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381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5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3.docx

《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3.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3.docx

山东省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一专题3

山东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

必修一专题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共0分)

1.(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11题)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

图4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点拨】根据图片明确党的政策是针对封建势力和反动势力、反动武装等,拥护工人利益,武装工农群众,由播撒革命火种可知是长征,故选土地革命时期。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依据国片中提供信息,“成立苏维埃政权”等,可以进行判断。

【结束】

2.(2010年11月济宁一中高三质检15题)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答案】C

【点拨】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由人民直接行动”,说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A、B、D没有群众基础。

【结束】

 

3.(2010年11月济南市高三调研21题)“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

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

【答案】A

【点拨】据“四十年前(60年代追溯四十年,即20年代)”“南湖(浙江嘉兴南湖)”“恩铭(即邓恩铭)”等信息可以了解到,董必武同志回忆的历史事件是1921年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邓恩铭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

大会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结束】

 

4.(2010年11月山东聊城高三期中19题)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

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答案】B

【点拨】1921—1927年是中共成立到国民大革命革命高潮时期;1927—1937年是国公十年对峙时期,革命低潮;1937—1945年抗战八年;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所以选B。

【结束】

5.(2010年11月济南市高三调研23题)1949年夏某报刊要用下列诗句作为时事评论文章的标题,你觉得哪一个最好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答案】A

【点拨】根据所学,1949年人民解放军已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接着,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

本题中A项“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正反映了当时解放战争的形势。

【结束】

 

6.(2010年9月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摸底12题)“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

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

”是指中国近代的

A.三元里人民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答案】B

【点拨】从材料中的“兄弟、一秤分、天国”等信息可只是太平天国运动。

【结束】

l3.【选择题】(2010年9月山东省潍坊市高三摸底13题)有人认为:

“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成功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

【答案】D

【点拨】从材料信息反映出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帝制的结束,近代民主政治的开端,这一转折是辛亥革命的功绩。

【结束】

7.(2010年12月山东菏泽高三联考23题)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

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

“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答案】A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辛亥革命影响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国货运动”是就经济方面而言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结束】

 

8.(2011年2月济南市调研16题)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

这一时期中共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答案】D

【点拨】注意“1925年”这一关键词。

1924年国共合作实现,国民大革命迅速发展,导致中共人数的大量增加,故选D。

共产国际的支持是外因,不选A;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不选B;土地革命开始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不选C。

【结束】

9.(2011年4月德州二模12题)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的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

其中标志着中国“醒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中国的成立

【答案】C

【点拨】根据材料中“20世纪中国”这一前提,可以把AB两项排除,A项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1842年;B项戊戌变法是在1898年,不符合20世纪的前提。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醒起来”应指1911年始的辛亥革命;“站起来”指新中国的成立;“飞起来”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中国。

【结束】

10.(2010年11月济南市高三调研16题)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

【答案】D

【点拨】太平天国在中国民主化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哪里,前期的太平天国只是想要建立一个大同社会,照比清朝的君主专制是迈向民主的朴素的一步;后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有了资产阶级思想——资政新篇,这摆脱了朴素的民主步伐,有了民主的概念。

选项当中A天朝田亩制,主张天下人人均有田可耕,否定了封建的土地制度,是民主的进步;c太平天国女战士主张是男女平等的体现,反对男尊女卑的社会思想,所以AC均是前期太平天国大同社会的民主实践。

B选项资政新篇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社会福利、教育平等等等,均是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体现。

D选项天王洪秀全的玉玺,是封建思想的复辟的体现。

所以答案选D

【结束】

 

11.(2010年12月山东菏泽高三联考9题)革命党人陈天华说:

“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

【答案】B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主张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陈天华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其观点符合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人民主权说的观点即反对君主专制,国家的权力在人民手中。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结束】

 

12.(2011年3月济宁市质检17题)“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

红色瑞金闹革命,工农政权建起来。

”这首民歌最有可能创作于()

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点拨】由“红色瑞金”,“工农政权”就可以判断出答案为B。

【结束】

13.(2010年9月山东省兖州市高三模拟4题)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吏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佐证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在南京江面签订了《南京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答案】D

【点拨】中国近代史是的开端是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标志的,而鸦片战争最终的结果是1842年中英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约地点就在南京。

中国近代史的终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标志就是1949年渡江战役攻占南京,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因此符合题意的是①④。

【结束】

14.(2010年11月山东聊城高三期中15题)右图是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顶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

长征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在四川,“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却建在四川,你认为下列哪一理由不可能成为历史依据?

