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4711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docx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

其次是书面语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2、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

答:

1、书面语不是口语的终实记录,不是口语的机械复制。

A、不是终实记录,口语交际过程中有各种表情、手势、口气等书面语没有记录这些内容,只记录了词语,书面语可以仔细推敲,。

因此,书面语比口语少了一些内容。

B、不是机械复制:

因为口语有各种表情动作,可省略某些成份而不至影响理解。

而书面语在记录时必须补充上口语省略的内容,因些,书面语又多了一些内容。

2、书面语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独立性,克服了口语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词汇丰富,语法精密,表达多样,又影响了口语的发展。

3、二者基本一致,二者的基本语法和语法机构是一致的,没有严重脱节。

3、书面语产生的历史意义?

答:

1、口语是有声语言,一发即逝,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利于人类知识和经验的传授和积累。

2、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人类有了文字才有了书面语,有了书面语才有了文明史,故书面语的产生是文明史的开端。

3、语言研究是以书面语为中心的,原因在于它的传播面广,是官方文、宗教、学术典籍的载体,是有权威性。

4、西方语言学家倾向于把语言作为识别“民族”的主要标准,而且又把这种“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别“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为什么?

答:

1、这种观点和主张是由这些新兴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但是古西方国家这种识别“语言”和“方言”从而识别民族的惯例并不具普遍意义。

2、单纯依据“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的差异程度,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3、坚持这种主张的语言学家采取实用主义的双重标准:

对弱国坚持自己的主张,强调“互相理解程度”的原则。

4、实际上只能按“共同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再参考社会政治因素来处理。

5、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1、单选: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是语言学研究的奠基人。

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20世纪语言学的新局面。

2、名词:

语言:

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别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自成系统的那一部分。

言语:

是具有个人特色,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每个人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等方面都的个人的特色,没有内在的规律可循。

符号:

指的是根据社会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种特定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能指:

能够区分某种意义的符号,即符号是物质实体,具体到语言符号,指语言的语音。

所指:

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即符号中约定俗成的意义,具体到语言符号,指声音所指的意义,指语义。

2、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

1、符号的根本特性是约定俗成,符号和物质实体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2、语言符号也是符号,也有任意性,如ren这一物质实体表示“人”的意义,完全是约定俗成,没有道理可讲。

3、不同语言和方言用不同的声音这一形式表示相同的意义,说明语言符号中音义结合的任意性。

如城里人称“条凳”,农村人称“长凳”。

4、任意性是创制符号时绝大多数单纯符号而言的,有极个别符号不完全是任意的,是有一定根据的。

如“汪、喵”。

5、复合符号原则上不是任意的,是有道理可讲的。

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是说人人都可以任意给事物命名,任意使用创造符号,它只是就创制单纯符号时意义结合关系而言,一旦进入社会,个人不能任意改变,必须遵守约定俗成的原则。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4、语言符号的可变性:

同一社会在不同时代不论是语言符号的声音实体,还是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两者的关系是会随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

5、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可以分解的,并且在这根轴上成线性排列的。

6、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语义系统等组成的。

7、语言的层次性:

是就整个语言系统和名个子系统而言,都是分层次的,不是单一层次的而且有上位层次、下位层次之分。

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素”,语素+语素=词,词和词或和短语组成句子,句子与句子组成语篇。

8、组合关系:

也可称句段关系,又称名法功能。

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也体现在互相有联系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中。

9、聚合关系:

又称联想关系,指的是在组合关系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词语是有相同的句法功能,它们共同成为一个类,这就叫聚合关系。

10、单选:

最早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语言”的一般理论的著作通常认为是德国学者洪堡特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11、语言学的应用价值:

国内分设语言和文学两大类,国外则建立语言学系和应用语言学系。

第二章语音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音高:

就是声音的高低。

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3、音强:

声音的强弱。

是由振幅大小决定的,振幅同音强成正比。

4、音长:

是声音的长短。

是由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决定的。

★5、音质:

又叫音色。

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基本特征。

是由声波的形式决定的。

★6、决定音质的因素是什么?

