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4314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2.docx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2.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2.docx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2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2_

  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教学设计2

  参考阅读(略)

  逝去的儒者——我的父亲梁漱溟(节选)

  梁培宽

  “反右”的时候父亲“幸免于难”,可他早成了“反面教材”,在政协大会小会上常成为批斗的对象。

父亲从不为这些事情苦恼,仍专心从事自己的著述工作。

但这毕竟不是一件令人舒心的事,有时他也会因此失眠。

此时,他责备自己修养不够,不该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1973年10月开始的“批林批孔”运动又将父亲卷入了一场巨大的政治漩涡。

在政协学习会上,人人要“表态”,唯有父亲一直沉默不语。

可是“不表态”就是一种“表态”,沉默是不允许的。

会议主持人三番五次“动员”,要他亮明自己的观点。

因要求保留意见不被允许,从1974年1月开始,父亲动手写阐述自己对孔子的看法。

  1974年2月,父亲作了《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的长篇发言。

在那“批孔”的狂潮下,他仍然捍卫孔子,替儒家思想辩护,无疑是件触犯众怒之事。

父亲公开讲过“我的态度是不批‘孔’只批‘林’”,这引起了对他的大会小会不断的批判。

1974年9月23日,历时半年多的批判告一段落,主持人问他有何感想,父亲回答: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主持人勒令他解释。

父亲说:

“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

他的最后一招只是坚信他自己的‘志’。

什么都可以夺掉,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

  我知道,在父亲内心深处,一直以“不容自昧”作为自律的底线。

所以即便面临当时的政治高压,他依然具有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面对可能发生的任何结果。

  父亲能在这么多年的政治风浪中泰然坚持下来,一直 ̄活到95岁,这让很多人觉得不好理解。

1979年,他写信给朋友:

“一切祸福、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疑讶、不骇异、不怨不尤。

”这都是他多年来对佛学和儒学“践履实修”的结果。

  对佛学的道理,父亲是“老而弥笃”。

我们小时候跟他去寺院,从不见父亲拜佛、烧香,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破我执”、“忘我”,如果一个人能“忘我”,不考虑个人利害得失,人的精神面貌就会有根本不同,很多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

  1942年,父亲自日军的炮火下逃生之后写过一篇《香港脱险寄宽恕两儿》的,说“我不能死。

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

”因为这句话,他遭到了许多人的讥评,说他狂妄、口气大。

我理解他还是出于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发此感慨的,他曾说:

“假如我所作所为,只求一个人享乐,那么我的安危只是我一人之事而已”。

他认为自己对整个中国文化甚至于中国前途,都有所见,甚至有责任。

他的任务没有完成,所以不能死。

  父亲信奉孔子的“仁者不忧”,因此他“乐天知命”。

抗战期间,有朋友在桂林七星岩请他吃素席,饭后在一株小树下聊天,恰好敌机在头上盘旋下“蛋”,朋友吓得大惊失色,父亲却镇定自若地聊天。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北京人都逃到户外,父亲却安居不动在居委会的再三劝告下,最后才有几个晚上到寓所后山的草地上露宿。

  1988年,父亲因肾衰竭住院。

他认为佛家对生命的态度是“不求生,不求死”,顺其自然。

5月11日他把我叫到床侧,示意有话要说。

他说:

“人的寿命有限。

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我的命已经完了,寿数就这样了。

”我问他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他只坦然说“火化”。

  1988年6月23日,父亲的人生大幕徐徐垂下,享年95岁。

他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累了,我要休息……”

  

  

  

  

  

  

  

  

  

  

  

  

  

  

  

  

  

  

  

  

  

  

  

  

  

  

  

  

  

  

  

  

  

  

  

  

  (选自《读者》XX年第九期)

  19.作者称父亲为“逝去的儒者”,综观全文,请指出父亲身上所具有的“儒者”特征。

(5分)

  ⒛人物传记要求真实可信,说说本文从哪些角度体现了这一特点。

(4分)

  21.梁漱溟说“我不能死。

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许多人认为他“狂妄”“口气大”,你是否认同他们的看法?

为什么?

