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PHP语法基础教学设计课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040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6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PHP语法基础教学设计课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2章PHP语法基础教学设计课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2章PHP语法基础教学设计课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2章PHP语法基础教学设计课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2章PHP语法基础教学设计课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章PHP语法基础教学设计课案.docx

《第2章PHP语法基础教学设计课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PHP语法基础教学设计课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章PHP语法基础教学设计课案.docx

第2章PHP语法基础教学设计课案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PHP网站开发实例教程》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PHP网站开发实例教程

授课年级:

2014年级

授课学期: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教师姓名:

罗锦光

 

2015年8月31日

课题名称

第2章PHP语法基础

计划课时

按教学计划进行相应分配

内容分析

学习一门语言就像盖大楼一样,要想盖一个安全、漂亮的大楼,必须要有一个夯实的地基。

同样地,要掌握并熟练使用PHP语言开发网站,必须充分了解PHP语言的基础知识。

本章将针对PHP基础语法进行详细地讲解。

教学目标

●了解PHP的标记风格、注释、关键字及标识符定义规则;

●熟悉常量和变量在程序中的定义、使用与区别;

●熟悉PHP中的数据类型分类、运算符与其优先级的运用;

●掌握选择结构语句、循环结构语句以及标签语法的使用;

●掌握函数、数组以及包含语句在开发中的使用;

重点及措施

教学重点:

变量与常量、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流程控制语句、函数、数组、PHP内置函数。

措施:

通过上机操作加强学习和补充案例进行巩固。

难点及措施

教学难点: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函数、数组。

措施:

通过上机操作加强学习和补充案例进行巩固。

教学方式

教学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使用教学PPT讲解。

第一课时

(【案例1】显示服务器信息、【案例2】商品价格计算)

复习上节课内容

在讲解本节内容前,抛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复习第一章“PHP开篇”的基础知识。

1、PHP是服务器脚本语言,用于开发动态网站。

请简述“动态网站”与“静态网站”的区别。

答案:

相比静态网站而言,动态网站不仅需要设计网页,还需要通过数据库和编程使网站的内容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动态变更,从而增强网页浏览者与Web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

2、请简述Apache目录结构中“bin”、“conf”、“htdocs”和“modules”文件夹的作用。

答案:

在Apache的目录结构中,“bin”是Apache应用程序所在的目录,“conf”是配置文件目录,“htdocs”是默认的网站根目录网页文档目录,“modules”是Apache支持的动态加载模块所在的目录。

3、WEB开发中,经常需要为网站配置虚拟主机。

请简述什么是虚拟主机?

答案:

虚拟主机是Apache提供的一个功能,通过虚拟主机可以在一台服务器上部署多个网站,虽然服务器的IP地址是相同的,但是当用户使用不同域名访问时,可以访问到不同的网站。

说明:

教师可根据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情况,对以上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直接进入本课时新内容的学习。

本课时内容学习

【案例1】显示服务器信息

✧案例描述

由于PHP是一门嵌入式脚本语言,它经常被嵌入到HTML代码中使用。

下面通过在HTML表格里嵌入PHP代码来显示PHP版本号、解析PHP的操作系统类型以及显示当前服务器时间,从而了解PHP标记、输出语句、预定义常量以及时间日期函数的使用。

✧案例讲解

Ø案例分析

•使用HTML编写表格,用于显示服务器信息。

•由于服务器信息要从PHP中获取,因此需在表格中的指定位置嵌入PHP代码。

•使用浏览器查看此PHP文件的运行结果。

Ø案例实现

教师带领学生分步骤地进行操作,并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说明:

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停下来,让学生自行尝试。

小组之间可以协作讨论,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知识点讲解

Ø总结知识点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PHP标记”、“输出语句”、“预定义常量”、“UNIX时间戳”以及“格式化输出”等。

Ø讲解“PHP标记”

(1)、教师展示PPT对标准标记“

php?

>”和短标记“

?

>”进行讲解,并指出它们的不同。

(2)、教师演示PHP各个标记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3)、教师让学生自行尝试,理解PHP标准标记“

php?

