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校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基础过关9珍视自由践行平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4986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强校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基础过关9珍视自由践行平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百强校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基础过关9珍视自由践行平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百强校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基础过关9珍视自由践行平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百强校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基础过关9珍视自由践行平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百强校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基础过关9珍视自由践行平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强校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基础过关9珍视自由践行平等.docx

《百强校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基础过关9珍视自由践行平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强校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基础过关9珍视自由践行平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强校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基础过关9珍视自由践行平等.docx

百强校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基础过关9珍视自由践行平等

百强校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基础过关9:

珍视自由,践行平等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作为公民应该

①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 

②树立法治意识 

③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④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择手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图漫画旨在强调

A.公民的合法权益平等受法律保护

B.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C.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D.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3.2018年9月28日,西安雁塔区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对西安摩摩公司篡改《囚歌》内容,亵渎叶挺烈士名誉的行为,判决摩摩公司在国家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开道歉,并向叶挺烈士后人支付精神抚慰金10万元。

从中你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①用法治正义守护英烈荣光

②能从根本上杜绝侮辱英雄烈士的行为

③有利于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④给某些污蔑、抹黑英烈的行为,划下了不可逾越的法律红线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对公民个人而言,维护公共秩序最重要的是要

A.加强德治

B.加强法治

C.依法惩治哪些不守规则的人

D.增强规则意识

5.以下哪两部法律对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

6.近日,今日头条状告自媒体人凌某侵犯名誉权纠纷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

自媒体人凌某因诋毁、诽谤,被判赔偿今日头条8万余元。

在这一案件中,有助于今日头条打赢官司的做法有

①起诉前首先必须搜集证据材料

②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基本证据材料,要求法院受理

③聘请专业律师或辩护人

④味地忍耐退让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其中新增一条规定:

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这一规定

A.有利于捍卫国歌的尊严和权威

B.打击了公民文艺创作的积极性

C.不有利于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D.能够杜绝侮辱国歌的不良现象

8.在社会生活中,规范人们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等)的法律是()

A.民法B.宪法C.刑法D.婚姻法

9.对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的法律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②

10.下列关于公共秩序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公共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

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③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④维护公共秩序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2018年6月13日,工训部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检测发现问题的应用软件名单,共计21个应用商店中的46款APP因涉及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未经用户统一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被责令下架。

这说明

A.让生活更便利B.阻碍经济发展C.只受道德约束D.不是法外之地

12.中学生张某,由于好奇,拨打火警电话“119”谎称学校失火。

当消防官兵开着消防车到达学校后,发现是骗局。

后来,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张某的责任。

这则案例说明了()

A.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B.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C.人们不能按自己的规则办事

D.公共场所有规章制度

13.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B.法律是规范大人们的事,青少年违法不承担责任

C.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可以离开各种行为规范

D.各种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是否合法的准绳

14.英維先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后,相关部门依法对侮辱、诽谤英烈名誉等各种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这说明

A.侮辱英烈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的人格尊严权不受侵犯

C.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D.完善立法就可以保护英雄烈土的合法权益

15.下列对法律正确的理解是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②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③法律是依靠道德来协调的

④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薄熙来、周永康等一系列“老虎”受到法律严惩,“老赖”被拘留,财产被查封……这些表明了(  )

①凡是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②法律是最刚性的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③法律的约束力不同于其他行为规则

④法律对违法犯罪分子具有制裁作用,对守法公民则不起作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7.中学生刘某出于好奇,拨打火警“119”谎称学校失火。

当消防队员开着消防车到达学校后,发现是骗局。

后来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刘某的法律责任。

这一案例说明了()

A.法律维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B.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C.人们不能随意按自己的规则办事D.公共场所有规章制度

18.安徽一女子因纠纷公然撕毁一张20元人民币。民警依照《人民币管理条例》,给予女子行政罚款1000元。这告诉我们()

①要合理调控和管理情绪

②爱护人民币人人有责

③法律没有禁止的行为都可以做

④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③通过静坐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④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0.山西临猗县政府发布声明称,多个电商利用打“悲情牌”营销临猗苹果,给当地果业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且营销内容有诸多夸大失实之处。

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有

①打“悲情牌”是因为情绪有感染性

②电商涉嫌虚假宣传,是违法的行为

③临猗县政府切实做到了对果农负责

④消费者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1.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短视频平台传播涉未成年人低俗不良信息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约谈了运营商,并依法查处了部分未按要求整改的平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相关部门依法查处违规平台,体现了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②传播不良信息的运营商侵犯了未成年网民的人格尊严权

③相关部门依法查处违规平台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④市民举报短视频平台,侵犯了平台运营商的隐私和隐私权

⑤市民的举报行为是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A.①③⑤B.②④C.①D.③⑤

22.2017年11月3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一审判决,央视前主持人郎永淳因犯危险驾驶罪(酒驾),判处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他失去三个月的自由.让公众再次体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有多重要,这一案例说明()