(6分)

  青山不老

  

  

  梁衡

  《三国演义》上有一个故事,写庞德与关羽决战,身后抬着一具棺材,以示此行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埋了就是。

真一副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

这种气概大约只有战争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书本上才能见到。

但是当我在一个小山沟里遇到一位无名老者时,我却比读这段《三国演义》还要激动。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沟里,山上全是树,所以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谈话就如坐在船上,四围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

  但是我知道这条山沟以外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可是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的这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他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还有他的棺材。

那棺材就停在与他一墙之隔的东屋里。

老人每天早晨起来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他是在六十五岁时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的,现在已有五人离世,却已绿满沟坡。

他现在已八十一岁,他知道终有一天早晨他会爬不起来,所以那边准备了棺材。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也是在一天他栽树回来时,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他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在城里工作,三番五次地回来接他出去享清福,他不走。

他觉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就是种树,那边的棺材就是这价值结束时的归宿。

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

去年冬天一次就从林业收入中资助村民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但他还不满意,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他爬不动为止。

  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谈话,像是站在生死边界上的谈天,但又是这样随便。

主人像数家里的锅碗那样数着东沟西坡的树,又拍拍那堵墙开个玩笑,吸口烟……我还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采访。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而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

“这树根下的淤泥也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

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荡的小院。

我不知怎么一下又想到那具棺材,不觉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出不来。

作为政治家的周恩来在病床上还批阅文件;作为科学家的华罗庚在讲台上与世人告别。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生命注入一种事业,那么生与死便不再有什么界线。

他活着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死了,这东西还永恒地存在。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

达尔文和爱因斯坦都说过,生死于他们无所谓了,因为他们所要发现的都已发现。

老人是这样的坦然,因为他的生命已转化为一座青山。

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姓高,名富。

  18.本文开头引述《三国演义》庞德的故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4分)

  19.本文题目是“青山不老”,如果换成“记植树英雄高富”好不好?

为什么?

(6分)

  20.最后引用周恩来、华罗庚的事迹和达尔文、爱因斯坦的名言,有将老人与这些伟人相比的意思,你认为这样写合适吗?

请结合加以分析。

(6分)

  李清照传(节选)

  国难当头之时,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夺却愈加激烈,朝廷章法大乱,众官无所依从。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被命移知湖州,但未到任即被免。

三月,清照与明诚乘船上芜湖,入姑孰(准备移居赣水上),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

秦亡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最后失败。

项羽垓下兵败后,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欲助项羽渡江,项羽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言罢,拔剑自刎。

面对历史遗迹,抚昔思今,清照思绪难平,于是作诗一首,题为《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中通过歌颂项羽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种人生哲学:

活,要活得昂扬,出类拔萃,有声有色;死,要死得壮烈,慷慨英武,可歌可泣。

  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同时,诗人还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了无气节和昏庸无能。

  五月,明诚把家属送到池阳(安徽贵池),又接到旨意复知湖州。

六月十三日,盛夏酷暑,明诚离池阳,“涂(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

(《金石录后序》)行至建康时,病势已重。

七月末,清照于池阳闻讯,心急如焚,急解舟赴建康,然而已无力回天。

八月十八日,明诚病逝。

  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

再没有“相对展玩咀嚼”金石书画藏品的欣慰,再没有“相向惋怅者数日”的余韵,再没有坐归来堂斗茶大笑的乐趣,更不会再有苦苦相思之后团聚的甜蜜了。

相见直要待来生。

前路漫漫,等待着她的,是孤苦伶仃颠沛流离,是世情险恶中伤欺侮遭此一击,刚毅的清照,也难以承受了。

“葬毕,余无所之余又大病,仅存喘息。

”(《金石录后序》)李白是“拔剑四顾心茫然”,而清照此时是“葬毕夫君心茫然”。

山河破碎,家破人亡,清照无限悲痛,大病一场。

蘸着血泪,她写下了“祭赵湖州文”,其中有句云:

“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

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白日”句典出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八:

襄州居士庞蕴将入灭(佛教称僧人死亡为入灭),令其女灵照观日之早晚来报。

其女回报说:

“日已中矣,而有蚀也。

”待父出门观看时,其女“即登父坐,合掌而亡。

”父见其状,夸其女“锋捷”,庞延至七日之后乃亡。

此句即谓明诚先己而亡,死得其所,较之后亡者之处境为好,以聊示自慰,寓己悲痛之深。

“坚城”句典出杞梁妻哭夫的故事。

《孟子•告子下》中有“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的话。

刘向《说苑•善说篇》载:

“昔华舟杞梁战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阤。

”“阤”(zhì)即溃塌之意。

此句意谓己之悲伤同于杞妇,而“坚城”一词,语涉双关,且以暗示赵明诚为国之长城之意。

这组骈文对句是此篇祭夫文中仅存下来的残句。

对于夫君于乱离中暴病身亡,清照含着无限的悲痛,这一“叹”一“怜”中,哀之痛,伤之切已溢于言表。

  19.从选文看,李清照创作《乌江》一诗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5分)

  20.“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

  21.作者在读到李清照《乌江》一诗的时候感慨地说:

“气节,是人的精神风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气节”的理解。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