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造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089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改造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道路改造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道路改造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道路改造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道路改造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改造监理细则.docx

《道路改造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改造监理细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改造监理细则.docx

道路改造监理细则

曙四联消防道路改造工程

 

监理细则

 

辽宁恒鑫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4月

 

 

一、工程概况

曙四联合战于1985年建成投产,占地面积十四万平方米,设计原油处理能力175万吨/年,其中稠油100万吨/年,稀油75万吨/年,原油库存5.15万方。

曙四联合战承担着曙光采油厂采油作业一区、采油作业六区的原油脱水、污水处理、掺油掺水,外供热注燃油、曙采厂车辆检斤、卸拉油水等任务,是曙光采油厂主要的稠油处理集散地。

曙四联合战消防路建于1985年。

消防路总计长1980m,路面宽4m-7m,两侧为2m宽巡检路。

行车道为水泥混凝土面层,共计10670㎡;巡检路为方砖面层,共计7310㎡;装车、卸车场地为沥青混凝土面层,共计2950㎡;目前大部分路段破损严重。

其中污水岗西侧道路翻浆严重,外输泵房南侧道路高于室内地坪,全部道路结构层拆除重建,总长257m。

其它路段翻修水泥混凝土面层,此次改造消防道路累计长1220.5m。

二、主要工程量

路面工程:

沥青混凝土2950㎡,改造水泥混凝土消防路6450㎡,新建水泥混凝土消防路1750㎡。

桥涵工程:

更换已损坏的管线锅炉保护涵涵板(中板3块、边板2块,重新涵面铺装。

涵长4m,宽4.5m。

三、编制依据

2.1施工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

2.2设计文件。

2.3监理规划。

2.4根据与工程有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编制:

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8)《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9)《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10)《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四、施工准备阶段控制要点

1)、审查承包人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工程进度计划),并验收承包人组织机构及人员,包括驻地建设,提出书面建议报业主审批。

2)、检验承包人质量保证体系

⑴总监理工程师应按合同要求承包人建立一个完整的以自检为主的质量保证组织体系。

各级自检人员应由富有施工经验、具备规定的专业技术职称、熟悉规范和图纸,并且工作作风优良的技术人员担任。

⑵总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批准承包人在投标书中所报负责质量保证和自检工作负责人的资格,并应要求工作时间满足合同要求。

⑶承包人质量保证体系工作重点:

a.自检各个分项工程的开工条件,向监理部提供自检资料;

b.对每道工序或工艺进行现场质量自检,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及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获得监理工程师的认可;

c.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及时采取措施;对安全事故进行现场记录,并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

d.按本“办法”规定的抽样检测频率、时间、方法进行取样和试验;

e.及时检测工程各部的位置、标高和几何尺寸,提供资料报监理工程师检查,以获得认可;

f.对每道工序(工艺)或分项(单件)工程交工后进行自检和测定,配合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g.对每项工程质量进行规定的分析整理,建立质量档案,交工验收时提供详实的施工资料。

⑷审查承包人的施工机械设备

a.进场机械设备(包括计划进场的机械设备)的数量、型号、规格、产地、功率、出厂日期、完好率与投标书所填列的是否符合。

b.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及周转计划与工程进度计划的适应性。

c.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与满足施工技术要求的适应性。

d.数量不足或不配套的施工机械设备,应限期要求承包人补足进场;审验不合格的施工机械设备,应限期撤离工地;承包人要求替代或更换机械设备,应事先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e.已进入现场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的施工机械设备,未征得同意不得运出工地。

⑸检查承包人的进场材料

重要材料应通过业主预招标并由业主推荐。

其它材料必须符合技术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

⑹审批承包人的标准试验

⑺验收承包人的施工定线

在合同规定的或施工定线之前的合理时间内,向承包人书面提供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基准高程的方位和数据,并对承包人的施工定线进行检查验收。

a.对业主提供的图纸上的原始资料进行复核或校正,重大问题报告监理部,由监理部要求设计单位澄清,确保数据无误。

b.发现基准点损坏或丢失,当丢失控制点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应通过监理部由原设计单位补定,一个点失控时,由承包人补定,监理工程师复核认定。

c.对承包人为加密控制点、定线和施工放样为目的的测量工作,进行现场复核认定。

d.审核承包人对所有测量控制点进行保护的方案,并检查是否对其进行了有效的保护,直至交工验收结束。

⑻验收承包人测定的地面线

要求承包人对全部工程或开工段落的原始地面进行实际测定,并对测定工作进行检查验收,签署意见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监理部备案。

