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容二极管调频课程设计综述.docx
《变容二极管调频课程设计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容二极管调频课程设计综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容二极管调频课程设计综述
5仿真结果及分析..................................................................................17
摘要
调频电路具有抗干扰性能强、声音清晰等优点,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主要应用于调频广播、广播电视、通信及遥控。
调频电台的频带通常大约是200~250kHz,其频带宽度是调幅电台的数十倍,便于传送高保真立体声信号。
由于调幅波受到频带宽度的限制,在接收机中存在着通带宽度与干扰的矛盾,因此音频信号的频率局限于30~8000Hz的范围内。
在调频时,可以将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扩大至30~15000Hz,使音频信号的频谱分量更为丰富,声音质量大为提高。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直接调频电路,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和自动频率微调系统。
其优点是工作频率高,固有损耗小且线路简单,能获得较大的频偏,其缺点是中心频率稳定度较低。
较之中频调制和倍频方法,这种方法的电路简单、性能良好、副波少、维修方便,是一种较先进的频率调制方案。
本课题载波由LC电容反馈三端振荡器组成主振回路,振荡频率有电路电感和电容决定,当受调制信号控制的变容二极管接入载波振荡器的振荡回路,则振荡频率受调制信号的控制,从而实现调频。
关键词:
调频、变容二极管、LC
Abstract
Frequencymodulationcircuithasstronganti-jammingperformance,clearvoiceetc,andgotrapiddevelopment.MainlyusedinFMradio,broadcasttelevision,communicationandremotecontrol.FMradiobandusuallyisabout200~250KHZ,thebandwidthisamradiodozensoftimes,convenientdeliveryhi-fistereosignal.Duetothemodulationwavebybandwidthlimit,inthereceivertherearepassbandwidthandinterferenceofthecontradiction,thereforeaudiosignalfrequencylimitedto30~8000hzrange.Infrequencymodulationinaudiosignalfrequencyrangetoexpandto30~15000hz,maketheaudiosignalspectrumcomponentmorerich,soundqualitygreatlyimproved.
Varactorfrequencymodulationcircuitisakindofcommonlyuseddirectfrequencymodulationcircuit,whicharewidelyusedinmobilecommunicationandautomaticfrequencyadjustmentsystem.Itsadvantageiswithhighworkingfrequency,theinherentlosssmallandsimplelines,canobtainlargerdeviation,itsshortcomingiscenterfrequencystabilityislow.Comparedwithintermediatefrequencymodulationandfrequencymultiplicationmethod,themethodofthecircuitissimple,theperformancegood,deputywavelittle,easymaintenance,itisakindofadvancedfrequencymodulationscheme.
ThistopiccarrierbyLCcapacitancefeedbackthreeendoscillatorcompositiondrivercircuit,oscillationfrequencyiscircuitinductanceandcapacitancedecision,whenbemodulationsignalcontrolofthevaractoraccesscarrieroscillatorintheoscillationcircuit,theoscillationfrequencymodulationsignalbythecontrol,soastorealizethefrequencymodulation.
Keywords:
FM,varactor,LC
1方案选择
产生调频信号的电路叫做调频器,对他有4个主要的要求:
已调波的瞬时频率与调制信号成比例变化。
未调制时的载波频率即已调波的中心频率具有一定的稳定度。
最大频偏与调制频率无关。
无寄生调幅或寄生调幅尽量小。
产生调频的方法主要归纳为两类:
1用调制信号直接控制载波的瞬时频率——直接调频。
2先将调制信号积分,然后对载波进行调相,结果得到调频波——间接调频。
