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891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课题

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寓、则”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生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够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4、学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明白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这个道理,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进一步体会这则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寓言《亡羊补牢》,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事要及时纠正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之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预习要求

借助拼音朗读生字和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出示“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井底之蛙”三个寓言成语,引导学生读一读。

教师引导: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这三个故事,大家还知道这三个成语讲了什么故事吗?

学生回忆这三个成语的主要内容,教师讲解:

其实这三个成语并不是普通的成语,它是寓言成语。

板书:

寓言。

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寓”。

教师继续讲解:

什么是寓言呢?

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通过讲一个故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两则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

12、寓言两则。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作者想给我们讲一个什么故事?

又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二、解题,引出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查字典,说一说题目中的“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亡”在古代指丢失。

“牢”在文中指羊圈。

2、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

(养羊人丢失了羊才去修补羊圈。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劝告后悔

2、交流讨论,记忆字形。

窟:

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屈”。

街:

中间最后一笔是“提”。

窿:

上面是“穴宝盖”,下面的“折文旁”下面有一横,不要丢掉。

3、口头组词。

四、深入学习,理解寓意

1、默读课文。

思考:

养羊人丢了几次羊?

为什么羊丢了?

(丢了两次羊,因为羊圈破了。

2、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丢羊的事。

(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狼从窟窿里叼走了羊,所以羊少了一只。

(3)句式训练。

投影出示填空:

我今天特别高兴,原来

因为小丽生病了,所以

(4)养羊人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了,那么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什么呢?

(不听街坊的劝告。

指名读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

(5)养羊人的这种想法对吗?

为什么?

(养羊人的想法不对。

因为他不修羊圈,羊还会再丢。

他只想到已经丢的羊回不来了,却没有想到还会再丢羊。

同学们分析得对,养羊人没有认真分析丢羊的原因,考虑问题不全面。

(6)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是什么?

齐读第四自然段。

“又”是什么意思?

(这一次丢羊的过程跟第一次一样。

由此可见,不听劝告,没有及时补救过失,不好的结果就会重演。

同学们,这样的道理适用于学习吗?

(比如做作业,如果错了,一定要好好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下次不再错。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画出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想法。

(2)理解句子,出示投影: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

“后悔”是什么意思?

说明了什么?

(感到自己以前的行为是错误的。

说明养羊人认识到自己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3)养羊人现在修羊圈晚不晚?

为什么?

(现在修羊圈不晚,这样以后就不会再丢养了。

这次,养羊人思考问题比第一次有了进步,想问题想得全面了。

(4)课文中哪一句说明现在修羊圈不晚?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5)投影出示插图。

请你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图上的内容。

(因为养羊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赶快修补好了羊圈。

(6)养羊人这样做的结果怎样?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再也”一词说明什么?

(强调从此以后他的羊一直没有丢过。

五、深入理解,揭示寓意

1、想一想,在丢羊、修羊圈这些事中,养羊人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

做错了:

不听别人的劝告,考虑问题不全面。

做对了:

吸取自己不听劝告的教训,及时改正错误修补羊圈。

2、你读完了这个故事后懂得了什么?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习了一则寓言,懂得了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而且知道了读书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越读越聪明。

六、创设情境,拓展阅读

1、明明因为贪玩连续两天没完成作业了,今天他又顾着玩耍不想写作业。

你提醒他赶紧写,他说:

“我已经两天没完成作业了,今天能补得起来吗?

”你会把成语:

亡羊补牢送给明明说:

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爸爸多次戒烟都戒不掉,妈妈每次劝他,他都说:

“抽了这么多年了,肯定戒不了了。

”你会把成语:

亡羊补牢送给爸爸,说:

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七、领悟寓意,讲讲故事

1、读了故事,明白了这个故事的道理,我们还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故事,你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了吗?

 不急,我们先来练习一下,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2、谁能够将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咱们班里肯定有一名特会讲故事的人,大家推荐一下,班里的故事大王是哪位?

