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612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docx

《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docx

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

 

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

 

云南大学

二〇一三年四月

目录

1.专业发展概况3

1.1专业发展背景3

1.2专业发展历程4

2.培养目标与模式5

2.1培养目标5

2.2培养模式6

2.3教学特色6

3.培养标准与实现9

3.1培养标准9

3.2实现矩阵15

4.学校培养方案16

4.1基本学制16

4.2学位授予16

4.3专业定位16

4.4教学计划17

4.5实习(实践)体系21

5.企业培养方案28

5.1培养目标28

5.2培养标准28

5.3培养职责30

5.4实施企业30

5.5培养计划34

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卓越计划培养方案

1.专业发展概况

1.1专业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2011年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1.3%,2012年达到52.6%,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城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

与此同时,云南城镇建设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从1985~2011年,云南省城镇化水平从14.93%迅速增长到36.8%,增长了一倍多,2012年云南城镇化水平虽已达到39.3%,但仍然落后全国10年。

面对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如何协调城乡关系,实施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成为中国目前城乡规划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而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具有“面向西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的有利地缘优势,承担着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对外开放的重要任务;同时,云南山地多平地少、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少数民族众多,需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前提下,探索城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配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云南省“两强一堡”发展战略,城乡建设与管理必将成为未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城乡规划作为城乡建设与管理的先决条件,其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在我省的8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和126个市、县的城乡建设部门中,各项专业人员的配置比例还很低,需要补充大量的专业人员到相应的岗位上,以提高城乡建设与管理水平,而西部其他省区也存在相同的情况,各部门对城乡规划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1.2专业发展历程

2000年2月由云南大学理学院地球科学系组织申报城市规划专业,2000年6月该专业通过学校专家组论证通过,上报教育部。

2000年11月教育部审批通过。

2001年9月该专业首次招生,共招进学生31人。

2002年5月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成立,下设城市科学系,城市规划专业属城市科学系。

2002年学校针对城市科学系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两个新专业成立给予资金支持,共投入资金50万。

同时,在学校人事部门的积极努力下,使城市科学系教师由1人迅速扩展到11人,使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基本得以正常进行。

2004年7月,在原城市科学系的基础上成立了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下设城市规划系,城市规划专业属城市规划系。

针对新学院的成立,学校再次给予大力支持。

学校在洋浦校区给予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3000多平米的办公、实验用房。

同时,学校投入200万元用于新学院的搬迁、实验室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资料购置等。

截至2013年4月,城市规划系拥有专业教师24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15人,师资力量与专业创办之初相比,取得了较大进步。

同时,在学生培养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已培养出2006届~2012届约260名优秀毕业生,向云南省及国内其他省市的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部门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且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006年为100.00%,2007年为96.97%,2008年为97.06%,2009年为94.12%,2010年为96.9%,2011年为97.3%。

2011年10月,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圆满承办了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在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领域初步确立了云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揭开了云大城市规划专业发展的新篇章。

2013年,根据教育部专业调整的指导意见,建立城乡规划规划一级学科,云南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更名为城乡规划专业。

2.培养目标与模式

2.1培养目标

基于云南省城乡规划人才短缺的现实,结合云南省区域发展特征和城乡建设需求,打造“立足云南、突出特色”的城乡规划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培养与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乡规划工程师。

同时,面向国家未来城乡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培养的城乡规划工程师必须掌握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的开发、管理与研究等规划建设实践;拥有强健的体魄、坚韧的毅力、开阔的胸襟和城乡规划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遵行“会泽百家、至公天下”,有志于成为服务社会的引领者。

2.2培养模式

采用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教师与规划师的知识与实践经验,通过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两种途径,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从学校培养到社会需求无缝衔接。

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将城乡规划专业本科5年的教学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即“3+1+0.5+0.5”的模式,其中:

前3年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1年为校企联合培养(规划师进课堂);第一个0.5年为企业培养(规划设计与管理单位实习);第二个0.5年为毕业设计(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制,或与教师横向课题结合),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既明确又相互关联,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3教学特色

2.3.1强调城乡规划与相关学科的融通和渗透

中国城乡发展与变革要求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拓展能力。

为适应现阶段和以后相当长时间我国城乡发展的需要,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必须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加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工程技术等相关课程设置,拓宽专业的综合基础,加强学生专业适应性。