>”和短标记“

?

>”的用法及区别。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输出语句”

(1)、教师对“输出语句”使用代码进行演示。

(2)、教师通过代码对“.”和“,”在echo中的使用进行演示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预定义常量”

(1)、教师展示PPT对PHP中常用的“预定义常量”进行讲解。

(2)、教师通过代码演示“预定义常量”的使用。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UNIX时间戳”与“格式化输出”

(1)、教师展示PPT对“UNIX时间戳”的概念进行讲解。

(2)、教师对“当前的时间戳”的显示效果通过代码进行演示,并让学生对演示结果发表意见。

(3)、通过演示结果可知,UNIX时间戳的可读性差,找解决办法——对UNIX时间戳进行格式化输出。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阶段小结

Ø小结

重点:

PHP标记、输出语句。

Ø答疑

教师询问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给与解释。

【案例2】商品价格计算

✧案例描述

若用户在一个全场8折的网站中购买了2斤香蕉、1斤苹果和3斤橘子,它们的价格分别为7.99元/斤、6.89元/斤、3.99元/斤,那么如何使用PHP程序计算此用户实际需支付的费用呢?

下面通过PHP中提供的变量与常量、算术运算符以及赋值运算符等相关知识来实现PHP中商品价格计算。

✧案例讲解

Ø案例分析

•使用PHP提供的变量保存用户所购买商品的名称、价格及数量。

•由于网站中所有商品的折扣相同,所以使用PHP提供的常量来保存。

•分别计算用户购买香蕉、苹果和橘子的价格。

•计算打折后所有商品的总价格。

•使用表格显示用户所购买的商品信息及该用户实际需要支付的费用。

Ø案例实现

教师带领学生分步骤地进行操作,并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说明:

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停下来,让学生自行尝试。

小组之间可以协作讨论,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知识点讲解

Ø总结知识点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注释”、“标识符”、“关键字”、“变量与常量”、“算术运算符”以及“赋值运算符”等。

Ø讲解“注释”

(1)、教师演示并讲解PHP注释的作用。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标识符”

(1)、教师展示PPT对“标识符”的定义规则进行讲解。

(2)、教师通过代码对“合法标识符”与“非法标识符”进行演示。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关键字”

(1)、教师展示PPT对PHP5中全部的“关键字”进行讲解。

(2)、教师通过代码演示“关键字”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变量与常量”

(1)、教师对“变量与常量”的区别通过代码进行演示。

(2)、教师展示PPT对“变量与常量”的定义、赋值以及输出进行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算术运算符”

(1)、教师和学生互动:

大家熟知,利用数学中的2+3,4*3.14*2,……等四则运算,引出在PHP中的四则运算。

(2)、教师对PHP中的“算术运算符”使用代码进行演示,让学生总结归纳与数学中的运算的异同点。

(3)、教师展示PPT对“算术运算符”进行讲解。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赋值运算符”

(1)、教师和学生互动:

根据数学中“=”表示相等的关系,引出在PHP中“=”表示赋值。

(2)、教师通过代码对“赋值运算符”的使用进行演示。

(3)、教师展示PPT对“赋值运算符”进行讲解。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阶段小结

Ø小结

重点:

标识符、变量与常量、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

Ø答疑

教师询问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给与解释。

✧巩固练习

Ø巩固“显示服务器信息”与“商品价格计算”的制作

学完知识点后,让学生再制作一次“显示服务器信息”与“商品价格计算”。

以此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PHP标记”、“输出语句”、“注释”、“标识符”、“关键字”、“变量与常量”、“算术与赋值运算符”等知识点的使用。

Ø通过“补充案例”加强学习

教师分发测试题目及案例素材给学生,对于掌握较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补充案例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

✧布置作业

Ø完成“补充案例”,通过平台提交给教师,教师下节课进行点评。

Ø预习2.3节【案例3】判断学生成绩等级和2.4节【案例4】判断是否为闰年。

Ø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点和案例,加强巩固。

第二课时

(【案例3】判断学生成绩等级、【案例4】判断是否为闰年)

