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四川省某知名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64764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某知名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某知名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某知名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某知名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某知名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某知名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2.docx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某知名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资料四川省某知名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某知名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2.docx

中小学资料四川省某知名中学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2

四川省资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9月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的最高层次的文明形态。

任何文明形态都必须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主体承担者,生态文明的主体承担者是“公共人”与“生态人”组合而成的“生态公民”。

所谓公共人是指在公共领域中受公共精神驱动,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维护公共利益的行动者。

作为公共人,生态公民首先应具有生态正义观念,公平地在社会主体之间分配生态权益和生态责任。

生态公民强烈主张生态资源合理公正的配置,损害生态环境必须受到相应惩罚,利益受损者应给予相应补偿。

其次,生态公民应具有生态权利观念。

生态公民行使生态权利的方式主要是言行,即生态公民通过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影响环保法规政策的制定,改变不合理的环境决策,纠正不合法的环境行为。

再次,生态公民应具有生态合作观念。

对于公共领域而言,公共产品是群体互动的产物。

生态公民必须在复杂公共关系中不断地与其他行动者产生联系,才能持续性地再生产生态公共产品。

生态人是指以追求人的生态性存在作为目标,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行为准则,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人。

作为生态人,生态公民首先具有生态道德意识,将生态文明内化为精神上的自觉追求,最终外化为一种绿色生活方式。

在生态道德的指引下,生态公民无论身在何处,有没有外界监督,他们都会表现出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操,不随意乱扔垃圾,不损害自然环境。

其次,生态公民具有生态理性意识,主动反省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伤害,自觉选择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

生态理性可以使生态公民摆脱人类物质需求欲望的束缚,摒弃“自私、贪婪”本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

再次,生态公民具有生态感恩意识,总是怀着感激之情善待自然万物。

由于自然界对人类物质满足和精神享受的馈赠,生态公民对自然生态具有浓厚的敬重和热爱之情,这种情感最终汇聚成一股捍卫生态利益的无形力量。

生态危机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公共资源的破坏,因而需要公共人在场以保护公共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归结为生态道德的滑坡,因而需要生态人出场以重塑生态精神。

公共人在伸张公共资源分配正义的过程中提升了生态道德意识,并逐渐具有生态人的品质;而生态人在遵循生态道德规范行事的过程中提高了生态正义观念,并逐渐具有公共人的气质。

只有培育兼具“公共人”与“生态人”两种品质的生态公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才能真正到来。

(摘编自李波于水《生态公民: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公共人,生态公民的生态正义观体现在享有生态权益的同时主动承担生态责任。

B.通过言行表达利益诉求,影响制定环保法规,是生态公民行使生态权利的主要方式。

C.生态公民具有敬重和热爱自然的情感,这种情感直接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D.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化解生态危机,既需要加强公共资源保护也需要重塑生态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从公共人的角度论述生态公民应有生态正义、生态权利和生态合作观念。

B.第三段论述了道德、理性和感恩三种意识对于塑造公民个体生态精神的价值。

C.文章条分缕析,逐层递进,论证生态公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D.文章在阐释生态公民的两种品质时,都是先界定概念内涵,然后做特征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公民应有生态合作观念,主要是因为在参与生态公共事务时个体力量太弱小。

B.生态公民兼具“公共人”“生态人”两种品质,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C.如果某人能在生活中遵循绿色生活方式,那么他可能是一个具有生态道德意识的人。

D.如果培育生态公民时意识不到位,措施不得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会是一句空话。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义渡传人

侯发山

“过罢年,我就整整撑了40年。

我老喽,干不动了。

”父亲一直看着春子,眼光里有疼爱,有欢喜,有期待。

春子瞅着升腾的火苗,没有说话。

“因老家遭了大水,你老爷(曾祖父)带着一家老小落脚到这里。

感念这里的人好,你老爷会些木工手艺,就自造了一条小船,摆渡,不取分文报酬。

你老爷临死立下遗嘱,子孙后代义渡乡亲……”父亲不像是自言自语,像是说给春子听。

春子的目光溜出门外,望着眼前缓缓流动的小河,心里生起无端的怨恨。

“你老奶(曾祖母)去世时,你老爷上午忙完丧事,下午就到渡口去了……到你爷爷这一辈,他结婚那天,拜了天地后,直奔渡口……轮到我,那就多了。

有一年,我下河救人,上岸后发起了高烧,在医院躺了半个月才出院。

你打工没回来,我就掏了1000元雇人摆渡了半月……”说到这里,父亲的脸上有了神采,连那一道道皱纹里都放出光来。

“乡亲们的情啥时候才能还完?