并在教育过程中,依托学校的整体学科优势,加强城乡规划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贯和渗透。

2.3.2构建“一条主线,三个平台”的课程体系

根据城乡规划学科的认知规律,结合城乡规划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以“一条主线、三个平台”为骨架,构筑城乡规划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从微观到宏观,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提升专业综合程度和学生实践能力。

一条主线是城乡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系列。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由专业导引开始展开城乡规划系列课程,从专业启智到建立专业框架,再到全过程参与工程实践,逐步开拓专业视野并贯穿始终,保证专业教育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衔接。

围绕城乡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系列组织教学,形成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三个平台:

第一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

围绕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知识讲授和基本技能训练,开展各门设计与理论课程,进行专业启智教育。

第二平台——专业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平台。

围绕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城乡规划体系中各种类型规划的设计实践,开展各门设计与理论课程,进行专业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

第三平台——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平台。

以业务实践和毕业设计为核心,整合五年所学知识,采取校企紧密结合的指导与培养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拓展能力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

2.3.3确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向

城乡规划专业教育需要知识和技能两个层面,专业教师应该成为讲堂上的“老师”和工程实践中的“规划师”。

为了实现学生工程师素质的培养,将培养双师型教师,从而使教师既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又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亦即教师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

双师型教师要求能按照城乡规划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规划师执业基本要求、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等,调整和改进培养城乡规划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需求等。

高校教师走进企业,从中受到锻炼,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方式,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

同时,也方便教师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使高校或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能很快地找到市场。

2.3.4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与推行案例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缺乏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性认识。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城乡规划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典型规划项目案例详细剖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合作,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还可以把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融入到教育当中,使德育与技能结合起来。

2.3.5强化理论思维训练与实践性教学环节

城乡规划是一门思辨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城乡规划核心课程的教学中,不断强化“观念设计”,结合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训练,确立正确的城乡可持续发展理念。

同时,强调所有规划设计课程必须选择现实环境和背景,使学生有条件进行现场调研,能够接触现实城乡生活,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2.3.6突出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云南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积淀深厚。

特殊的地理区位,使我校在云南城乡规划建设人才培养方面,承担了一定的使命和责任。

为此,在坚持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关于云南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系列课程及其各个环节。

3.培养标准与实现

3.1培养标准

根据城乡规划专业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依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制定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培养标准,旨在为培养城乡规划专业的工程学士提出其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专业要求。

3.1.1丰富的科学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及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知识。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应通用标准1,3)

具有宽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包括:

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

风险识别、基于数据和知识、概率以及统计学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理论;

社会、经济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知识;

政治、法律法规、资金机制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管理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对应通用标准2)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

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运算方法,具备今后从事科研活动所必需的数学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

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理解代数思想与公理化方法,具备代数运算和矩阵分析能力;

掌握概率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理解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与概念,具备运用概率模型分析和处理随机性数据的能力。

(3)工具性知识

掌握基本的工具性知识。

包括: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表达能力,掌握专业方向的专业词汇;

了解城乡规划基础知识,掌握文献、信息、资料检索的一般方法。

(4)专业知识(对应通用标准4)

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

包括:

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

掌握美术素描与色彩的基本表现技法;掌握建筑透视与阴影的基本知识;了解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工程制图的徒手表现方法和技能、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典型建筑单体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专业核心知识:

专业核心知识包括城乡与区域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理论、城乡空间规划、城乡专项规划、城乡规划实施等知识领域,要求具有的专业核心知识包括掌握城乡规划与设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熟悉城市发展与规划历史、城市更新与保护理论和方法;熟悉城乡建设空间形态、美学、设计技法等的一般知识;掌握城乡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区域分析与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熟悉城乡规划设计与表达方法;掌握相关调查研究与综合表达方法与技能;熟悉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法规、技术标准等;掌握城乡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了解城乡市政工程设施系统规划基本知识与技能。

(5)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知识(对应通用标准3,8)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

包括: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研究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了解社会经济类、建筑与土木工程类、景观环境工程类、规划技术类等方向的一般知识和理论,及其在城乡规划相关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3.1.2扎实的专业能力(对应通用标准5)