A.红军长征在四川经过的时间长、活动范围广

B.四川是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

C.红军在四川境内爬雪山、过草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D.四川是红军长征的主体地区

【答案】B

【点拨】四川作为工农红军的长征纪念碑所在地,当然与抗战后方和指挥中心无关。

【结束】

 

15.(2011年5月烟台市三模13题)中共在某次会议上制定的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A.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B.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C.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D.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

根据内容可知,这是党的“一大”提出的奋斗目标。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会议确定今后党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结束】

16.(2010年11月淄博一中高三期中5题)“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上述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变化

【答案】C

【点拨】从材料“男女平权”、“阴阳合历”可以了解到,当时开始提倡男女平等、历法中阳历和阴历同时并用,这些现象的出现应该是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结束】

 

17.(2010年11月山东济南高三质检21题)“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中共一大B.工农武装割据C.遵义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B

【点拨】首先需要了解,“日出东方”指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星火燎原”指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力挽狂澜”指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灯塔指引”指为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赢得抗战的伟大胜利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进京赶考”指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战争转向生产建设等作了多方面的准备。

本题选B项。

【结束】

 

18.(2010年11月淄博一中高三期中18题)“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

这一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答案】C

【点拨】本题较简单,从材料中“礼服兴”“剪辫”“爱国帽”“兴天足”“兴阳历”“兴鞠躬礼”等可以了解到社会习俗、风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都是辛亥革命产生的影响。

【结束】

 

19.(2011年4月济南二模14题)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

“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此事应是()

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1946年政协会议D.北平和谈

【答案】B

【点拨】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最大的愿望是和平与民主。

民主是指废除国民党一党专制,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为了实行民主与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材料体现的就是这一事件,故选B。

【结束】

20.(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11题)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注意图片材料中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因素”、“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可联系到太平天国运动,特别是“破坏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这个信息很重要。

太平天国运动反侵略反封建,提出了《资政新篇》,战火发生于广东省。

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会造就大量小农经济,产品统交圣库等政策,这些是历史的倒退。

从笔记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理由中“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可以排除B,因为义和团运动不排斥清政府;“②提出的某些思想具有近代化的因素”,排除D,因为北伐战争中没有提出任何的关于近代化的思想主张;阻断了中国近代化理由中“①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省份的生产力”,可以排除C,因为辛亥革命后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和法令,故不是破坏了生产力,而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提出了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从四个选项中可以排除C、D,而B不符合题意,故A项为正确答案。

【结束】

 

21.(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8题)“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这表明了五四运动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答案】C

【点拨】完成本题很重要的是结合材料,按材料出发来回答。

分析材料,作者认为通过五四运动,“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尊严”等思想得到了弘扬,ABD三项说法都正确,但反映材料的应是C项。

【结束】

 

22.(2010年11月淄博一中高三期中10题)《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点拨】本题选自2010年高考天津卷。

从材料“始终没有”可知此时西方文明传播到中国已有很长时间了,从而排除A,从引文中“亡国灭种的危机”可排除B、D两项,故本题答案应选择C项,抗日战争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反击侵略。

【结束】

 

23.(2011年2月济南市调研15题)右图历史文件中收录了标语,如:

“国难期间大家要厉行节约倡用国货”、“洋货畅销是全国同胞的耻辱”、“用国货就是实际救国”等。

这一文件可能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甲午中曰战争时期

【答案】B

【点拨】注意图片中的“民国九年”“1920年”等关键信息,材料体现了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人民抵制外货的斗争情况,故选B。

