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古代的经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891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古代的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古代的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古代的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古代的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古代的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古代的经济.docx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古代的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古代的经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古代的经济.docx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讲精练中国古代的经济

2019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中国古代经济

第一部分知识整合

1.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原因

①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根本原因)

②中国古代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如经济改革)

③政府的重视(如重农抑商、兴修水利)

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2.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

生产工具的改进:

①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②西汉:

耦犁→③隋唐:

曲辕犁(江东)

耕作技术的发展:

①春秋战国:

垄作法→②西汉:

代田法→③魏晋南北朝:

耕耙耱技术

耕作制度的变化:

①两汉:

一年一熟→②宋朝以后: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3.土地制度的演变

⑴原始社会:

氏族公社所有制

⑵夏、商、西周: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度)→土地不能买卖和转让

⑶春秋战国开始:

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①确立过程:

鲁国初税亩、秦国商鞅变法。

把土地制度从井田制改成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内容:

包括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农民土地私有制

③弊端:

土地兼并,均田制和鱼鳞图册只是政府在抑制土地兼并,并不能真正阻止。

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只要存在土地私有就会有土地兼并。

4、小农经济:

⑴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①铁犁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⑵含义: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⑶评价:

①农民具有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②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同时,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封闭性、分散性(分散性决定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

5.“重农抑商”政策(含义:

重视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

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评价:

积极①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

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进步。

6.水利灌溉

⑴水利工程:

①战国:

都江堰→②汉朝:

漕渠、白渠、龙首渠

⑵灌溉工具:

①曹魏:

翻车→②唐朝:

筒车→③宋朝:

高转筒车→④明清:

风力水车

7.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特征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②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③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

④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8.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表现和特点

⑴历程:

①夏商西周,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②春秋战国,出现了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此后,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⑵表现(成就):

三大部门——冶金、制瓷、丝织

冶金商周:

青铜→西周:

铁→两汉:

高炉炼铁、炒钢技术→东汉:

水排→南北朝:

灌钢法

制瓷东汉:

青瓷→北朝:

白瓷→唐朝:

南青北白格局、秘色瓷、唐三彩→宋朝:

五大名窑、景德镇→元朝:

青花瓷→明清:

彩瓷、珐琅瓷

⑶特点:

①官营、家庭、民营三种经营形态并存;②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③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④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不断进步;⑤手工业生产随经济重心转移而相应变化;⑥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9.手工业三大经营形态比较

经营形态

特点

产品用途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宫廷消费

不投放市场

家庭手工业

自给自足(“女织”)

家庭消费、交纳赋税

剩余部分出售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

投放市场

10.手工业部门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间:

明朝中后期)

⑴含义:

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

⑵出现原因: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⑶特点: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雇佣关系

⑷缓慢发展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的阻碍;②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理解:

因为资本主义萌芽需要市场,而这三点原因恰好限制了市场)

④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根本原因)

11.中国古代国内商业不断不断发展的表现

⑴一般表现:

先秦、秦汉、隋唐、两宋、明清

⑵突破限制:

(是在宋朝,地点:

市坊界限被打破,时间:

出现夜市、晓市)

⑶城市发展变化

12.中国古代对外商业/对外贸易(由政府控制,总体趋势由盛而衰。

两大港口广州、泉州)

代表:

郑和下西洋

⑴明朝:

朝贡贸易积极:

加强与海外各国联系

评价消极:

不计较经济效益(是朝贡贸易不能持久的主因),厚往薄来

⑵清朝:

闭关锁国

含义:

严格限制(≠绝对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如广州十三行

根源: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后果①经济:

造成了对外贸易萎缩,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科技:

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思想:

使统治者更加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13.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①商业起源早,并不断发展

②与农业、手工业密切相关,但受重农抑商影响

③商业发展促使古代城市的兴起

④朝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强化训练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测试内容:

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1.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做国家的代称。

这主要是因为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2.有学者指出:

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千耦其耘D.集约经营

3.商代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

A.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C.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D.生产规模相当大

4.关于夏、商、西周时期使用的农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青铜农具B、主要是铁器农具

C、主要是木、骨、石等农具,有极少量的青铜农具D、主要是钢制农具

5.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

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

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西周土地买卖频繁难以定性B.历史可以凭主观随意分析

C.百家争鸣的需要D.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

7.《吕氏春秋》载“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

”《汉书•食货志》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有关这两段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两段话是矛盾的②它们说明男耕女织相辅相成

③家庭手工业在小农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④封建剥削造成一些人不劳而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

9.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妻“十三能织素,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她身上装扮是“妾有绣腰糯,葳蕤自生光”。

