OH-,生成OH-,c(OH-)增大,即pH增大,故A说法错误;B、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根据工作原理,甲为负极,乙为正极,即OH-向甲移动,故B说法正确;C、根据工作原理,正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故C说法正确;D、根据工作原理,负极反应式为MH+OH--e-=M+H2O,因此电极总反应式为MH+NiOOH

M+Ni(OH)2,故D说法正确。

点睛: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高考热点,一般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判断正负极,本题MH是储氢合金,因此MH为负极,则另一极为正极,因为电解质溶液为KOH,因此OH-在负极上参与反应,即负极反应式为MH+OH--e-=M+H2O,正极上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应生成OH-,正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充电时,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反应式应为放电时的逆过程,如阴极反应式,应是负极反应式的逆过程,即为M+H2O+e-=MH+OH-,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定注意电解质的环境。

1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某可逆反应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且在t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B.图乙表示CH3COOH溶液中通入NH3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C.图丙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D.图丁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曲线,图中温度丁T1

【答案】C

【解析】A.图甲所示在t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但仍未达到平衡,故A错误;B.CH3COOH是弱电解质,在此溶液中通入NH3生成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增强,故B错误;C.催化剂是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会降低,但不改变反应的热效应,故C正确;D.升温促进水电离,Kw增大,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增大,所以氢离子浓度大的温度高,即温度T2<T1,故D错误;答案为D。

15.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mol/L的①氨水、②NaOH溶液、③Na2CO3溶液、④NaHCO3溶液,pH的大小顺序:

②>③>④>①

B.0.1mo/L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盐酸10mL混合后的溶液中c(CH3COO-)>c(Cl-)>c(H+)>c(CH3COOH)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Cl、②(NH4)2SO4、③NH4Al(SO4)2三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①

D.NaHCO3溶液中:

c(H+)+c(H2CO3)=c(CO32-)+c(OH-)

【答案】D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选项B,两种溶液,混合先判断是否发生反应,像本题的B选项,CH3COONa和盐酸混合,发生CH3COONa+HCl=CH3COOH+NaCl,然后根据量,判断出反应后溶质及其物质的量,接着判断是以水解为主还是电离为主,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微弱的,盐类水解的程度是微弱的,从而判断出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16.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氨水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HCl溶液,溶液中pOH[pOH=-lgc(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M点所示溶液导电能力弱于Q点

C.Q点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等于氨水溶液的体积

D.M点所示溶液中c(NH4+)>c(OH-)

【答案】C

【解析】A、根据图像,此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10-2a,M点的pH小于pOH,说明溶液显酸性,即M点溶液中c(H+)=10b-2amol·L-1,N点溶液显碱性,c(OH-)=10b-2amol·L-1,因此对水电离的抑制程度相同,故A说法正确;B、NH3·H2O属于弱电解质,离子浓度较小,因此M点的导电能力比Q点弱,故B说法正确;C、根据图像,Q点溶液显中性,溶质为NH4Cl和NH3·H2O,因此所加盐酸的体积略小于氨水的体积,故C说法错误;D、M点溶液显酸性,溶质为NH4Cl或NH4Cl和HCl混合物,因此有c(NH4+)>c(OH-),故D说法正确。

17.工业上用CO和H2反应制备二甲醚(CH3OCH3)的条件是压力2.0~10.0MPa,温度300℃。

设备中进行下列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O(g)+2H2(B)

CH3OH(g)△H=-90.7kJ/mol

②2CH3OH(g)

CH3OCH3(g)+H2O(g)△H=-23.5kJ/mol

③CO(g)+H2O(g)

CO2(g)+H2(g)△H=-41.2kJ/mol

(1)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H=_____________。

据此可判断该反应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自发。

(2)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反应①,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

a.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CO)=v逆(H2)d.c(CH3OH)=c(CO)

(3)在2L的容器中加入amolCH3OH(g)发生反应②,达到平衡后若再加入amolCH3OH(g)重新达到平衡时,CH3OH的转化率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850℃时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发生反应③,CO和H2O(g)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_____。

