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988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生物学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海洋生物学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海洋生物学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海洋生物学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海洋生物学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生物学作业.docx

《海洋生物学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生物学作业.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生物学作业.docx

海洋生物学作业

鮸Miichthysmiiuy

别名:

米鱼、鳘鱼。

分布于中国沿海及朝鲜。

体延长,侧扁,背腹部浅弧形;头中大,略侧扁,较尖突;吻短而钝尖,吻褶边缘游离成吻叶,吻上中央具一小孔,上行数孔不显著。

眼中大,上侧位,在头的前半部,眼径略小于吻长;眼间隔等于或大于眼径,稍圆凸鼻孔2个,前鼻孔小,圆形;后鼻孔大,长形,紧接眼前。

口大,前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口闭时上颌微突。

上颌骨后延,伸达眼之后缘下方。

唇较厚,口腔灰白色。

上颌外行牙较大,犬牙状,口闭时大部外露;内行牙细小,成牙带;除吻部及鳃盖骨被小圆鳞,颊部及上下颌无鳞外,全身皆被栉鳞,各鳍基部具小圆鳞;背鳍连续,起点在胸鳍基部上方,较腹鳍起点稍后,鳍棘部和鳍条部之间具一凹缺,具9-10鳍棘28-30鳍条,第一鳍棘短小,第三鳍棘最长,约为眼径1.7-2倍。

体腔中大,腹膜灰黑色。

肠粗短,两次盘绕。

胃长囊状。

体暗,灰褐带紫绿色,腹部灰白色。

背鳍鳍棘上椽黑色,鳍条部中央有一纵行黑色条纹。

胸鳍腋部上方有一晴斑。

其余各鳍灰黑色。

白鲳Ephippusorbis

别名:

燕仔鲳、鸡鲳、袋仔鲳、法地鲳、烟带鲳。

俗名:

铜盘、鲳仔。

分布于印度洋非洲南岸、东至印度尼西亚、北至中国,包括南海、台湾海峡等海域,属于暖水性鱼类。

体近圆形,侧扁而高;背缘隆起。

吻短钝。

眶间隔宽。

口小,口裂水平;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具细尖刷毛状齿,成带状排列;锄骨与腭骨无齿。

鳃孔狭长;鳃耙细短;具拟鳃。

体被中大弱栉鳞,头背被细鳞;腹鳍具腋鳞,背、臀鳍基部具鞘鳞;侧线弧形。

背鳍硬棘与软条具深缺刻,前方具一向前平棘,第3-5棘延长成丝状;腹鳍第一棘延长;尾鳍稍呈双凹形。

体青褐色,腹部浅白色;体侧具6条黑褐色横带;鳞片缘具黑纹。

各鳍浅褐色。

其主要生活于近海岩石或珊瑚礁间。

本鱼栖息于沙泥底质的浅水区,属中下水层鱼类,游泳速度缓慢。

属肉食性,以小鱼或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四角蛤蜊Mactraveneriformis

别名:

白蛤。

我国沿海常见的底栖经济贝类。

贝壳坚厚,略成四角形。

两壳极膨胀。

壳顶突出,位于背缘中央略靠前方,尖端向前弯。

贝壳具外皮,顶部白色,幼小个体呈淡紫色,近腹缘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1条很_窄的边缘。

生长线明显粗大,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贝壳内面白色,铰合部宽大,左壳具一个分叉的主齿,右壳具有2个排列成“八”字形的主齿;两壳前、后侧齿发达均成片状,左壳单片,一有亮双片。

外韧带小,淡黄色;内韧带大,黄褐色。

闭壳肌痕显明,前闭壳肌痕稍小,呈卵圆形,后闭壳肌痕稍大,近圆形,外套痕清楚,接近腹缘。

鲍鱼Abalone

别名:

海耳、鳆鱼、镜面鱼、九孔螺、将军帽等。

全世界约有90种鲍,它们的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我国渤海海湾产的叫皱纹盘鲍,个体较大;东南沿海产的叫杂色鲍,个体较小;西沙群岛产的半纹鲍、羊鲍,是著名的食用鲍。

