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207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0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docx

《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docx

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

酸、碱性质的探究

1.某实验小组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如图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名称是  ,该实验固体表面变潮湿证明氢氧化钠的性质是  。

(2)实验②中所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③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3)实验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滴加一定量的盐酸后,发现溶液依然红色,则溶液中的溶质成分除酚酞外还有  (填物质名称)。

(4)实验⑤⑥所进行的实验叫  实验,目的是  。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定性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先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盛有CO2的试管中,振荡;然后将止水夹K打开。

(1)注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打开止水夹K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定量实验】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

用甲、乙两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CO2进行实验。

如图2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两个烧瓶。

得到如图3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3)曲线2对应的是  (填“甲”或“乙”)烧瓶内压强变化,曲线1中bc段压强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

(4)对比曲线1与曲线2,能得出的结论是  。

(5)【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Na2CO3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g):

NaOH

Na2CO3

17.3

<0.01

请结合该信息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3.学习化学开启了我们认识物质之旅。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探究一:

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如图所示,向20mL水中加入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溶液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探究二: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如图1所示,同学们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溶液显碱性。

(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C、D试管中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Ⅰ:

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思路Ⅱ:

验证有  。

①请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写出实验操作与现象)。

②为了证明D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

化碳发生了反应

探究三:

氢氧化钠的应用

为测定氯化钠和氯化镁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固体混合物40g放入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请计算:

①m的值为  。

②该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4.在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稀硫酸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请你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  ,实验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

5.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1探究,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问题思考】C、D试管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继续进行探究:

(一)探究NaOH溶液与CO2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①方案一:

小红同学改变实验装置,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方案,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  (填“甲”或“乙”),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方案二:

小明同学为证明试管C中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Ca(OH)2溶液,产生的现象为  ,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

(二)探究稀盐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①方案一:

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值,再逐滴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多次测定混合溶液的pH,测定的pH值结果为  ,则能说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②方案二:

利用如图3装置证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请写出步骤Ⅱ中所加试剂为  (写出一个即可)。

③如图4为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微观实质,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  (填微粒符号,下同),生成的新微粒是  。

【拓展提升】通过同学们的实验探究,大家讨论后认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反应是否发生,思路一:

验证  ;思路二:

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6.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某实验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几个实验装置:

(1)写出实验装置中所标仪器的名称:

a  ,b  。

(2)图中能达到实验设计要求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原因是  。

(3)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图2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向试管A中先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没有出现气泡,继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请你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  ,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

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观察到的现象是  。

虽然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

(4)实验反思

①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

一是  ;

二是  。

②氢氧化钠应该如何保存?

  。

7.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查阅资料】CaCl2、NaCl的溶液是中性,Na2CO3溶液显碱性。

【实验报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1)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2)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实验报究二】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所得溶液混合后的成分。

(3)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白色沉淀是  (写化学式)。

【实验报究三】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4)小红认为滤液中一定不含稀盐酸,理由是  。

(5)为了证明滤液中含有Na2CO3,请你与小红完成下列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  

  

滤液中含有Na2CO3

8.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一:

验证酸、碱、盐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碳酸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明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为 ,则证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预期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并振荡

溶液呈无色

硫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

步骤二:

向步骤一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呈无色

请你评价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反思提高】证明无色溶液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有很多,请你举出一个通过生成沉淀来证明发生化学反应的实例  (只要求写出两种反应物)。

实验二:

利用酸、碱溶于水放热的性质探究燃烧条件。

【进行实验】如图2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滴水之前白磷不燃烧,滴水之后白磷燃烧。

由此可推出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拓展延伸】有同学想利用图2装置,并且将部分药品进行更换(如图3所示),也来探究燃烧条件,你认为此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9.中和反应是化学核心概念之一。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展开了探究。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步骤一:

取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步骤二:

用仪器A吸取稀盐酸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边滴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红色变浅直至消失。

步骤三:

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其中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蒸干,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步骤二中的“仪器A”,名称是  。

(2)兴趣小组认为仅从上述步骤二的现象,难以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查阅资料:

(i)酚酞试液在不同的pH时变化情况如下:

pH

0~8.2

8.2~10.0

10.0~14.0

颜色

无色

粉红色

红色

(ⅱ)氢氧化钠溶液的pH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小。

兴趣小组据此形成了对比实验方案以排除干扰,该对比实验方案是  。

(3)为确认步骤三中的白色固体是氯化钠而不是氢氧化钠,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均分成两等份

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荡、静置

①无 色沉淀生成

白色固体不是NaOH.

向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振荡、静置

出现白色沉淀

②白色固体是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继续探究】

(4)图1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是  。

(5)兴趣小组认为上述实验对反应实质缺少直观的验证。

查阅资料:

(ⅲ)变色硅胶为蓝色,吸水后呈红色。

(ⅳ)变色硅胶与NaOH固体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变色硅胶与无水醋酸(CH3COOH)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

兴趣小组据此设计了图2实验,验证中和反应有水生成:

将无水醋酸迅速倒入装有NaOH固体和变色硅胶的试管中,并用玻璃棒在试管中不断搅拌,观察到变色硅胶由蓝色逐渐变为红色,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①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说明该反应  热量(填写“放出”或“吸收”)。

②无水醋酸由CH3COO﹣和H+构成。

变色硅胶由蓝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0.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为专题,对酸的五种化学性质进行探究、总结及应用,请回答有关问题:

酸的化学性质①﹣﹣酸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酸的化学性质②

图1中M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  。

黄金是一种常见饰品,现实生活中,少数商贩用黄铜冒充黄金出售,可以用化学的方法加以鉴别。

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成分,将60g稀HCl分三次加入到盛有10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则该黄铜样品中含锌的质量分数为  。

实验次数物质质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20

20

2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8.7

7.4

6.4

酸的化学性质③﹣﹣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盐酸可用于金属制品表面除锈等。

酸的化学性质④﹣﹣酸碱中和反应。

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重点以“酸碱中和反应”为课题进行探究。

小宇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

同学们纷纷对实验烧杯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实验的烧杯中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

溶质中只有Na2SO4

猜想二:

溶质中可能是Na2SO4和NaOH

猜想三:

溶质中可能是  。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宇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不变红色

猜想一正确

猜想二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猜想三正确

方案三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黑色CuO粉末,振荡

 

 

猜想三正确

【方案评价】同学们对小宇上述的方案讨论后认为:

①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其原因是  。

②方案二也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并讨论除此方案外,还可以向烧杯的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碳酸盐等物质进行证明。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学科渗透】如图2所示,小宇同学在进行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时,将电极两端插入稀H2SO4溶液中,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然后逐滴向稀H2SO4中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请推测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酸的化学性质⑤﹣﹣酸与盐的反应

利用图3所示装置来验证CO2气体的性质,要证明CO2与NaOH溶液能够发生反应,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加盐酸,气球的变化是  。

【方法感悟】在化学实验中,可通过验证反应后生成物的存在,来验证某化学反应的发生。

11.为探究酸碱盐的性质,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

实验结束后,把试管②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和试管①的溶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无明显现象,得到无色溶液,如图二所示。

(1)能够证明试管①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是  。

(2)写出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根据图二现象判断,试管②中一定反应完全的是  (填化学式)。

(4)往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则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填化学式)。

(1)能够证明试管①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是  。

(2)写出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根据图二现象判断,试管②中一定反应完全的是  (填化学式)。

(4)往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则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填化学式)。

12.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  ,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

NaCl。

猜想二:

NaCl和CaCl2。

猜想三:

  。

猜想四:

NaCl、Ca(OH)2和HCl。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①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填名称)。

②  

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

13.化学课上同学们进行实验验证酸的性质。

I.与指示剂作用。

(1)在白色点滴板孔穴1、3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  色。

(2)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加到孔穴2、4中,观察到孔穴4中溶液为无色,而孔穴2中溶液变为橙色。

