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794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docx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马诗 石灰吟 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docx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

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一课一练课课练试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yānyànmòmójìngjìngǔgū

燕子()磨难()使劲()骨干()

燕山()石磨()刚劲()花骨朵()

2.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写出词语的意思和诗句的译文。

(1)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_。

何当:

__________________。

金络脑: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

__________________。

尔:

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拓展练习。

1.________千锤万凿,________烈火焚身,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2.《马诗》《石灰吟》《竹石》的共同点在于:

都是通过对一种事物的描写,表达诗人的志向和意愿,这种描写方法叫________。

其中《马诗》借马来抒情,抒发了诗人________,不被统治者________,但又热切期望自己可以为国________的情感。

三、课内阅读。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若等闲”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4.学完《石灰吟》这首诗,我想对诗人于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阅读。

(一)墨竹图题诗

郑燮

衙斋①卧听萧萧②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③吾曹④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⑤。

【注释】①衙斋:

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

②萧萧:

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的声音。

③些小:

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④吾曹:

我们。

⑤关情:

牵动情怀。

1.“些小吾曹”指的是()

A.诗人自己

B.天下所有的官

C.既写诗人自己,又指天下所有的官

2.诗中的“萧萧”二字使作者联想到了什么?

表现出作者的什么胸怀?

3.请简要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墨梅图题诗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3.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志趣?

一、1.yànyānmómòjìnjìnggǔgū

2.

(1)快走踏清秋何日,何时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这里指戴上金络脑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凭你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无论是从四面八方哪个方向刮来的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二、1.无论不管即使也2.托物言志怀才不遇赏识建功立业

三、1.好像很平常的事情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怕牺牲及永留高尚品格在人间的精神追求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惧怕,甘愿把高尚的气节留在人世间

3.A

4.示例:

石灰的形象正是你光辉形象的写照,也是你人生的追求,你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四、

(一)1.C

2.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亲民爱民的胸怀。

3.在县衙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情感。

(二)1.拟人

2.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3.表现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言之成理即可)

 

二、选择题

2.

算计

陈志江

①夏天的天气真是变幻莫测,早上还是万里晴空呢,中午时天色就变了,小镇的上空阴云密布,一副山雨欲来的模样。

吴老头蹲在巷口,身边的纸箱上面还放着一把雨伞,纸箱上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大字:

雨伞35元。

他抬头望望天,精瘦的脸上露出喜色。

②“唉,这伞是新的吗?

”一个男青年在小摊前停下了脚步,手里抓起雨伞问道,吴老头抬头瞅了他一眼,只见这男青年穿戴时尚,脖子上挂着一条粗大的金项链,黄灿灿的光晃的他眼睛都眯缝起来。

③“当然是新的,你看看,包装还是完好的,洋货,好用。

”吴老头用手点了点雨伞包装上的那两行洋文,夸道,这雨伞特好卖,一箱子只剩下这一把了。

④“骗鬼呢,随便印上两个洋文就冒充洋货。

”男青年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不屑地说“你以为我没上过学吗?

这几个汉语拼音我还认得出来,三十五太贵了,顶多给你二十,卖不?

⑤“不卖”老吴头斩钉截铁的摇了摇头。

⑥“二十五”男青年抬头看了看天,眉头皱了皱。

⑦“三十五,少一分也不卖。

”老吴头气定神闲地说:

“反正只剩下这一把了,我不愁卖不出去。

⑧“好,三十五就三十五。

”男青年咬了咬牙。

恨恨道:

“你这是趁火打劫呢,一把破伞也卖得那么贵。

⑨“大叔,这雨伞四十卖给我吧。

”忽然一阵香风袭来,摊子前多了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妇。

一上来就抬高了价钱,声音妩媚的说:

“快下雨了,不要淋湿了我这身高档的连衣裙,香港买回来的呢。

⑩“行,你给四十元把雨伞拿走吧。

”财神爷从天而降,吴老头不由得喜形于色,少妇也爽快,从香肩上取一下小垮包,拉开拉链就要付钱。

.“慢”男青年一声大喝,制止了他们的交易,愤愤地说:

“这雨伞是我先看上的,做事总要讲究先来后到吧,懂不懂规矩?

”少妇不屑地撇了撇嘴“哟,你这小伙子就是不讲理,买东西都是价高者得,这规矩你又懂不?

.“哼,你以为自己有几个臭钱就很了不起吗?

本来大爷是最看不惯就是拿钱砸我!