A.掌握自救自护知识的重要性B.法律可以彻底杜绝酒驾行为

C.任何交通违法行为都要接受刑罚处罚D.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23.6月7日,2018年中国高考将正式拉开大幕,全国将有975万考生参加考试。

今年是高考作弊入刑三周年,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A.学生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B.法律是维护良好秩序的有力武器

C.法律主要依靠公民的自觉维护

D.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道德准则

24.“百名红通”l号人员杨秀珠贪污受贿案一审获刑,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十万元。

此案警示我们

①法不可违,违法必究

②违法即犯罪,需承担法律责任

③犯罪行为必受刑罚处罚

④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权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5.随着“醉驾入刑”和执法机关对酒后驾车处罚力度加大,“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逐渐被更多的司机接受并自觉践行着。

这表明,开车不喝酒是

①对生命的爱护、珍惜②对法律的敬畏③有责任心的表现④敬业的表现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6.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②法律只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

③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④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7.《国歌法》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国歌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此看法正确的是

A.违反《国歌法》的行为都应受刑罚处罚B.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C.恶搞国歌不可为,恶搞同学无所谓D.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是公民的义务

28.2018年2月2日,两男子身着日军军装在南京紫金山抗日遗址合影,照片流传至网络后引发网友愤慨,2月22日,两男子的行为因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警方处于15日行政拘留。

这说明()

A.捍卫国家尊严主要依靠国家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警方干涉了两名男子的言论自由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29.“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法律的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是难以想象的,这主要是因为()

①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②法律规定公民的各项权利和义务,规范个人行为

③没有法律,犯罪得不到制裁,正义得不到声张

④法律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0.某医院的两名护士下班时打开了被自己私自上锁的共享单车,被巡逻民警当场抓获,依法受到行政拘留4日的处罚。

以下选项中,对两名护士的行为认识正确是

①违反道德,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②没有做到防微杜渐,远离违法犯罪

③没有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④没有能维护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参考答案

1.A

【解析】

依据教材知识,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中“不择手段”的说法错误,故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

2.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公平正义,分析漫画内容可知,漫画中的人在醉驾后打电话找朋友来摆平,想逃脱法律的制裁。

这是违反规则的行为,不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

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观点C正确;观点A与题干不符合;观点B与题干不符合;观点D与题干不符合;所以选C.

【点睛】

解答漫画题常用的方法:

一是看漫画的标题,标题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分析漫画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提取有效信息;三是综合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把握漫画真正的内涵。

3.C

【解析】

【详解】

题文中依据法律对篡改《囚歌》内容亵渎叶挺烈士名誉的行为进行处罚,体现了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做到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用法治正义守护英烈荣光,①④观点正确;有利于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减少侮辱英雄烈士的行为,②观点太绝对错误,③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公民如何维护公共秩序。

根据所学知识,对公民个人而言,维护公共秩序最重要的是增强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意识,D符合题意;A、B、C体现的是国家维护公共秩序的方法,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

5.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我国法律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刑法》是以法律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是以何种处罚的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制定的;《教育法》是为保障人民的受教育权而制定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预防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而制定的。

据此,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

6.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打官司”的学问相关知识。

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出正确选择。

据教材知识,起诉前必须先收集证据材料,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基本证据材料,要求法院受理,聘请专业律师或辩护人。

所以①②③说法有助于今天头条状告自媒体人凌某侵犯名誉权纠纷案。

④说法错误,不是依法维护权利体现,会助长违法犯罪嚣张气焰。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当合法权益受到伤害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自身利益。

7.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法不可违的相关内容。

题干表述了我国法律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篡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曲谱,以歪曲、贬损方式奏唱国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这一规定维护了国歌的尊严,A是正确的,刑法修订案的这条规定有利于捍卫了国歌的尊严和权威。

B是错误的,题干表述的这项规定是对国歌的保护,不会打击文艺创作的积极性,排除。

C是错误的,题干表述的内容与国家荣誉和利益无关,排除。

D是错误的,这个表述太绝对了,题干表述的规定有利于减少侮辱国歌的现象,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

做选择题可用排绝法,即排除表述过于绝对的选项。

一般带有彻底、绝对、只要……就、一定词语的说法,一般情况下是错误的。

8.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法的正确认识。

根据所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

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A观点正确,B、C、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

9.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我国法律的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

《刑法》是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民法总则》是民法典的总则编,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制定的。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①④观点正确,②③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10.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公共秩序的内容、意义和如何维护的问题。

依据教材知识,公共秩序也称社会秩序,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①选项说法错误。

公共秩序的意义是:

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②③选项说法正确。

维护公共秩序需要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国民道德素养也就是德治;还要加强法治,依法惩治那些不守规则、不守秩序的行为。

