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及动物生理学09010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63182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09010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09010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09010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09010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09010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090107.docx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09010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及动物生理学090107.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090107.docx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090107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程(090107)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课程代码:

090107

学分与学时:

4.5学分92学时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授课对象:

生物教育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是生物教育的主要课程。

是研究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的任务就是通过研究生理机能发生的原理和条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这些生理机能的影响,从而认识机体及其各部分机能活动的规律,更好的应用这部分知识为预防疾病,增强人民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服务,为生产实践和医学实践服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胜任中学《生理卫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学时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神经肌肉组织一般生理

10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

14

第四章

感觉器官

6

第五章

血液

4

第六章

血液循环

10

第七章

呼吸

4

第八章

消化

4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2

第十章

排泄

6

第十一章

内分泌

4

第十二章

生殖

2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的教学目的:

了解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及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基本要求:

了解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以及体内的控制系统。

理解和掌握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生理功能的调节和负反馈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

生理机能的调节,稳态。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

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急性实验法

1、活体解剖实验法实验:

2、离体组织器官实验:

(二)慢性实验

三.生理学的研究层次

1.整体水平

2.器官、系统水平、心脏、血压

3.细胞分子水平、细胞培养、递质测定

四、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五、生命现象的基本生理特征及生理机能的调节

(一)生命现象的基本生理特征

(二)生理机能的调节

(三)稳态

第二章神经和肌肉的一般生理的教学目的:

学习神经和肌肉的一般生理

基本要求:

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原理;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肌细胞收缩的原理;骨骼收缩机制以及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

兴奋性、刺激与反应、阈值等基本概念。

细胞膜的物质转动功能,跨膜信号传递功能及细胞的兴奋性。

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及信息在细胞上传导和在细胞间传递的原理。

肌细胞收缩的原理;骨骼收缩机制以及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

主要内容:

第二章神经和肌肉的一般生理

第一节神经和肌肉的兴奋和兴奋性

一、神经和肌肉属于可兴奋组织

(一)活组织对刺激作出反应

(二)神经和肌肉的反应表现为兴奋

二、刺激引起反应的条件

刺激强度、刺激作用时间、强度变化率

三、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四、阈下总和

空间总和时间总和

第二节神经和肌肉的生物电现象

一、损伤电位:

二、静息电位:

三、动作电位

第三节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第四节兴奋的传导

一、刺激引起兴奋的过程

刺激效应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阈电位和动作电位

二、兴奋的传导

(一)动作电位传导的局部电流学说

(二)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

三、复合神经干动作电位及神经纤维分类

四、双向动作电位和单相动作电位

第五节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兴奋—分泌耦联

三、神经肌接头传递的特点

四、某些药物对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影响

第六节骨骼肌的收缩

一、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三、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

四、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

1.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2.单收缩

3.强直收缩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的教学目的:

学习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与调节

基本要求:

了解神经系统的一般解剖结构;熟悉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熟悉各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掌握兴奋在中枢部分的传布及其特征;掌握中枢抑制的类型;掌握感觉、运动的传导通路及特点;了解大脑皮层、丘脑的感觉功能;掌握牵张反射的含义及反射过程,熟悉地位脑干、基底神经节、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掌握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熟悉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重点与难点:

兴奋在中枢部分的传布及其特征;中枢抑制的类型;牵张反射的含义及反射过程,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

主要内容: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二、神经元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三、神经递质

四、有关概念

递质系统、递质与调质、递质共存

第二节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反射

二、反射弧

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辐散,聚合,链锁状与环状联系

四、反射弧中枢部分兴奋传布的特征

单向传布,中枢延搁,总和,后放,对环境变化敏感,易疲劳

五、中枢抑制

突触后抑制:

传入侧枝性抑制回返性抑制

突触前抑制

六、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概述

(一)感觉的生物学意义及感觉的分类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二.脊髓和脑干的感觉传导

三、丘脑的感觉功能

四、感觉投射系统

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五、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四节神经系统对于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牵张反射屈肌反射脊休克

二、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与去大脑僵直

三、小脑

四、基底神经节

五、大脑皮层

(一)大脑皮层运动区:

第一运动区运动辅助区

(二)锥体系:

(三)锥体外系:

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性神经系统

二、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脊髓

(二)低位脑干(三)下丘脑

(四)大脑皮层

1.新皮层2.边缘系统

第六节脑的电活动和高级神经活动

一、条件反射学说

(一)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二)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1食物性条件反射

2防御性条件反射

3操作式条件反射

(三)条件反射的行成机制

(四)条件反射的抑制

1非条件性抑制

2条件性抑制

二、学习与记忆

三、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

四、脑电图和皮层诱发电位

(一)脑电图:

1、波形2、产生机制

(二)皮层诱发电位

五、觉醒与睡眠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

(二)睡眠的时相

(三)睡眠产生的机制

第四章感觉器官的教学目的:

学习视觉及听觉的形成机制

基本要求:

了解主要感觉器官的一般解剖结构;熟悉眼球的折光特性与调节;熟悉视觉、色觉的形成机制;掌握听觉的产生过程;了解位觉功能

重点与难点:

眼球的折光特性与调节;视觉、色觉的形成机制;听觉的产生过程;位觉功能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

主要内容:

第四章感觉器官

第一节视觉器官

一、眼的结构

二、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一)有关光学原理

(二)简化眼和视敏度

(三)眼的折光调节

(四)眼的折光异常

三、视网膜的结构和感光换能系统

(一)视网膜的结构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四)视锥细胞的换能和色觉

四、与视觉有关的其它现象

(一)暗适应和明适应

(二)视野

第二节听觉器官

一、人耳的听阈、听域和声强表示法

二、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

三、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一)耳蜗的结构

(二)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三)听觉的位置学说

1、基底膜的结构2、行波学说

第五章血液的教学目的:

学习血液的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

基本要求:

了解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熟悉血液凝固的过程及纤溶系统;熟悉血型和输血原则。

重点与难点:

血液的理化特性及生理功能;血液凝固的过程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

主要内容:

第五章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一、血液的组成

二、血液的理化特性

第二节血细胞及其功能

一、红细胞生理:

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比容、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白细胞生理:

白细胞的分类、各类白细胞的主要功能。

第三节血液凝固

一、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

二、抗凝系统的作用

三、纤维蛋白的溶解

四、血小板的主要功能

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

一、ABO血型系统

二、Rh血型

三、输血原则

第六章循环系统的教学目的:

学习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与调节

基本要求: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一般解剖结构;熟悉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掌握心动周期和心动周期中心脏的泵血过程和瓣膜的活动;掌握心动周期中血压的变化;掌握动脉血压的调节;了解心音、心电图;掌握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重点与难点: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心动周期和心动周期中心脏的泵血过程和瓣膜的活动;心动周期中血压的变化;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

主要内容:

第六章循环系统

第一节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兴奋性、自动节律性、传导性、收缩性

三、心电图

第二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三、心脏泵功能的评价

四、心脏泵功能的调节

五、心音

第三节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

(二)动脉脉搏

四、静脉血压

五、微循环

六、组织液的生成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1心脏的神经支配

2血管的神经支配

(二)心血管中枢

(三)心血管反射

1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二、体液调节

(一)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系统

(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三)血管升压素

三、自身调节

第七章呼吸的教学目的:

学习呼吸系统的生理机能与调节

基本要求:

熟悉肺通气的原理,掌握肺容量的一些基本概念;熟悉气体交换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掌握O2及CO2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掌握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呼吸的调节

重点与难点:

肺通气的原理,肺容量的一些基本概念;气体交换的原理及影响因素;O2及CO2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

主要内容:

第七章呼吸

第一节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二)肺通气的阻力

二、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

(一)基本肺容积

(二)肺容量

三、肺通气量

(一)每分通气量

(二)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第二节呼吸气体的交换

一、气体交换原理

(一)呼吸气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二)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

二、气体在肺的交换

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二、氧的运输

(一)Hb与O2结合的特征

(二)氧离曲线

(三)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

(一)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

(二)氧与Hb的结合对二氧化碳运输的影响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和呼吸节律的形成

(一)呼吸中枢

(二)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肺牵张反射

(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一)化学感受器

1、外周化学感受器:

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2、中枢化学感受器:

延髓腹侧浅表部位

(二)二氧化碳、氢离子和氧对呼吸的影响

1、二氧化碳的影响2、氢离子的影响3、氧的影响

(三)二氧化碳分压、氢离子和氧分压在影响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消化的教学目的:

学习消化系统的生理机能与调节

基本要求:

了解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掌握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掌握唾液、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和生理作用;掌握胃酸分泌的机制;掌握胃液分泌的调节;了解胃肠道激素;熟悉三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重点与难点: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唾液、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和生理作用;胃酸分泌的机制;胃液分泌的调节;三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

主要内容:

第八章消化

第一节概述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1、静息电位2、慢波电位3、动作电位

二、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三、胃肠激素

(一)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分泌的激素

(二)胃肠激素的作用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分泌

(一)唾液的成分和作用

(二)唾液分泌的调节

二、吞咽反射

第三节胃内消化

一、胃的分泌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二、胃的运动

(一)容受性舒张

(二)蠕动

(三)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第四节小肠内的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三、小肠液的分泌

四、小肠的运动形式

第五节吸收

一、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水分的吸收

(二)无机盐的吸收:

钠,铁,钙(三)糖的吸收

(四)蛋白质的吸收(五)脂肪的吸收(六)胆固醇的吸收

第九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的教学目的:

学习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因素以及体温的调节

基本要求:

掌握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基础代谢的含义;了解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熟悉机体的产热过程、散热过程和体温的调节

重点与难点:

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基础代谢的含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机体的产热过程、散热过程和体温的调节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

主要内容:

第九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第一节能量代谢

一、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一)直接测定法

(二)间接测定法

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呼吸商,闭合式测定法。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肌肉活动

(二)精神活动(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四)环境温度

三、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的概念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

二、体热平衡

(一)产热过程

(二)散热过程:

辐射,对流,传导,蒸发。

三、体温调节

(一)温度感受器的分布

(二)体温调节中枢

(三)体温调节的自动控制学说

第十章排泄的教学目的:

学习代谢废物的排除机制

基本要求:

了解肾脏的结构特征;掌握尿的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掌握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了解排尿反射

重点与难点:

尿的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了解排尿反射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

主要内容:

第十章排泄

第一节肾的解剖结构和肾血流量

一、肾的解剖结构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二)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特点

(三)近球小体

二、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二、有效滤过压

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二)肾小囊内压

(三)血浆胶体渗透压

(四)肾血浆流量

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再分泌

一、近球小管的重吸收和再分泌

(一)Na+、Cl-和水的重吸收

(二)HCO3-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

(三)K+的重吸收

(四)4、葡萄糖的重吸收

二、髓袢对Na+、K+、Cl-的重吸收

三、远球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再分泌

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渗透性利尿)

(二)球-管平衡(定比重吸收)

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一)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

(二)抗利尿激素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第十一章内分泌的教学目的:

学习激素的分泌及生理机能

基本要求:

了解内分泌系统在机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掌握激素的作用机制;熟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熟悉下丘脑与垂体的机能联系;掌握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熟悉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及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重点与难点:

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下丘脑与垂体的机能联系;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

主要内容:

第十一章内分泌

第一节概述

一、激素的分类

(一)含氮激素

(二)类固醇激素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第三节垂体

一、腺垂体激素的功能(生长素、催乳素)

二、神经垂体激素的功能(升压素、催产素)

第四节甲状腺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一)甲状腺腺泡聚碘

(二)I-的活化

(三)酪氨酸的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四)甲状腺激素的储存、释放、运输与代谢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一)对代谢的影响

(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三)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第五节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一、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二、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

第六节肾上腺

一、肾上腺皮质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二、肾上腺髓质

第七节胰岛

一、胰岛素

(一)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

(二)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二、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

第八节松果体与其它

一、松果体

二、前列腺素

第十二章生殖的教学目的:

学习男性与女性的生殖功能

基本要求:

熟悉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了解胎盘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

掌握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了解内分泌功能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内分泌功能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

主要内容:

第十二章生殖

第一节概述

一、生殖的意义

二、性征及性的决定和分化

第二节雄性的生殖机能

一、睾丸的生精作用

二、睾丸的内分泌机能

三、睾丸功能的调节

四、影响睾丸活动的因素

五、附性器官的功能

第三节雌性的生殖机能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

二、卵巢的内分泌机能

三、生殖周期

四、月经周期及其调节

五、月经周期的改变和调控

六、月经周期中体内一些机能的变化

第四节受精、妊娠和授乳

一、受精

二、妊娠

三、分娩

四、授乳

五、控制繁殖的原理

五、课程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1.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后作业

2.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六、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1、陈守良主编。

动物生理学(第二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张镜如主编。

生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3、姚泰等编。

生理学(第五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王玢,左明学主编人体及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资料:

1、张卫红等生理学考试题解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2、朱文玉等生理学应试指南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七、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验教学内容

课时

实验教学要求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3

掌握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了解不同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反应大小的关系。

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肌肉的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

3

掌握骨骼肌收缩曲线的描记方法;

掌握肌肉收缩的总和现象以及在刺激强度不变时与刺激频率的关系。

坐骨神经不应期的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测定

3

了解测定神经不应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动作电位的波形产生的基本原理。

反射时的测定和反射弧的分析

3

掌握测定反射时的方法;

了解反射弧的组成,掌握刺激强度与反射时的关系。

视力的测定盲点的测定

3

掌握视敏度的概念;

掌握测定盲点的方法,了解测定视力的方法。

声音的传导途径听觉的测验

3

了解骨传导及空气传导的途径以及两种传导的异同;

掌握测定两耳的听觉敏锐度以及辨别音源方向的方法。

白细胞分类人体红、白细胞的计数

3

制作血涂片,进行白细胞的观察和分类。

熟悉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计数红、白细胞并换算

红细胞比容的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ABO血型的鉴定

3

掌握测定红细胞比容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掌握ABO血型鉴定的原理和方法。

心音听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3

掌握心音听诊以及识别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的方法;

掌握间接测量人体动脉血压的方法,了解间接测定血压的原理。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3

了解哺乳动物离体小肠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掌握哺乳动物离体器官灌流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