好吧。

我出五十,这雨伞我要定了。

”男青年寸步不让。

.“七十!

”少妇白了他一眼说:

“好男不跟女斗,给点风度好不好?

.“一百!

奶奶的,我出一百!

”男青年似乎是豁出去了,铁了心要争到底。

他从身上摸出一张百元大钞,神气地说:

“大爷我有的是钱。

”吴老头急不可耐的从男青年手上抢过钞票,一把揣进口袋高兴地说:

“哈哈,你们俩也不用争啦,这事情我可以做主,这雨伞毕竟是小伙子先谈价的,小伙子一百元成交了。

.“有毛病!

”男青年的顽固似乎也让少妇偃旗息鼓啦。

狠狠的瞪了男青年一眼,扭着屁股走了。

男青年抓起雨伞,抬头看看阴沉沉的天气,也急匆匆的向另外一个方向走了。

.吴老头掏出一根烟点上,脸上带着狡黜的笑,从纸箱里再掏出一把雨伞放在箱面上。

少妇一阵风似的从巷口闪出来,笑嘻嘻的问:

“爹,女儿这招是不是管用?

.“管用,管用,嘿嘿,就你鬼点子多。

”吴老头笑吟吟地说,伷手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百元大钞递给少妇,喜滋滋的吩咐道:

“去打一斤酒买半只烧鸭,我今晚要喝上两盅。

.少妇接过钱,摸了摸手感不对,又举到眼前看了看,忽然脸色都变了,“爹,你怎么不仔细看看,这张是假钱!

.两人追到巷口,可是哪里还有男青年的影子,狂风呼啸着,宛如嘲弄的笑声。

(选自《小说选刊》2007年第1期)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气定神闲:

风姿绰约:

偃旗息鼓:

2.小说第①处画横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3.品读文中画波浪线的②③两句,揣摩句中吴老头“露出喜色”和“喜形于色”两处的“喜”的原因是否相同。

4.文中男青年买完伞后。

“急匆匆向另外一个方向走了”,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5.小说中的吴老头父女本想算计买伞男青年,结果反被男青年所骗,充满讽刺意味,你认为作者想借这篇小说表达什么?

1、气定神闲:

心情平和,丝毫不着急。

风姿绰约:

形容气质优雅、体态柔美。

偃旗息鼓:

比喻事情终止或气势减弱。

2、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突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方男青年急于买伞等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3.不相同,②处的“喜”,是因为吴老头看到天要下雨,自己将要迎来买伞的生意而高兴;③处的“喜”,是因为吴老头看到女儿假扮顾客高价居买伞,自己和女儿先前设计好的“算计”即将得逞内心非常得意。

4.“急匆匆”说明男青年用假钞居买伞后急于脱身,”另一个方向“说明他特意避开了少妇,很有心计。

这为下文吴老头发现钱是假的作了铺垫。

5.表达对社会假丑恶的批判和对人性真善美的呼唤。

 

3.

日子里的诗意

鲍捷

①她的煎饼摊就摆在热闹的步行街口,简单的手推车上嵌着一个平底锅,锅边一盆和好的面粉,一盆碧绿金黄的韭菜鸡蛋馅。

每天,她专心致志做着煎饼,注视着来来往往的车流人群,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就在面粉的搓揉拿捏中寂寂度过。

②那个深秋的黄昏,空气中刮着冷冷的风,我接儿子放学,等公交车时,被一阵阵浓郁的韭菜香吸引,忍不住停下脚步。

第一次仔细看她:

额上几道深深的皱纹,留下岁月的痕迹,脸和手都被冷风吹得通红,看上去四十多岁,没有一般小摊女人的邋遢(lātā)随意,大红冬袄外围着一条蓝色碎花围裙,朴素而洁净。

她正用双手飞快地搓揉翻拣,一个个圆乎乎、油汪汪、金灿灿的韭菜饼子在她的手下翻飞。

③瑟瑟秋风里,能有这样一个热乎乎的煎饼也是一种寻常日子里的幸福吧。

④等煎饼的间隙,我打量这个小摊,没什么特别。

在昏黄的街灯下,她及她的小摊都笼罩着一种淡淡的烟火的气息,一种浓浓的家的味道。

突然,我发现在小推车中间的档子上,放着一个红皮笔记本,式样已经过时,却是一种记录岁月的陈旧,有一种俗世里的美好。

看得出,主人一定很爱它,并日日抚摸它,翻阅它。

⑤我的目光停留在红皮笔记本上,久久没有移动。

她仿佛看出我的疑问,腼腆一笑说:

“没事时坐着晒晒太阳、翻翻杂志,遇见好的诗,忍不住抄下来。

呵呵,年轻时候喜欢文学。

”她的话让我愕然,想不到,这样一个卖煎饼的女人,被生活打磨得如此粗糙,却又如此细腻,竟如此执着地喜欢诗、喜欢文学,那该是一种怎样的热爱和坚守?

