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928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docx

《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docx

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

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

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

(一)  一、xx村概况

  xx村位于xx乡南端,距秀山县城36公路,东接平马、西连官庄,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有水泥硬化公路连通,交通便利。

全村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335户,1236人;有耕地面积2665亩,林地面积3882亩。

20xx年全村人均收入4598元。

  全村平均海拔680米,位于xx头组的梳子山最高海拔1366米,是xx河的源头所在;xx村因离县城较远,具有xx、空气、土壤、生态等地理优势,适宜发展种植业,因广种金银花、白术等中药材,被誉为“中药材之村”。

  二、贫困现状

  

(一)客观环境差

  xx村位于川河盖下,多为山地,土层薄,坡度大,土壤贫瘠,受地理因素限制,全村土地零散,造成土多田少、田地灌溉不足等问题,传统农业增收困难。

  

(二)基础设施落后

  1、道路交通。

全村5个村民小组有4个村民组通有通组公路,两个村民小组通有水泥硬化路,但由于地理条件特殊,地势高,阳雀坳组通组路迟迟未能动工,群众的出行和生产受到一定的困难。

  2、农田灌溉、水利设施。

xx河虽然横穿全村,但由于xx村海拔高,地理条件特殊,河流无法满足农田灌溉的要求。

“xx村二堰”修于1998年,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无法引水灌溉,迫使部分粮田改旱,影响群众生产。

  3、农村住房。

由于居住条件恶劣,农民收入水平低,加之历年火灾、雪灾、风灾影响,全村仍有危房户户。

老式木房数量大,砖瓦房比例只有30%。

  4、卫生、服务设施。

目前xx村尚未能建立合格的卫生室,现有的门诊室和药房都设在农户家中,条件简陋、设备简单、药品单一,只能对简单的伤风感冒进行治疗。

便民商店货源不足,货品单一,不能满足群众日常要求。

  三、20xx20xx年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围绕《秀山县整村脱贫工作目标》,按照“八有、四通、三解决”的要求,20xx-20xx年xx村要实现以下八个目标任务:

  

(一)人均纯收入在XX年的4598元的基础上在增加XX元,达到6598元,实现户均拥有1-2个农业产业,95%以上农户有较稳定的增收来源,90%以上农户实现万元增收。

  

(二)全村所有村民小组通组公路,80%村民小组实现硬化公路连接,完成全村16000米人行便道建设。

实现畅通任务。

  (三)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户,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

  (四)疏通“xx村二堰”,完成低效农田改造。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到95%以上;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六)完善村卫生室,实现治疗室、药房隔离,完善医疗设备、保障药品齐全。

  (七)建立规范整洁的农家便民超市,保障货品充足,品种齐全。

  (八)建设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完善村级活动室,室内设施,活动开展正常。

  四、20xx20xx年扶贫开发项目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从该村实际出发,两年计划建设项目15个,总投资46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上级级部门帮扶资金158万元,群众投劳折资207万元。

分年度实施如下:

  

(一)20xx年项目:

计划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215万元,其中:

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98万元,上级部门解决67万元。

  1、基础设施

  

(1)道路建设:

①硬化河坝组到xx头组通组公路公里。

需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

②硬化河坝组、旧屋基组人行便道8000米。

需财政扶贫资金16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6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6万元。

  

(2)堰渠整治:

维修“xx村二堰”4公里。

需财政扶贫资金5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6万元,上级部门解决5万元。

  (3)农房改造:

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户,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40%以上。

需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0万元。

  

(二)产业发展

  

(1)中药材发展:

新增金银花种植面积650亩,总面积达2500亩,新增种植户20户,种植户达280户。

建立白术种植基地,新增白术种植100亩。

需上级部门解决6万元,农户自筹6万元。

  

(2)养殖业发展:

新增500只以上规模土鸡养殖大户5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

实现年出栏土鸡4万只,年出栏生猪1800头。

需上级部门解决10万元,农户自筹40万元。

  (3)筹办中药材合作社1个,主要为群众种植金银花、白术、泽泻等农产品提供种植技术、种子、产品销售、病虫害防治等服务。

  (4)申办扶贫互助资金协会1个,有效解决农户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更大的满足群众发展产业的要求。