(语音中的音质不同是如何形成的?

答:

音质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关系密切。

这三个发音条件中,只要有一个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音质的声音。

1、发音体不同,音质就不同。

2、发音方法不同,音质就不同。

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音质也不同。

7、语音中的音质不同是由那些因素决定的?

答:

语音中的音质同决定音质不同的条件相同。

具体来说,语音中的音质决定于1、声带振不振动,这是发音体。

2、肺里呼出的气流碰到的阻碍用什么方法克服,这是发音方法。

3、肺里呼出的气流在什么部位受到阻碍,如果没受阻碍。

口腔形状又是怎样的,这造成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8、音素:

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素的划分方法是:

根据音质的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

这样所得的语音单位就是音素。

★9、音标:

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音标。

汉语拼音方案是标写现代汉语语音的音标。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音标是国际音标。

★10、国际音标有那些优点?

答: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经过多次修改、补充,最后一次修订在1989年,有很多优点:

1、制定原则是音素音标一一对应关系。

2、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或直接采用,或稍加变形。

拉丁字母不够时再用希腊字母或其它字母。

3、符号完备,可以标写各种特殊色形的特征。

能够比较精确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

1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答:

1、发元音时,声道呼出的气流不爱阻碍,是元音和辅音之间最主要的区别。

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分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形成的阻碍的部位特别紧张。

3、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辅音时,气流强。

4、发元音时,声带要振动,发辅音时,有时声带振动,有时声带不振动。

12、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根据发音部位辅音可分为:

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音、舌面中音、舌面后音、小舌音、喉音十一类。

汉语中没有。

齿间音、舌叶音

13、音位:

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它是特写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音位的书写方式是加//号。

14、怎样理解音位的性质?

答:

1、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这个作用叫辨义功能。

2、音位不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且是具有这种辨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

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栝而成的音类。

4、音位总是属于特写的语言或方言的,总是特写的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

15、音位变体:

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叫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

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自由变体:

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

16、音位的相互对立和区别则通过一个或几个语音特征来实现的。

这种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

音节:

是听觉是最自然、也就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目前国内比较的影响的是“肌肉紧张说。

17、以元音作为核心的音节共有四种基本结构类型:

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

一、v如:

衣〔i〕二、c----v型。

如:

[pi][ba]三、v----c型。

如:

[in][an]四、c---v---c型。

如:

[min]

18、音节结构的分析方法有二种:

一种是“元辅音分析法”,如上17题。

二种是“声韵调分析法”可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

19、语音流变的五个现象:

举例说明。

(1)、同化:

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似,叫同化。

如:

皇帝[xuη]+[ta]-----皇帝[xuηna]精[tsin]+神[sin]---精神-[tsiηniη]

(2)、异化:

语流中两介相同的或相近和音,其中一个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不同或不相近。

如;汉语北京话:

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mar][n]异化为[i]

3、弱化:

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是变弱。

如:

喇[lA]+叭[pA]------喇.叭[lAbә]嚏[t’i]+喷[p'әn]―――嚏喷[’Ifәn]

(4)语流中原有的音消失了。

如:

五[u]+个[kγ]--------五个[uә]

东[tuη]+西[ɕi]------东.西[tuηɕ]

(5)、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

如汉语北京话“这儿、那儿、哪儿”有些人说成“这合儿、那合儿、哪合儿”。

在“儿”[әr]的前面加进了一个舌根音[x].

20、声调可以从“调值”和“调类”两方面分析。

调值:

指音节高低升降变化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目前标写最通用的方法是“五度标调法。

调类:

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也就是把单念时相同的调值归纳一起而建立的类。

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

第三章语汇

1、语汇和词汇的关系?