前瞻预测能力:

具有对城乡发展历史规律的洞察能力,具备预测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的基本能力,以支撑城乡未来健康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综合思维能力:

能够将城乡各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同时了解在此整体中各系统相互依存关系,打破地域、阶层和文化的制约,建立区域整体发展观。

专业分析能力:

应具备对城乡发展现状进行剖析的能力与方法,并应用预测方法对规划对象的未来需求和影响进行分析推演,发现问题和特征,提出规划建议。

协同创新能力:

具有较强的领导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组织和开展城乡规划项目的研究、设计、管理与开发等的能力。

能够通过新的思路和方法,拓宽自身的视野,解决规划设计与管理中的难题与挑战。

公正处理能力:

能够考虑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需求,尤其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广泛听取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寻求成本和收益的公平分配,解决城乡社会矛盾,实现和谐发展。

3.1.3良好的综合素质

(1)法律、伦理、职责、公平和核心价值观(对应通用标准1)

认识并遵循职业的规范和社会公德,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了解相关的民事、经济法律常识,理解其意义和作用,在民事和经济活动中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能理解文化和个体的多样性,讲究公平、信用与忠诚,对生活充满渴望与追求。

(2)态度、思想和学识(对应通用标准1,10)

能够在生活与工作的各种矛盾、冲突中,合理地对时间和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对危机和挑战。

(3)创新意识和能力(对应通用标准6)

充分认识到城乡规划知识在当前的局限性和未来的不断发展可变性,经常探索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

对各种新技术、方法和方案能进行合理的判断,具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具备突破系统条框、大胆设想、合理推断的能力;

能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发展趋势,主动规划个人职业,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

(4)领导与团队合作能力(对应通用标准9)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具有“引领”意识,并具备组织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能有意识的关注团队工作的整体进度和团队内部情况;

掌握自我表达的意识和技巧;

友好、宽容地对待同事,愿意共享经验,善于从他人那里学习,要虚心,要认同他人;

以团队利益为思考出发点,不计较个人得失,学会主动承担责任和任务,能自觉出色地完成任务;

学会服从团队决定,配合他人完成任务。

(5)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合作与竞争能力(对应通用标准11)

具有宽泛知识背景,能采用汇报、写作、图表、电子和多媒体等方式进行专业和非专业交流;

能熟悉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习惯和交流方式;

能进行学科内、跨学科和多学科领域的合作,以及跨文化背景的合作;

勇于挑战和接受挑战,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具备规范的书面交流沟通能力,熟悉城乡规划各种专业文档的写作。

(6)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生学习能力(对应通用标准7)

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查询和文献检索,获取信息;

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了解学科内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国家的发展战略;

坚持不断学习,具备自我终生学习能力,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学科发展同步;

制定和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个人和机构的工作效率。

3.2实现矩阵

建立“培养标准实现矩阵”,描述培养标准规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实现途径(如表1所示)。

表1:

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培养要求

实现途径(课程,含必修课与选修课)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哲学类、文史类系列模块、学术讲座

自然科学知识

高等数学

(1)~

(2)、学术讲座

工具性知识

英语读写

(1)~(4)、英语听说

(1)~(4)、计算机基础

(1)~

(2)、科技文献检索

专业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

美术

(1)~(4)、素描实习、色彩实习、画法几何阴影透视

(1)~

(2)、设计初步

(1)~

(2)、建筑设计

(1)~

(2)、测量学与识图、测量实习、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规划制图与表现

专业核心知识

城乡与区域发展

城市概论、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乡生态与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城市地理学、村镇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

城乡规划理论

城乡规划原理

(1)~

(2)、中外建筑史、城乡发展与规划史、城市地理学、城市设计导论、现代城市更新、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系统工程

城乡空间规划

城乡规划设计

(1)~(4)、村镇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概念规划、城镇体系规划

城乡专项规划

城乡道路与交通规划

(1)~

(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城乡基础设施与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城乡生态与环境保护、城乡安全与防灾