⑥忽然间,很想看看她的红皮笔记本。

“可以吗?

⑦她用沾满面粉的手递过来。

“不好意思啊,只是觉得这些句子好,爱。

⑧爱,多么强大的理由!

⑨我想起电影《SWANN》中那个写诗的普通农妇,生前默默无闻后却令许多城里人惊讶喜爱。

她常穿着农家朴素的衣裙,站在风里,嘴唇紧闭,目光忧郁地望着远方。

她生活在粗壮丈夫的暴力之下,那个男人不懂得她的诗,更不懂得她的美。

她只能在结束一天的辛勤劳作后,才悄悄地把自己沉浸在内心深处的世界里,把内心丰富的情感用美丽的句子表达。

她将希望与梦想写在破碎的纸片上,一片又一片,藏在皱皱的牛皮纸袋里,在日复一日的艰难生活中,她从来放弃自己的梦想和思想的飞翔。

⑩其实,做煎饼女人抄写的诗句有多美,意蕴有多深刻,真的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与电影中的农妇一样,有一颗能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心。

⑪此时,深秋的黄昏不再寒冷。

坐在暖和的车厢里,儿子依偎在我的怀中,他香甜地吃着煎饼,和我说着幼儿园的趣事。

车窗外,秋雨潇潇,夜色渐浓,华灯初上。

下班的人们裹着阵阵寒气上车,不一会儿,车厢里的阵阵温暖就将这寒气融化,人们说着笑着,牵挂着不远处亮着灯光的家。

⑫忽然觉得,心里满满的:

是晴空艳阳的暖,是春风拂面的柔,是姹紫嫣红的娇,是围坐火炉的热,是韭菜煎饼烙在锅里的香。

日子里的诗意,原来是这样好!

(选自《散文百家》2012年第8期)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干净——()好像——()惊奇——()温暖——()

2.选文第②段中画线语句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粗糙”和“细腻”分别指什么?

这对反义词放在一个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⑨段中写电影《SWANN》的内容对表现做煎饼女人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5.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②段中写做煎饼女人朴素洁净的衣着与一般小摊女人不同,为下文写她对诗歌的热爱作了铺垫。

B.选文第②段中写了秋天的冷风,既表现出天气的寒冷,又衬托出做煎饼女人生活的辛苦。

C.选文第⑪段中写“我”因为坐在暖和的车厢里,所以才觉得深秋的黄昏不再寒冷。

D.选文告诉我们只要拥有一颗能从生活中发现美的心,生活就会处处充满诗意。

6.结合选文说说“日子里的诗意”有什么含义。

1.洁净仿佛惊讶暖和

2.动作描写,写出了女人做煎饼时动作娴熟,表现了她勤劳能干。

3.“粗糙”指煎饼女人外表沧桑;“细腻”指她内心敏感。

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做煎饼女人的内心的美好,表达了“我”对她的欣赏。

14.电影《SWANN》写了一个普通农妇在艰难的生活中热爱诗歌,坚持写诗的事,用这位农妇的坚强、执着,衬托做煎饼女人对诗歌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

5.C

6.“日子里的诗意”既指两个女人在或平凡或艰难的生活中所坚守的对诗的热爱,也指生活中所有能给人带来美好感受的事物,以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4.

