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5027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三.docx

《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三.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三.docx

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三

教师姓名

丁娟娟

上课日期

学生姓名

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一词多义(三)

学习目标

讲解课本知识点要点及相关练习,并针对学生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知识外能够在薄弱项方面有所提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融汇运用到题型当中。

教学过程

【知识点1】

1、从事,做

2、已经

3、事业,功业

4、职业

1、吾业是有年矣

2、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3、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1、遗失,遗漏

2、流传下来的

3、遗留下的

4、送给,赠与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2、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3、此三者,吾遗恨也

4、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赠送,送给

尝贻余核舟一/作《师说》以贻之

1、平坦

2、少数民族

3、诛灭,消灭

1、其船背稍夷/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3、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奇特,与众不同

1、另外的,别的

2、不同,不同的

3、奇怪,惊奇

4、优异

5、区别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2、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3、水土异也

4、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悚然而听,曰:

“异哉!

5、挥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6、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1、轻视

2、容易

3、改变,更改

4、更替,代替

5、交换

1、贼易之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其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3、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5、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往,到…去(见)

酒酣,吏缚二人诣王

1、增加

2、利益,好处

3、更加

4、逐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妻曰:

“死何裨益?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武益愈

1、阴天

山之北,水之南

2、阴影,树阴

3、暗中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其阴,济水东流/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4、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1、取过来

2、牵,拉

3、领,引见

4、调转

5、牵引,指供出

6、带领

疏导使流

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2、友人惭,下车引之/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3、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

4、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5、虞常果引张胜

6、为除不洁者,引入

7、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1、增长

2、满,充满

3、圆满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3、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以外,其他

2、我,我的

3、剩下,多余的

整数后表不定余

4、遗留,遗存

1、其余,则熙熙而乐

2、余幼好学,家贫难致/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3、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4、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5、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例题精讲1】

(一)傅永发愤读书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

“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选自唐·李延寿《北史》)

【注释】①寻:

不久。

②让:

这里是责备的意思。

③露市:

公开的文告。

【阅读指津】

傅永不会回信,求教于傅洪仲,傅洪仲的责备激发他学习的热情。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①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后,然后刻苦努力,就能够有所成就;②人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哪里不足要去努力,谦虚才可使人进步。

1.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信件)

(2)涉猎经史(粗略地阅读)

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

(1)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地奔跑。

(2)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

(3)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于是傅永就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

3.选文末尾引用了皇帝的话,请分析其作用。

3.侧面表现傅勇发奋读书的效果,突出读书能使人增长才干的主题。

【译文】

博永,字修期,是清河人。

他小的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进入魏国,不久又投奔南方。

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气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地奔跑。

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给他答复(帮他回信)。

于是傅永就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

皇上常赞叹说:

“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实践练习1】

(二)蝜蝂之死

蝜蝂①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②持取,昂③其首负之。

背益重,虽困剧④不止也。

其背甚涩⑤,物积因不散,卒踬朴⑥不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

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其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

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及其怠⑦而踬也,黜弃之,迁徒之,亦以病矣。

苟能起,又不艾⑧,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亦足哀夫!

(选自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注释】蝜蝂(fùbǎn):

一种黑颜色擅长背负的小虫。

②辄:

总是。

③昂:

抬头向上。

④困剧:

非常劳累;疲乏至极。

⑤涩:

不光滑。

⑥踬朴(zhìpū)跌倒,这里是被东西压倒的意思。

⑦怠:

同“殆”,危险。

⑧艾(yì):

停止,悔改。

【阅读指津】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看到什么东西都想得到,那么身上的负荷就会越来越重,行走就会越来越艰难,一旦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不但前进不了半步,还会被负荷压倒在地上,爬不起来,无法再前进。

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中既要有所索取又要有所放弃,有些人一错再错,就是要往绝路上走,多么像蝜蝂啊!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辄持取()

(2)人或怜之()

(3)苟能行()(4)又持取如故()

2.选出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以厚其室B.为去其负C.日思高其位D.大其禄

3.翻译下列句子。

(1)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

(2)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

亦足哀夫!

4.这则寓言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主要寓意是什么?

