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拿来主义》导学案学生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950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拿来主义》导学案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拿来主义》导学案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拿来主义》导学案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拿来主义》导学案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拿来主义》导学案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拿来主义》导学案学生版.docx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拿来主义》导学案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拿来主义》导学案学生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拿来主义》导学案学生版.docx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拿来主义》导学案学生版

【学习目标】

(一)情感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体味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

(二)知识目标:

1、品味重点语句。

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2、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

3、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客观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

(三)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阅读杂文、随笔的能力。

【学习重点】知识目标

(1)、

(2)(3) 

【学习时数】二课时

【知识

链接】结合《优化探究》

1、走近作者

简历: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1898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

1902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

1930年3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

成就: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

评价: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2、关于杂文

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

它短小、活泼、锋利、隽永,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短评、札记,都可以归入杂文一类。

3、探寻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革命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

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4、、“介亭”二字的由来

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

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

“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学习过程】

一、自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1、注音:

自诩()残羹()冷炙()譬如()给与()礼尚往来()

脑髓()孱头()蹩进()糟粕()瞌睡()冠冕堂皇()

吝啬()国粹()茅厕()徘徊()磕头()故弄玄虚()

暴殄天物()高屋建瓴()

第一课时

合作探究(浏览1——7段)

1、课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

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2、课文1—4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送去主义”进行批判的?

3、在批判“送去主义”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

试结合背景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4、对“送去主义”,作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阅读课文,找出这些语句,结合语境,联系历史背景,揣摩其感情色彩。

5、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还提到“抛来”“抛给”“送来”,试结合语境,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

6、本文作者主张的“拿来主义”的内容指什么?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如何理解?

【拓展阅读】

1、《拿来主义》体现了鲁迅杂文的

哪些特点?

《拿来主义》是一篇极能体现鲁迅特色的杂文。

鲁迅先生的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极高

的地位,正如瞿秋白先生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所言:

“反映着‘五四’以来中国的思想斗争的历史。

”它堪称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杂文,在鲁迅著作中所占比例是很大的,大致有十七个集子之多,分别为: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

这些作品使杂文脱离了以往的散文隶属地位,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体。

鲁迅的杂文,文体特点极其明显,即犀利、冷峻、幽默,非常注意形象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

其犀利,则以一击制敌死命,表述简练,不拖泥带水。

其冷峻,则以极度蔑视压倒敌焰,放笔直书,爱憎分明。

其幽默,则以嬉笑怒骂致敌尴尬,妙趣横生,机智灵活。

其形象,则重典型,重细节,重借鉴传说,重运用比喻。

其讽刺,则用反语,借奇想,凭对比,巧设喻,用夸张。

应该说,这些特点在《拿来主义》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体味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

【学习过程】

、文本探究(浏览8——10段)

1、为了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作者以“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又指出对待这个“大宅子”可能出现的三种态度,即“孱头”式“昏蛋”式“废物”式。

试结合语境,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2、第9段中,作者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做法,即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仍用比喻论证法,哪些形象包含着作者细微的体察和揣摩?

请指出这些喻体各比喻什么?

3、阅读第10段,完成下列四题。

①揣摩“使用”“存放”“毁灭”与上文的对应关系。

②“拿来”者应具有的素质是什么?

③填空: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即“拿来”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限填两字)。

④请用一句话归纳段意。

二、开放平台

鲁迅先生当时对外来文化遗产是持坚决的“拿来”的态度,时代发展到今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有让人心跳的高新技术,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生活,更有那花花绿绿的物质世界。

对这些,我们要不要“拿来”呢?

拿来什么呢?

(点拨:

举其实例,分析。

三、艺术探究

“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是个大问题,鲁迅先生用简短的文字就阐述得明白透彻,为什么?

(点拨:

总结写作特点。

【拓展阅读】几种论证方法

①类比论证

类比法是把两种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与之相关的结论的论证方法。

【类比法通式】A,因为B有C;D,因为B有C;E,因为B有C;┅┅现在,G有B了,G也会有C。

【类比法示例】例如:

“信心只有和自己的行动连在一起才有意义,我们决不做空抱信心的观望者。

中国有句俗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出了一种盲目依赖的生活态度。

它使我们想起这么一种人:

他也为国家忧虑,也想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去干;但是看见别人在等待,就灰心了。

他对自己说:

“这叫我怎么办呢?