母亲的味道

钟秀华

①从记事起,母亲的味道便与厨房息息相关。

她常常穿着陈旧的粗布衣服,一日三餐不厌其烦地摆弄着锅碗瓢盆,将油烟味悉数纳入衣服、毛发的每一条缝隙里。

走到哪里,她的身上都散发着招脾般的气味,仿佛永远都脱不了家庭主妇的标签。

于我而言,母亲的味道已是楔入心灵几十年的最温暖的味道了。

②每天清晨,母亲必是第一个起床,拿了一把笤帚扫去灶台上的杂垢,然后开启锅灶。

接着,她挑着一担大木桶,去河边担水,将厨房里的大缸小瓮全都填满了才肯放下扁担。

米饭煮至半热,母亲便把一双儿女喊醒。

她眼疾手快,盛一碗刚捞起来的米饭,左三圈右三圈,三五下就捏成了一个大饭团。

饭团香喷喷的,由于捏挤得紧实,咬在嘴里很有韧劲,那是小时候我和哥哥每天清晨的第一道美味。

偶尔,母亲还会奢侈地给饭团挖一个小窝窝,再放上一小勺白糖,这又增加了我们兄妹的期待。

③父亲喜欢吃本地的特色小吃,诸如红薯叶米粿、饭包肉圆、薯圆、艾米粿等都百吃不厌。

母亲自外地嫁过来,原本对这些小吃的做法一窍不通,但母亲天生有着好学好胜的本领,每当别人家做这些小吃时,母亲经常自告奋勇去打下手。

一来二去,就让她给全盘掌握了。

于是,当红薯叶长势旺盛的季节,母亲的厨房里时常飘散着红薯叶米粿的清香味。

逢年过节,母亲总不忘蒸好一屉一屉的饭包肉圆,父亲常常吃得赞不绝口。

父亲是个放映员,经常走村串户地放电影,百家饭、百家味都尝过,却还是觉得家里的饭最合胃口。

在家的时候,他常常坐在灶堂里帮母亲烧火,一边比对着村里哪个媳妇做的饭如何:

“张家的太咸了,李家的半生不熟,还是老婆做的好吃啊!

”此时的母亲抿嘴一笑,自是满心的得意,对于手上的功夫,又多了几分用心。

④母亲的厨房里,做的永远都是家里人需要的食物。

嫂子娶进门时,很快怀孕了,于是厨房里又长期飘荡着煲汤的香味。

母亲买来新鲜的猪肚,买来活楞楞的小母鸡,一天一天变着花样地做给嫂子吃,直到嫂子诞下一个七八斤重的小男婴。

再后来,母亲又将安排一日三餐的重心转向了孙儿辈。

红枣、莲子、排骨轮番上阵,将侄儿养得白白胖胖的。

最难忘的,还是我患胃病的那几年。

母亲到处打听了偏方,什么猪心煨食盐、猪肚炖胡椒、老母鸡炖仙人掌等等凡是相信有用无害的食物,都让我吃了个遍。

最终我的胃疼病好了,但我却不知到底是吃哪种偏方好的。

这中间母亲付出了多少的辛劳,早已是无法计数了。

⑤直到今天,已经成家的我,还赖在母亲的厨房里蹭饭吃。

母亲总是冲着我们的喜好备菜,可是当我扪心自问,母亲最喜欢吃的是什么时,却发现自己真的没有能力回答。

母亲是天下最好的母亲,而我,却是天下最不懂事的女儿。

⑥我望着站在厨房里的母亲,她的背已经因为长年的劳碌而佝偻了。

我用力地呼吸着母亲身上的气味,那一缕缕浓重的厨房味,饱浸的全是母亲的爱与付出呵!

(选自《中国艺术报》,略有改动)

1.请根据全文内容,说说题目“母亲的味道”的具体含义。

2.品读第②段和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谈一谈你在其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②段:

第③段:

3.选文第⑤段中,“母亲是天下最好的母亲,而我,却是天下最不懂事的女儿”,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深刻理解。

4.作为结尾段,第⑥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本文中,作者用朴实的文字描绘了朴实的母亲给“我”的踏踏实实的幸福。

相信你也曾经体会过这种平淡生活中的幸福,能写一写你生活中平淡的幸福吗?

1.一语双关,既指母亲为家族成员所做的各种美食的味道,也指母亲对家族成员的关爱与付出的爱的味道。

2.第②段:

动作描写,“盛”“左三圈右三圈”“三五下”“捏”等词语写出了母亲厨艺的娴熟,以及对子女的关爱。

第③段:

语言描写,通过父亲对母亲厨艺的赞美,侧面烘托母亲对家人的关心,以及父母亲之间的恩爱。

3.母亲总是冲着我们的喜好备菜,用一辈子的付出,关爱着家里的每一个成员,所以说是“天下最好的母亲”。

母亲为了家,长年累月付出,而“我”却不知道母亲“最喜欢吃的是什么”,“我”对母亲的关心不够,所以说是“天下最不懂事的女儿”。

作者通过对母亲、母爱的赞美和自我批评,含蓄地呼吁人们多关爱父母、关心老人。

4.内容上:

篇末点题,点明文章中心;结构上:

照应开头,使全文结构严谨。

5.略

 

5.