②若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加入4mo1CO(g)、2mo1H2O(g)、3mo1CO2(g)和3molH2(g),起始时v正(CO)______v逆(H2)(填“<”、“>”或“=”),请结合必要的计算说明理由。

________。

【答案】

(1).-246.1kJ/mol

(2).低温(3).ab(4).不变(5).0.03mol/(L·min)(6).<(7).Qc=(0.3mol/L×0.3mol/L)/(0.4mol/L×0.2mol/L)=9/8,K=(0.12mol/L×0.12mol/L)/(0.08mol/L×0.18mol/L)=1.0,因为Qc>K,平衡左移,所以v正

【解析】

(1)本题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以及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①×2+②+③得出:

△H=[2×(-90.7)-23.5-41.2]kJ·mol-1=-246.1kJ·mol-1,根据△G=△H-T△S,△H<0,此反应△S<0,因此△G<0,条件是高温;

(2)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a.、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相等,因此当压强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正确;b、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因此混合气体c(CO)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c、用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表示达到平衡,要求反应方向是一正一逆,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有2v正(CO)= v逆(H2),故c错误;d、因为没有说明开始时的投入量,因此c(CH3OH)=c(CO),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错误;(3)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再加入amolCH3OH,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因此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即CH3OH的转化率不变;(4)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以及Qc和K的关系,①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v(CO)=(0.20-0.08)/4mol/(L·min)=0.03mol/(L·min);②Qc=(0.3mol/L×0.3mol/L)/(0.4mol/L×0.2mol/L)=9/8,K=(0.12mol/L×0.12mol/L)/(0.08mol/L×0.18mol/L)=1.0,因为Qc>K,平衡左移,所以v正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问题(3),应建立模型进行考虑,

因此再通入一定量的甲醇气体,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大压强,然后进行判断即可。

18.硼镁泥是一种工业废料,主要成分是MgO(占40%),还有CaO、Mn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以此为原料制取的硫酸镁,可用于印染、造纸、医药等工业。

从硼镁泥中提取MgSO4·7H2O 的流程如下:

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需用1mo/L 的硫酸800mL,若用18.4mol/L 的浓硫酸来配制,量取浓硫酸时,需使用的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____

A.10mLB.20mLC.50mLD.100mL

(2)加入的NaClO 可与Mn2+反应:

Mn2++ClO-+H2O=MnO2↓+2H++Cl-,还 有一种离子也会被NaClO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的主要成分中除含有Fe(OH)3、Al(OH)3 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4)在“除钙”前,需检验滤波中Fe3+是否被除尽,简述检验方法:

______________。

(5)已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40

50

60

70

MgSO4

30.9

33.4

35.6

36.9

CaSO4

0.210

0.207

0.201

0.193

“除钙”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CaSO4除去,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操作步骤:

“操作Ⅰ”是将滤液继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便得到了MgSO4·7H2O。

(6)实验中提供的硼镁泥共10g,得到的MgSO4·7H2O 为17.22g,则MgSO4·7H2O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2Fe2++C1O-+2H+=2Fe3++Cl-+H2O(3).MnO2、SiO2(4).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硫氰化钾容液.如果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溶液中不含Fe3+,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滤液中含Fe3+(5).过滤(或过滤洗涤)(6).70%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

(1)实验室没有800mL的容量瓶,应需用要1000mL的容量瓶,因此配制硫酸时,有1000×10-3×1=V(H2SO4)×10-3×18.4,解得V(H2SO4)=54.3mL,需要的容量瓶为100mL,故选项D正确;

(2)依据硼镁泥含有的成分,酸解时溶液中的离子是Mg2+、Ca2+、Mn2+、Fe3+、Fe2+、Al3+、H+、SO42-,其中Fe2+具有还原性,因此NaClO把Fe2+氧化成Fe3+,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Fe2++ClO-+2H+=2Fe3++Cl-+H2O;(3)根据流程图,调节pH除去的是Fe3+、Al3+,因此根据流程,滤渣的成分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