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但是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是做好准备的。

”于是他走到一架天平前,天平的一端是他将要加入进去为之奋斗的事业,天平的另一端是等待。

他无可奈何地摇着头,把自己的筹码放入等待的盘子。

但是他没有想到,那“当啷”一声筹码落盘的声音,同样也在一个人的心中引起了失望的共振。

这样的恶性循环,只能使翘着的一头永远悬在不着边际的空中。

“三个和尚没水喝”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概括。

以这种社会现象类推和描绘那些虽有信心但不想付诸实践的人是再合适不过了。

他们也想做事,但就是不想实地去干,这跟都想依赖别人的和尚又有什么区别呢。

用类推的方式会让人把问题看得更透彻,得出的结论也会更加确凿。

【提醒】分论点可以在节头,也可以在节尾,要注意节头与节尾的呼应。

比较时要突出核心的相似点。

②因果论证

因果论证法是由具有原因关系的论据推断出结论,或由结果反推原因的论证方法。

【因果论证法通式】A→B→C→D┅┅→G。

【因果论证法示例】例如:

论辩之所以对许多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那是因为:

第一,论辩的目的在于探索真理,

因此,凡是关心事物是非曲直的人,必定重视论辩的作用;第二,论辩是口才的高峰,它要求说话的人在多变的情况下,能随机应变,思路敏捷,对答如流,这是人们智慧的较量;因此,我们可以说,论辩是人的各种才能的综合竞争。

论辩为什么会对许多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呢?

在上文中列举了论辩的三种作用,这些作用都是作为前因出现的,既然有了如此众多的前因,那么,其结果“论辩对许多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就使用权人无可怀疑了。

【提醒】因果论证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因果句。

由因到果,分论点在果;由果及因,分论点在因。

③比喻论证

喻证法是用比喻来论证道理的论证方法。

用打比喻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方法,称之为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可以把人们比较生疏、抽象、难以理解、尤其是较为深奥的道理讲清楚,从而给人以形象具体、深入浅出的感觉。

【喻证法通式】观点→建立比喻→在比喻中分析、阐发→得出普遍性结论印证观点。

【喻证法示例】例如:

有篇高考优秀作文《机遇》这样写:

“有些成功的得来,往往看似一蹴而就,带有一定的‘机遇’,实际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它宛如一粒种子,深深埋在土壤之中,不断地吸收养料水分,苦熬过严寒和干旱,日益具备了破土而出的条件,而这时,‘机遇’便宛如适时的春雨,使种子得以顺利地发芽、开花。

我认为成功与机遇的关系就是如此。

【提醒】要用分论点作“点睛之笔”

【巩固练习】

1、仔细阅读《拓展阅读》知识,运用探因分析法紧扣论点对下列论据进行分析。

换一种角度思考,将有另一种收获(论点)。

相信大家对“牛仔大王”李维斯并不感到陌生,对他的发迹史也略有所闻:

他一开始是想到西部淘金,在此过程中他遇到了和其他所有的淘金者相同的困难。

面对挡住淘金者西行去路的大河这一障碍,他想到了利用替淘金者摆渡赚钱;面对西部缺水的困境,他想到了卖水给淘金者赚钱;面对到西部淘金的人裤子极易磨破的现实,他想到了用破帐篷来制造裤子买给淘金者赚钱。

后来,他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赚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论据)

(分析)

2、以“学然后知不足”为题,运用类比引论法写一段作文开头。

3、运用比喻论证补充下面一段文字论证部分。

学习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地去学习。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案

【学习目标】

(一)情感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认识父爱与母爱,对“爱”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3、品味父爱、母爱的区别,认识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弗洛

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的基本观点。

2、正确认识父爱与母爱,对“爱”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阅读杂文、随笔的能力。

【学习重点】知识目标

(1)、

(2)

【学习时数】一课时

【知识链接】结合《优化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辜负()惩罚()藩篱()借鉴()专横()押解()咄咄逼人()解数()休戚相关()刹车()刹那()惶恐()

2、填空

弗罗姆,美国、。

主要作品,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

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

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课堂合作探究】

一、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是怎么样的呢?