a.承包人的测定工作应在原始地面线未被施工扰动以前进行,测定所使用的仪器精度及操作方法符合勘测设计要求与规定。

b.检查与复核测量应伴随承包人的测量同步或平行进行。

复测频率应能判定承包人测定结果是否真实可靠。

c.应要求承包人根据施工合同文件中标准横断面图、纵断面图及实际测定的地面线资料,提交用于施工放样的横断面施工图和用于确定实际土石方工程数量的土石方计算表以供审核。

d.对于业主已经移交了工程场地占用权,但承包人尚不施工或尚未测定的施工段落,应要求承包人对工程场地的地面线进行有效的保护,不得随意开挖或倾倒垃圾,由此而增加的工程数量或工程费用也不应认可。

⑼审批承包人提交的施工图

在各项工程开工前合同规定或合理的时间内,应对承包人依据合同规定完成并提交的各种施工图进行审核批准。

a.要求承包人在未进行施工测量之前或在施工测量的过程中,对合同图纸中各类结构物进行现场核对和补充,必要时就地补充测量,以保证原始资料的准确和完整。

b.所有施工图的图幅应符合规定,竣工图应与其一致。

五、施工阶段控制要点

(1)测量

测量的监理检查工作由专业监理工程师专门负责,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向承包人移交准确无误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基准标高,并对承包人的定线控制测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认定;

2.在各项工程开工之前,对承包人的施工放线测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认定;

3.在各项工程的施工进行中,对控制工程的导线及轴线位置、标高和尺寸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和认定;

4.在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工程段落或总体工程项目的中间交工和竣工验收时进行测量检查,汇总并提出各项工程的测量准确性成果资料。

5.承包人进行工程定线和放样测量,应向监理部提交施工放样报验单和施工测量记录。

(2)试验

⑴验证试验

验证试验是对材料或商品构件进行预先鉴定,以决定是否可以用于工程,按以下要求进行:

①在材料或商品构件订货之前,由承包人提供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必要时监理人员还应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设备、工艺及产品的合格率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或由承包人提供样品进行试验,以决定同意采购与否。

②材料或商品构件运入场地后,按规定的批量和频率进行抽样试验,不合格的材料或商品构件不准用于工程,不准入库混杂,并由承包人及时运出场外。

③在施工进行中,对用于工程的材料或商品构件,进行符合性的随机抽样试验检查。

⑵标准试验

标准试验是对各项工程的内在品质进行施工前的数据采集,它是控制和指导施工的科学根据,包括各种湿度——密度关系试验、集料的级配试验、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结构的强度试验等。

标准试验按以下要求进行:

在各项工程开工前按合同规定或在试验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合理时间内,由承包人先完成标准试验,并将试验报告及试验材料提交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试验监理人员参加试验的全过程,并进行有效地现场监督检查,必要时作复核试验。

⑶工艺试验

工艺试验是依据技术规范的规定,在动工之前对路基、路面及其它需要通过预先试验方能正式施工的分项工程预先进行的试验,然后依其试验结果全面指导施工。

工艺试验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①监理部应要求承包人提出工艺试验的施工方案和实施细则并予以审查批准。

②工艺试验的机械组合、人员配额、材料、施工程序、预埋观测以及操作方法等应有两组以上方案,以便通过试验做出选定。

③监理部应对承包人的工艺试验进行全过程的旁站监理,并应做出详细记录。

④试验结束后应由承包人提出试验报告,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⑷抽样试验

抽样试验是对各项工程实施中的实际内在品质进行复核性检查,内容应包括各种材料的物理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的测定和试验,还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①监理部应随时派出试验监理人员,对承包人的各种抽样频率、取样方法及试验过程进行检查。

②在承包人的工地试验室(流动试验室)按技术规范规定的全频率抽样试验的基础上,试验监理工程师按一定频率独立进行抽样试验,以鉴定承包人的抽样试验结果是否有效。

③当施工现场的旁站监理人员对施工质量或材料产生疑问并提出要求时,试验监理工程师随时进行抽样试验,必要时还要求承包人增加抽样频率。

⑸验收试验

验收试验是对各项已完工程的实际内在品质做出评定。

按以下要求进行:

①监理部应派出试验检测监理人员,对承包人进行抽样试验的频率、抽样方法和试验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②在承包人的工地试验室进行全频率抽样试验的基础上,试验监理工程师按一定的频率独立进行抽样试验,以鉴定承包人抽样试验的结果;

③试验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测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案、设备及方法进行审查批准;对试验的实施进行现场监督;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定。

