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4473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3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docx

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带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1、遗传的基本规律不适用于

①噬菌体②乳酸菌③酵母菌④蓝藻⑤豌豆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①噬菌体是病毒,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①正确;   

②乳酸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②正确;   

③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③错误;    

④蓝藻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④正确;    

⑤豌豆属于真核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⑤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它们都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细胞核遗传的规律,细胞质遗传和原核生物的遗传都不遵循此规律。

【结束】

2、如图是某生物的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B.②④C.③⑤D.①④

【答案】B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

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大体相同,只有很小部分颜色有区别。

所以,图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②④。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

(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

(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

【结束】

3、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答案】D

【解析】人精子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产生染色单体,且染色单体可达到92条,A正确;一般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应该相同,若发生交叉互换,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B正确;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而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C正确;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4个精子,但只有2种,即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D错误。

【考点定位】精子的形成过程

【名师点睛】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

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4个精子,但只有两种类型。

【结束】

4、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无放射性细菌,检测子代噬菌体的结构成分,说法正确的是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3HB.可在DNA中找到3H、15N、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答案】B

【解析】用3H﹑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其中3H﹑15N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32P标记了噬菌体的DNA,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DNA进入细菌内部,在细菌中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又由于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所以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3H﹑15N和32P标记的DNA,不能找到35S标记的蛋白质。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1、DNA中含有3H﹑15N﹑32P,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所以能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检测到3H﹑15N、32P放射性。

3H﹑15N、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将外壳留在细菌外,所以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检测不到35S放射性。

2、过程:

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

噬菌体的DNA;原料:

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结束】

5、某XY型性别决定的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Cc(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该个体所形成的精子中,基因型为ABC的含性染色体“Y”的精子约为

A.1/2B.1/8C.1/16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中,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因此这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该生物个体产生的配子中,ABC配子所占比例为1/2×1/2×1/2=1/8。

又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为XY,产生的配子为X:

Y=1:

1,所以含性染色体“Y”的精子为1/2。

因此,该个体所形成的精子中,基因型为ABC的含性染色体“Y”的精子约为1/8×1/2=1/16。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结束】

6、人类的并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的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并指患者(他的父母有一个是正常指〉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④B.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

【答案】D

【解析】①神经细胞属于体细胞,其基因型为Aa,肯定含有基因A,①错误; 

②成熟的红细胞不含细胞核和细胞器,没有基因,肯定不含基因A,②正确;

③初级性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aa,肯定含有基因A,③错误; 

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次级性母细胞不一定含有基因A,④正确;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成熟的性细胞不一定含有基因A,⑤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结束】

7、某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

1:

1:

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B.BbccC.bbCcD.bbcc

【答案】C

【解析】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

卷毛=1:

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

白色=3:

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Cc×Cc。

综合以上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bbCc。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3:

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

(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

隐性=1:

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结束】

8、绵羊群中,若基因型为HH或Hh的公绵羊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hh的公绵羊表现为无角;基因型为HH的母绵羊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Hh或hh的母绵羊表现为无角。

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B.如果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C.如果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例为1:

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C

【解析】双亲有角,如果父本是Hh,母本是HH,则子代中雌性个体Hh会出现无角,故A不正确;双亲无角,如果母本是Hh,则子代雄性个体中会出现有角,故B不正确;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雄性个体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3:

1,雌性个体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

3,所以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

1,故C正确;绵羊角的性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在减数分裂过程,等位基因Hh发生分离,故D不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结束】

9、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e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

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Ee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1/64B.8/64C.3/64D.27/64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图可知,基因型A_bbee的个体能将无色物质转化成黑色素。

因此基因型为AaBbEe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A_bbee)的概率=3/4×1/4×1/4=3/64。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结束】

10、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遗传病患者一定带有相关致病基因

【答案】D

【解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A正确;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正确;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因此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C正确;染色体异常异常病就不一定带有相关致病基因,D错误。

【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

【结束】

11、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遗传〉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

你认为有道理的指导应该是

A.不要生育B.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C.只生男孩D.只生女孩

【答案】C

【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是“男病母女病”,即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肯定患病,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则他们的女儿均患病,儿子均正常,所以这个家庭选择生育男孩。

【考点定位】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

【结束】

12、人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男女比例为1:

1,原因是

A.含X的精子:

含Y的精子=1:

1B.含X的配子:

含Y的配子=1:

1

C.含X的卵细胞:

含Y的卵细胞=1:

1D.雌配子:

雄配子=1:

1

【答案】A

【解析】男性个体产生的含有X的精子:

含Y的精子=1:

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男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男女比例接近1:

1,A正确;含X的配子包括含X的雌配子和含X的雄配子,含Y的配子为雄配子,所以含X的配子多于含Y的配子,B错误;卵细胞不可能含有Y,C错误;雄配子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D错误。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其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只能产生一种含有X的雌配子;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能产生两种雄配子,即含有X的精子和含有Y的精子,且比例为1:

1,含有X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雌性个体,含有Y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会形成雄性个体,所以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

1。

【结束】

13、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

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

B.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

C.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D.碱基排列顺序

【答案】D

【解析】DNA分子的特异性是指每个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与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无关,A错误;不同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都是1,与DNA分子的特异性无关,B错误;不同的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同,A与T配对,G与C配对,与DNA分子的特异性无关,C错误;DNA分子的特异性是由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的,D正确。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结束】

14、单倍体植物是指

A.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B.含奇数染色体的个体

C.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D.含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

【答案】C

【解析】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属于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含奇数染色体的个体不一定是单倍体,如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后代是三倍体,其染色体数目可以能是奇数,B错误;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是由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所以是单倍体植物,C正确;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后代是三倍体,为含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D错误。

【考点定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名师点睛】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

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结束】

15、基因型为DD和dd的两株小麦杂交,对其子一代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产生多倍体,该多倍体的基因型为

A.DDDDB.DDddC.ddddD.DDDd

【答案】B

【解析】1、根据题意分析,DD×dd→Dd,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也随之加倍,则处理后植株基因型为DDdd。

【考点定位】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结束】

16、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I、II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c中任意一个基因发生突变,都会影响其他两个基因的表达

B.b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的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末埔存在终止密码子

【答案】B

【解析】基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a、b、c中任意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不一定会影响其他两个基因的表达,A错误;b中碱基对发生变化,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B正确;b、c为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中交叉互换一般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C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末端存在终止子,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突变的特征

【名师点睛】1、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

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4、在自然界中,不仅存在单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而且存在多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以及环境对性状的影响等。

【结束】

17、数量性状通常显示出一系列连续的表现型。

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A、a和B、b,分别位于1号和2号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

纯合子AABB髙50厘米,aabb高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条杂交得到F1,在F1自交得到的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的个体占F2比例为

A.1/4B.3/8C.1/8D.1/2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分析已知,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且每个显性基因累加的高度是(50-30)÷4=5厘米,所以求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的个体基因型实际上就是求基因型中有2个显性基因的个体。

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Fl基因型为AaBb,株高为40厘米。

再让FlAaBb自交,后代有9中基因型,其中含有两个显性基因(株高40厘米)的个体的基因型有1/16AAbb、1/16aaBB、4/16AaBb,表现40厘米高度的个体占F2比例为3/8。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结束】

18、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

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

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

D.细胞中营养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

【答案】B

【解析】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A错误;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B正确;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C错误;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细胞核)进入卵细胞,因此受精卵中营养几乎完全由卵细胞提供,D错误。

【考点定位】受精作用

【名师点睛】受精作用:

1、概念: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3、结果:

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而营养物质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

【结束】

19、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可能存在

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亩基因

B.—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C.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D.—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答案】C

【解析】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是XbY,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两个Y染色体,但是Y染色体上没有色盲基因,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X和Y染色体,B错误;该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两个X染色体,且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也存在两个色盲基因,C正确;该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两条Y染色体,不含色盲基因,也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含有2个色盲基因,不可能同时存在X和Y染色体,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1、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则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Y。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①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结束】

20、右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B.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C.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是通过氢链连接的

D.含腺嘌呤22%的DNA比含胞嘧啶20%的DNA耐热性高

【答案】D

【解析】④不能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A错误;①和②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错误;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C错误;DNA分子中C-G碱基对中氢键多,含腺嘌呤22%的DNA中C的含量为28%,所以耐热性高,D正确。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名师点睛】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结束】

21、基因A与a1、a2、a3之间的关系如右图,该图不能表明的是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

D.这些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D

【解析】图中看出,每个基因都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A正确;图中A基因可以突变为a1、a2、a3等等位基因,B正确;如果B表示的是正常基因,那么突变后的b基因就可能是致病基因,并且b基因也能突变为B基因,C正确;一对等位基因只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

【名师点睛】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形成等位基因,进而产生新的基因型。

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具有不定向的;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

【结束】

22、右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1、2、4、5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3、6之间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果蝇单倍体基因组可由1、2、3、6、7的DNA分子组成

【答案】D

【解析】图中1和2、3和4、5和6、7和8属于同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1、3、5、7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A错误;染色体3和6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它们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错误;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2号是Y染色体,C错误;由于1、2号染色体的基因不完全相同,所以要测定果蝇的一个基因组应测定1、2、3、6、7号共五条染色体的DNA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D正确。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名师点睛】染色体组是指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基因重组包括:

交叉互换型和自由组合型,此处的交叉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片段交换;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是指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的交换。

【结束】

23、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解析】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DNA聚合酶属于蛋白质,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C错误;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也能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