复习上节课内容

在讲解本节内容前,抛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复习上节课内容。

1、PHP中变量的赋值有两种方式,请简述有哪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区别。

答案:

变量赋值方式:

传值赋值和引用赋值。

区别:

传值赋值,就是指整个原始表达式的值被赋予到目标变量。

当原始表达式的值改变时,目标变量的值不变。

引用赋值,就是在要赋值的变量前添加“&”符号。

当一个变量的值发生改变时,另一个变量也随之变化。

说明:

教师可根据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情况,对以上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直接进入本课时新内容的学习。

本课时内容学习

【案例3】判断学生成绩等级

✧案例描述

假设学生成绩范围在0~100分之间,规定90~100的分数为A级,80~89的分数为B级,70~79的分数为C级,60~69的分数为D级,0~59的分数为E级。

那么如何通过一个给定的学生分数来判断其成绩等级呢?

下面通过PHP中提供的数据类型、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以及选择结构语句等相关知识来实现学生成绩等级的判断。

✧案例讲解

Ø案例分析

•定义两个变量,用于保存给定的学生姓名与分数。

•判断给定的学生分数是否为一个合格的分数值。

•按照成绩等级划分规定,使用if…else条件判断语句判断该学生的成绩等级。

•以友好的格式显示学生的信息以及成绩等级判断结果。

Ø案例实现

教师带领学生分步骤地进行操作,并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说明:

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停下来,让学生自行尝试。

小组之间可以协作讨论,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知识点讲解

Ø总结知识点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据类型”、“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选择结构语句”等。

Ø讲解“数据类型”

(1)、教师展示PPT对“数据类型”的分类进行讲解。

(2)、教师通过代码演示“PHP中的数据类型”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比较运算符”

(1)、教师与学生互动:

根据前面所学,在PHP中“=”表示赋值,让学生思考“==”与“===”的作用,从而引出知识点“比较运算符”。

(2)、教师对“===”与“==”、“!

==”与“!

=”进行代码演示,同时讲解注意事项,比较总结运算结果。

(3)、教师展示PPT对“比较运算符”的使用进行归纳总结。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逻辑运算符”

(1)、教师与学生互动:

假设制定假期出去游玩的计划,要考虑天气情况,当下雨并且刮风的情况下,取消户外活动;当下雨或刮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

从而由条件中的“并且”和“或”引出逻辑运算符与“&&”和逻辑运算符或“||”。

(2)、教师展示PPT对“逻辑运算符”进行讲解。

(3)、教师通过对“逻辑运算符”的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进行演示说明。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选择结构语句”

(1)、教师展示PPT对“选择结构语句”的概念及分类进行讲解。

(2)、教师通过代码演示“if语句”、“if…else语句”、“if…elseif…else语句”以及“switch语句”的具体使用。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阶段小结

Ø小结

重点:

数据类型、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选择结构语句。

易错点:

注意“===”与“==”、“!

==”与“!

=”的区别。

Ø答疑

教师询问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给与解释。

【案例4】判断是否为闰年

✧案例描述

闰年是为了弥补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那么如何计算哪一年是闰年呢?

下面通过PHP程序来判断用户给定的年份是否为闰年,从而掌握PHP中数据类型转换、三元运算符以及运算符的优先级的使用。

✧案例讲解

Ø案例分析

•使用变量保存给定的年份(要判断是否为闰年的年份),如$year=2008。

•使用学过的if…else条件判断语句完成对闰年的判断。

•利用PHP提供的三元运算符简化对闰年判断的实现。

•使用浏览器输出给定的年份以及判断的结果。

Ø案例实现

教师带领学生分步骤地进行操作,并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说明:

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停下来,让学生自行尝试。

小组之间可以协作讨论,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知识点讲解

Ø总结知识点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据类型转换”、“三元运算符”、“运算符优先级”等。

Ø讲解“数据类型转换”

(1)、教师展示PPT对“自动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进行讲解。

(2)、教师对“自动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使用代码进行演示,并比较总结。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三元运算符”

(1)、教师与学生互动:

根据“当天晴了,就出去玩,否则就在家休息。

”这样简单的条件判断语句,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需要使用if…else进行判断,从而引出简单的判断方式“三元运算符”。

(2)、教师通过代码对“三元运算符”的使用进行演示。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运算符优先级”

(1)、教师展示PPT对PHP5中的“运算符优先级”执行顺序进行讲解。

(2)、教师对表达式“4+3*2”和“(4+3)*2”进行代码演示,进一步讲解运算符的优先级以及执行顺序最高的运算符——圆括号()的使用。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阶段小结

Ø小结

重点:

三元运算符、运算符优先级。

易错点:

注意区分“&&、||、”与“and、or”的优先级。

Ø答疑

教师询问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给与解释。

✧巩固练习

Ø巩固“判断学生成绩等级”与“判断是否为闰年”的制作

学完知识点后,让学生再制作一次“判断学生成绩等级”与“判断是否为闰年”。

以此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选择结构语句”、“运算符优先级”、“三元运算符”等知识点的使用。

Ø通过“补充案例”加强学习

教师分发测试题目及案例素材给学生,对于掌握较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补充案例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

✧布置作业

Ø完成“补充案例”,通过平台提交给教师,教师下节课进行点评。

Ø预习2.5节【案例5】打印金字塔和2.6节【案例6】九九乘法表。

Ø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点和案例,加强巩固。

第三课时

(【案例5】打印金字塔、【案例6】九九乘法表)

复习上节课内容

在讲解本节内容前,抛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复习上节课内容。

1、请说明运算符“=”、“==”与“===”各自的作用。

答案:

运算符“=”为基本赋值运算符,它总是把赋值运算符(=)右边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或常量。

运算符“==”为比较运算符,它用于比较两个变量或表达式的值是否相等。

运算符“===”为比较运算符,它不仅比较两个变量或表达式的值是否相等,还要比较其数据类型是否相等。

说明:

教师可根据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情况,对以上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直接进入本课时新内容的学习。

本课时内容学习

【案例5】打印金字塔

✧案例描述

金字塔可以说是世界建筑的奇迹之一,其形状呈三角形,那么如何使用程序代码来打印如下图所示的金字塔图形呢?

下面通过PHP中提供的while循环语句和递增递减运算符来实现这个功能,从而根据条件判断使程序代码按照一定规律的输出。

✧案例讲解

Ø案例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金字塔使用星星“*”来表示,且一共5行,第1行1个星星,它的前面有4个空格,第2行3个星星,它的前面有3个空格,依次类推,第5行9个星星,前面没有空格。

通过以上规律,可以总结出该金字塔中星星与空格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每行星星前面空格数=金字塔的总行数-当前所在行数,如当前为第3行,空格数=5-3=2。

•每行星星数=当前行数*2-1,如当前为第2行,星星数=2*2-1=3。

Ø案例实现

教师带领学生分步骤地进行操作,并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说明:

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停下来,让学生自行尝试。

小组之间可以协作讨论,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知识点讲解

Ø总结知识点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while循环语句”、“递增递减运算符”。

Ø讲解“while循环语句”

(1)、教师展示PPT对“while循环语句”与“do…while循环语句”进行讲解。

(2)、教师对“while循环语句”与“do…while循环语句”进行代码演示,并讲解循环出口的必要性——防止死循环。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递增递减运算符”

(1)、教师展示PPT对“递增/递减运算符”的概念进行讲解。

(2)、教师通过代码对“递增/递减运算符”在操作数的前面和后面的使用进行演示,并比较总结输出结果。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阶段小结

Ø小结

重点:

while循环语句、递增递减云算符。

易错点:

注意“递增/递减运算符”放在操作的前面和后面的区别。

Ø答疑

教师询问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给与解释。

【案例6】九九乘法表

✧案例描述

九九乘法表体现了数字之间乘法的规律,成为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那么如何使用程序代码打印如下图所示的九九乘法表呢?