请他来说一说。

 

课题

12、寓言二则—揠苗助长

课时

2-2

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焦、筋、疲”等5个生字,会写“筋、疲”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4、学习寓言故事《揠苗助长》,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禾苗都枯死的原因,明白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的道理。

5、能够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预习要求

能够借助拼音朗读生字和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了解《揠苗助长》这则寓言的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指生读一读《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指生说一说《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揭示的道理。

教师引导: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

揠苗助长

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揠”,注意“揠”的读音。

二、初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1、板书,读题 ①指名拼读 ②齐读 

③提问:

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

读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2、初读课文 

师:

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交流“揠苗助长”的意思。

 

三、认读生字词,了解大意。

 

1、过渡:

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认读词语的本领了。

 

2、出示词语,认读识记 

①开火车读(师重点指导读准翘舌音“喘”) 

②齐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

请4个能干的同学分段读一读这个故事,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大概讲了什么?

 

4、出示提示,交流大意:

课文讲了一个农夫,巴望自己家的禾苗快点长大,就想出了“揠苗助长”的办法,结果禾苗全枯死了。

 

四、学习课文。

 

(一)知道“揠苗助长”的原因 

1、提问:

农夫问什么要“揠苗助长”呢?

 

2、讨论交流原因:

他太想让禾苗长大了。

 

(二)学习第一段 

1、根据要求读第一段 

师: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段,哪些句子或词语能让你读出农夫特别想自己的禾苗长得快?

 

2、讨论交流语句。

 

3、出示句子: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①“巴望”是什么意思?

你能用“巴望”说一句话吗?

农夫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怎样?

 

②因此他天天去天边看,他去看什么?

禾苗长高了吗?

 

③感情读:

来读读这位天天看禾苗的农夫吧,读出农夫焦急的心情。

4、出示句子: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①过渡: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②理解“好像” 

③师:

看着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的禾苗,农夫心里会想什么?

 

5、出示句子: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

“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 

①表演“焦急地转来转去” 

②齐读第一段: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想让自己禾苗快点长高的农夫。

 

(三)学习第二段 

1、过渡:

从那天起,他就一直想办法怎样让禾苗快快长。

第一天,他很用心地想,可是没想到。

第二天,他很用心地想,可是还是没有想到。

第三天、第五天……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办法,(课件出示第二段,生接读) 

2、自读第二段,找到农夫的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3、感受农夫的辛苦 

观察图,理解“一棵一棵”、“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筋疲力尽” 

师:

当他把所有的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过后,太阳已经落山了。

瞧,他都累成什么样了?

(筋疲力尽)筋疲力尽是什么样子?

 

4、感情读: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忙碌的农夫吧。

 

(四)了解植物生长的规律 

1、讨论植物生长过程 

师:

农夫因为自己的禾苗长得慢,很着急,所以用揠苗助长来帮助禾苗长,但是禾苗生长能急吗?

为什么?

 

2、出示禾苗生长过程图片,了解植物生长要有规律。

 

3、农夫犯了什么错?

 

4、小结板书:

欲速则不达 

(五)学习第三段 

1、过渡:

同学知道禾苗生长要有规律,可是农夫知道自己的错误吗?

读一读第三段 

2、指导读好农夫的话 

①农夫不但不知道自己的错误还很怎样?

(开心、高兴)谁来高兴地读一读?

(指名读) 

②刚干完活筋疲力尽的农夫还在(喘气),谁来一边喘气一边开心地读读?

 

③齐读农夫的话 

(六)学习第四段 

1、他多高兴,多得意啊,可是结果呢?

2、朗读课文第四段。

 

五、拓展运用寓意。

 

1、同学们,如果你是他儿子,或是他的邻居,他的朋友,看着枯死的禾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能用上黑板上的两个词语说吗?

 

2、小结:

同学们,其实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如果太着急了,违反了事情发展的规律,反而不会有好的结果。

所以,希望我们大家能从文中的这个农夫身上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干出这样的傻事来。

 

3、观察生活。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有的病人,希望自己的病快点好,一下子吃了很多药,反而病更重了。

同学们。

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例,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预设:

有的父母希望孩子聪明,就拼命的给孩子买营养品,可孩子不但没有聪明,反而越来越肥胖,小小年纪就得了肥胖症等。

有的女孩,身材有点胖,为了好看,她就绝食,吃减肥药,结果病倒了。

 

师:

同学们的收获真大,不仅读懂了课文,还明白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六、书写指导。

 

出示“筋、疲”,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字,并且说一说这两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全班交流讨论:

“疲”要写在病字旁里面,“皮”的笔顺是横钩、撇、竖、横撇、捺。

最后的捺要写得稍微长一些。

教师示范书写“筋、疲”两个字,边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学生描红并仿写这两个生字。

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并相机评价。

七、课后作业

自由读一读这则寓言,进一步体会寓言揭示的道理。

并将这则寓言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课题

13、画杨桃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靠、而”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课、图、摆”等九个字,会写“图画、老师”等十个词语。

2、能积累“靠、视、抢、悦”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3、初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习课文1-4自然段,了解我在图画课上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们看了我画的杨桃有什么反应?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课文1-4自然段,了解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同学们的反应。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杨桃的图片。

预习要求

能够借助拼音朗读生字和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下面我们就先来猜一个谜语。

出示谜语:

黄瘦似苦瓜,形比核桃大。

皮肉均可食,果树南方家。

学生猜一猜这个谜语。

注:

学生对杨桃并不是太熟悉,可能猜这个谜语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直接出示这个谜语的答案:

杨桃。

引导:

同学们,你们认识杨桃吗?

见过杨桃吗?

知道杨桃是长什么样子吗?

出示杨桃各种样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杨桃的样子。

教师引导:

有一次图画课上,老师让学生画杨桃,同学们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揭示课题:

13、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我们把课文中的事情理出一个思路来,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靠、而、班、哈、倒、审、视、页、肃、晌、抢、嘻、悦、诲

3、重点认读:

班、晌、诲、肃、抢。

(1)比较认识“晌”和“抢”:

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

(配合猜谜语和图片认知进行)

(2)“诲”字注意读音。

“huì”读四声,不读三声。

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左右占格,把字写好看。

(3)“肃”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

(配合图片进行学习)

(4)“班”也比较熟悉,是左中右结构的字,按照汉字书写的要求,书写时候注意衔接,配合猜谜语进行识记。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

杨桃是南方常见的水果,这样小小的水果却在我们的图画课上引起了一场关于杨桃的“长相”的风波呢!

一起来认真学习《画杨桃》。

1、指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这一段很长,我们要认真地读,不要丢字落字,要读通顺哦!

2、指生朗读第2-4小节,小伙伴们都在嘲笑我呢!

比一比谁读得语气好!

3、朗读5-9小节,思考老师的态度如何?

小伙伴的态度又如何?

4、朗读10-17小节,提醒学生注意老师的语调要严肃,第17小节要读出老师的语气:

和颜悦色。

小伙伴得意洋洋,自以为是呢!

读出同学们的嘲笑的语气

5、第18小节:

老师的教诲(huì)让我终生难忘。

朗读的时候,注意“教诲”的读音,注意读得有真情实感!

五、品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自然段:

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kào)边的地方。

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

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ér)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shí)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出示课件)

1、看谁读得好,读出了哪些信息呢?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根本”是什么意思?

4、你可以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5、开头点明文题——画杨桃,引起下文。

6、哪些词语能看出我的认真啊?

(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7、想一想:

我画的杨桃为什么跟别的同学画的不一样?

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与分享吧!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

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

图、课、摆、座、交、哈、页、抢、嘻。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

“课、交、哈、抢”的注意要点。

(预设:

“课”注意左窄右宽;“交”注意上窄下宽。

“哈”注意“口”小而偏上;“抢”想一想其它“扌”的字。

)21教育网

4、学生临写生字。

七、巩固练习

1、练习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2、抄写生字词语。

 

课题

13、画杨桃

课时

2-2

日期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在看到我画的杨桃之后,老师和同学们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体会人物的感情和说话的语气。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老师最后说的一段话的含义,并说一说自己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之后,前后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老师最后说的一段话的含义,并说一说自己从这件事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练习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看到我画的杨桃之后,老师和同学们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教学过程

旁注

一、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杨桃》这篇课文的生字词,读了这篇课文,了解了这篇课文的大概内容,下面请大家回顾我们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出示课文的词语,引导学生读一读,相机正音。

指生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指生读一读课文1-4自然段,说一说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画成这个样子?