A、词语在语言学上通称为语汇,语汇也可叫作词汇,两种术语意思差不多,语汇又包括“语”。

B、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词不是语汇的全部,词以外还有“语”C、词以外的语就指那些长度相当于语法上的词组或句子,但意义和用法都相对凝固的语言片断,即所谓的“固定词组”或“熟语”。

2、语汇:

就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词典中收录的即有词又有语。

4、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答:

1、语汇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但语言中也有相当词语,特别是“同源词”和“复合词”。

2、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

只要客观事物中有某种概念,就一定会有某个相应的词语来表达它,所有的语言都一样,这就是语言的普遍性;但词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与概念对客观事物和反映又有许多不同。

其中最明显的是词语往往反映的是某个民族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在这方面不同语言就可能有明显差异,这就是语言的民族性。

3、语汇在变化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

很多新词又不断在交际场合和传播媒体中出现,变化更替的速度甚至是惊人的,这就是语汇的活跃性。

但语汇的变化又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社会约定和语汇系统的严格制约,也的极强的稳定性。

5、语汇的类聚系统首先应分成“词”和“语”这两大类。

词的分类:

1、根据词的音节数量分:

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三类

2、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

单纯词、合成词。

单纯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就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单纯词既包括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又包括一个多音节语素构成的词。

汉语中多音节但又不是合成词的情况主在指以下几种情况:

A、拟声词:

轰隆、乒乓;B、连绵词:

崎岖、恍惚、朦胧、俳徊、C、叠音词:

奶奶、猩猩D、译音词:

马达、沙发、巧克力。

3、根据音形关系分:

同音词、同形词。

4、根据词的用途分:

基本语汇、非基本语汇。

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主要包括:

A、表示自然现象和事物的词;B、生产生活资料的词;C、基本动作和性质状态的词;D、表示时令、方位、数量、指代、亲属关系的词;E、很多虚词。

基本语汇的重要特点:

1、历史长;2、范围广;3、构词能力强。

非基本语汇(一般语汇):

一般语汇数量要多得多;产生历史短,使用范围窄,构词能力较弱。

主要包括:

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

5、从词的用途和特点看:

可分为常用词汇、非常用词汇和通用词汇和非通用词汇

常用词汇和非常用词汇是从词的使用频率上分的。

通用词汇和专用词汇是从词的使用范围上说的。

6、常用词汇和基本语汇的关系?

答:

概念的区别:

基本词汇根据的是词产生的历史、使用的范围和构词能力上,常用词汇只是根据词的一定语料中出现的频率。

联系:

如果真能比较科学地进行词频统计,即把来自各种综合性语料,包括口语语料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叫常用词汇,那么实际上排在最前的那些词与基本语汇的范围应该差不多。

如果最常用的语汇,那也就一定有资格成为基本语汇,反之基本语汇在某种意义上也应是常用语汇。

但如果把常用词的范围扩大到次级或再次级,那么常用语汇的范围可能大于基本语汇了。

7、通用语汇:

全社会都普遍使用的词语就是通用语汇。

8、专用语汇:

只是在某些领域或中是一部分人使用的词。

专用词汇主要指:

“科技术语”和“行业语”还有“黑话”(隐语)、“禁忌语”

9、语的分类:

1、专用名词、如:

国名、地名、人名机构等。

2、惯用语、多用于三个字,如:

背黑锅、开倒车、打头阵、主心骨、一板一眼、你一言我一语、风风火火。

3、谚语、如:

百闻不如一见、只要功夫深……4、成语、大多有出处:

来自历史事件、古代寓言的概括、直接采用名言诗句或社会流行语。

5、歇后语、简缩词语等。

10、语素:

语素是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

所谓最小,指从音和义结合的角度来看的。

音义必须同时考虑。

11、汉字中语素与汉字,音节的关系怎样?