鲍鱼的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的石灰质的贝壳,它的贝壳是一个右旋的螺形贝壳,呈耳状,它的拉丁文学名按字义翻译可以叫做“海耳”,就是因为它的贝壳的形状像耳朵的缘故。

鲍鱼的单壁壳质地坚硬,壳形右旋,表面呈深绿褐色。

壳内侧紫、绿、白等色交相辉映,珠光宝气。

软体部分有一个宽大扁平的肉足,软体为扁椭圆形,黄白色,大者似茶碗,小的如铜钱。

鲍鱼就是靠着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

鲍鱼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

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公斤。

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它掀起。

捕捉鲍鱼时,只能乘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铲铲下或将其掀翻,否则即使砸碎它的壳也 休想把它取下来。

鲍鱼是海洋中的单壳软体动物,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形状有些像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

螺旋部只留有痕迹,占全壳的极小部分。

壳的边缘有9个孔,海水从这里流进,排出,连鲍的呼吸、排泄和生育也得依靠它。

所以它又叫“9孔螺”。

壳表面粗糙,有黑褐色斑块,内面呈现青、绿、红、蓝等色交相辉映的珍珠光泽。

大龙虾Palinuridae

别名:

大龙虾。

原产地:

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

已扩展至安徽、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形成数量庞大的自然种群。

大多数大龙虾全身是红色的,也有一些别的颜色的。

[1]它的体形较大呈圆筒状,是世界上最大的虾(目前最大的大龙虾长61厘米,重四斤)。

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不与口前板愈合,侧缘也不与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

颈沟明显。

第1触角较短小,双鞭。

第2触角有较发达的鳞片。

3对颚足都具外肢。

步足全为单枝型,前3对螯状,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故又称螯虾。

末2对步足简单、爪状。

鳃为丝状鳃。

龙虾头部有触须3对,触须近头部粗大,尖端小而尖。

在头部外缘的一对触须特别粗长,一般比体长长1/3;在一对长触须中间为两对短触须,长度约为体长的一半。

栖息和正常爬行时6条触须均向前伸出,若受惊吓或受攻击时,两条长触须弯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击。

胸部有步足5对,第1-3对步足末端呈钳状,第4-5对步足末端呈爪状。

第2对步足特别发达而成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发达,并且雄性龙虾的前外缘有一鲜红的薄膜,十分显眼。

雌性则没有此红色薄膜,因而这成为雄雌区别的重要特征。

尾部有5片强大酌尾扇,母虾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内弯曲,爬行或受敌时,以保护受精卵或稚虾免受损害。

均为海生,底栖,多为夜出性。

以动物屍体为食,但亦食活鱼、小型软体动物和其他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及海藻。

滩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

俗名:

跳跳鱼、泥牛、滩涂虎。

可以用淡水养,营养价值非常高,有水中人参的美名的滩涂鱼为暖温性温热带沿岸性的小型鱼类,分布于马来西亚、朝鲜、日本、中国的南海及东海;和中国的台湾海滩上。

栖息于河口咸淡水水域,近岸滩涂处或底质烂泥的低潮区,对恶劣环境的水质耐受力强。

滩涂鱼个体小,成熟的个体长一般为110-160mm,体重为25-50g;大个体长可达160-180mm、体重达50-70g。

体侧扁,背缘平直,腹缘浅弧形,尾柄较高,体及头部均被小圆鳞。

第一背鳍颇高,基部短,有5根鳍棘延长丝状;第二背鳍鳍条较低,倒后伸达尾鳍基,腹鳍短,胸鳍,尾鳍均为尖圆形。

体蓝褐色或灰棕色,体侧上部沿背鳍基部有6-7条灰黑色的横纹,体侧及头部散布许多亮蓝色小点,腹部白色,第一背鳍深蓝色,第二背鳍蓝灰色,腹鳍浅黄色,尾鳍灰黑色。

广盐性,喜穴居,穴一般为Y字形,由孔道、正孔口和后孔口构成。

正孔口用于进出,后孔口用于换气。

依靠胸鳍和尾柄在水面上、沙滩、岩石上爬行或跳跃;匍匐于泥涂上觅食底栖硅藻、蓝绿藻,也食少量桡足类及有机质。

也会捕食小鱼或昆虫。

遇到危险便钻到泥土中,或者飞快的跳走。

滩涂鱼个体虽小,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海鲜之贡品,目前市场售价约为90-110元/公斤,具有较大的养殖开发前景。