下面通过PHP提供的for循环语句来实现这个功能,从而了解并掌握while循环与for循环语句的特点、以及跳转语句在循环中的作用。

✧案例讲解

Ø案例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九九乘法表呈楼梯台阶式,共9层,假设最顶层就是第1层,它由1个单元格组成,第2层由2个单元格组成,依次往下递增,直到第9层由9个单元格组成。

从而不难得到以下规律:

•每层中乘法的乘数与该层中单元格的个数相等。

•被乘数都是从1开始,依次递增,直到等于该层中单元格的个数为止。

Ø案例实现

教师带领学生分步骤地进行操作,并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说明:

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停下来,让学生自行尝试。

小组之间可以协作讨论,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知识点讲解

Ø总结知识点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for循环语句”、“跳转语句”。

Ø讲解“for循环语句”

(1)、教师与学生互动:

使用“while”循环输出10以内的奇数,从而引出for循环语句。

(2)、教师展示PPT对“for循环语句”进行讲解。

(3)、教师让学生总结“for循环语句”与“while循环语句”的各自特点。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跳转语句”

(1)、教师展示PPT对“跳转语句”的概念及分类进行讲解。

(2)、教师通过代码对“break”与“continue”进行演示,并总结各自的使用特点。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阶段小结

Ø小结

重点:

for循环语句、跳转语句。

易错点:

注意区分“跳转语句”break与continue的特点。

Ø答疑

教师询问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针对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给与解释。

✧巩固练习

Ø巩固“打印金字塔”与“九九乘法表”的制作

学完知识点后,让学生再制作一次“打印金字塔”与“九九乘法表”。

以此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while循环语句”、“for循环语句”、“递增递减运算符”、“跳转语句”等知识点的使用。

Ø通过“补充案例”加强学习

教师分发测试题目及案例素材给学生,对于掌握较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补充案例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

✧布置作业

Ø完成“补充案例”,通过平台提交给教师,教师下节课进行点评。

Ø预习2.7节【案例7】PHP获取文件后缀和2.8节【案例8】订货单显示。

Ø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点和案例,加强巩固。

第四课时

(【案例7】PHP获取文件后缀、【案例8】订货单显示)

复习上节课内容

在讲解本节内容前,抛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复习上节课内容。

1、请简述“break”与“continue”的异同点。

答案:

相同点:

都可以进行语句跳转。

不同点:

break语句是终止当前循环,跳出循环体;而continue语句是结束本次循环的执行,开始下一轮循环的执行操作。

说明:

教师可根据学生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情况,对以上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直接进入本课时新内容的学习。

本课时内容学习

【案例7】PHP获取文件后缀

✧案例描述

开发电子商务网站时,系统经常需要判断用户上传文件的类型,看其是否符合要求,如网站只允许用户上传JPG格式的商品图片,那么只要PHP获取上传图片的后缀就可对其类型进行判断。

接下来本节将使用自定义函数和字符串函数来实现获取文件后缀的功能。

✧案例讲解

Ø案例分析

•自定义一个用于获取文件后缀的函数。

•为该函数设置一个参数,用于传递文件的名称。

•使用字符串函数获取文件名称中“.”的位置,从而根据此位置向后截取该文件的后缀。

Ø案例实现

教师带领学生分步骤地进行操作,并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说明:

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停下来,让学生自行尝试。

小组之间可以协作讨论,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知识点讲解

Ø总结知识点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在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自定义函数”和“字符串函数”。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补充除案例以外的知识点“数学函数”,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一起查看PHP手册学习指导。

Ø讲解“自定义函数”

(1)、教师与学生互动:

让学生思考,当计算多个半径长度不同的圆的周长时,如何使用PHP实现,从而引出“函数”,防止相同的代码重复书写。

(2)、教师先使用原来的方式计算圆的周长,即计算一个半径的周长写一段代码,重复多次。

接着使用“自定义函数”的方式进行相同的代码演示,让学生比较总结。

(3)、教师展示PPT对“自定义函数”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归纳讲解。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字符串函数”

(1)、教师展示PPT对“字符串函数”进行分析讲解。

(2)、教师分别对每个“字符串函数”使用代码进行演示。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Ø讲解“数学函数”

(1)、教师与学生互动:

让学生思考,如何实现两个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引出PHP为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