  (5)劳动力转移培训:

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劳务培训2次以上,累计参训400人次以上,发放资料800余份,需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

  3、社会事业:

  完善村卫生室,农家便民超市。

需互助扶贫资金2万元。

  

(二)20xx年项目:

20xx年计划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250万元,其中:

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09万元,上级部门解决91万元。

  1、基础设施

  

(1)道路建设:

①新修旧屋基到阳雀坳通组路1500米。

需财政扶贫资金8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1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2万元。

②硬化xx头组、姚家坡组、阳雀坳组人行便道10公里。

需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

  

(2)农房改造:

改造农村老式木房,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

需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

  (3)农村通讯:

实现有线广播电视、程控电话全覆盖。

需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农户自筹5万元。

  

(二)产业发展

  

(1)中药材发展:

新增金银花种植面积500亩。

新增白术种植100亩。

需上级部门解决5万元,农户自筹5万元。

  

(2)养殖业发展:

新增500只以上规模土鸡养殖大户5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

实现年出栏土鸡6万只,年出栏生猪2100头。

需上级部门解决12万元,农户自筹48万元。

  (3)劳动力转移培训:

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劳务培训2次以上,累计参训400人次以上,发放资料800余份,需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

  3、社会事业:

  建立藏书超过500册的农家书屋1个。

需上级部门解决2万元。

  五、效益分析

  上述项目按规划实施后,至20xx年,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农民收入将有显著提高。

  

(一)基础设施

  全村所有村民小组通组公路,完成全村18000米入户便道建设;全面消除危旧房改造,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达到300亩,户平达亩。

  

(二)产业发展

  到20xx年,全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白术基地400亩;土鸡养殖达到年出栏6万只以上,生猪养殖达到年出栏2200头;所有青壮年劳动力掌握1-2门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合理输送4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

  至20xx年底,全村实现人均增收XX元以上,达到6598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实现农户万元增收。

  (三)社会事业

  完善村卫生室,规范农家便民超市;农村建卡贫困户基本销号;医保覆盖率达95%以上,养老保险率达80%以上;村“两委”班子和谐,各项制度、机制健全,村规民约完善。

  五、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机构。

加强对xx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由乡长刘玉忠同志任该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张波为副组长,抓好项目规划、统筹协调及项目实施。

  二是广泛发动群众。

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的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发动农民筹资投劳,搞好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加快产业调整步伐,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严格项目管理。

严格执行“三专制”即专人、专账、专户,严格执行报帐制管理,做到村务公开,帐、物相符,提高扶贫资金及帮扶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法制化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对村、组干部及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保证该村扶贫规划的顺利实施。

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

(二)  庆丰镇“十三五”期间共有贫困村7个,占全区贫困村1/5,识别出贫困户1384户、6048人。

按照“两年脱村、三年脱户”的目标,今年,都炉村为脱贫摘帽村,计划脱贫363户(1656人),对照“十一有一低于”、“八有一超”各项指标要求,我镇加强组织、上下联动、强力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脱贫攻坚各项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贫困村“十一有一低”脱贫摘帽指标:

我镇今年计划都炉村脱贫摘帽,都炉村“十一有”各项考核指标均已达标。

  有“特色产业”:

贫困户中有64户种植优质稻,覆盖率91%;有20户有养殖产业,覆盖率29%。

全村142户贫困户中,70户有1个(含)以上的产业;72户没有产业,其中10户丧失劳动能力,62户长期外出务工(家庭一半以上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含零工)半年以上)。

XX年脱贫户也有种植优质水稻产业。

该项指标已达标。

  “有住房保障”:

根据对全村农户的住房情况进行排查、核查,无房户有13户,人均住房面积不达13平方米有1户,该村有住房保障指标项未达标农户数共有14户,实现%农户有稳固住房,已达标。

  “有基本医疗保障”:

根据港北区新农合办、港北区社会保险事业局、港北区统计局等部门提供的统计报表,都炉村人口数为6139人,参加新农合人数为5316人,参加城镇居民人数为173人,参加职工医保人数为6人,参加外地XX年度医保人数为445人,核查应剔除人数(死亡人员)为38人,核算出都炉村有基本医疗保障率为%。

该项指标已达标。

  “有义务教育保障”:

都炉村有九年义务教育适龄未成年人731人,其中初中生235人,小学生496人,主要分布在庆丰一、二、三中及大炉、都蕴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根据对全村适龄未成年人的入学情况进行排查、核查,适龄未成年人已全部接受义务教育,没有因贫辍学的适龄未成年人。

该项指标已达标。

  “有路通村屯”:

XX年以来,该村通过财政部门“一事一议”、交通部门以奖代补、社会力量集资等方式,共修建硬化道路13条,总里程公里,全部实现了屯屯通硬化水泥路。

该项指标已达标。

  “有饮用水”:

根据对全村农户的饮水情况进行排查、核查,全村100%农户有饮用水,该项指标达标。

  “有电用”:

都炉村所有农户100%已装有电表,都炉村有电用指标项未达标农户数为0户,该村农户有电用达标率100%,已达标。

  “有集体经济”:

XX年,都炉村委收益林地承包租金8000元,已全部存入村委财政账户,已达标。

  “有好的两委班子”:

该村“两委”自XX年换届以来,班子配备齐全,团结协作,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贫困发生率低于3%”:

都炉村人口数为6139人。

XX年都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42户,贫困人口为632人,今年都炉村已完成“双认定”107户,498人,目前贫困人口数为134人,贫困发生率%,已达标。

  

(二)脱贫户“八有一超”指标:

我镇通过后盾单位支持、爱心企业捐赠等方式,解决今年脱贫户无电视机看的问题。

通过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等途径解决43户贫困户无稳固住房问题。

通过“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持”、帮助贫困劳力转移就业等方式,增加贫困户的收入。

截至10月28日,我镇已全部完成今年预脱贫363户贫困户“双认定”工作,“八有一超”各项指标已达标。

  (三)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XX年我镇共有424户贫困户参与扶贫小额信贷,其中400户由7个企业承载,3户选择自主经营。

目前我镇已完成XX年计划脱贫户的评级授信工作,积极跟承载小额信贷的7个企业、合作社协调对接。

争取XX年分红年底前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四)扶贫产业开发情况:

大力动员贫困户积极主动发展产业,目前,共有472户参与产业开发中,其中贫困户自营型有15户,合作组织互动型、企业带动型有457户。

贫困户主要加盟合作社,以富硒稻谷、蔬菜种植为主,家禽水产养殖、生态油茶为辅,已形成有一定规模发展的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强责任、抓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做到镇、村工作台帐规范、任务清楚,每周工作一计划,各村扶贫每半月一碰头,工作队员还做好“双签到”,确保力量稳定、工作有序。

二是强化职能对接。

为了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我镇相应成立了七个专责小组,负责做好对接工作,争取上级资金及项目,力争做到有机衔接。

  

(二)大力整合资源,形成帮扶“大联动”、聚合力。

一是成立扶贫工作站,安排了1名分管领导、3名扶贫助理,充分发挥扶贫指挥中心作用;二是从镇机关、镇直单位干部职工、后盾单位及学校教师组成948名帮扶责任人的帮扶队伍,做到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确保工作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安排镇内企业帮扶到村,利用“三封信”平台,大力动员企业、单位、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通过筹钱筹物、赠送生产农资方式,切实参与到我镇扶贫攻坚战当中,目前全镇共募集筹资万元用于支持贫困大学生上学、解决部分缺电视看的问题。

  (三)改善基础设施,为脱贫摘帽奠基础、促发展。

紧紧围绕贫困村脱贫摘帽和贫困户脱贫目标,以路、水、房等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今年我镇新建5个村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目前已全部开工;二是道路建设。

