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6日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6513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5月16日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9年5月16日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9年5月16日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9年5月16日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9年5月16日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09年5月16日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doc

《2009年5月16日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5月16日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9年5月16日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doc

2009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第二部分案例问答题

(1~8题,共8小题,满分为100分)

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0分)

答:

心理与行为症状:

气愤、发脾气、内心痛苦、恐惧、吵闹。

(4分,其中对3项以上给4分,对2项给2分,对1项给1分)

生理症状:

呼吸困难、憋气、心慌、出冷汗、体重下降、头发变黄、皮肤粗糙。

(4分,其中对3项以上给4分,对2项给2分,对1项给1分)

社会功能:

不再找工作。

(2分)

二、对该求助者应考虑哪些初步诊断?

并简要说明理由。

(30分)

答:

1、精神障碍(2分)。

求助者出现内脏幻觉,并坚信不疑,可疑家族遗传病史(1个1分,共3分)。

2、人格障碍(2分)。

从小显得怪癖,不合群,与他人格格不入,以偏执为特点。

(1分)

对挫折和遭遇敏感。

(1分)

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1分)

人际关系异常。

(1分)

开始于青少年,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1分)

3、严重心理问题(5分)。

内心痛苦,社会功能损害严重,体重明显下降,但没有器质性病变,不良情绪泛化到其他方面(共2分)。

4、疑病性神经症(7分)。

对健康过虑,对身体的过分注意,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时间在3个月以上。

(共2分)

5、躯体疾病(2分),体重明显下降。

三、对该求助者还应重点收集哪些资料?

(10分)

答:

1、对被公司开除的认识。

(2分)

2、成长经历。

(1分)

3、婚姻情况。

(1分)

4、既往行为模式。

(1分)

5、既往情绪状况。

(1分)

6、既往身体状况。

(1分)

7、体重明显下降有无器质性病变。

(1分)

8、母亲及家族精神疾病史。

(2分)

四、对该求助者可考虑做哪些心理测验?

并说明理由。

(10分)

答:

1、MMPI(1分),了解求助者的病理人格特征并做量化评估(1分)。

2、BPRS(1分),了解求助者精神疾病性症状严重程度(1分)。

3、SCL-90(1分),了解心理健康水平及躯体症状的特点(1分)。

4、EPQ(1分),了解人格特征(1分)。

5、16PF(1分),了解人格特点(1分)。

五、若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其原理及特点是什么?

(10分)

答:

1、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

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2分),达到清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目的(2分)。

2、其特点:

(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1.5分)

(2)假设心理痛苦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

(1.5分)

(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1.5分)

(4)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1.5分)

六、若为鼓励求助者进食而使用阳性强化法,其原理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10分)

答:

1、原理:

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2分)。

以阳性刺激为强化物,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最终促成行为改变(2分)。

2、注意事项:

a.靶行为要单一而具体。

(1.5分)

b.阳性刺激适时适当。

(1.5分)

c.靶行为成为习惯后,可以将阳性刺激物质变精神强化,直至取消。

(1.5分)

d.不能对多个靶行为,同时进行阳性强化。

(1.5分)

七、若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请简述其咨询过程的七个阶段。

(10分)

答:

1、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求助者不愿主动需求治疗和帮助。

(2分)

2、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

(1分)

3、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

(1分)

4、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

(1分)

5、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

(1分)

6、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哪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和情感变得协调一致。

(2分)

7、可以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自我经验的排斥、歪曲越来越少,变得自由、开放了。

(2分)

八、若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不匹配,应怎样处理?

注意些什么?

(10分)

答:

心理咨询师可以进行转介,将不适合自己咨询的求助者转介给其他心理咨询师。

(2分)

注意事项:

1、不能顺利转介时,要学会调适,使心理咨询师适应求助者。

(2分)

2、试着理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多听、少说。

(2分)

3、不断调整对问题的看法,尽量得保持客观、中立、理性态度。

(2分)

4、不以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好恶是非为判断标准,善于接纳,减少冲突。

(2分)

卷册二:

专业能力部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案例问答部分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第7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