鲐鱼ScomberjaponicusHouttuy

别名:

花池鱼、花巴、花鳀、青砖、青占、花鲱、花生、花仙。

鲐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

近海均产之。

主要有海洋岛、连青石、钓鱼岛、大沙及沙外,等渔场,渔期一般春汛为4~7月份;秋汛为9~12月份。

南海沿海全年都可捕捞。

鲐鱼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

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胯骨有牙。

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

腹部白而略带黄色。

背鳍2个,相距较远,第一背鳍鳍棘9~10根,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其后方上下各有5个小鳍;尾鳍深叉形、基部两侧有两个隆起脊;胸鳍浅黑色,臀鳍浅粉红色,其他各鳍为淡黄色。

鲐鱼为远洋,暖水性鱼类,不进入淡水,每年进行远距离回游,游泳能力强,速度大。

春夏时多栖息于中上层,活动在温跃层以上,在生殖季节中常结成大群到水面活动。

捕捞适宜水温在8-24摄氏度之间,以14-16摄氏度时渔获量最高。

有趋光性繁殖习性。

鲐鱼是分批产卵的,生殖季节中至少排卵三次。

放卵时间主要在半夜到黎明前后。

或从傍晚到半夜。

怀卵量大约在25--263万粒之间。

卵浮性,球形,透明无色,主要分布于10--0米水层中,卵径为0.95--1.25毫米之间,生殖季节初期较大,以后逐渐变小。

油球一个,球径为0.25--0.30毫米之间。

呈极淡的米黄色。

卵黄间隙很小。

卵子发育迅速,水温12摄氏度时越需要1.6小时孵化,15摄氏度时约需80小时,20摄氏度时约需50小时。

但在10摄氏度时发育不正常。

出孵子鱼全长为3.25-3.36毫米之间;油球的位置在卵黄囊后端。

卵黄囊在第三天就接近于吸收完毕。

当年生幼鱼生长很快,7月初在青岛出现的30-40毫米叉长的幼鱼,10月间能长到200毫米左右。

斑头舌鳎Cynoglossuspuncticeps

别名:

 狗舌,花舌,龙利,挞沙,花龙鱼等。

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东至印度尼西亚,北至中国、日本。

我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

体长舌状。

甚侧扁。

头略短。

吻略短,前端圆钝,钩状突短,尖端伸达有眼侧前鼻孔下方。

眼中大,两眼均位于头部左侧,下眼前缘在上眼前缘后方。

眼间隔窄,约为眼径的1/3,略凹下。

有眼侧前鼻孔管状,位于下眼前方,后鼻孔卵圆状,位于眼间隔前部。

无眼侧前鼻孔管状,位于上颌上方,后鼻孔位置较高。

口小,下位,口裂弧形,口角后端伸达下眼后缘的下方。

有眼侧两颌无牙,无眼侧两颌具细绒毛状牙,窄带状排列。

有眼侧被栉鳞,无眼侧除吻端外亦被栉鳞。

 背鳍起点在吻部前端的背方。

臀鳍起点在鳃盖后缘的后下方。

背鳍和臀鳍鳍条均不分支,后端均与尾鳍相连。

无胸鳍。

有眼侧具腹鳍,以膜与臀鳍相连,无眼侧无腹鳍。

尾鳍后缘尖形。

有眼侧褐色,具不规则的褐斑和条纹。

奇鳍上亦有暗色线纹。

斑头舌鳎为近海小型鱼类。

栖息于泥沙质海底,主要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

卵形鲳鯵Trachinotusovatus

别名:

金鲳、鲳鲹、红三黄腊鲳。

分布于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澳洲、日本、美洲的热带及温带的大西洋海岸及中国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体呈鲳形,高而侧扁;体长为体高1.7~1.9倍,为头长3.8倍。