”春子忍不住说道。

“还不完!

咋能还完呢?

若是当年他们不收留你老爷,只怕早就变成孤魂野鬼了,哪会有我?

更别说你了。

”说到这里,父亲指了指墙角的蓑衣和竹篙,说,“还有外面的船,这就是咱的传家宝。

从你老爷到我这一辈,先后渡坏22只木船,撑破一百多把竹篙……到你这里,不能断了,还要传给我的孙子。

“这有什么可骄傲和自豪的?

”春子又带气又带笑。

他在外面打工,每月四五千块的收入,实在不愿意回来。

这时候,门外传来踢踢踏踏的凌乱的脚步声。

有人过河!

父亲站了起来,要去拿墙角的竹篙。

“大叔,过年了,陪你喝两盅。

”随着话音,门口一暗,进来几个村民。

一个个手里都不空,提溜水果,还有酒和菜肴。

春子认得,其中一个是老村长。

看到春子,老村长说道:

“春子也在啊,啥时间回来的?

过了年不走了吧?

不等春子说话,父亲呵呵一笑,豪气地说:

“不走了,不走了,该接班喽。

春子站起来给老村长打过招呼,回家了。

回到家,娘刚蒸出一笼馍。

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下子把春子包围了,心里的不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春子刚要伸手抓个花卷吃,娘拍了一下他的手,说还没敬河神呢,等会儿吃。

听说要敬河神,春子心里又生出隐隐的不快。

娘似乎知道春子的心思,说:

“你爹让你回来就回来吧,有地,饿不死,挣那么多钱干嘛?

人这一辈子,名声比啥都重要。

“娘,别说了,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春子看到娘的头上一片雪白,心里动了一下。

过罢年,春子真的就接替了父亲摆起了渡。

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春子破例收取费用,一个人一次两元钱。

“你到底要干啥?

”父亲强压住心头的火气。

春子说:

“我收钱,乡亲们就没有亏欠感了。

“放屁!

是咱欠乡亲们的!

”有好多天,父亲都不敢出门,不敢面对乡亲们。

其实,父亲的猜测和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对于春子摆渡收费,有不少村民倒还是理解的。

老村长知道父亲的心思,还特意赶来安慰他,说收费是应该的,早应该收费了。

私下里,有人曾给春子算过一笔账,一个人一次两元,一船按10人计算,每天大概30个来回,每个月至少有两三万的收入。

春子要发大财了。

父亲再出门时,明显感觉到了乡亲们的目光跟先前有很大的不同,见了面也没有过去的热乎劲了。

春子也有类似的体会,乡亲们的眼神,较之以往,少了温度,少了情谊,多了冷冰冰,多了敌意。

有时当着他的面,指鸡子骂狗,话也说得难听。

一年后,村里来了一支建筑队,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桥。

春子的小船、竹篙和蓑衣真的成了文物。

有村民还幸灾乐祸的,见到春子,还假惺惺地关心,说有了桥,春子要失业了。

春子淡淡一笑,没有说话,没有一点失落的样子,当桥竣工那天起,春子又到外地打工去了。

那天,父亲忍不住告诉老村长,说那座小桥是春子出资修建的。

(节选自2017年《天池》,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想让春子继承父业,但春子不乐意,在父母的劝说下,春子决定摆渡,但破例要收取费用,春子最初的目的是想用这些费用架桥回报乡亲。

B.小说末尾父亲告诉村长,是春子出资修的桥。

这样作结,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得春子的形象更加丰满,又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C.“听说要敬河神,春子心里又生出隐隐的不快。

”这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手法,表现了春子对父亲要求他回家接班,继续摆渡这件事的抵触。

D.小说刻画父亲这个形象,从父亲的言行可以看出父亲身上有中华民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更不应该被丢掉。

5.有人认为以“传家宝”为题比“义渡传人”更好。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

6.春子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请结合小说内容及生活现实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7年注定要在中国文化产业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十九大报告将文化战略、文化定位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认为十九大报告中对“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表明社会从追求物质财富的“物质经济时代”,进入了“文化精神时代”,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要“美”还要“好”,要心情舒畅、幸福指数高,对精神文化产品提出新需求。