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扶贫道路建设、革命老区道路等项目,全年计划建设道路公里,总投资万元,目前已完工公里,完成投资544万元;三是安居住房方面,全镇已有67户获得农村危房改造指标,且已全部竣工。

  (四)聚焦产业扶贫,发展产业促增收、脱穷帽。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大力扩大“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围绕“龙头带动、基地推动、订单管理、入股分红”等形式,持续做大做强富硒稻、蔬菜、畜禽、林果等特色产业。

7个贫困村均有合作社,共计13家,其中今年预脱贫摘帽的三个贫困村共有合作社7家,贫困村的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都炉村肉猪养殖1万多头,油茶种植XX多亩;延塘村富硒水稻种植200亩,蔬菜冬种200亩;太兴村富硒水稻种植300亩。

  (五)强化金融支持,融通资金破瓶颈、解难题。

坚持把金融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大力抓好小额扶贫信贷工作。

我镇主动与区资金政策专责小组、农村信用联社对接,今年我镇共获得2120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向424户贫困户提供了每户5万元的贷款。

  (六)完善公共服务,强化保障惠民生、增福祉。

坚持把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村、贫困户延伸,从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教育、医疗、社保等问题入手,加快贫困村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大力宣传“雨露计划”,让因学致贫的贫困人口减轻负担,早日脱贫。

目前全镇共有72名贫困学生申请“雨露计划”,未申请的贫困生已由具体帮扶人进行跟踪;二是做好未参加新农合的贫困户参保动员工作,今年全镇共组织动员了114人参加新农合,目前XX年预脱贫户已全部参合;三是做好精准低保工作,特别关注不是低保户的贫困户,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申请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镇共有553户贫困户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三、主要亮点

  我镇实行“1+1”联动工作机制,即每周一上午召开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部署工作任务,做好一周的工作计划,明确一周的工作重点;每周五上午再次召开会议进行总结,通报每周工作进度,学习最新政策、交流工作经验,减少扶贫政策知晓盲点,收集扶贫工作新问题,及时研判,协调各方解决答复第一书记或者队员的疑问,提高工作质量效率。

村脱贫摘帽工作总结(三)  洒雨镇是黔西南州确定的安龙县XX年两个个“减贫摘帽”乡镇之一,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坚强领导下,在县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县直部门的大力帮扶下,积极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大打扶贫攻坚战,顺利完成了XX年“减贫摘帽”扶贫攻坚工作任务。

  一、立足镇情,创新思路谋发展

  洒雨镇位于安龙县西北部,距县城34公里,辖13个行政村,130个村民组,6200余户,3XX余人,属国家级二类重点贫困乡镇,有扶贫开发重点贫困村7个,贫困人口5729人,贫困发生率达%,全镇国土面积1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125亩,其中田4540亩,地14585亩。

森林覆盖率55%。

城镇化率%。

  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减贫摘帽”目标任务是: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00元,力争达到6100元;实现减少贫困人口1990人,力争达220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个百分点,力争下降个百分点。

  面对全镇贫困发生率高、人均收入低、人均耕地少、发展条件差的现实状况,要实现既定的减贫摘帽目标,就必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重点贫困村为主战场;以增加贫困户收入、降低贫困发生率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产业项目为支撑;以培育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为重点的指导思想,走后发赶超之路。

  二、下足功夫,落实工作促增收

  

(一)抓组织领导,在责任落实上下功夫。

  减贫摘帽工作任务明确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10次在党政领导班子会上讨论有关事项,安排启动了工作经费10万元,确保了问题及时有效地得以解决。

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减贫摘帽”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坚持帮扶与发展相结合,坚持规划与落实相结合,坚持交流与学习相结合”的工作思路,认真结合镇情实际,制定洒雨镇扶贫攻坚规划、“减贫摘帽”工作方案、激励措施等文件,明确党政“一把手”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具体抓,镇属部门齐抓共管,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奖惩,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同时,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扶贫攻坚主战场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二)抓宣传培训,在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上下功夫。

  一是结合县委开展的农村思想建设“六进村”、“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和“四帮四促”、“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及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村干部召开了思想动员会。