阅读全文,找出相关信息补充下面的表格。

各年龄段,情感的变化情况

年龄段

特征

婴儿期(0-1岁)

 

 

幼儿期(1-8岁)

 

 

童年期(8-10岁)

 

 

成长期

 

 

成熟期

 

 

 

二、、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根据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

 

本质上

人生关系上

作用上

积极面

消极面

 

 

 

 

 

 

 

 

 

 

 

 

 

 

 

 

 

 

 

 

三、“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

”这句中“祝福”和“和平”是什么意思?

 

四、泰戈尔说:

“我的欲望很多,我的哭泣也很可怜,但你永远用坚决的拒绝来拯救我,这刚强的慈悲已经紧密的交织在我的生命里。

”这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爱?

有什么特点?

 

 

 

 

《短文三篇》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情感目标:

 

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树立学生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以正确的态度深入地理性地去思考人生问题。

(二)知识目标:

1、注意学习课文语言,摘抄名言警句。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三)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阅读杂文、随笔的能力。

【学习重点】知识目标

(2)

【学法指导】诵读法、质疑法、探究法

【学习时数】一课时

【知识链接】结合《优化探究》

1、作者、作品

作者简介: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

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

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

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

   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

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

他和他的妻子住在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

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2、随笔

【学习过程】

1、品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赋予( ) 厚赐( )不堪( ) 惋惜( ) 弥补( )苇草( )培养皿( ) 规矩( )                   

2、、读完《热爱生命》,你有什么整体感受?

 

 

 

3、、品味下列语句,说出你的理解。

(1)"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

  

 

(2)"生之本质在于死。

"

  

 

(3)"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

  

 

(4)"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

  

(5)"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

  

 

4、读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你有什么整体感受?

 

5、问题探讨

(1)文章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

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2)文章说:

"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试对这句话做一点解释说明。

  

 

6、读完《信条》,你有什么整体感受?

 

7、问题探讨

【提问】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

  

 

8、结束语:

  当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固定的生活轨道中疲于奔命。

从小当学生时忙于考试,快于找工作,成家后忙于生计,生子后又为下一代操劳。

在无尽的繁忙中,人的灵性被湮灭,快乐被剥夺,只剩下忙碌与疲惫。

那皎洁的月亮,在古人眼中蕴含了情、蕴含了思、蕴含了憧憬,但在当代人眼中,却只是一个布满了环形山的卫星。

  世界并不是完满的,连美神维纳斯都是断臂的,但那种残缺的美让人如痴如醉。

如果我们对生命能够多一些认识,对生命的快乐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就会更远离功名利禄,更远离凡俗,更去掉躁动不安的心理,而是在生命的从容中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要达到这种高妙超然的乐和境界,需要人们一生去追求。

  愿我们每个个人都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生命的每一天都能焕发"丰盈饱满"的气象!

 

    【原著节选】

弗洛姆《爱的艺术》之精彩语录

1.爱,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易享受到的一种生活情趣,也不是与一个人达到的自我成熟度毫不相干的身外之物

   2.大多数人都把爱的问题看成主要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的问题于是,爱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被爱,如何变得可爱

   3.人们常常把“堕入”爱网时的最初体验和“置身”于爱之中的持久状态混淆起来他们并不懂得,他们所产生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度

   4.成熟的爱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个性条件下的融合

   5.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6.给予自己的生命力,给予自己的爱的能力,亦即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对方的生命力,以自己的全身心的爱的能力去引发另一个人的爱的能力

   7.只有被剥夺了全部最低限度的生存必需品的人才无法享受给予物质帮助的快乐因此贫穷也是堕落,这并不仅仅因为贫穷所直接导致的苦难,而是因为它剥夺了贫穷者给予的能力和快乐

   8.给予暗示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给予者,这就意味着:

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

   9.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10.爱还包含着关心、责任、尊重、认识

   11.爱就是对我们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主动关心你爱你为之努力的东西,同样你也为你所爱的东西而努力

   12.责任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为,是我对另一个人的需要的反应

   13.尊重意味着能按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性尊重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

   14.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尊重;没有认识的引导,关心和责任将是盲目的;没有关心的推动,认识也是空虚的

   15.如果我真的爱上一个人,那么我也一定爱所有的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

   16.只有爱那些对实现某种目的帮不上什么忙的人,爱才会开始显示出来《旧约全书》里,爱的中心对象是穷人、陌生人、寡妇和孤儿,甚至是民族的敌人

   17.幼儿的爱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我爱因为我被爱”成人的爱则遵循着这个原则:

“我被爱因为我爱”

   18.不成熟的爱说: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说: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19.母爱依其真正的本性是无条件的母亲爱这新生的婴儿只是因为这是她的孩子,而并非因为孩子实现了任何特定的条件,或是达到了任何特定的期望

   20.母爱是天堂,它无需去获取,也无需被报答,但母爱的消极方面则是不能被获取,被产生,被控制,我们无法创造母爱

   21.父爱是有条件的爱,其原则是:

“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尽你的义务,因为你像我”

   22.父爱的积极方面则是,由于父爱是有条件的,因此我就能够通过做点什么事情获得它,我可以为得到父爱而努力

   23.母爱是我们来到人世的源地,她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父亲则代表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旅行和冒险的世界

   24.最后,一个成熟的人逐步达到这一点,他是他自己的母亲,也是他自己的父亲

   25.母亲的良知说:

“不端行为,甚至犯罪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失去我对你生活和幸福的希望”父亲的良知说:

“你做错了,免不了要自食其果,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要我喜欢你的话,你必须改变你的方式”

   26.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爱的能力之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

理性和判断力之上

   27.母爱不仅要保护孩子的生命和成长,还要给孩子逐渐灌输对生命的热爱:

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美好的,做个小男孩或小女孩是美好的,而不仅仅希望活着就是了

   28.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与自己分离,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的独立与分离

   29.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爱着的母亲,检验的标准是看她是否愿意承受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

   30.在性爱中,本是分离的两个人成为一体;在母爱中,本是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

   31.孤独的焦虑,征服或被征服的愿望、虚荣、伤害甚至破坏的愿望都能刺激性欲,就像爱情也能刺激性欲一样

   32.如果肉体结合的欲望不是由爱情所激起,如果性爱不同时也是种博爱,那么其结果只不过是短暂而放荡的结合而已这种结合只能使两个陌生人还像以前那般疏远,有时还会使他们彼此感到羞耻,乃至互相仇视,因为当结合的幻想消失后,他们感到比过去更加显著的陌生

   33.性爱是排他的,但是它在另一个人身上爱着整个人类,爱着有生命的一切性爱只是在性结合的意义上,在强烈地将自己只和另一个特殊的个人的融合的意义上——而不是在深深的博爱的意义上——才排除对其他人的爱

   34.爱的存在只有一种证明:

这种关系的深度、双方各自的生命和力量,我们藉此才可以辨别出是否爱着

   35.爱某个人并不只是一种情感,同时它也是一种决定,一种判断,一种承诺一种情感出现了,但也可以消失当我的行为并不包含判断和决定时,我怎么能断定这种感情将永远持续下去呢?

   36.爱,本质上应是一门意志的艺术,一门决定以我全部的生命去承诺另一个人生命的艺术

   37.爱和被爱,都需要勇气,需要有勇气去选择那些可以作为最高关注对象的价值,需要有勇气做出决断,把全部赌注押在这些价值上

   38.人们认为爱情关系一旦出现差错就应分道扬镳、各奔东西的观点,就如同无论如何即使感情完全破裂都不必解除这种关系的观点,都一样是错误的

   39.对孩子来说,一个不幸家庭的紧张和不愉快的气氛,比公开的决裂更有害,因为后者至少可以教育孩子,人能够靠勇敢的决断结束一种不可容忍的生活状况

   40.《圣经》中“爱你的邻居就像爱你自己一样”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暗含着人对自身完整性和唯一性的尊重、对自己的热爱和理解,与对另一个人的尊重、热爱和理解是不可分割的

41.自私的人,爱自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看起来是太关心自己了,但实际上他不过是枉费心机试图掩盖和补偿真正的自我关心的失败自私的人没有能力爱其他的人,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爱他们自己

《拿来主义》导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

文本探究:

1、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送去主义”,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2、指出它的来源——闭关主义;表现——送古董,送画,送梅兰芳博士;实质——媚外;危害——讨残羹冷炙(经济衰败)、任凭“抛给”(丧失主权)。

3、“闭关主义”是指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抱残守缺。

而“送去主义”则是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媚外求荣、欺世惑众。

都是对外政策,虽形式不同,实质却相同,都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其结果必然使中国人民陷入被侵略、被奴役的悲惨境地。

4、①“还有几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