这对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是红利更是机遇,新一轮文化消费能量将积聚和喷发。

江西景德镇有两千年的制瓷史,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十大瓷厂”相继关停,逐渐走向衰败和没落。

拒绝房地产的开发,保留工业遗产,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园横空出世,让“千年瓷都”重焕光彩。

7000多青年创意人才的加入让瓷都焕发生机。

文化创意不仅让创意陶瓷走入现代生活,也让传统制造业获得新生。

6年前,智明星通还是一家只有5个人的创业公司,到现在已发展成为全球拥有500名员工的游戏“小巨人”,2017年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海外市场。

智明星通打开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渠道。

(选自张玉玲《2018年文化产业前瞻:

天高任鸟飞》)

材料二: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增速

材料三:

以北、上、粤、苏、浙为代表的第一梯队,今年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北京特色”源于特殊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

作为文化“大码头”,最新的上海“文创50条”成为沪市发展的新重点。

作为文化产业第一方阵、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连续四年位居省域首位的江苏省,实则是民营文化企业大发展大繁荣的真实写照。

融合发展看广东,从2012年到2016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实现了质的飞跃。

5年时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翻倍增长,这就是浙江文化产业的“速度与激情”。

重走海上丝绸之路,2017年福建文化产品出口额25.85亿美元,在全国排名第六。

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相对较低的人均GDP制约着河南文化建设的总体投入,文化创意人才紧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等主客观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制约着河南文化建设的发展。

 (选自《2017年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大揭底》)

材料四:

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应走怎样的发展之路?

关键是“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良好的大环境。

在外部环境的营造过程中,政府就像一名优秀的“管家”一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政府并非“亲力亲为”,而是要积极搭建平台,建立更好的制度,加强监管,为文化产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练好内功”。

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如今,80后、90后,甚至00后消费群体不断壮大,其新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对文化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想扩大文化消费,释放文化产业的新活力,就要坚持内容为主,秉持工匠精神,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在第四届世界互联大会上,国家文物局展出的3D兵马俑、数字敦煌壁画让体验者赞不绝口、直呼过瘾。

无疑,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也给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种启示,即文化与创意,二者缺一不可。

(选自刘坤《靠质量吐芳华》,摘自《光明日报》2018年1月10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从追求物质财富的“物质经济时代”,进入了“文化精神时代”,这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B.国家把文化战略提高到全新的高度,百姓对精神文化产品的新需求,将促使文化消费能力的积聚与喷发。

C.7000多青年创意人才的加入让人们认识到文化创意的重要性,从而使陶溪川文创园横空出世。

D.人均GDP相对较低,文化创意人才紧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都在不同程度制约着河南文化建设的发展。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其他文化产业相比,2017年文化信息传输服务的发展增长速度是一枝独秀,是文化艺术服务增速的两倍多。

B.2017年我国各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速各不相同,其中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与文化专用设备生产的差距最大。

C.2017年我国各文化相关产业中,服务类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显然低于生产类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要引起重视。

D.江苏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指数连续四年位居省域首位,得益于当地民营文化企业与国有文化企业相互融合发展。

9.要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从哪些方面下功夫?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说明。

(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

单于临阵,亲自合围。

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

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

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

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

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

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

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

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

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

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

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

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

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

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

区区之心,切慕此耳。

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

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

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老母终堂,生妻去帷。

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

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

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

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

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予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昔人有言:

“虽忠不烈,视死如归。

”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

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

子卿!

夫复何言!

相去万里,人绝路殊。

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

幸谢故人,勉事圣君。

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

时因北风,复惠德音!