尾柄短细,侧扁。

头小,高大于长。

枕骨嵴明显。

头长为吻长4.4~4.9倍,为眼径4.9~5.4倍。

吻钝,前端几呈截形。

吻长于眼径。

眼小,前位。

脂眼睑不发达。

口小,微倾斜,口裂始于眼下缘水平线上。

前颌骨能伸缩,上颌后踹达瞳孔前缘或稍后之下方。

上下颌、犁骨、腭骨均有绒毛状牙,长大后,牙渐退化;上下唇有许多绒毛状小突起。

鳃盖条7。

鳃耙短,排列稀,5~6+10,上枝始部和下枝末端均有少数鳃耙呈退化状。

无假鳃。

头部除眼后部有鳞以外均裸露,身体和胸部的鳞片多少埋于皮下,第二背鳍与臀鳍有一低的鳞鞘。

侧线前部稍呈波状弯曲,直线部始于第二背鳍第10鳍条之下方。

侧线上无棱鳞,仅有感觉孔,侧线上一列鳞约160~163个。

第一背鳍有一向前平卧棘(大鱼时埋于皮下)和6鳍棘,棘短而强,鱼小时棘间有膜相连,鱼大寸,膜渐退化,成为游离状。

第二背鳍有1鳍棘,19鳍条,前部呈镰形。

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有1鳍棘,17鳍条,前方有2短棘,鳍基的长度与第二背鳍略相等,两者都显着比腹部长。

胸鳍较宽,短于头长。

尾鳍叉形。

脊椎骨10+14。

背部蓝青色,腹部银色,体侧无黑色点,奇鳍边缘浅黑色。

为暖水性中上层鱼类,生活水温范围14~32℃,最适水温24~28℃;盐度在5‰~32‰之间均可养殖,15‰以下生长更快。

弧边招潮蟹Ucaarcuata

别名:

弧边招潮、网纹招潮、网纹招潮蟹。

分布于朝鲜西岸,日本,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新加坡,加里曼丹岛,,菲律宾。

中国广东、台湾、福建、浙江、山东(胶东半岛)。

弧边招潮蟹的头胸是甲梯形。

前宽后窄,额窄,眼眶宽,眼柄细长。

雄体的一螯总是较另一螯大得多(称交配螯),大螯特大甚至比身体还大,重量几乎为整体之半,小螯极小,用以取食(称取食螯)。

雌体的二螯均相当小,而对称,指节匙形,均为取食螯。

如果雄体失去大螯,则原处长出一个小螯,而原来的小螯则长成大螯,以代替失去的大螯。

雄的颜色较雌体鲜明。

背甲具深色的网状花纹,大螯布满疣状颗粒,成橘红色,潮间带泥滩地最富色彩的精灵,橘红色大螯是雄蟹的骄傲,常做垂直式挥舞,既可吓退敌人又可吸引雌蟹。

弧边招潮蟹靠视觉和听觉接受通讯、联络、警告的信号。

实现社会性聚集行为。

以沉积物为食,能吞食泥沙,摄取其中的有机物,将不可食的部分吐出。

它们取食藻类和其他有机物。

它们用小螯刮取淤泥土表面的小颗粒送进嘴巴,这些小颗粒含有很多的碎屑、藻类、细菌、以及其它的微生物,送入口中后,即被体内吸收。

口中有一个特别的器官,可以将食物分类和过滤,不能利用的残渣再由小螯取出置于地面,集中形成人们所看到的小土球,称之为“拟粪”,有别于真正通过消化道从肛门排出的粪便。

雌雄蟹的洞口常筑有弧塔或烟囱,而当潮水将至,它们会躲入洞中并用泥团堵住洞口。

长吻红舌鳎Cynoglossus(Areliscus)lighti

别名:

莱氏舌鳎;莱氏三线鳎。

国内分布:

珠江口附近到东海及黄渤海,在黄渤海较习见。

国外分布:

北达朝鲜及日本有明湾。

体长舌形,很侧扁,前端较钝,后部渐尖。

头稍短,头长均大于头高。

吻长显著大于上眼距背鳍基,约等于眼后头长;吻钩约达下眼前缘下方。

两眼头左侧中部稍前方,上眼前半部位下眼前方。

眼间隔略凹;左侧前鼻孔管状,位下眼略前和上唇上缘附近;后鼻孔小孔状,位眼间隔前半部中央。

头体两侧均被栉鳞;左侧上、下侧线外方各有鳞4-5纵行,上、中侧线间鳞最多12-13纵行,鳍无鳞而仅尾鳍基附近有鳞;头右侧前部鳞绒毛状。

背鳍始于吻端稍上方,后部鳍条最长,完全连尾绍。

臀鳍始于鳃孔稍后方,形似背鳍。

偶鳍仅有左腹鳍,始于鳃峡后端,第4鳍条最长,有膜连臀鳍。

尾鳍窄长,尖形或稍圆。

 头体左侧浅红色,稍灰暗,鳃部因鳃腔膜黑褐而较灰暗;背、臀鳍前部黄色而鳍条淡褐或有小褐点,向后渐与尾鳍呈红褐色。

头体右侧淡黄白色,鳃部较灰暗,鳍色均较淡。

为暖温带及亚热带浅海中小型底层鱼,大鱼体长可达234毫米。

喜生活于泥、沙质海底地区。

约6月产卵。

 

龙头鱼Bombayduck

别名:

狗母鱼、虾潺、龙头鲓、豆腐鱼、细血、狗奶、狗肚鱼。

体长161-261毫米。

体长形,略侧扁。

体长为体高5.7-7倍;为头长4.42-5.25倍。

头稍圆,中等大。

吻短,钝圆,其长是头长的7.1-8.5%。

眼很小,距吻端甚近。

眼径是头长的7.5-8.5%。

脂眼睑很发达。

眼间隔宽,中间圆,其宽是头长的23-26.6%。

鼻孔大,距眼甚近。

口大,前位。

口裂远伸到眼径之后。

下颌较上颌略长。

前颌骨长是头长的60-72%。

两颌和腭骨上均密生许多细尖的牙。

鳃盖光滑。

鳃孔很大。

假鳞发达。

鳃盖膜不与峡都相连。

鳃盖条23-26。

鳃耙不发达,如细针尖状。

尾柄短。

肛门约介于腹鳍起点和尾鳍基之间。

脂鳍位于臀鳍基中间的上方。

胸鳍位甚高,向后伸到腹鳍基。

腹鳍发达,较胸鳍略长。

尾鳍3叉形,中叶较短。

身体乳白色,背鳍、胸鳍和腹鳍灰黑色或白色,臀鳍白色,尾鳍灰黑色。

  —般体长约190毫米,长者可达400毫米。

生活于海岸或海口一带。

产量不多,还很常见。

肉味欠佳。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及中国。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美国红鱼Sciaenopsocellatus

别名:

眼斑拟石首鱼、拟红石首鱼。

南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岸水域。

美国红鱼呈纷锤形,侧扁,背部略微隆起,以背鳍起点处最高。

头中等大小、口裂较大、呈端位,齿细小、紧密排列、较尖锐。

鼻孔两对,后一对呈椭圆形,略大。

眼上侧位,后缘与口裂末端平齐、中等大小,分布于头两侧。

前鳃盖后缘为锯齿状,后鳃盖边缘有两个尖齿的突起。

梯鳞、侧线明显、背部呈浅黑色、鳞片有银色光泽,腹部中部白色,两侧呈粉红色,尾鳍呈黑色、最明显的尾基部侧线上方有一黑色园斑。

全长为体高的2.65-2.7倍。

红鱼喜欢集群,游泳迅速,洄游习性明显,为广温广盐性鱼类,适温为10-30℃,最适为18-25℃,但有报道可耐2℃的低温,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淡水、半咸水、海水中均可正常生长发育。

红鱼为肉性杂食鱼类,而且食链环节较高,在自然水域主要摄食贝壳类,头足类,小鱼等。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摄食人工配合饵料。

红鱼生长速度快,在原产地,当年的个体可达500-1000克,最大的个体竞然可达3000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在台湾养殖一周年达1000克。

青岛、连云港地区,一周年可达500

红鱼雄性4龄可性成熟,雌性5龄以上。

一般人工繁殖用亲鱼要选择4龄以上雄鱼,5龄以上雌鱼为好,这样可获得大量的卵,受精率也高。

红鱼的怀卵量较大、一般怀卵量在5-200万粒,多的可达300万粒以上,产卵分批排出。

可持续产卵一段时间,为浮性卵,直径0.9-1.0mm,在23-25℃条件下,24小时左右即可破膜,孵出3天内靠卵黄营养生长。

牡蛎ostreagigasthunberg

别名:

蛎蛤、左顾牡蛎、牡蛤、海蛎子壳、海蛎子皮、左壳、海蛎子、蛎黄、生蚝、鲜蚵、蚝仔、古贲(bì)、蚵仔。

分布于温带热带海域。

牡蛎的两壳形状不同,表面粗糙,暗灰色;上壳中部隆起;下壳附著于的方法个的广泛,较大,颇扁,边缘较光滑;两壳的内面均白色光滑。

两壳于较窄的一端以一条有弹性的韧带相连。

壳的中部有强大的闭壳肌,用以对抗韧带的拉力。

壳微张时,藉纤毛波浪状运动将水流引入壳内(每小时流过的水量可达2~3加仑),滤食微小生物。

牡蛎多雌雄异体,但也有雌雄同体者。

牡蛎生活的海底坚硬的区域叫做牡蛎床,这些床位于或深或浅的海水或有盐味的河口水域中。

牡蛎生活在潮间带中区。

牡蛎固着型贝类。

一般固着于浅海物体或海边礁石上,以开闭贝壳运动进行摄食、呼吸。

为滤食性生物,以细小的浮游动物、硅藻和有机碎屑等为主要食料。

牡蛎通过振动腮上的纤毛在水中产生气流,水进入腮中,水中的悬浮颗粒被粘液粘住。

腮上的纤毛和触须按大小给颗粒分类。

然后把小颗粒送到嘴边,大的颗粒运到套膜边缘扔出去。

青占鱼Pneumatophorusjaponicus

别名:

花池鱼、花巴、花鳀、青砖、青占、花鲱、花生、花仙。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

可分为两个地方种群:

一在日本海,一在黄海和东海。

为北太平洋西部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

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胯骨有牙。

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

腹部白而略带黄色。

背鳍2个,相距较远,第一背鳍鳍棘9~10根,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其后方上下各有5个小鳍;尾鳍深叉形、基部两侧有两个隆起脊;胸鳍浅黑色,臀鳍浅粉红色,其他各鳍为淡黄色。

为我国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之一。

此种鱼类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鱼肉每百克含蛋白质21.4克、脂肪7.4克,肉质坚实,除鲜食外还可晒制和做罐头,其肝可提炼鱼肝油。

秋刀鱼Cololnbissnira

别名:

PacificSaury

本鱼分布于北太平洋区,包括日本海、阿拉斯加、白令海、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等海域。

北纬67度-18度,东经137度-西经108度,喜欢的水温是摄氏15-18度。

中国主要分布在黄海。

本鱼体延长而纤细,侧扁。

头较长,背面平坦,中央有1微弱棱线。

口前位,前部平直,后部微斜裂。

两颚向前延伸短喙状,下颚较上颚突出。

齿细小,两颌各1行,前部较集中,后部少或无。

背鳍与臀鳍位于身体之后方。

均无硬棘,其后方均具小鳍;背鳍具10~12枚软条及6~7枚小鳍,臀鳍具12~14枚软条及7枚小鳍;腹鳍位于鳃盖后缘与臀鳍起点之间中央偏后下方;尾鳍深开叉;脊椎骨约63个;体被细圆鳞,易脱落;侧线下位,近腹缘。

体背部及侧上方为暗灰青色,腹侧面银白色;体侧中央具一银蓝色纵带。

体长可达35厘米。

为表层洄游性鱼类,无胃,肠短;以动物性浮游生物为食,犹喜虾类。

在日本太平洋侧于8月下旬至冬季会南下洄游,而在日本海侧其南下洄游群不明显,但在6月左右向北洄游之群甚明显,以棒受网及流刺网可捕获。

体长25厘米以上即成熟,在日本南部海域于秋季及冬季,在日本北部海域则于初夏,会在流藻及潮境聚集而产卵,产卵时也会进入内湾,其卵具缠络丝,以随波流物移动免至沉入海中。