教师引导:

同学们见到我画的杨桃有什么反应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3课一一画杨桃。

二、课文赏析与交流

学生自由读一读第2—18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1、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1)出示两段对话,学生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

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2)补充提示语,在体验中表情朗读同学们嘲笑我的话语。

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可以用肢体语言,如神态,手势,抓重点词、标点、语势等,同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朗读?

学生互相评价。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同学们___________。

(不假思索地大声说)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大家____________。

(异口同声地回答)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

“不……像。

”________。

(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___________。

(他迟迟疑疑地说)

“好,下一个。

2、想象说话。

老师请同学们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杨桃,是老师巧妙设计的教育学生的时机。

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这一看,看出了怎样的结果?

这一看,________;这一看,_______;这一看,_________。

  

(1)这一看,同学们发现从“我”的角度看杨桃,它确实像个五角星。

(2)这一看,同学们知道嘲笑“我”是错的。

他们的神态发生了变化,一个个脸色通红,说话结结巴巴。

(学生表演朗读)  

(3)这一看,同学们都不好意思了,一个个脸羞得红红的。

他们请求我的原谅。

他们说:

“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嘲笑你。

你能实事求是地画出你看到的,是多么不容易。

原谅我们吧!

”。

  

(4)这一看,同学们懂得不能想当然地嘲笑别人。

要实事求是,设身处地,尊重别人的看法。

  

(5)这一看,同学们理解了我。

他们嘲笑我的时候,我没有流泪,而这时候,我却热泪盈眶,我的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因为我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

“我”从被误解到被理解,同学们从误解我到理解我,这个过程的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老师的教育。

谁来说说你们对“老师”的研究?

3、抓住教师的神态变化,体会“老师”的循循善诱。

老师的神态为什么从严肃变得和颜悦色?

  

(1)出示课文,读“审视”句: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理解“审视”和老师为什么审视。

“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

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对我的图画感到有点惊讶,也想看个究竟。

  

②想保护“我”的自尊心。

  

③对同学们的嘲笑感到不满,想考证后教育孩子们。

  

④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教师,不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2)理解“严肃”。

同学们的嘲笑像一根根鞭子抽打着我幼小而敏感的心灵,我感到伤心极了。

我开始迷惑不解,对爸爸的话语产生了怀疑。

我多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

我的神情引起老师的注意,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他沉没了“半晌”。

同学们,你们能猜测一下,在这半晌的时间里,老师在想什么吗?

(对随意嘲笑别人的孩子的不满,想办法要教育他们)。

  

(3)理解“和颜悦色”。

老师和颜悦色,是因为()。

  

(4)出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

读后讨论,教师和父亲的话语那么相似。

他们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要实事求是地表现自己的角度看到的东西。

他们不同之处又是什么呢?

(老师的话语中又提到要尊重别人的看法。

)  

(5)为什么老师没有在审视杨桃后就用这段话语来教育我们?

  

(6)同学们,“杨桃”风波结束了,但美术课继续上下去,孩子们继续画杨桃,你猜想一下,这时他们的杨桃会画成什么样子呢?

同时展示同学们自己在不同角度画的杨桃并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7)再读老师的话。

  

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明白了——(指名学生说)

“我”听了老师的话,会想——(生……)

咱们也要记住这位老师的话,请大家一起读十八段。

  

三、联系实际,感悟道理。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现在,同学们能用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2、启发学生联系实际。

  

师:

课文结尾说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他一生受用,在她成长的路上,只有画画时才想起这教诲吗?

(显然不是。

遇到什么事她会想到?

会怎么做?

举个例子,一次她上学迟到了,路上遇到变戏法的看入了迷,忘了时间。

来到学校老师问起,她会怎么说?

  

你遇到过类似“画杨桃”这样的事吗?

(如果学生想不出,老师就给出情境,学生判断怎么做。

)  

3、揭示道理。

  

师:

生活中的事情是怎样(板书:

实事),我们就要寻求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板书:

求是)。

这个“是”不是“是不是”的意思,它是“正确”的意思。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四、作业布置

练习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提示的道理。

课题

14、小马过河

课时

2-1

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棚、磨、坊”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