城乡规划的实施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规划师业务基础

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知识

包括艺术类、体技类、自然类、社科类、人文类等素质选修课;建筑构造、构成设计、结构选型、景观学概论、景观植物、景观生态学、人文地理学、环境行为心理学

前瞻预测能力

城乡规划设计

(1)~(4)、业务实践、毕业设计、城乡总体规划实习、社会调查与实践、村镇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概念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师业务基础

综合思维能力

专业分析能力

协同创新能力

公正处理能力

政治思想

哲学类、文史类系列模块、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教育等

道德法律

哲学类、文史类系列模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

开拓创新能力

城乡规划设计

(1)~(4)、城乡总体规划实习、毕业设计、社会调查与实践、业务实践;各种科技竞赛,科研项目

交流沟通能力

英语读写

(1)~(4)、英语听说

(1)~(4)、城乡规划设计

(1)~(4)、毕业设计、测量实习、素描实习、美术实习、城乡总体规划实习、社会调查与实践、业务实践

团队合作能力

城乡规划设计(3)~(4)、城乡总体规划实习、毕业设计、业务实践、科技竞赛、科研项目、社会实践、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

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合作与竞争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外语等系列模块、学术讲座

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生学习能力

文献检索、专业研究方法、学术讲座、社会实践

4.学校培养方案

4.1基本学制

基本学制5年,学习年限5~6年。

4.2学位授予

工学学士学位。

4.3专业定位

云南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注重人文,承启历史,回应时代,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和相关知识,具备良好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善于团结合作,能从事城乡规划建设的设计、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

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办学宗旨,努力创造良好的开放型教育环境,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条件,以城乡规划与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线,建立合理的专业教育体系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加强基础教育,强化理论思维训练与实践性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立足云南、突出特色”,建立和健全具有云大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

4.4教学计划

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201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素质模块61学分;专业基础知识模块36学分;专业知识模块84学分,实践应用能力模块20学分。

4.4.1素质模块

 

(1)公共必修课39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学期

讲授

实验

实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公共必修

1

18

18

1

英语读写

(1)

公共必修

2

72

72

1

英语听说

(1)

公共必修

1

36

36

1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

公共必修

3

54

54

1

形势与政策

(1)

公共必修

0.5

18

18

1

体育

(1)

公共必修

1

36

36

1

计算机基础

(1)

公共必修

2

64

36

28

1

英语读写

(2)

公共必修

2

72

72

2

英语听说

(2)

公共必修

1

36

36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公共必修

3

54

54

2

形势与政策

(2)

公共必修

0.5

18

18

2

体育

(2)

公共必修

1

36

36

2

计算机基础

(2)

公共必修

2

64

36

28

2

军训和军事理论

公共必修

2

0

1

英语读写(3)

公共必修

2

36

36

3

英语听说(3)

公共必修

1

36

36

3

形势与政策(3)

公共必修

0.5

18

18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公共必修

2

36

36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上)

公共必修

3

54

54

3

体育(3)

公共必修

1

36

36

3

英语听说(4)

公共必修

1

36

36

4

英语读写(4)

公共必修

2

36

36

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

公共必修

3

54

54

4

形势与政策(4)

公共必修

0.5

18

18

4

体育(4)

公共必修

1

36

36

4

(2)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22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学期

讲授

实验

实训

人文科学类课程

素质选修

2-4

社会科学类课程

素质选修

2-4

自然科学类课程

素质选修

2-4

艺术类课程

素质选修

2-4

体育与技术技能类

素质选修

2-4

外语应用提高类课程

素质选修

4

素质选修课包括六大类,即人文类、社科类、自然类、艺术类、体技类和外语提高类,由学校统一开设,学生根据个人兴趣从学校开设的素质选课中进行选择,每个类别选1~2门课,一共选修11门课,22个学分。

4.4.2专业基础知识模块

学科基础课36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学期

讲授

实验

实训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1)

学科基础

2

36

36

1

美术

(1)

学科基础

2

56

56

1

设计初步

(1)

学科基础

3

84

84

1

高等数学

学科基础

4

72

72

1

设计初步

(2)

学科基础

3

84

84

2

美术

(2)

学科基础

2

56

56

2

素描实习

学科基础

1

40

40

暑假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2)

学科基础

2

36

36

2

高等数学

(2)

学科基础

4

72

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