同学们猜想孔穴2中的异常现象与硫酸溶液的浓度过高有关,并通过以下实验证明该猜想正确:

取少量上述橙色溶液于试管中,加水稀释,观察到的现象是  。

II.与铁锈反应。

实验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1

锈蚀铁钉+10mL稀盐酸

生成无色气泡,铁锈较快消失,溶液颜色变黄。

2

锈蚀铁钉+10mL稀硫酸

生成无色气泡,铁锈减少速度缓慢,溶液颜色未变黄。

【提出问题】实验1、2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SO42﹣。

【假设猜想】可能和溶液中阴离子不同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3

锈蚀铁钉+10mL稀硫酸+A

生成无色气泡,铁锈减少速度比实验2快,溶液颜色变黄。

4

锈蚀铁钉+10mL稀盐酸+Na2SO4

生成无色气泡,铁锈减少速度比实验1慢,溶液颜色变黄。

【解释和结论】

(3)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1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  。

(5)实验3中,物质A是  。

(6)结合实验1~4,得出的结论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某实验小组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如图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名称是  ,该实验固体表面变潮湿证明氢氧化钠的性质是  。

(2)实验②中所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③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3)实验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滴加一定量的盐酸后,发现溶液依然红色,则溶液中的溶质成分除酚酞外还有  (填物质名称)。

(4)实验⑤⑥所进行的实验叫  实验,目的是  。

【解析】

(1)分析实验图示可知,实验仪器名称是表面皿,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固体表面变潮湿证明氢氧化钠的性质是易潮解;

(2)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则实验②中所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为蓝色;氢氧化钠显碱性是溶液中能电离出OH﹣,实验③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OH﹣;(3)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滴加一定量的盐酸后,发现溶液依然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没反应完,则则溶液中的溶质成分除酚酞外还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4)分析实验⑤⑥可知,是用蒸馏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作对比实验,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答案】

(1)表面皿;易潮解;

(2)溶液变为蓝色;OH﹣;(3)NaOH+HCl=NaCl+H2O;氢氧化钠和氯化钠;(4)对比;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定性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先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盛有CO2的试管中,振荡;然后将止水夹K打开。

(1)注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打开止水夹K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定量实验】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

用甲、乙两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CO2进行实验。

如图2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两个烧瓶。

得到如图3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3)曲线2对应的是  (填“甲”或“乙”)烧瓶内压强变化,曲线1中bc段压强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

(4)对比曲线1与曲线2,能得出的结论是  。

(5)【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Na2CO3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g):

NaOH

Na2CO3

17.3

<0.01

请结合该信息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解析】

(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A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将B红墨水压入A中;(3)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量较少,因此氢氧化钠加入后压强减小至更低,所以乙对应曲线2;bc段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且溶于水,造成气体压强减小,压强减小;(4)曲线1下降压强比曲线2小,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消耗的量,比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量多,造成压强下降至更低;(5)根据题目数据可以看出氢氧化钠在酒精中溶解度大于碳酸钠,所以可以在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后,碳酸钠溶解度低,就会在溶液中析出沉淀,证明发生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生了反应。

【答案】

(1)2NaOH+CO2═Na2CO3+H2O。

(2)B中红墨水沿导管进入A中。

(3)乙;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气体减少。

(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比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消耗得更多。

(5)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浓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3.学习化学开启了我们认识物质之旅。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探究一:

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如图所示,向20mL水中加入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溶液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探究二:

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如图1所示,同学们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溶液显碱性。

(2)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C、D试管中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Ⅰ:

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思路Ⅱ:

验证有  。

①请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

  (写出实验操作与现象)。

②为了证明D中已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

化碳发生了反应

探究三:

氢氧化钠的应用

为测定氯化钠和氯化镁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固体混合物40g放入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请计算:

①m的值为  。

②该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解析】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