【结束】

24.(2010年11月济宁一中高三质检19题)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

“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

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答案】D

【点拨】1949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结束】

 

25.(2010年11月山东聊城高三期中18题)右图是南京总统府一张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铸成,上面的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

作为历史它在此定格成为永恒。

它的寓意是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国民党政权在人陆统治的结束

C.日军占领南京并进行南京人屠杀

D.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举行

【答案】B

【点拨】从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知道中华民国38年是指1949年,所以应该是指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结束。

【结束】

 

26.(2011年2月济南市调研12题)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

“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

”这说明()

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

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点拨】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故①错误;材料只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统治的内容,没有体现其反侵略的内容,故④错误;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民谣的形式也显得落后,故②③正确。

【结束】

27.(2010年11月济南市高三调研18题)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

“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

A.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

B.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

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

【答案】C

【点拨】本题较简单ABD三项说法完全错误,本题反映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中国两半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结束】

 

28.(2011年3月淄博市一模19题)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答案】B

【点拨】考查对历史综合运用能力,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1921——1935年,主要事件有中共成立、国民大革命与国共十年对峙等,ACD都反映了这一阶段的发展情况,但不全面与准确。

1921年是中共成立,而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B项最全面与准确,也题意相符。

【结束】

29.(2010年12月山东菏泽高三联考12题)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共产党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

【答案】A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创新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经分析应该指的是无产阶级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而且是根据本国国情出发的,而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未体现结合本国国情故应该排除③;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④也应排除;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

【结束】

 

30.(2011年1月烟台市高三期末调研4题)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

“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

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

”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蒋介石认为,“二十一条”违背了民心,损害了国民的自信,引

发了五四运动,导致了军阀的没落。

可以看出,蒋介石充分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

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结束】

 

31.(2010年11月济南市高三调研19题)有人认为:

“(中国)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从帝王专制到民主政治的历史转型中,成功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

【答案】D

【点拨】根据所学,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结合题意,从帝王专制到民主政治的历史转型中,成功的开端是辛亥革命。

【结束】

 

32.(2010年11月济宁一中高三质检17题)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

“……哎!

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

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

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B.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C.遵义会议的召开D.长征胜利完成

【答案】B

【点拨】根据时间首先可以排除C、D。

遵义会议是1935年,长征胜利完成是1936年。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了,故与“孵出小鸡”的说法不准确。

“孵出小鸡”说明中国革命力量兴起。

1927年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井冈山的革命道路,革命力量蓬勃发展。

【结束】

 

33.(2010年11月山东济南高三质检16题)下图是位于广西贵港市的翼王亭,亭上有石达开所作的对联:

“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李宗仁为该亭题写了“还我河山”的横额。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我河山”充分表现了石达开的英雄气魄

B.石达开把推翻清王朝统治作为主要奋斗目标

C.抗击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达开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动机

D.石达开的民族意识是狭隘的

【答案】C

【点拨】根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斗争矛头是清王朝封建制度,C项说法错误。

【结束】

 

34.(山东高密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3题)1937年8月,中共洛川会议提出: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这一主张提出的直接背景应是

A.中国东北沦陷,日军进逼华北B.西安事变爆发,逼蒋抗日成功

C.日本全面侵华,国共趋向合作D.敌后战场壮大,中日战略相持

【答案】C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共全面抗战路线提出的背景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提示,应该是在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后,符合要求的只有C项,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项。

【结束】

35.(2011年5月威海市二模13题)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发现了这样一段史料:

“万一北平被陷,则战与和以及不战不和,与一面交涉一面反抗之国策须郑重考虑。

对民众内部之态度,预备应战与决战之责任,愿由一身负之。

”你认为此段史料所反映的史实最有可能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点拨】此段史料出自蒋介石的日记,阐述的是七七事变以后蒋介石的态度。

【结束】

36.(2011年3月山东省潍坊三县质检6题)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

“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