【知识点2】

1、超过,超越

2、更加

1、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沿着

2、攀援,攀登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遥远,空间距离大

久远,指时间漫长

1、深奥,深远

远地,边远地区

2、差距大,多

3、远离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其远古刻尽漫失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4、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5、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6、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1、说

2、句末语气词

3、像云一样的

4、云彩

1、孔子云:

“何陋之有?

”/《水经》云: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2、盖大苏泛赤壁云/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天下云集而响应,嬴粮而景从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责备,责罚

2、责令,要求

3、索取,索要

1、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

2、因责常供。

令以责之里正

3、留待期限,以塞官责

1、印章

2、花纹

乐曲奏完一遍

3、文章

1、又用篆章一

2、黑质而白章

3、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4、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知识(一说同智)

知道,懂得,明白

1、了解

通“智”,聪明智慧

1、两小儿笑曰:

“孰(shú)为汝(rǔ)多知乎?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是知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停止

禁止,阻止,使停止

只,只是,仅仅

1、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2、拊床而止之/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1、集中于某方面

2、招引

3、取得,得到,求得

4、招致

5、到,到达

6、达到,实现

7、送来,送达

8、情趣,意志

1、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举为一

3、余幼好书,家贫难致/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4、以致天下怨谤也

5、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7、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8、遂脱剑致之嗣君/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1、质地,底子

2、质明:

天刚亮

3、人质,作人质

1、黑质而白章

2、质明,避哨竹林中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1、独,独有,独占

2、专门,专一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周遍,遍及

2、全

3、环绕

4、周济,救济

1、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2、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3、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4、周人之急

【例题精讲2】

(三)永某氏之鼠

永①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③异甚。

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又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④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昼则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

其声万状,不可以寝。

终不厌。

数岁,某氏徒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⑤如故。

其人曰:

“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

”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

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为哉!

(选自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

【注释】①永:

永州,今属湖南省。

②畏日:

忌日。

迷信的人认为日期可定吉凶祸福,因此怕犯忌日。

③拘忌:

拘束忌讳。

④椸(yǐ):

衣架。

⑤为态:

活动状态。

【阅读指津】

《永某氏之鼠》把那些自以为“饱食而无祸”的人比作老鼠,深刻有力地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世态,讽刺了纵恶逞凶的官僚和猖獗一时的丑类。

暗喻小人得志虽能嚣张一时,却不能长久,倚仗权势的小人会遭到彻底被消灭的下场。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不畜猫犬(养)

(2)悉以恣鼠不问(全、都)

(3)某氏室无完器(完整)(4)假五、六猫(借)

2.翻译下列句子。

(1)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粮仓厨房中,都放纵老鼠恣意妄为而不过问。

(2)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从此,老鼠相互转告,都来到某氏家,吃得饱饱的却没有危险。

3.这则寓言故事中的永某氏之鼠比喻什么样的人?

“窃时以肆暴”的得志小人。

(三)永某氏之鼠

【译文】永州有一家的主人,特别畏惧犯日忌。

他认为他出生的那一年是子(鼠)年,老鼠就是子年的神,因此非常爱护老鼠,家里不许养猫养狗,禁止仆人击打老鼠;粮仓、厨房中,都放纵老鼠患意妄为而不过问。

从此,老鼠相互转告,都来到某氏家,吃得饱饱的却没有危险。

这个人家里没有一样完整的东西,衣柜里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凡是吃的喝的东西,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

大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和人在一起活动,到了夜晚,啃东西,咬东西,打打闹闹,发出的声音千奇百怪,闹得人睡不成觉,而他始终不感到讨厌。

过了几年,这个人搬到别的州去了。

后来搬进来另外一家人,但老鼠依旧闹得还像过去一样凶猛,认为这家人还跟以前的那家人一样。

新搬来的人说:

“这些应该生活在阴暗地方的坏东西,偷窃打闹得尤其厉害,是怎样到达这样的地步呢?

”便借来了五六只猫,关闭上大门,撤除砖瓦用水浇灌老鼠洞,雇用仆人到处搜寻追捕,杀死的老鼠堆得跟山丘一样,老鼠的尸体被扔在偏僻的地方,臭味好几个月后才散去。

哎!