再小的花儿也要怒放

程刚

他没有上过学,幼年时患有结核性脊椎炎,造成驼背,身高刚到同龄孩子的腰部。

因此,他非常自卑,甚至不愿出门。

一次,母亲带他到姑妈家做客,很多孩子看他又小又驼,纷纷围过来看热闹。

他羞愤极了,把自己锁在屋里,打碎了一切能打碎的东西。

姑妈没有生气,等他安静下来后,带他来到院子里,指着地上的一棵蚂蚁菜花,说:

“亲爱的,它贴在地皮上生长,它是多么矮,甚至没有小草高,可你看它开出的花多美丽呀!

你记住,花儿再小,也要怒放。

”在姑妈的开导下,他渐渐走出了心灵的禁锢,开始敞开心扉,融入生活。

在姑妈的帮助下,他自学拉丁文、希腊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等。

一天,姑妈送给他一本诗集,他坐在路边认真地看着,被里面优美的句子打动了,竟大声朗读起来。

这时,一个马车夫路过,看见矮小丑陋的他正在念诗,不禁大笑起来,说:

“嗨,你这身材更适合赶马车。

”他顿时火冒三丈,拿起小凳子砸了过去,马车夫急忙躲开。

谁知,他愣是一路狂追,追到马车夫的家,大声说:

“总有一天,我要把我写的诗念给你听,并且让你喜欢。

从此,他在学习之余开始涉猎诗歌创作,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渐渐地,他琢磨出了韵律和格式,也明白了如何把情感融入诗句。

一天,他在一个诗歌大会上动情地朗诵自己的诗作。

虽然出于尊重,大家没有笑出来,但从别人捂着嘴巴的动作和表情里,他明白自己的不足。

他沮丧极了,下台就躲在角落痛哭。

这时,姑妈温暖的手臂抱住他,轻轻安慰他:

“孩子,记住姑妈的话,花儿再小,也要怒放。

”那一刻,他再次感到心中充满无穷的动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12岁那年,他发表了第一首诗作。

17岁那年,已在诗歌界小有名气的他,经戏剧家威彻利引荐,结识了伦敦一些著名的文人学士。

一次聚会中,他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当时的文学家斯威夫特提出找人翻译几本古希腊文学巨著。

听到此言,他激动地从座位上跳下来,不想竟一下子摔在地上。

他还没有站起来,便急着对大家说自己可以完成。

众人不信,认为这个小孩虽然有点成绩,但有些年少轻狂。

要知道,很多人都想翻译,却没有人能坚持下来。

出人意料,他真的坚持下来,用五年时间翻译了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

译作出版那天,记者要采访他,但被他婉拒,他递给记者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以前,我是一朵小花;现在,我告诉你们,我可以怒放。

21岁时,他出版了《田园诗集》,真的拿着诗集来到那个马车夫的家。

那天,马车夫把他送回家,对他说:

“小伙子,你是我马车上盛开的一朵小花。

生活中,他虚弱地需要侍女扶着才能站立。

一次车祸,他的手指被玻璃碎片切断。

但是,所有这些都没有打碎他怒放的梦想,他源源不断地创作了一大批包括诗歌、评论、戏剧甚至绘画在内的作品。

他叫亚历山大·蒲柏,英国18世纪的伟大诗人。

蒲柏的身高没有超过1.37米,却成为18世纪英国文学界的巨人。

1.选用文中的一个句子,作为你对标题中“再小的花儿”和“怒放”的解释。

2.请按年龄顺序,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主人公蒲柏这朵“小花”的“怒放”历程。

②17岁那年,用五年时间翻译了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

3.姑妈的话“花儿再小,也要怒放”在文中多次出现,这句话对蒲柏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4.文中画线的句子与上文哪一句相照应?

为什么要写马车夫的话呢?

5.在你的知识存储中,有没有类似于本文主人公蒲柏的故事?

简要介绍一则,并用类似于“花

儿再小,也要怒放”的简短语句将故事的精髓提炼出来。

1.蒲柏的身高没有超过1.37米,却成为18世纪英国文学界的巨人。

2.①12岁那年,他发表了第一首诗作。

③21岁时,他出版了《田园诗集》,成为18世纪伟大的诗人。

3.是姑妈的这句话打动了他,消除了他内心的自卑和怯弱,敞开心扉去融入生活,也是这句话激励他在成长的路上继续前行。

4.“总有一天,我要把我写的诗念给你听,并且让你喜欢。

”马车夫的话从侧面烘托了蒲柏巨大的恒心和毅力,表明他这朵“小花”开放的不易。

5.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