④选项说法正确。

本题选择B选项。

11.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网络生活的相关知识,题干“共计21个应用商店中的46款APP因涉及强行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未经用户统一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被责令下架。

”说明网络生活中也要遵守规则和法律,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观点D正确;网络让生活更便利在题干中没有体现,观点A不符合题意;网络会促进经济发展,观点B错误;网络生活既要受道德约束,也要受法律约束,观点C错误;所以本题选D。

12.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生活现象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材料中的张某谎报火警,危害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说明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A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B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但材料没有体现法律的保护作用、公共场所有规章制度这两个观点;C的说法错误,人们应依法办事,在规则约束的范围内办事。

这三个选项应排除。

故该题选A。

13.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根据所学知识,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所以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B.法律是规范大人们的事,青少年违法不承担责任说法是错误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青少年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C.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可以离开各种行为规范说法是错误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D.各种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是否合法的准绳说法是错误的,法律是评价任命是否合法的准绳。

所以正确答案是A。

14.B

【解析】侮辱英烈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只有具有严重危害性,触犯了刑法的行为才能承担刑事责任,A观点错误;相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打击侮辱、诽谤英烈名誉等各种行为,有利于保护英雄烈士的人格尊严权,B观点正确,D观点太绝对,错误;我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的权利和自由,C观点正确,但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15.C

【解析】

题目要求选出对法律的正确认识,①②④分别说明了法律的本质、法律的作用,说法都是正确的且符合题意,应入选。

③的说法错误,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不是靠道德来协调的。

此项应排除。

故该题选C。

16.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

材料中强调用法律严惩腐败,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①凡是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说法是错误的,只有犯罪行为才会受到刑罚处罚。

②法律是最刚性的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说法是正确的,符合材料,因为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法律的约束力不同于其他行为规则说法是正确的,法律具有强制性,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④法律对违法犯罪分子具有制裁作用,对守法公民则不起作用说法是错误的,法律对所有公民起到了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所以②③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答案是C。

17.B

【解析】刘某的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刘某的法律责任,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人们的行为的作用。

公民要树立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B正确。

AD与题意不符。

C错误,人们可以按自己的规则办事,只是不得超越法律的界限。

故选B。

18.B

【解析】

由题干可知,“因纠纷公然撕毁人民币”,我们要沉着冷静,理智控制情绪。

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做到不损坏人民币,维护人民币的形象和尊严。

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

①②④正确,故选B。

19.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维护国家的利益,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①②④观点正确;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而不是通过静坐方式,③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20.A

【解析】由题干可知,打“悲情牌”是因为情绪有感染性,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是不道德的行为。

电商涉嫌虚假宣传,是不诚信、见利忘义的非正义的行为,也是违法的行为,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①②正确。

③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

21.C

【解析】由题干可知,相关部门依法查处违规平台,体现了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加大对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①正确,③错误。

②④观点错误,排除。

⑤错误,市民的举报行为是依法参与社会生活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故选C。

22.D

【解析】央视前主持人郎永淳因犯危险驾驶罪(酒驾),判处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这说明了他法律意识淡薄,没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D符合题意;材料与自救自护无关,A说法错误,故应排除;B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刑罚只针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C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

23.B

【解析】题干表述了国家把考试作弊列入刑法的范围之内,这是因为法律与其他规范相比,是维护良好秩序的有力武器,B是正确的。

A的说法过于绝对了,排除。

C是错误的,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具有强制性,不是靠公民的自觉维护,排除。

D是不符合题意,题干表述的是高考作弊入刑,不属于道德范畴,排除。

故本题选B。

24.D

【解析】

从题文中杨秀珠贪污受贿最终获得刑罚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③观点正确;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律己,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④观点正确;违法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②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25.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开车不喝酒是有规则意识,珍爱生命的表现,既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①②③观点正确;司机开车不喝酒不是敬业的表现,④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26.D

【解析】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②说法错误。

①③④说法正确。

故选D。

27.D

【解析】依据题文描述,我国《国歌法》的相关规定旨在进一步规范国歌的传唱,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所以D符合题意;违反《国歌法》的行为并不一定都受刑罚处罚,A说法错误;公安机关不能依法行政,B说法错误;C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

28.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法律特征。

阅读题干材料可知:

“两男子的行为因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警方处于15日行政拘留。

”这说明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故B正确;捍卫国家尊严要靠国家,但也是公民应尽的责任,故A说法片面,排除;C警察依法对两男子进行处罚,是有法必依的表现说法错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29.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对法律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规定公民的各项权利和义务,规范个人行为,没有法律,犯罪得不到制裁,正义得不到声张,①②③正确;“法律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说法过于绝对,且并不能作为我们生活离不开法律的原因④排除;故选A。

30.B

【解析】

题干表述了两名护士占有共享单车,受到行政拘留的处罚,这说明他们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他们没有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②③是正确的,①是错误的,这两名护士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不只是违反道德,排除。

④是错误的,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