她床上装饰是“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这些描述主要反映了

A.中国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女子备受压迫,日夜劳作

B.汉代吏治腐败,焦仲卿一普通小吏,家中竟布置得如此富丽堂皇

C.汉代丝织业生产的普及和发达程度

D.汉代家庭手工业在手工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10.《后汉书•任延》记载,南阳宛人任延任九真(郡治在今越南清化西北)太守,当地传统民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任延令铸作铁制农具,教之垦辟,于是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一时“风雨顺节,谷稼丰衍”。

这表明

A.移民实边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B.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C.地方官重视农业发展以图升迁D.引进农耕改变了当地生产结构

11.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12.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13.“富民有田而贫者多佃之,秋收之后,所得各得其半。

”这反映了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村社式经营B.田庄式经营C.租佃式经营D.自耕农式经营

14.据史料记载,隋文帝开皇四年,智贾租得常田一亩,交与田租银钱五文,租田人不负担田赋;灌田水渠破而水溢,田主不负责。

据此可知

A.均田制已经瓦解B.租佃制在全国范围推广

C.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D.经济生活中存在契约意识

15.土地兼并现象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政策都不能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是

A、政治腐败B、重农抑商思想的支配

C、农民起义的打击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16.下列史料记载的历史现象中,南北朝时期尚未出现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B.“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

C.“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钢”D.“时有七部尉,……南尉在草市北”

17.下图是甘肃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

A.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

B.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

C.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

D.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

18.《东京梦华录》记载:

“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19.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由此可知,纸币

A.产生时就注重其“防伪”功能B.容易导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

C.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的货币D.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20.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活动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21.宋元时期,江苏吴郡“地沃而物移,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

这证明该地区在推行

A.垄作法B.套作制C.稻麦复种制D.一年三熟制

22.清政府规定: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该规定从实质上反映出

A.资本主义萌芽危及封建王朝的统治B.纺织业内部出现了不正常的兼并现象

C.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生产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3.“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27万人,比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面对空前严峻的就业压力,网友搞笑建议穿越到明代的南京去就业,在那里不可能经历到的现象是

A.到丝绸手工工场当雇佣工人B.到徽商票号当账房伙计

C.做批发棉纱回收棉布的包买商D.创办珐琅彩烧制手工工场

24.清朝乾隆年间纪晓岚写了一副对联: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的影响B.宗法观念的根深蒂固

C.中国人耕读传统习惯的影响D.小农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2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鸦片的大量流入进而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大肆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26.关于古代统治者“抑商”的理由,《吕氏春秋•上农》中有言“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下列不属于材料观点的是

A.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争夺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

B.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会使得民众淡化乡土观念

C.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管理人民的难度

D.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将会冲击法律和道德体系

27.“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

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

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歧视和压制

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D.徽商的虚伪

28.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通过对该表的分析,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①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②江淮地区人口变动幅度一直是最大的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④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9.明清时期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殖民者的侵略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要求

C、明初倭患猖獗D、清初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的需要

30.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目的或特点的是

A、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B、以获取最大的经济价值为目的

C、主要是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D、厚往薄来、备偿其价

第Ⅱ卷(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

3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分)

材料一

材料二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

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有的多达数万人。

一一范文澜《中国通史》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4分)

(2)据图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3分)。

(3)据图四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了哪些新特点?

(4分)

(4)图三四和图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但其社会地位却很低,原因何在?

谈谈你对商人的认识。

(8分)

32.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下列材料:

(21分)

材料一

材料二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拉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浙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而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浙浮现……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4分)

(2)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我国的手工业高度发达,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

简要介绍明代、手工业发展的成就。

(4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4分)

(4)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

这一现象在明清时期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

(7分)

 

参考答案

1-5BAACD;6-10DBCCD;

11-15BABDD;16-20BBCAA

21-25CDDDA;26-30ABDBB

311)答:

图一反映的是锄耕(或铁农具)。

(1分)

图二是铁犁牛耕。

(1分)

影响: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本农业生产力提高的显著标志,有利于促进土地制度变革和推动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4分、只要接近就可给分)

(2)答:

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政府管理放松。

(3分)

(3)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农产品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区域商人群出现;汽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4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

(4)答:

商业经济的繁华建立在农耕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2分)

因为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2分)

认识:

商人拥有大量财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商人的活跃也形成了特殊的交通现象;客商也常面临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商人重和轻离别等。

(4分

32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4分)

(2)纺织业方面,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丝织业出现花楼机;制瓷业方面,景德镇是瓷都,创造了五彩;民营手工业在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或者答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任意三点即可4分)

(3)商人群体形成;城镇商业繁荣兴起;货币作用增强;区域间长途贩运;农副产品大量涌入市场成为商品;(任意4点4分)

(4)变异:

资本主义萌芽。

(2分)

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赋税沉重,农民贫困;以本致富,以末守之(任三点5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