答:

A、汉语是方块字,一字一音节,一个音节往往表示一个意义,故汉语语素的特点一字一音、单音成义、形音义三位一体。

如“计算机”三个字、三个音节、三个语素。

B、但一方面,其它语言的语素不像汉语这样,另一方面汉语素严格说来,也不等于一个音节一个汉字,从语素和汉字的关系上看:

首先汉语的字不一定都有意义,大多汉字有意义,有的有词汇意义,如“人、车”,有的有语法意义。

如“的、了、子、”;也有的无意义,如“咖萄”,只有有意义的汉字才是语素。

其次:

即使有意义的汉字也不一定只有一个意义。

如汉字意义多样化;多种词性的汉字,多种读音的汉字,有合并了几个音节的汉字(俩=两个),有多种相关意义的字,故一个汉字只有一个意义时才等于一个语素C、语素也有变体,如“吧、罢”表语气,用不同汉字表相同意义,是一个语素的不同写法,“土改、黄土”两个读音不一样,但表示相同意义,是同一语素的变体。

D、无论哪种语言,字是文字单位,音节是语音单位、,语素是语汇单位。

12、语素的类型:

1、分成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2、分成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3、分成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4、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

A、笔、灯、走、看、好、大、他、谁、蜻蜓、轰隆、雷达、巧克力,是成词、自由、不定位和实义语素。

B、也、再、与、吗、呢、了(走-)、着(躺-)的、等成词、黏着、定位、虚义语素。

C、机、企、体、民、坚、技、迹、性、式、者、员无、半等是不成词、黏着、定位和实义语素。

D、-子、-儿、-头、阿-、第-、老-等。

不成词、黏着、定位和虚义语素。

13、词是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

从语素与词的关系的角度有两种情况:

1、单个语素直接形成词。

2、语素与语素相互组合而构成词,统称构词。

成词包括:

直接成词和转化成词。

构词包括:

语汇构词、语法构词。

14、语汇构词:

就是由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而产生的一个合成词。

分为1、复合构词、2、附加构词,3、重叠构词。

*复合构词是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

复合词可分为:

A、陈述式B、偏正式C、支配式D、并列式E、补充式。

*附加构词是词根语素加上词缀语素构成的一个新词。

构成派生词的词根语素也都指实义成词语素或实义不成词语素。

派生词分为:

A、前缀式B、后缀式派生词C、中间式

*重叠构词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

包括A、名词性重叠B、副词性重叠C、多重重叠词。

15、语的构造的特点?

答:

1、总体结构特点是结构的固定性和整体性。

结构的固定性包括A、一般不能颠倒原有成分B、一般也不插入其它成分。

C、不能替换原有成分。

结构的整体性是说语表达的意义不一定就是词语搭配结果,大多不能简单地像词组那样根据组成成分来分析整体的意义。

这种意义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语往往有特殊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2、结构基本上就是词组或句子的结构形式,但又有各自的特殊格式。

惯用语主要有三种结构,一种是三字格的述宾词组,(支配式复合词)如泡蘑菇、走过场、挖墙角等;一种是三字格的偏正词组,(偏正式词组)如:

冷板凳、铺路石等。

一种是两个成份构成的并列词组,(并列式词组)如有板有眼,又说又笑、大呼小叫等。

特殊形式:

如成语一般是四个字,惯用语一般是三个字。

第四章语法

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

1、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答:

1、具的高度的抽象性。

因为语法具有抽象性,它才成为一种概括的规则。

不必去管一个个具体的句子,而是一类一类的现象。

2、具有强大的递归性。

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3、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系统指语法规则具有推导性和解释性。

语言中的每一条规则并不是独立起作用的,一条规则之外往往还有另一条规则管着。

4、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变化现象较少,变化过程也较缓慢。

很多语法规则根深蒂固,多少年一直保持不变。

正因为语法的稳定性,才使它成不一种有效规则,在相当长时期内人们说话都能理解。

2、语法:

是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3、语法规律:

指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

4、语法学:

又叫语法规划。

是人们主观认识的语法。

指语言学家们对人们组词造句时语感或习惯进行研究后作出的归纳和说明。

平常所说的语法都是指这种类型。

5、语法研究的内容不同,语法规则就会有所区别,重要的有下面几方面:

A、根据研究的材料区分:

“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

历时语法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某一现象在特定空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