李陵顿首。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B.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C.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D.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是汉时匈奴人对其君主的专称。

“单于”,意为广大。

B.高皇帝,开国皇帝的谥号之一。

如刘邦死后,群臣议定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

C.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

万户侯是汉代侯爵最高的一层,后来泛指高官贵爵。

D.足下,谦词。

古代同辈、朋友之间相称或上称下都可以用“足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陵率领伤病疲惫的士卒,与超过汉军十万人的匈奴军队作战,终因寡不敌众,再加上叛将出卖,打了败仗,做了俘虏。

B.李陵认为白白死掉不如建立节操,毁灭声名不如用行动报答恩德。

他仰慕范蠡、曹沫的志向。

不得已投降,是准备有所作为的。

C.苏武壮年时以一个轻车简从的使节身份,出使到拥有兵车万乘的匈奴,头发白了才回到汉地,母亲已经死了,妻子也改嫁了。

D.汉朝对没有死节的李陵给予严厉的处罚,而对守节不移的苏武仅给予很少的奖赏,李陵认为这很难让在远方听命的臣子倾力为国效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

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5分)

译文:

(2)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吴文英①

山远翠眉②长。

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③。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④。

风力偏狂。

一年佳节过西厢⑤。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文英:

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②翠眉:

青翠的山气。

③杜秋娘:

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

④吴霜:

比喻白发。

⑤西厢:

此指朋友家的西厢房。

1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是说秋日重阳本是登高览胜的好时节,但词人心情抑郁,远望寒山虽是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也感到凄凄凉凉。

B.“菊花清瘦杜秋娘”此言秋菊傲霜迎风,备受摧残,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变为半老徐娘一样让人感到岁月的流逝给人带来的忧伤。

C.“秋色”“雁声”和“斜阳”常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表达人生感慨的意象,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的哀叹,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

D.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15.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

(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望见廉颇”“引车避匿”的根本原因是“▲”。

(2)《岳阳楼记》中描写微有波澜时水面泛着月光的语句是“▲”,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

(3)《醉翁亭记》中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并领起全文的句子是:

▲。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个性十足的表达形式在网络上,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

但近来,“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正文、标题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对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络语言,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口头禅”。

一款“炫酷”的国产电风扇发售,“老外纷纷跪求购买链接”;央行公示受理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有人哭晕在厕所”……如果说这样的内容只是,那么,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求中国伸出援手”等内容则纯属。

部分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在作祟。

修饰文辞、创新表达方式,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肆虐。

当网络流量与广告收益挂钩,“眼球情结”与“营销心态”结成同盟,()。

长此以往,媒体记录历史、传播价值观的社会责任将无从谈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一而足言不尽意子虚乌有无可厚非

B.层出不穷言不尽意海市蜃楼无可非议

C.不一而足夸大其词海市蜃楼无可非议

D.层出不穷夸大其词子虚乌有无可厚非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正文、标题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对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B.“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

C.“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正文、标题中频频出现,不少读者对其浮夸荒诞的文风感到不适。

D.“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不少读者对其浮夸荒诞的文风感到不适。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为了适应“买家”不断变化的口味,新闻信息产品要不断推陈出新

B.随着“买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些新闻信息产品的价格越来越高

C.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就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

D.新闻媒体早把自身的社会责任抛到九霄云外,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

20.下面是一位大学新生在开学班会上自我介绍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我诞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今年18岁,从小涉足艺术,在钢琴方面有造诣,同学们以后如果在艺术方面叨扰到我,我一定不吝赐教。

同在屋檐下,祝愿我们共同进步。

21.下面是驾驶员在遇到堵车时的常见心态及对应做法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并补充出这些心态及对应做法可能产生的结果或反应。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在一位画家的屋里,我见到了一幅非常特别的画。

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置,有一块黑渍。

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算什么生花妙笔,被画家挂在了墙壁正中最为显著的位置上。

我琢磨了很长时间,头脑里仍然是一片空白。

我向画家请教,画家说:

“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我的这幅画时,都是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却看不到背景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是这样吗?

多少快乐我们都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双眼。

”我说:

“按照你的说法,这张画应该是一张白纸。

”他说:

“没有痛苦,我们便见不到快乐。

”我明白了,我们的眼里,总是盯着痛苦,而快乐常常是被我们忽略了的那部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资阳中学高2017级第三学期9月考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D(3分)(A项,对应原文第二段“作为公共人,生态公民首先应具有生态正义观念,公平地在社会主体之间分配生态权益和生态责任”。

据此,公民的生态正义观主要体现在“公平分配”,而不是“享有”和“承担”。

B项,对应原文第二段“生态公民行使生态权力的方式主要是言行,即生态公民通过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影响环保法规政策的制定,改变……纠正……”。

原文说的是“影响”,这和选项中的“制定”不等值。

C选项,对应原文第三段“生态公民对自然生态具有浓厚的敬重和热爱之情,最终汇聚成一股捍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