你们认为这样吃饱喝足并且没有灾害的日子是可以永恒持久的吗!

【实践练习2】

(四)商於子驾豕

商於子①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

大豕不肯就轭③,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

宁毋④先生过而尤之曰:

“子过矣!

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⑤也。

豕纵大,安能耕耶?

”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曰:

“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

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

”商於子曰:

“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吾岂不知服田⑥必以牛,亦犹牧⑦吾民者必以贤。

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

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

”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

“是盖有激者⑧也。

(选自明·宋镰《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商於(wù)子:

作者虚构的人物。

②豕(shǐ):

同“猪”。

③轭(è):

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

④宁毋:

作者虚构的人物。

⑤淖(nào):

烂泥。

⑥服田:

驾牲口耕田。

⑦牧:

统治,管理。

⑧有激者:

(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

【阅读指津】

商於子对国家现状很不满,认为国君不能任用贤人来治理国家,于是想办法要奉劝国君和宁毋先生。

这是一篇讽喻性小品文。

作者借古喻今,把朝廷任用无德无才的人充当地方官吏比作是驾驭猪耕田,形象生动地抨击了统治者不用贤人这一社会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无犊以耕()

(2)生过而尤之曰()

(3)吾悯而诏子()(4)毋先生顾谓弟子曰()

2.翻译下列句子。

(1)商於子怒而弗应。

(2)是盖有激者也。

3.作者借商於子之口抨击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

【知识点3】

1、奔向,趋向

2、跑,奔跑,逃跑

3、疾行

1、永之人争奔走焉

2、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3、循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类画

1、足够,充足,满足

2、够得上,配,值得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1、不足为外人道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步兵,士兵

2、最后,终于

3、差役

4、死亡

5、尽,完,终止

6、通“猝”,突然

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3、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4、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

5、盘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6、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劳作,劳动

2、起来,兴起,振作

3、发出,表现出

4、创作,制作;建造

5、作品

6、写

7、演奏

8、作出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3、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4、属予作文以记之/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5、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

6、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7、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8、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1、坐

2、触犯,犯…罪

3、通“座”,座位

4、因为,由于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2、王曰:

“何坐?

”曰:

“坐盗。

3、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开,打开

2、陈述,告诉,禀告

1、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2、某日,昨日蒙教/府吏得闻之,上堂启阿母

1、有力,刚强,强悍

强大

强健

1、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3、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痛心,悲痛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退

1、归,返回

2、辞去官职

3、向后走、退却

1、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2、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3、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1、悲伤,忧伤。

2、戚戚:

忧虑的样子

3、亲属

1、言之,貌若甚戚者/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生活,生计

2、出生,诞生

3、生命

4、活着,生存

使…活,

5、草木生长

6、平生:

平时,平素

7、产生,发生

8、一生,一辈子

未煮过的,生的

生气,活力,生命力

1、而乡邻之生日蹙

2、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4、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5、君将哀而生之乎?

6、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7、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8、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

1、胜过,超过

2、能承担,能承受

3、胜利

4、优美的

5、尽,全

1、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

2、驴不胜怒,蹄之

3、此所谓战胜与朝廷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5、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例题精讲3】

(五)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①四十丈,土断②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③。

其上为睥睨梁欐④之形;其旁出堡坞⑤,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⑥有水声,其响之激越⑦,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⑧,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⑨,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

吾疑造物者⑩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⑪,而列是夷狄⑫,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⑬,是固⑭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⑮,则其果无乎?