共时语法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语法的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区别:

历时语法研究语法现象的发展演变历史,共时研究语法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动态使用状况。

B、根据语法研究的用处区分:

“教学语法”“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计算机语法)

教学语法:

建立一套用词造句的语法规则体系用来进行语言教学。

特点是规范和实用,定义和说明要求具有简明性和可接受性,要考虑人的特点,不能太复杂,不能太多太细。

计算机语法,它面对的是计算机,即建立一套可自动识别和操作的语法规则体系,用于计算机信息处理。

特点是:

精确可靠,定义的规则必须具有推导性和可验证性,要考虑计算机的特点,可以复杂,但必须非常严格细致。

C、根据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区分:

“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

6、语法现象的分类:

1、传统语法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

2、结构语法学分为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3、现代形式语法学分为核心语法层面和外围语法层面。

6、词法:

也称形态学,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规则。

7、句法:

又称造句法,主要说明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

8、组合规则:

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

所有的语法成分如语素、词、词组、句子之间的关系,从线性的角度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

这就是组合规则。

9、聚合规则:

所有的语法成分如语素、词、词组、句子之间的关系,从线性的角度看都是不能替换的关系。

是聚合规则。

实际上就是语法的归类规则。

10、核心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外围语法包括与语法知识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

11、语法单位通常分成五级:

一、语素、二、词,三、词组,四、句子,五、句组。

语素:

最小的音议结合的语言单位。

词:

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词组:

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句子:

由若干词或词组按一定规则组合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语气和语调的单位。

句组:

由多个句子组合而成,表达相互关联的比较复杂的意义。

12、语法形式:

指的是只要能体现语法意义的那些形式。

在语言中,凡是语音的表现形式,词形和变化形式,成分组合和类别形式,只要能体现一类意义或共同作用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13、语法意义:

指语法形式所体现的语法意义。

语言中,不管是词语意义,还是结构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

14、语法形式的几种手段:

(1)、语法手段:

把语法形式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

这种类别叫作语法手段。

(2)语法手段可分为:

一、词法手段。

(综合性手段)二、句法手段。

(分析性手段)

(3)词法手段包括:

“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

(4)词形变化是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包括A、“附加”B、“屈折”C、“异根”D、“零形式”。

A、附加:

在词的前面、中间、后面加上词缀。

如:

book/books,work/worked,汉语的着了过。

B、屈折:

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

如:

man/men,foot/feet.get/got.汉语基本没有。

C、异根:

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

如:

go/went(走)“be/am/is/are/was/were.”

D、零形式:

相对于词形变化的原形形式。

(5)、词的轻重音:

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产生一定的语法意义的形式。

(6)、词的重叠:

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A、名词重叠表示“逐个”的意思。

如人/人人,天/天天件/件件

B、动词动词语素的重叠“看/看看,说/说说研究/研究研究”有短时和尝试等量小的意思。

C、形容词或形容词语素重叠。

“大/大大高/高高安静/安安静静”有程度加深的意思

(7)、句法手段包括A、“虚词”B、“语类选择”C、“语序”D、“语调”。

A、虚词可分为“辅助词”“功能词”。

B、语类选择。

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以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意义的形式。

C、语序:

通过句法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D、语调:

通过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人类语言分成两大类:

1、综合性语言,主要使用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等语法手段。

如俄语、德语。

2、分析性语言。

使用虚词语序等语法形式的语言。

如:

汉语、英语。

15、语法范畴:

把语法意义概括为几个基本类别。

大致分成“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

词法范畴有“体词属性范畴”“谓词属性范畴”。

体词属性范畴:

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

表示四种意义:

性、数、格、有定无定。

A、“性”:

表示人或事物的关属性的特征。

如:

waiter(男服务员),waitress(女服务员)。

B、“数”:

表示事物数量特征。

汉语中无严格的数范畴。

如:

house/houses”

C\“格”表示名词和其它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特征。

汉语无。

D、有定无定:

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

谓词性属性范畴:

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