惠民政策巡回宣讲20余次,发放宣传单8500份,出动宣传车30车次。

二是围绕项目实施,组织村民开展种、养产业技能培训5期。

三是围绕“减贫摘帽”不减扶持政策开展宣传,进而消除农户的心理顾虑,疏通群众的思想渠道,转变他们以往的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等、靠、要”的落后思想,激发困难群众发展产业的热情,增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三)抓重点工作,在典型带动上下功夫。

  以重点贫困村为核心,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带动全镇整村推进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认真开展农村贫困人口识别普查工作。

经统计核查,新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下我镇的贫困人口有7519人,这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要实现“减贫摘帽”目标,就必须结合镇情民意,科学谋划,后发赶超。

二是以“4321”帮扶方式,大力开展“造血”式帮扶。

按照“4321”,帮扶方式,全镇干部职工直接对口帮扶贫困户320户,1080人。

自明确各自帮扶对象以来,各干部职工纷纷深入贫困农户家庭开展工作,寻求发展路子。

在春耕生产中,帮助特困家庭解决农资采购资金计13万元,解决救灾粮52500公斤,救灾款9万元。

三是积极建立贫困农户统计监测台帐。

按照抽样统计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农民人均纯收入30户样本户选定并建立调查台帐。

同时,对所有贫困户及时建立现金日记台帐。

四是鼓励、扶持产业大户和经济组织,以典型带动周围群众脱贫致富。

积极扶持产业大户和经济组织,借助他们的资源和技术,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走上致富道路。

堡堡村朱远福等养殖大户,发展肉牛养殖86头,吸引当地群众发展畜牧业,五是争取部门帮扶,促进农民直接增收。

为了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县直相关部门不定期深入我乡实地解决问题,帮助老百姓直接增收。

一年来,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国土局、县公安局等部门加大了对我镇贫困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各种涉农补贴资金投入较大,其中:

合医及医疗救助资金105万元、计生奖励扶助资金3万元、农资及种粮补贴资金298万元、农村低保517万元、退耕还林建设资金63万元、能繁母猪补贴资金6万元,各级帮扶资金14万元,争取上级扶贫资金380万元子,重点覆盖5个村,帮扶750户贫困户、3100人贫困人口。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贫困群众直接增收。

  (四)抓项目建设,在夯实发展基础上下功夫。

  审时度势,抓好扶贫开发项目推进工作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只有通过认真分析,认清劣势,发挥优势,确立扶贫项目,才能夯实发展基础。

我镇的项目有肉牛养殖场6个涉及54户农户,236人,实现年产值200万元,每人增收4100元,脱毒马铃薯972亩,涉及农户320户,1460人,实现年产值290万元,每人增加收入3600元,5万元养猪项目,涉及10户农户,人口46人,实现年收入160万元,每人增加收入3600元年,救助贫困大学生5人,涉及金额2万元,烤烟种植13000亩,XX余户,涉及农户7000余人,年产值4000余万元,每人增收4500元,核桃种植3072亩,涉及农户123户,人口1230人。

  三、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奔小康

  通过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洒雨镇“减贫摘帽”工作喜结硕果,各项指标均达到省定标准。

一是通过对全镇30户扶贫监测样本户的测算,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已从XX年的3968元增加到XX年的4960元。

二是贫困人口从XX年6440人减少到XX年的4780人,实现减少贫困人口1660人,贫困发生率从XX年的28%降低到XX年的%,贫困发生率下降了个百分点。

三是通过产业项目实施,全乡已形成脱毒马铃薯,烤烟、核桃等规模产业13000余亩,为农户实现持续增收上足后劲。

四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贫困村村容得到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提高。

五是“减贫摘帽”的社会效益彰显,全镇上下高度团结,盼发展,求发展,快发展已成为全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

  今后,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理念,扎实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扶贫方法和措施,在争取并实施好扶贫项目的同时,继续深入实施“4321”帮扶方式,落实责任到人,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实现脱贫致富。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

我们坚信,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指日可待,幸福美好的明天就在前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