或曰:

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

其气之灵⑯,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

(选自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注释】①过:

超过。

②土断:

山势突然断落,形成峭壁。

③垠:

边,岸。

④睥睨(pìnì):

城上短墙,又称女墙。

梁欐(1ì),房屋的大梁。

③堡坞:

像小城堡的石头。

⑥洞然:

石子击水声。

⑦激越:

声音响亮清脆。

⑧美箭:

美竹。

⑨疏数(cù)偃仰:

疏密起伏。

数,密。

偃,仰卧,引申为倒下,卧倒。

仰,抬头。

⑩造物者:

指天。

古人认为万物都是天创造的,故称天为“造物者”。

⑪中州:

中原地区。

⑫夷狄:

指偏远的永州。

⑬更千百年……其伎:

经历千百年而不能一献其优美景致而被人们所赏识、承认。

⑭固:

真的。

⑮不宜如是:

不应这样做,即徒劳的把小石城山安排在荒僻的永州。

⑯气之灵:

地气的灵秀。

【阅读指津】

《小石城山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后游历而作,是《永州八记》最后一篇。

作者先详细描绘了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突出其酷似石城,赞叹山石树木的疏密仰伏,好像高明者有意设计、布置的,然后自然转人关于“造物主之有无”这一重大哲学命题的议论。

作者用欲擒先纵的笔法,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发泄了自己屈遭贬谪、横受压抑的不平。

1.解释加点字词的意义。

(1)其一少北而东(稍微,稍稍)

(2)其响之激越(高昂,激越)

(3)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经历)(4)是二者,余未信之(这)

2.把下列句子泽成现代汉语。

(1)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那些树木和箭竹分布得疏密有致,参差错落,恰似运用人工的智慧设计布置而成的。

(2)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这是造物者用来安慰那些虽然贤明却在这儿受屈辱的人的。

3.作者借小石城的奇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遭贬后抱负和才能被埋没而心中忧愤。

(五)小石城山记

.【译文】从西山道口一直往北,翻越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

一条路向西伸展,沿这条路寻找风景,没有发现好的景;另一条稍稍向北又往东,走了不到四十丈的路程,只见地层断裂,河道分岔,有一大堆积聚的山石形成的山冈横档在路端。

积石上面,构成垛墙望楼的形状;它的旁边矗立着一座天然的堡垒,有一个像门一样的洞穴。

往里看去一片漆,把一块小石头投进去,发出咚咚的回声,仿佛激荡的水声,那声音洪亮回旋,过了很久才消逝。

环绕攀登,可以登上山顶,能眺望很远的地方。

山石上没有土壤,然而却生长着秀丽的树木和修美的竹子,使它更加显得奇特而坚实。

那些树木和箭竹分布得疏密有致,参差错落,恰似运用人工的智慧设计布置而成的。

哦!

我怀疑造物者是否存在已经很久了。

到了这里,才相信它确实存在了。

可是又奇怪它不把这样的美景安排在中原地区,却将它布置在偏僻的异族之地,因而虽经历了千百年之久却没有向人们展示它美妙景致的机会,这实在是劳而无功的啊。

神灵或许不应该这样安排

吧,要是这样的话,造物者果真是没有的啊!

有人说:

“这是造物者用来安慰那些虽然贤明却在这儿受屈辱的人的。

”有人说:

“这儿山川的灵气不能孕育伟大的人物却造就美妙的山水,所以楚地的南部人才稀少而富有奇特的岩石。

”对两种说法,我都不相信。

【实践练习3】 

(六)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

“仆闻之①,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

”孙叔敖蹴然易容曰:

“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

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

”狐丘丈人曰:

“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②。

此之谓也。

”孙叔敖曰:

“不然。

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可以免于患乎?

”狐丘丈人曰:

“善哉言乎!

尧、舜其犹病诸③。

【注释】①仆闻之:

我听说。

仆,谦称。

②怨门之:

怨恨会集中于他。

归,归结。

③尧、舜其犹病诸:

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苦恼。

尧、舜,传说中的圣君。

病。

苦恼。

【阅读指津】

狐丘丈人的“三利”“三患”之说,自古到今来看都很有道理,原因在于有些人得到“三利”之后纵情傲物,以至于物极必反,走向灭亡。

而孙叔敖清醒从政,因而能善始善终,真是明智之人。

世人在名誉、地位、金钱面前真要冷静小心啊!

自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孙叔敖蹴然易容曰()

(2)仆闻之()

(3)小子不敏()(4)官大者,主恶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2)善哉言乎!

尧、舜其犹病诸。

3.狐丘丈人说“二利必有三患”,其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4】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