(3)基层

1.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可选用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2.水泥稳定砂砾基层中砂砾的集料级配范围:

层位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37.5

26.5

19

9.5

4.75

2.36

1.18

0.6

0.075

基层

90-100

66-100

54-100

39-100

28-84

20-70

14-57

8-47

0-30

3.水泥稳定砂砾七天浸水抗压强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基层>2.5MPa

压实度(中粒土)≥97%

水泥剂量(厂拌法)≥5%

4.水泥稳定砂砾拌合前,应筛除集料中不符合要求的粗颗粒。

5.拌合的水泥稳定砂砾应及时运送至铺筑现场。

水泥稳定材料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

6.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纵、横接缝均应设直槎。

7.水泥稳定砂砾必须严格碾压,并严格控制含水量,施工转序必须以弯沉值指标严格控制。

8.基层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直到达到设计的压实度要求。

9.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

10.养护期应封闭交通。

(4)混凝土面层

1.模板安装检查:

模板的高度应与路面混凝土板的厚度一致,一般要求采用钢模(槽钢),模板表面应光洁,不得沾有混凝土等杂物,并支立稳固。

模板接头应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前后错茬和高低不平现象,在相离模板接头,模板与基层相接处可采用塑料薄膜隔离以保证不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涂脱模剂。

模板支立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监理人员应对模板的稳定性、位置、高度进行检查。

同时应拉线检查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厚度不足的位置用人工后机械凿除部分基层。

 

2.拌合站的质量监理:

 

a.原材料的检查:

对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和外加剂等的试验检查。

 

b.混凝土的拌制及运输控制:

开工前要求施工人员检测砂石料的含水量,确定当日的配合比,并保证计量的准确性,以及搅拌时间;细料的高度不应超过1.5m,如超过应要求采用流槽等措施,以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不允许现场采用加水或其它办法来改变混凝土的稠度以及坍落度。

 

3.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监理控制:

1 浇筑混凝土前应要求施工人员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在夏季及基层表面干燥时,应将基层表面洒水湿润。

 

2 人工摊铺混凝土时严禁抛掷或耧把,以防止离析。

 

3 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

 

a.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深度应离基层30—50mm,振捣器移动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00mm,并应避免碰撞钢筋和模板,至模板边缘距离不宜大于200mm;振捣棒应轻插慢提,不得猛插快拔,严禁在拌合物中推行和拖拉;振捣试件不宜少于30s,也不得过振。

b.用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纵、横振捣时应至少重叠10-20cm;振捣器在每一位置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和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为止; 

c.用混凝土振动整平机振实、整平、提浆。

整平机向前振动时,混凝土应比滚筒稍高,并铺以人工找平。

找平应选用碎石较细的混凝土拌和物,禁止用纯砂浆填补找平;

d.在振捣、整平过程中,检查混凝土是否密室、模板是否下沉、变形或松动。

若出现不良情况,应及时提醒施工人员纠正。

4.路面混凝土板表面修整应注意以下几点:

a.表面修整作业需在混凝土仍保持塑性状态下进行,尽量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表面修整工作;

b.表面修整的工人应在工作桥上作业,严禁将脚直接他在混凝土面上施工。

在表面修整时在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洒水泥; 

c.表面修整前应做好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掉边、缺角;表面修整宜分二次进行,先找平抹平,待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第二次抹平,以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

d.抹平后沿横坡方向(与中线垂直)拉毛或采用机具压槽。

压槽深度为1-2mm,压槽要求均匀、顺直。

如采用铣缝工艺时,需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方可进行,铣缝时要求刀片间距为2.0—2.5cm,铣缝深度为2—3mm,力求均匀,铣缝机应在轨道上推行,保持缝线顺直。

监理应检查铣缝的顺直度,宽度,深度。

5.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施工:

 

a.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6m时,在道路中线处设纵向缩缝;

b.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间距为4m,横向缩缝为不设传力杆的假缝;

c.在混凝土道路连续长度≥200m时或与其他道路相交处设置胀缝,缝内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的传力杆。

d.胀缝垂直于道路中线,线壁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

缝隙下部按要求设置沥青杉木胀缝,上部预埋木制临时嵌缝条,在面板收水抹面时提出,然后浇灌填缝料;

e.水泥混凝土路面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

施工缝必须设在缩缝或胀缝处。

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采用加传力杆的平缝形式;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其构造与胀缝相同。

f.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切割机切割。

g.传力杆采用HPB300级钢筋,最外侧传力杆距纵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为15-25cm之间。

h.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锯切0.5m的槽口,填实填缝料,并在板厚中央处设置拉杆,拉杆采用HPB335级钢筋,拉杆中部10cm范围内进行防锈处理,并涂防锈漆一道,最外侧的拉杆距离不得小于10cm。

i.缝槽应在混凝土养生期满后及时填缝,填缝前必须清洁缝内杂物,并使用压力不小于0.5MPa的压力水和压缩空气彻底清除缝内尘土及其它污染物,确保缝壁及内部清洁干燥,填缝料采用聚氨酯材料,填缝的形状系数为2。