变容二极管调频的主要优点是能够获得较大的频移(相对于间接调频而言),线路简单,并且几乎不需要调制功率,其主要缺点是中心频率的稳定度低。
在满足设计的各项参数的基础上尽量简化电路。
因此本次课程设计采用2CC1C变容二极管进行直接调频电路设计。
2调频电路设计原理分析
2.1FM调制原理:
FM调制是靠信号使频率发生变化,振幅可保持一定,所以噪声成分易消除。
设载波
调制波
。
或
,此时的频率偏移量△f为最大频率偏移。
最后得到的被调制波
Vm随Vs的变化而变化。
为调制系数
2.2变容二极管直接频率调制的原理:
变容二极管是利用半导体PN结的结电容随反向电压变化这一特性制成的一种半导体二极管,它是一种电压控制可变电抗元件,它的结电容Cj与反向电压VR存在如下关系:
式中,VD为PN结的势垒电压(内建电势差),Cj0为VR为0时的结电容,γ为系数,它的值随半导体的掺杂浓度和PN结的结构不同而异:
对于缓变结,γ=1/3;突变结:
γ=1/2;对于超突变结,γ=1~4,最大可达6以上。
图2.1变容二极管的Cj-v特性曲线
变容二极管的Cj-v特性曲线如图2.1所示。
加到变容二极管上的反向电压包括直流偏压V0和调制信号电压VΩ(t)=VΩcosΩt,即
。
结电容在vR(t)的控制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把受到调制信号控制的变容二级管接入载波振荡器的振荡回路,则振荡回路的频率已收到调制信号的控制。
适当选择调频二极管的特性和工作状态,这样就实现了调频。
设电路工作在线性调制状态,在静态工作点Q处,曲线的斜率为
。
2.3三极管的参数
图2.2高频三极管的参数
3单元电路设计分析
3.1LC振荡电路
本电路采用常见的电容三点式震荡电路实现LC振荡,如图3.1,简便易行,变容二极管电容作为组成LC振荡电路的一部分,电容值会随加在其两端的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达到了变频的目的。
Rc,Re,RB1,RB2设置LC震荡电路的静态工作点,L1,C1构成LC震荡电路,CC,DC接入LC振荡电路改变振荡频率构成调频电路。
R1、R2、R3提供变容二极管工作所需的直流偏置。
信号VΩ从C5接入,电感L2是一低通线圈,可以过滤掉信号的高频部分。
图3.2为调频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
变容二极管的接入方式为部分接入,如果去掉与之串联的CC则为全部接入。
图3.1调频信号产生电路
图3.2三点式振荡电路
3.2调制灵敏度
单位调制电压所引起的最大频偏称为调制灵敏度,以Sf表示,单位为kHz/V,即
VΩm为调制信号的幅度;△fm为变容管的结电容变化△Cj时引起的最大频偏。
∵回路总电容的变化量为
在频偏较小时,△fm与△C∑的关系可采用下面近似公式,即
∴p↑△f↑,△Cj↑△f↑。
调制灵敏度式中,△C∑为回路总电容的变化
量;CQ∑为静态时谐振回路的总电容,即
∴C1↓Sf↑△f↑
调制灵敏度Sf可以由变容二极管Cj-v特性曲线上VQ处的斜率kc计算。
Sf越大,说明调制信号的控制作用越强,产生的频偏越大。
改变CC的值可以使变容二极管的工作点调节到最佳状态。
3.3增加稳定度的措施:
3.3.1震荡回路参数LC
显然LC如有变化,必然引起震荡频率的变化,影响LC变化的因素有:
元件的机械变形,周围温度变化的影响,适度,气压的变化,因此为了维持LC的数值不变,首先就应选取标准性高的,不易发生机械变形的元件;其次,应尽量维持振荡器的环境温度的恒定,因为当温度变化时,不仅会使LC的数值发生变化,而且会引起电子器件的参数变化,因此高稳定度的振荡器可以封闭在恒温箱(杜瓦瓶)内,LC采用温度系数低的材料制成。
3.3.2温度补偿法
使L与C的变化量与△L与△C的变化量相互抵消以维持恒定的震荡频率,其原理如下:
若回路的损耗电阻r很小,即Q值很高,则振荡频率可以近似的用回路的固有频率f0来表示。
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使LC产生微小的变量△L、△C,因而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为
若选用合适的负温度系数的电容器(电感线圈的温度系数恒为正值),使得△C/C与△L/L互相抵消,则△f可减为零。
这就是温度补偿法。
3.3.3回路电阻
r的大小是由振荡器的负载决定的,负载重时,r大,负载轻时r小,当负载变化时,振荡频率也随之变化。
为了减小r的影响尽量使负载小且稳定,r越小,回路的Q值越高,频率的稳定度也越高,
3.3.4加缓冲级
为了减弱后级电路对主振器的影响,可在主振器后面加入缓冲级。
所谓缓冲级,就是实际上是一级不需要推动功率的放大器(工作于甲类)。
3.3.5有源器件的参数
晶体管为有源器件时,若他的工作状态(电源电压或周围温度等)有所改变,则晶体管的h参数会发生变化,即引起振荡频率的改变。
为了维持晶体管的参数不变,应该采用稳压电源,和恒温措施。
采用高稳定度LC振荡电路
例如采用克拉泼电路如图3.2所示:
C1>>C3,C2>>C3,Cb为基极耦合电容,C3为可变电容,他的作用是把L与C1,C2分隔开,使反馈系数仅取决于C1,C2的比值,振荡频率基本上由L和C3决定。
这样,C3就减弱了晶体管与振荡电路之间的耦合,使折算到回路内的有源器件的参数减小,提高了频率的稳定度,另一方面,不稳定电容(如分布电容)则与C1,C2并联,基本上不影响震荡频率。
C3越小,则频率的稳定度越好,但起振也就越困难。
因此C3也不能无限制的减小。
4各单元电路元器件参数设置:
4.1LC震荡电路直流参数设置:
ICQ一般为(1~4)mA。
ICQ偏大,振荡幅度增加,但波形失真加重,频率稳定性变差。
取ICQ=2mA。
取VCEQ=1/2VCC=6V。
可以求出Rc+Re=3KΩ,取Rc=2KΩ,Re=1KΩ;