秋刀鱼有几类天敌如海洋哺乳类、乌贼和鲔鱼等。

秋刀鱼属中上层鱼类,栖息在亚洲和美洲沿岸的太平洋亚热带和温带的190-580N水域中,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北部温带水域,是冷水性涧游鱼类,适温范围为10-24℃,15-18℃虾类和卜足类,其次为鱼卵,挠足类为其比较稳定的饵料,摄饵活动主要在白天,夜里基本上不摄食。

摄饵时的最适温度为15-21℃。

日本太平洋一侧的秋刀鱼从8月到12月在北海道至东北地区南下徊游到达日本南方水域,从2月至7月进行北上徊游,到达北海道至千岛外海秋刀鱼。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Milne-Edwards

俗名:

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或螃蟹。

中华绒螯蟹的自然分布区主要在亚洲北部、朝鲜西部和中国。

中国北自辽宁鸭绿江口,南至福建九龙江、西迄湖北宜昌的三峡口均有分布。

身体分两部分:

头胸部和腹部,附有步足5对。

头胸部的背面为头胸甲所包盖。

头胸甲墨绿色,呈方圆形,俯视近六边形,后半部宽于前半部,中央隆起,表面凹凸不平,共有6条突起为脊,额及肝区凹降,其前缘和左右前侧缘共有12个棘齿。

额部两侧有一对带柄的复眼。

头胸甲的腹面,除前端为头胸甲所包裹外,大部分被腹甲,腹甲分节,周围有绒毛,腹部紧贴在头胸部的下面,普通称为蟹脐,周围有绒毛,共分7节。

雌蟹的腹部为圆形,俗称“团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俗称“尖脐”。

第一对步足呈棱柱形,末端似钳,为螯足,强大并密生绒毛;第四、五对步足呈扁圆形,末端尖锐如针刺。

体近圆形,头胸甲背面为草绿色或墨绿色,腹面灰白,头胸甲额缘具4尖齿突,前侧缘亦具4齿突,第4齿小而明显。

腹部平扁,雌体呈卵圆形至圆形,雄体呈细长钟状,但幼蟹期雌雄个体腹部均为三角形,不易分辨。

螯足用于取食和抗敌,其掌部内外缘密生绒毛,绒螯蟹因此而得名。

4对步足是主要爬行器官,长节末前角各有1尖齿。

腹肢雌性4对,位于第2至第5腹节,双肢型,密生刚毛,内肢主要用以附卵。

雄蟹仅有第1和第2腹肢,特化为交接器。

中华绒螯蟹栖于淡水湖泊河流,但在河口半咸水域繁殖;每年6~7月间新生幼蟹溯河进入淡水后,栖于江河、湖荡的岸边。

喜掘穴而居,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

掘穴时主要靠1对螯足,步足只起辅助作用。

以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有机碎屑及动物尸体为食。

取食时靠螯足捕捉,然后将食物送至口边。

营养条件好时,当年幼蟹体重可达50~70克,最大可达150克,且性腺成熟,可与2龄蟹一起参加生殖洄游。

如放养密度大或生长慢,则2龄时性腺也难以成熟,不能参加生殖洄游。

鲥鱼Tenualosareevesii,Hilsareevesi

别名:

迟鱼、时鱼、三来、三黎鱼、鲥刺。

分布中国南东海,亦见于长江、珠江、钱塘江等流域的中、下游。

鲥鱼体长椭圆形,长约24厘米,大者达50厘米以上。

头侧扁,前端钝尖,口大,端位,口裂倾斜,下颌稍长,上颌正中有一缺刻,后端达于眼后缘的下方。

鳃耙细密。

鳞片大而薄,上有细纹;无侧线,体侧纵列鳞41~47;横列鳞16~17。

腹部狭窄,腹面有大形而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的边缘,腹鳍前为17~19,腹鳍后为12~15。

腹鳍极小,胸鳍、腹鳍基部有大而成长形的腋鳞。

背鳍17~18,起点与腹鳍相对。

臀鳍18~20。

尾鳍深分叉,被有小鳞。

休背及头部灰黑色,上侧略带蓝绿色光泽,下侧和腹部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尾鳍边缘和背鳍基部淡黑色。

鲥鱼对水温要求较高,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2摄氏度,低于7摄氏度或者高于30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