6.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加筋:

a.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自由边的下部必须布置边缘钢筋。

b.胀缝、施工缝、自由边的水泥混凝土面板板角均布置角隅钢筋。

7.拆模与养生:

砼路面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与砼强度增长情况确定,允许拆模时间为:

昼夜平均温度(℃)

允许拆模时间(h)

昼夜平均温度(℃)

允许拆模时间(h)

5

72

20

30

10

48

25

24

15

36

30以上

18

a.拆模应仔细,不得损坏砼边角,尽量保持模板完好; 

b.砼路面一般达到设计强度的40%时才能允许行人通过,达到80%后才允许开放交通,但车辆荷载不得大于设计荷载; 

c.养生,砼表面修整完成后及时养生,需管制交通,养生可采用洒水养生,但必须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在砼板的表面,每天洒水至少2—3次,并使覆盖物保持湿润,养生时间一般使用早强水泥为7d,普通水泥为14d。

(5)沥青面层

1.旁站喷洒透层油

a.对拟喷洒透层油的基层表面进行检验,以保证设计要求的高程、纵横坡度等;

b.检查基层表面是否清扫清洁、紧密、干燥、无尘埃和泥浆;

c.在喷洒透层前1.5小时,检查基层表面是否用水微湿、达到接受透层油的合适程度;

d.确定喷洒路段长度,检查喷洒设备,测定喷洒透层油用量;

e.检查对邻近建筑物的保护情况;

f.根据气候情况及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决定可否进行喷洒透层油作业;

g.透层洒布后应不致流淌,透层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

如遇大风、降雨或气温低于10℃,不得施工透层。

h.对已浇洒透层油的路面养护工作进行监督;

2.沥青砼面层

①审批原材料

承包人在沥青砼面层所用的原材料,包括粗、细骨料、填料和沥青结合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承包人在通过自检证明各种材料均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总监理工程师接到报告后,由监理工程师检查原材料的出厂证明材料和承包人的自检资料,并对承包人所报材料样品进行抽检。

如果全部合格,则批准承包人使用这些材料。

这个批准只是对来样的批准,若施工中材料发生变化时,仍须按以上程序重新报批。

②审批沥青混合料配比

承包人在混合料正式生产一个月之前,应向监理部呈报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及在拌合场生产的混合料试样。

监理部在批准该设计配比之前,应按承包人的配比重新抽检各项技术指标。

如不合格,将配比设计退回承包人重新设计、报批;如合格,则批准使用。

③审查承包人路面施工机械的配置和调试情况

承包人应按照技术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配置足够数量且品种齐全的拌合、运送、摊铺、压实沥青混合料的机械设备及工具,并应在试验路段开工之前安装调试,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⑤摊铺作业

a.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械摊铺。

摊铺机在开始受料前应在受料斗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b.摊铺前应提前0.5-1h预热摊铺机熨平板使其温度不低于100℃。

铺筑时熨平板振捣或夯实装置应选着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

c.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

摊铺速度宜控制在1-6m/min的范围内。

当发现沥青混合料面层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及时予以消除。

d.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

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上面宜采用平衡梁或滑靴并铺以厚度控制方式。

e.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试压确定。

f.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转动速度与摊铺速度应保持均衡。

为减少摊铺中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布料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布料器三分之二高度的混合料。

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正。

⑥压实成型与接缝

a.压实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状态完好的压路机,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根据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时机。

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各层压实度及平整度应符合要求。

b.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且应符合规范要求。

c.碾压温度应根据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种类、压路机、气温、层厚等因素经试压确定。

d.初压应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

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着则由低处向高处碾压。

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

碾压路段总长度不超过80m。

e.密集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密实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

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

对粗骨料为主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

厚层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厚度较薄时宜采用低振幅,以防止骨料破碎。

f.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

宜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g.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对压路机钢轮可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

h.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

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

i.路面接缝必须紧密、平顺。

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

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

采用三米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达到要求。

 

(6)

监理工作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