β=60,IBQ=β×IBQ,为使减小IBQ对偏执电阻的电位偏执效果的影响,取RB1和RB2上流过的电流IB>>IBQ,取RB1=28KΩ,RB2=8.2KΩ。
4.2调频电路的直流参数设置
根据2CC1C数据手册提供的变容二极管的Cj-v特性曲线(如图1),取变容二极管的正常工作的反向偏置电压为4V,R1与R2为变容二极管提供静态时的反向直流偏置电压VQ,电阻R3称为隔离电阻,常取R3>>R2,R3>>R1,以减小调制信号VΩ对VQ的影响。
已知VQ=4V,若取R2=10k,隔离电阻R3=150kΩ。
则R1=20KΩ
4.3交流电路参数设置:
由LC震荡频率的计算公式可求出
,若取C1=100pF,则L1≈10H。
实验中可适当调整L1的圈数或C1的值。
电容C2、C3由反馈系数F及电路条件C1<,则取C3=3000pF,取耦合电容Cb=0.01F。
本题给定变容二极管的型号为2CC1C,已测量出其Cj-v曲线如图1所示。
取变容管静态反向偏压VQ=-4V,由特性曲线可得变容管的静态电容CQ=75pF。
2CC1C属于突变结,γ=0.5,图4为变容二极管部分接入振荡回路的等效电路,接入系数p及回路总电容C∑分别为
为减小振荡回路高频电压对变容管的影响,p应取小,但p过小又会使频偏达不到指标要求。
可以先取p=0.2,然后在实验中调试。
当VQ=-4V时,对应CQ=75pF,则CC18.8pf。
取标称值20pF。
图4.1交流等效电路图
4.4计算调制信号的幅度
为达到最大频偏△fm的要求,调制信号的幅度VΩm,可由下列关系式求出。
由Cj-v曲线得变容管2CC1C在VQ=–4V处的斜率
PF/V,得调制信号的幅度
VΩm=ΔCj/kc=0.92V。
调制灵敏度Sf为
KHz/V
5仿真结果及分析
5.1输入3kHz、振幅为10V的正弦波调制信号,仿真结果如下:
图5.1调制信号波形
5.2输出调频波波形
图5.2已调信号波形
5.3频率计仿真结果
图5.3已调信号低频率
图5.4已调信号高频率
由仿真结果可看出,已调信号的频率随着调制信号在4.767MHz~4.849MHz之间缓变,说明实现了信号的调频,只是变化幅度太小,看不出调频波。
6元器件清单
Designator
Comment
Footprint
Description
C5
CapPol1
RB7.6-15
PolarizedCapacitor(Radial)
C,C1,C2,C3,C4,C6,C7,Cb,Cb3,Cc
Cap
RAD-0.3
Capacitor
Dc
2CC1C
SOT23A
VariableCapacitanceDiode
L
Inductor
0402-A
Inductor
L1,L2
InductorIron
AXIAL-0.9
Magnetic-CoreInductor
Q1
3DG100
TO-92A
NPNAmplifier
R1,R2,R3,Rb1,Rb2,Rb3,Rb4,Rb5,Rb6,Rc,Re,Re4,Re21,Re31,Re32,RL
Res2
AXIAL-0.4
Resistor
7设计体会
通过本周的课程设计,我认识到课本上的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次做课程设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上了三年大学,学了三年通信,发觉自己竟然连一只二极管还没有学会。
看来做什么都要有追根求底的精神。
不然什么都只是知道,却什么都不精通,这是将来走上社会最忌讳的。
虽然只是短暂的一周,但在这期间,却让我受益匪浅。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认识到了知识和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牢固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才能有清晰的思路,知道每一步该怎样走。
才能顺利的解决每一个问题。
就以这次课程设计为例,刚拿到题目的时候,大致看一下要求,根据平时所学的知识,脑海中就立刻会想到应该用到的元器件,然后再去图书馆去查这些元器件的资料,很快地初步方案以及大概的电路原理图就出来了。
但是,在具体的细节设计上,我却不知道为什么,从而明白了自己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所以,这次课程设计在让我认识了知识的重要性之外,更让我明白了自己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欠缺。
一周的课程设计虽然结束了,但是在这期间所学的知识和老师的指导却让我难以忘记。
8参考文献
1:
李银华电子线路设计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6
2: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试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
张肃文高频电子电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4:
阳昌汉高频电子电路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凤言电子电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
阳昌汉高频电子线路学习与解题指导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2004
6:
杨翠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7:
罗伟雄通信原理与电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